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确定目标是高校大体城市(共含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糖果粑粑”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确定了报考学校所在区域之后,就要进一步缩小考虑范围了。那么哪些城市会成为你的首要选择?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界定这所城市是否适合自己就读呢?建议大家从以下三点出发,考虑该城市是否适合自己报考。
(1)城市消费水平
在前面介绍考前自我定位的时候,我们就向大家阐述过报考大学该从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这样才不会给自己过多的经济压力。实际上,读大学的费用除了学费之外,高校所在城市的消费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毕竟我们的大学生活也要穿衣吃饭,也要购物休闲。如果所在城市的综合消费水平很高,无疑增加了我们的隐形消费成本。可能相同的生活质量在消费水平低的城市每月只需要400元生活费就够了,而在消费水平高的城市却需要600元甚至更高。这样就会让我们生活得很辛苦,即使节衣缩食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仅给父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也让我们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就需要我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认清所在城市的消费水平。
曾经网络上流传过这样一则笑话,说的是时间都用来打工挣钱交补考费了,哪有时间学习啊?虽然只是玩笑,却也不难看出,如果因为经济拮据而不得不选择打工的话,无形当中会影响自己的学业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这样看来,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情况不是太好的同学,倒不如在报考学校的时候就选择一个消费水平中档或偏下的城市。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轻松地度过大学生活,而不必为了节衣缩食殚精竭虑,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上,而不必非要打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城市消费水平低并不意味着该地区的高校综合实力低下,了解了这一点,解决了心里的顾虑,相信大家在城市选择上就会有进一步的把握。
(2)所读专业要适应
这里所说的适应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考生要适应报考的专业,正如前面章节中提到,报考专业时要遵循兴趣主导原则,但是若考生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时就要试着激发自己的兴趣,逐渐喜欢上自己的专业。
另一方面,适应是指报考的专业与高校所在城市相适应,避免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目前很多高校为了使自己尽快成为学科全、专业广的综合性大学,在增加扩招名额的同时也不断新增专业,增大由专变全的步伐。这无形当中会出现步子大却迈不稳的弊端,于是我们会看到学校里的新增专业建设时间短、师资力量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备等现象。我们也发现有很多学校都出现了金融、经贸等热门专业,甚至一些学校的新增专业是该学校建校来从未涉及过的学科门类,还有某些内地高校为求专业齐全,新增了海洋专业。一旦我们选择了类似的高校、专业,会对我们的学习和就业造成极大的困扰。单拿内地高校开设海洋专业为例,在校学习期间,同学们将因为学校地处内地,接触海洋生物的机会少,无法进行大量的学科试验。等到毕业的时候,学校所在地对该校毕业生的认可程度最大,但由于位于内地,该地区所需海洋专业学生几乎为零,因此学生在该地区的就业前景渺茫。而若到沿海地区就业,避开排外心理不说,单从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来看,可能也会因为动手能力差、实验技能不佳而被拒之门外。当这样鲜活的案例摆在我们面前时,就需要我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睁大眼睛,仔细辨别了。
(3)就业前景
锁定高校所在城市的时候,就业前景也要综合考虑进去。因为学校所在的城市对其包容性和认可程度最大,因此同学们在学校当地就业对自己是最为有利的。同时,读大学也就是读同学、读老师,大学里也在积累着自己的人脉关系,一旦将来选择去其他城市发展,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人脉就派不上多大用场了。既然这样,就要提前考虑将来想在什么样的城市发展,自己所学专业在这些城市中的发展前景和上升空间如何。只有把这些因素考虑到位,才不会在毕业的时候,一心想着南下或北上,去别的城市发展,无形中浪费了自己掌握的大量资源。
除了了解报考城市的就业前景之外,另外一些因素也要考虑到位。以北京为例,虽然机会多,发展前景好,成为很多考生的向往之地。然而由于北京的高校众多,每年应届毕业生仍然感到就业压力巨大,加上一些同学心气高,不满足于从基层做起,因此还是会有部分同学一毕业处于失业之列。因此在择校选城市的时候还要看看自己是否有较好的抗压能力,是想去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发展,还是想要在安逸舒适的小城市生活。
内蒙古自治区高考填报志愿时间确定
昨日,记者获悉,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实施办法出台,各批次网上填报志愿时间确定,希望考生了解网报志愿时间各批次。
据悉,按照该办法,网上填报志愿的时间确定为:本科提前A批、专科提前批:6月26日开始网上填报志愿;本科提前A批汉授美术、蒙授美术、汉授音乐、蒙授音乐录取完成后本科提前B批汉授美术、蒙授美术、汉授音乐、蒙授音乐填报志愿;本科提前A批汉授体育、蒙授体育录取完成后本科提前B批汉授体育、蒙授体育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时间随录取进度另行通知;本科一批:7月12日开始第一次网上填报志愿,后续填报志愿时间随录取进度另行通知;本科一批录取完成后本科一批B网上填报志愿。
