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大的皂荚树》(共含7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天花板掉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大的皂荚树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皂荚树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皂荚树的特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高大的皂荚树
2、介绍皂荚树(看插图)
落叶乔木,枝上有刺,羽状复叶,叶小呈卵形或长圆形,总状花序,开淡黄色的`花。结荚果,扁平、褐色,泡水可用来洗衣服。荚果、刺、树皮都可以入药,是祛痰剂。荚果也叫皂角。
二、理解课文内容
1、生字:皂、荚
注意字音、偏旁、组词
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作者是怎样把皂荚树四季生长的特点和为同学们提供的方便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和描写的?小组讨论,填好表格,并说说皂荚树给你什么感受?(体会皂荚树无私的奉献精神。)
季节
生长特点
带来方便
春
满树新绿
遮雨
夏
枝繁叶茂
凉爽
秋
皂荚成熟了
清洁
冬
落叶
取暖
4、填完表格反馈时,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训练。
怎么感受到皂荚树枝叶繁茂的?清洁后的同学们什么样?应该怎样读?
5、把作者沉思的句子读一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指什么种子?
(皂荚树--一颗饱含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精神的种子)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被皂荚树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7、把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三、小结
1、皂荚树有一种奉献精神,你还知道其它树具备的好品质吗?
(如,联想到校园里的树,院子里的树,公园里的树,家乡的树,还可以联想到值得颂扬的其它事物。)
2、.写作方法: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排比句
3、再读读课文。
高大的皂荚树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语文 -高大的皂荚树
14.※高大的皂荚树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描写的皂荚树的样子和皂荚树一年四季给同学们带来的方便这两方面的内容,并受到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教育。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皂荚树的方法。3.练习给课文分段.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1.学生读课题。重点读准“皂荚”(zàojiá)
2.教师问:“从题目上看,皂荚树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读后回答:高、大)
3.那么,这棵高大的皂荚树在什么地方?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它的高大的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认读字词
教师出示下列词语卡片,学生读:
空地 茂盛 伸展 槐树 帐篷 遮挡 投下 凉爽 扁豆 竹竿 熬水 打着旋 轻烟袅袅 褐红色 启迪 格外 曾经
三、学生再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并标划出自然段(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查字典理解“格外、曾经、空地、暴烈、轻烟袅袅”等词的意思。
2.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
同学们打开书,带着“①皂荚树生长在什么地方;②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高大的?”的问题读课文。
(一)学习第1~4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1~4自然段,思考上面的问题。
2.请一个同学读1~4小段,回答问题①
教师问: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写着呢?读出来。(学生读第1自然段。)
教师问:这个自然段主要说了什么意思?(学生答:这段介绍了皂荚树的位置。)
教师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读出皂荚树所在的地方。
(1)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看哪个句子好?为什么?(出示小黑板)
① 学生分句读,比较异同。
② 指导学生读第2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还从哪儿看出皂荚树的高大和茂盛?
4.请两个同学有语气地读1~4自然段,并回答:“皂荚树生长在什么地方?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高大的?”(学生读后回答)
(二).总结1~4小段
教师问:1~4小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皂荚树的位置及它的样子。)
(三)按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给课文分段。全文可分两段。
第三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1.全文分几段?每段的意思是什么?
2.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了哪些方便呢?
二、继续讲读新课
(一)学习第5自然段。(教)
1.学生读这段,思考:春季,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了什么方便?
2.学生答教师板书:遮挡雨滴
3.我们像平常一样游戏、做操,而皂荚树呢?(它却被雨淋着。)
4.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皂荚树助人为乐。)
5.学生有语气地读这段课文。
(二)学习第6自然段。(辅)
1.学生读这段,给自己提出问题:“夏天,皂荚树为同学提供什么方便呢?”
2.学生自己找答案,教师板书:遮挡烈日
3.“暴烈”一词是什么意思?
4.“皂荚树晒着自己而为我们遮阴”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它为了我们而奉献自己。)
5.查字典理解“格外”一词的意思。(格外是超乎寻常的意思。)
6.读这段的最后一句话。
7.用“格外”造句。
8.有语气地朗读这一段。体会它的奉献精神。
(三)学生自己学习7~10自然段。(放)
学生按上述的方法,自学这部分。
1.秋天和冬天,皂荚树为同学们都提供了什么方便?2.从这儿看出皂荚树怎样?3.有语气地朗读。
(四)学生有语气地读5~10段。提问:一年四季,皂荚树给孩子们提供了什么方便?(学生看板书回答。)
(五)重点学习最后一段。
教师问:皂荚树一年四季为人们提供方便,它只有奉献而从不索取,这种精神怎能不被人们所称赞呢?我们看看作者是怎么赞它的?
