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柳宗元,韩漳州书报(共含3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绿日风吹”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柳宗元,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的意思,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赏析 -诗词大全
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
他时若写兰亭会,莫画高僧支道林。
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
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 【赏析】 《全唐诗>卷352第019首。
闻彻上人亡寄侍郎杨丈,闻彻上人亡寄侍郎杨丈柳宗元,闻彻上人亡寄侍郎杨丈的意思,闻彻上人亡寄侍郎杨丈赏析 -诗词大全
闻彻上人亡寄侍郎杨丈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东越高僧还姓汤,几时琼佩触鸣。
空花一散不知处,谁采金英与侍郎。 【赏析】 《全唐诗》卷352第021首。
李商隐《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的意思及赏析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青于老凤声”意思:丹山路上桐花万里,花丛中传来一阵阵雏凤的鸣声,这声音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清圆。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待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今译]长长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原野,花丛中传来一阵阵雏凤的鸣声,这清脆嘹亮的声音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悦耳动听。
[赏析]诗人韩偓,小字冬郎,是李商隐的姨侄。他少有才华,十岁时曾在为李商隐饯行的筵前赋诗赠别,语惊四座。后李商隐重吟其诗,作此绝酬答。这是第一首的后两句,将冬郎及其父亲畏之比作凤凰。丹山相传是产凤凰的地方,其上多梧桐。桐花盛开,凤凰偕鸣,其中雏凤鸣声清圆,更胜于老凤。
此两句,采用了比喻手法,将韩冬郎父子比作凤凰,以“雏凤清于老凤声”表明青出于蓝,抽象的`道理从而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光这样还不够生动。诗人又联想到,传说中凤凰产在丹山,它爱栖息的是梧桐树。经过想象的驰骋,便构成这样一幅令人神往的图景:遥远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遍野,花丛中不时传来雏凤清脆圆润的鸣声,应和着老凤苍亮的呼叫,显得更为悦耳动听。多么富于诗情画意的写照!
此诗夸奖晚辈,桐花二句设想新奇,笔意超妙。既见义山诗之华美婉丽,又具杜诗之沉郁。驱遣活生生的联想和想象,将实事实情转化为虚拟的情境、画面,这可以说是李商隐诗歌婉曲达意的又一种表现形式。一首本来容易写得平凡的寄酬诗,以“雏凤声清”的名句历来传诵不衰,除了诗人对后辈的真切情意外,跟这样的表现形式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