1.学生读最后一段,想:望着这跳动的火苗,引起了我的沉思,什么是“沉思”?(深深地想)沉思什么?(学生从“皂荚树啊皂荚树”开始读,读到“多少启迪”。)
2.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皂荚树牺牲自己,甘心默默地奉献,为别人带来方便和快乐的高尚品格,使同学们受到了启示和教育。)
3.学生再读这几句话。(有语气)
4.学生齐读最后一句,想:这是一棵什么样的`种子?(学生联系上文后不难想到:这是一棵饱含着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的种子。)“生根、发芽”在这里指的是什么?(这种奉献精神在“我们”心中扎下根,永远发扬下去。)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听配乐朗读录音。
2.学生仿读。
四、教师.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作者从树干、枝叶、果实等方面的特点,联系一年四季生长的不同变化观察它,描写它,使这棵高大的皂荚树就像我们亲眼看到的一样。同时,我们也了解了皂荚树对人们做出的贡献和它那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五、布置作业
认真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皂荚树的精神。
语文教案-高大的皂荚树教案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11.高大的皂荚树
11.高大的皂荚树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描写的皂荚树的样子和皂荚树一年四季给同学们带来的方便这两方面的内容,并受到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教育。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皂荚树的方法。
3.练习给课文分段。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内容,受到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教育。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1.课后第(2)题,理解结尾“沉思”的话的涵义,体会皂荚树的助人为乐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2.“熬”字的字形分析。
3.“格外”“曾经”两词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生词卡数张、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见过皂荚树吗?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高大的皂荚树)。
1.学生读课题。重点读准“皂荚”(zàojiá)
2.教师问:“从题目上看,皂荚树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读后回答:高、大)
3.教师用红笔在“高大”两字下画红点。
4.那么,这棵高大的皂荚树在什么地方?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它的高大的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尤其是生字的字音。
2.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生字的字音要反复读。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分析生字。
(1)读音。
“皂、帐、遮”是翘舌音;“曾”是平舌音。
(2)字形。
“荚”与“夹”字形相近,“豆荚”的荚是上下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应查“艹”部。
学生分别组词。(豆荚、皂荚树;夹子、夹东西。)
“篷”与“蓬”字形相近容易混淆,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音相同,都读(péng),区别后组词。(帐篷、搭篷子;朝气蓬勃、蓬松。)
(3)书写。
工整、规范、美观的书写十分必要,教师指导学生字的书写。
三、认读字词
教师出示下列词语卡片,学生读:
空地 茂盛 伸展 槐树 帐篷 遮挡 投下 凉爽
扁豆 竹竿 熬水 打着旋 轻烟袅袅 褐红色 启迪
格外 曾经
①个别学生读。
②齐读。
四、学生再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并标划出自然段(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查字典理解“格外、曾经、空地、暴烈、轻烟袅袅”等词的意思。
2.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学习课文
教师说:“皂荚树是落叶乔木,枝上有刺,叶小呈卵形,开淡黄色的小花。结荚果,扁平,褐色,可用来洗衣服,也可入药。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和欢乐。”
同学们打开书,带着“①皂荚树生长在什么地方;②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高大的?”的问题读课文。
(一)学习第1~4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1~4自然段,思考上面的问题。
2.请一个同学读1~4小段,回答问题①(学生答:皂荚树长在学校操场的东边。)
教师问: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写着呢?读出来。(学生读第1自然段。)
教师问:“空地”是什么意思?(学生查字典解释“空地”是指没有被占用的地方。)
教师问:这个自然段主要说了什么意思?(学生答:这段介绍了皂荚树的位置。)
教师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读出皂荚树所在的`地方。
高大的语句。
(1)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看哪个句子好?为什么?(出示小黑板)
①学生分句读,比较异同。(学生读后回答第2句好,因为不仅仅从“好大”一词知道皂荚树很高大,而且还很形象地用“六个小同学拉手抱树”写出了皂荚树的高大、粗壮。)
②指导学生读第2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教师辅导学生用上述方法学习下面两句。
教师出示小黑板:
①学生读这两句,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第2句话好,因为从枝叶的“四面伸展”、“可以阴盖整个小操场”看出皂荚树的茂盛。)
---------------------------
②教师指导学生读第2句。
(3)还从哪儿看出皂荚树的高大和茂盛?
①学生读第4小段。
②学生概括第4小段的意思(写出了皂荚树叶子的特点)
③教师问:“皂荚树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学生答后教师总结:叶子小,成串,密密层层。)
④比较“一串”和“一串串”的不同,写出叶子的特点是成串的。
⑤比较“一层”和“一层层”的不同,写出叶子很多,密密层层的特点。
⑥什么是“帐篷”?(它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的东西)在这里把什么比成了帐篷?说明了什么?
⑦学生有语气地朗读第4小段。
4.请两个同学有语气地读1~4自然段,并回答:“皂荚树生长在什么地方?作者
《高大的皂荚树》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所描写的皂荚树的样子,以及一年四季给同学们带来方便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受到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教育。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皂荚树的方法。
3、学会本文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作者沉思的三个分句。
教学难点:
文中的结尾句。
第一课时
目标:导入新课、自学课文、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校园里有很多花草树木,它们让我们的校园更美丽,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因此,人们都非常喜欢这些花草树木,常常去观察它们。我们的校园有什么树是你们常常留心观察的?
学生叙述。
有个校园,里面有一棵皂荚树,有位小朋友经常去观察,从春夏到秋冬连续观察,写出了一篇好文章,题目就是《高大的皂荚树》(板书课题)
教学:皂,zào肥皂的皂,荚,jiá,与植物有关,如豆荚,皂荚,告诉了我们它的作用,像肥皂一样,
它的样子,像豆荚一样。
皂荚树你们见过吗?(出示幻灯片)皂荚树每到春天发新的枝叶,夏天枝叶繁茂,秋天结果实,放在水里煮一煮或用开水泡一泡,就会像肥皂一样有很多泡沫,可以洗手洗头洗衣服。它的果实长长的,像个大豆荚,所以它的`名字就叫皂荚树。
学校的皂荚树是什么样的?它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方便呢?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
二、范读
三、自由读
四、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子新词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自己所怎样抓住主要内容的?
3、出示段落大意
皂荚树的样子
一年四季,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多方便。
4、根据段意,学生独立分段。
5、给多音字组词:
空 kōng( ) 旋xuán( ) 盛shèng( )
kòng( ) xuàn( ) chéng( )
第二课时
目标:理解皂荚树高大的两层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题入手、初读课文
1、感受题目。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高大的皂荚树》(齐读课题)读了课文的题目,你们知道这篇课文写什么吗?
学生回答:皂荚树(皂荚树的高大)。
2、那课文主要写了皂荚树的哪些方面呢?(如学生回答不出,就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轻声朗读一遍课文。)(如果能回答的学生不多,同桌可以讨论)
3、学生回答,板书:外形高大、提供方便。
4、分段:根据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把这篇课文分成两部分,你能分出来吗?
二、感受皂荚树外形高大(1、2、3、4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这幅图,看看从图画中能不能感受到皂荚树非常高大?(手指着皂荚树的树干:你们看看,皂荚树高大吗?看着这幅画,你们想说什么?好大的皂荚树啊,六个小同学手拉着手,才能把它抱住。那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看看课本。看看从课文中的哪些词语、句子可以看出皂荚树非常高大。)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回答。
(1)、好大的皂荚树啊,我们六个小同学手拉着手,才能把它抱住。
A、六个学生表演
B:教师看着树发表感叹:好大的皂荚树啊!同学们的感觉呢?
(2)、好茂盛的皂荚树啊,它向四面伸展的枝叶,差不多可以阴盖住我们整个小操场。
学生读,问全班学生:你感觉到了皂荚树高大吗?没有,再请另外一个学生读。
(3)、一串串、一层层、密密麻麻
(你是怎么体会的:为什么不用一串、一层呢?)
3、全班齐读,再次感受皂荚树的高大。
4、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感觉到了这棵皂荚树确实高大,那么,这棵皂荚树除了长得高大以外,她还怎么样呢?
(学生回答:提供方便)
三、领会皂荚树精神的高大
1、好,请同学们默读5、6、7、8、9自然段,想一想:皂荚树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方便?。
2、学生发言,(学生回答后,要求学生概括地说)板书:
春 挡雨
夏 遮阴
秋 洗净
冬 取暖
3、品味皂荚树的精神,唤起学生对皂荚树的感情。
(1)、春天,皂荚树给我们遮挡了雨滴,让我们可以在树下尽情地玩,(看投影:看!这些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想想这些小朋友会对皂荚树说什?么?
(2)、夏天,皂荚树为我们挡住了暴烈的太阳光,让我们在操场上都不觉得热,觉得格外凉爽。这时,你想对皂荚树说什么?
4、那作者又想对皂荚树说什么呢?请同学们用课本上的话说一说。
(1)、指名读。
(2)、你们觉得***是在感谢皂荚树吗?谁再来读一读?
(3)、齐读: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感谢皂荚树吧。
(4)、皂荚树给了我们多少快乐,多少期望!你是怎么理解期望的?
(期望:希望)皂荚树希望我们怎么样?
希望我们像它一样助人为乐、舍己为人。
5、理解最后一句话。
(1)、作者想着想着,忽然,她觉得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同学们,摸摸你们的心,在哪儿?这是一颗什么样的种子,竟然可以在我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呢?
(2)、学生回答:一颗种子指的是什么。
(3)、这种精神(助人为乐、舍己为人)怎么会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呢?(如果回答不出,可以启发:作者长大以后会怎么做?)
四、、总结全文,体会皂荚树的高大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棵皂荚树高大吗?为什么?
高大的皂荚树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皂荚树的方位。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皂荚树的特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皂荚树的方位。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皂荚树的照片。
同学们,现在你们看到的这棵树是皂荚树,它属于落叶乔木,枝上有刺,叶子呈卵形,开淡黄的花,结荚果,扁平,褐色,可用来洗衣,也可入药。
听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一定很想进一步了解皂荚树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高大的皂荚树》。
2.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课文介绍了学校操场上的一棵高大、茂盛的皂荚树以及它带给同学们的欢乐与方便,赞美了皂荚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检查预习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正音。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读的方法从读生字。帐(zhàng)、遮(zhē)是翘舌音、皂(zào)、曾(céng)暗平舌音。
3.指名说一说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了哪些方便?这和皂荚树的高大、茂盛有什么联系?
(四)讨论,给课文分段
1.根据“我们学校前面有一棵高大的皂荚树”和“一年四季,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了许多方便”两个意思,给课文分段。
2.课文可以分为两段
第一段(第1至4自然段):讲皂荚树的位置和样子。
第二段(第5至10自然段):讲皂荚树一年四季给同学们带来许多方便和欢乐。
(五)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说说每个自然段各写什么?
2.齐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皂荚树生长在什么位置
3.指名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皂荚树的样子?
作者是怎样写树干、树枝和树叶的?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4.指名朗读第一段。
(六)总结
第一段写了皂荚树的位置和它的样子,使我们认识了皂荚树。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皂荚树的特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第1—4自然段。
2.回忆一下,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讲读第二段
1.想一想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了哪些方便?这和皂荚树的高大、茂盛有什么联系?
2.根据上述问题找出相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3.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课文结尾那句话的含义。
4.作者写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5.指导朗读这一段,体会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了许多方便和对同学们的启示。
(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作者怎样从树干、树叶、果实等方面,联系一年四季生长的不同特点,来观察和描写高大的皂荚树?
(四)识记字形
出示生字卡片。“篷”的部首是“竹”,不是“辶”,“曾”下面是一横。
(五)指导用“格外”、“曾经”造句
1.指出带有“格外”、“曾经”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2.指名用“格外”、“曾经”造句,选想好再说。
(六)布置作业
1.把用“格外”“曾经”造的句子写在作业本上。
2.把“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抄写两遍。
(七)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篇教学设计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自主地运用前面学习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探究实践,了解本文抓住皂荚树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感悟作者借皂荚树抒发的对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学习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皂荚树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皂荚树的特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高大的皂荚树
2、介绍皂荚树(看插图)
落叶乔木,枝上有刺,羽状复叶,叶小呈卵形或长圆形,总状花序,开淡黄色的花。结荚果,扁平、褐色,泡水可用来洗衣服。荚果、刺、树皮都可以入药,是祛痰剂。荚果也叫皂角。
二、理解课文内容
1、生字:皂、荚
注意字音、偏旁、组词
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作者是怎样把皂荚树四季生长的特点和为同学们提供的方便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和描写的?小组讨论,填好表格,并说说皂荚树给你什么感受?(体会皂荚树无私的奉献精神。)
4、填完表格反馈时,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训练。
怎么感受到皂荚树枝叶繁茂的?清洁后的同学们什么样?应该怎样读?
5、把作者沉思的句子读一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指什么种子?
(皂荚树--一颗饱含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精神的种子)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被皂荚树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7、把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三、小结
1、皂荚树有一种奉献精神,你还知道其它树具备的好品质吗?
(如,联想到校园里的'树,院子里的树,公园里的树,家乡的树,还可以联想到值得颂扬的其它事物。)
2、写作方法: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排比句
3、再读读课文。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描写的皂荚树的样子和皂荚树一年四季给同学们带来的方便这两方面的内容,并受到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教育。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皂荚树的方法。3。练习给课文分段。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1。学生读课题。重点读准“皂荚”(zàojiá)
2。教师问:“从题目上看,皂荚树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读后回答:高、大)
3。那么,这棵高大的皂荚树在什么地方?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它的高大的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认读字词
教师出示下列词语卡片,学生读:
空地 茂盛 伸展 槐树 帐篷 遮挡 投下 凉爽 扁豆 竹竿 熬水 打着旋 轻烟袅袅 褐红色 启迪 格外 曾经
三、学生再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并标划出自然段(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读课文。查字典理解“格外、曾经、空地、暴烈、轻烟袅袅”等词的意思。
2。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
同学们打开书,带着“①皂荚树生长在什么地方;②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高大的?”的问题读课文。
(一)学习第1~4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1~4自然段,思考上面的问题。
2。请一个同学读1~4小段,回答问题①
教师问: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写着呢?读出来。(学生读第1自然段。)
教师问:这个自然段主要说了什么意思?(学生答:这段介绍了皂荚树的位置。)
教师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读出皂荚树所在的地方。
(1)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看哪个句子好?为什么?(出示小黑板)
① 学生分句读,比较异同。
② 指导学生读第2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还从哪儿看出皂荚树的高大和茂盛?
4。请两个同学有语气地读1~4自然段,并回答:“皂荚树生长在什么地方?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高大的?”(学生读后回答)
(二)总结1~4小段
教师问:1~4小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皂荚树的位置及它的样子。)
(三)按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给课文分段。全文可分两段。
第三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1。全文分几段?每段的意思是什么?
2。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了哪些方便呢?
二、继续讲读新课
(一)学习第5自然段。(教)
1。学生读这段,思考:春季,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了什么方便?
2。学生答教师板书:遮挡雨滴
3。我们像平常一样游戏、做操,而皂荚树呢?(它却被雨淋着。)
4。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皂荚树助人为乐。)
5。学生有语气地读这段课文。
(二)学习第6自然段。(辅)
1。学生读这段,给自己提出问题:“夏天,皂荚树为同学提供什么方便呢?”
2。学生自己找答案,教师板书:遮挡烈日
3。“暴烈”一词是什么意思?
4。“皂荚树晒着自己而为我们遮阴”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它为了我们而奉献自己。)
5。查字典理解“格外”一词的意思。(格外是超乎寻常的'意思。)
6。读这段的最后一句话。
7。用“格外”造句。
8。有语气地朗读这一段。体会它的奉献精神。
(三)学生自己学习7~10自然段。(放)
学生按上述的方法,自学这部分。
1。秋天和冬天,皂荚树为同学们都提供了什么方便?2。从这儿看出皂荚树怎样?3。有语气地朗读。
(四)学生有语气地读5~10段。提问:一年四季,皂荚树给孩子们提供了什么方便?(学生看板书回答。)
(五)重点学习最后一段。
教师问:皂荚树一年四季为人们提供方便,它只有奉献而从不索取,这种精神怎能不被人们所称赞呢?我们看看作者是怎么赞它的?
1。学生读最后一段,想:望着这跳动的火苗,引起了我的沉思,什么是“沉思”?(深深地想)沉思什么?(学生从“皂荚树啊皂荚树”开始读,读到“多少启迪”。)
2。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皂荚树牺牲自己,甘心默默地奉献,为别人带来方便和快乐的高尚品格,使同学们受到了启示和教育。)
3。学生再读这几句话。(有语气)
4。学生齐读最后一句,想:这是一棵什么样的种子?(学生联系上文后不难想到:这是一棵饱含着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的种子。)“生根、发芽”在这里指的是什么?(这种奉献精神在“我们”心中扎下根,永远发扬下去。)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听配乐朗读录音。
2。学生仿读。
四、教师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作者从树干、枝叶、果实等方面的特点,联系一年四季生长的不同变化观察它,描写它,使这棵高大的皂荚树就像我们亲眼看到的一样。同时,我们也了解了皂荚树对人们做出的贡献和它那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五、布置作业
认真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皂荚树的精神。
★ 高大的反义词
★ 高大的松树作文
★ 高大上生日祝福语
★ 高大的哥哥作文
★ 高大上婚礼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