本科二批:7月18日开始第一次网上填报志愿,后续填报志愿时间随录取进度另行通知;本科二批录取完成后本科二批B网上填报志愿。
本科三批:7月25日开始第一次网上填报志愿,后续填报志愿时间随录取进度另行通知;
高职高专批:8月1日开始第一次网上填报志愿,后续填报志愿时间随录取进度另行通知;
高职高专批补录:9月25日至28日网上填报补录志愿。
来源:内蒙古晨报
(高考填报志愿:怎样选择城市
你究竟想去哪个地方求学?你未来想在什么地方发展?你适合什么样的城市气候?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考生认识到,高考志愿的填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对于考生人生道路的重要性。高考志愿填报不在仅仅只是考虑学校以及学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多的家长把目光也投放到了城市的选择上。
很大程度上,选择一个城市就是选择一个生活的方式,一种文化氛围,甚至决定未来的发展空间。
城市选择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一)城市选择的三种情结
高考结束,去哪里求学,往往成为很多考生在选择大学时很注重的事情。很多时候,人生是一个选择!也许往往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选择,就确定我们以后人生的发展方向。
不少同学心仪去一些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城市上学;也有一些同学希望在所在地区上大学,也有一些考生因为心理叛逆,想要逃出家里的管制,故意报考离家很远的学校。
选择没有对错之分,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必须按照自身的发展方向来进行定位,更要要的是填报志愿要以分数为前提。
作为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要尽量避免历年报考中出现的“扎堆现象”、“恋家情结”和“叛逆情绪”,结合自己未来的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将自己的每一分都恰到好处的用在“刀刃”上。
1、扎堆现象 热门城市拥堵
这些年来,从每年高考录取的结果来看,从各地区每年的媒体报道中都可以看出来一个共同的现象: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地的高校录取分数都一致走高。
北京、上海两地更是热门中的热门。这两地一本院校不用多说,每年都会以最高的分数争取最多的优秀学生,而二本院校的分数有些往往也会超过当地的一本控制线,甚至有些专科学校似乎更有面子,分数高过二本控制线,甚至超过了一本线。对于这样的情况,其他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城市的高校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这就是地域的特殊性给考生报考时带来的集体地域倾向--这些地方的高校成了众多考生的首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每个人都知道答案。
首先是看重北京、上海等城市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优越性”。
认为在这些地方求学,不仅能够接受到高校的良好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还可以为今后的就业拔得头筹。这一点其实和很多高分考生放弃北大、清华选择去香港读书的情况一样。大家看好的就是一个与国际化交流的平台,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就可以接触更多高层次的人与事,这就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这样的想法的确没错,毕竟大家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也要与社会接触,与外界交流,这样一来,校外环境对人的发展来说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从众心理。
有不少考生和家长是因为看见别的孩子选择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因为“从众”心理也选择了这些城市;甚至有的家长和考生觉得在这样的城市里读书很光彩,从而选择这些城市。
案例分析:一个偏执造成的“悲剧”
孙纪纪是山东的一位高考理科学生,高考成绩是600分,高出20山东本科一本线18分,这个成绩不尴不尬,不是很具有竞争力的分数,可是孙纪纪一想想要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发展。她一直觉得只有这些大的城市,未来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孙纪纪没有犹豫,第一志愿选择了北京理工大学,第二志愿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
录取结果出来了,本身在一本线上的孙纪纪没有达到上述两个大学的录取线,去了北京一个二本的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年在山东的理科的录取线为612分,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在山东的录取线更是高达661分。
虽然孙纪纪最终圆了她的大城市的梦想,但是我们不能不感叹,按照她的成绩,本来可以选择一个非热点地区的一个更好的大学就读,而而为了赶热点的地区,最终只能在北京的一个二本院校就读。这个二本的院校大一大二还不在北京上课,大三大四才回到北京继续就读。
飞飞导师点评:我们不能说孙纪纪的选择酿成了一个悲剧,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个选择并不是孙纪纪的最佳的选择。所以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分数,做出最优的选择!
北京邮电大学招生办主任贾伟老师说:“当分数本身没有竞争力的时候,我们在填报志愿时尤其要理性对待。”
毕竟报考大城市的考生本身就很多,使得竞争压力巨大,基本不会出现第一志愿不满额的情况。而有的考生为了上北京、上海的高校,宁肯填报这些地方的一般院校,也不愿意去中西部或者其他地区的一些在全国都很有名的学校。还有的考生宁肯报考热门地区高校的非优势学科,也不愿意去读中西部或者其他地方高校在全国都很有名的专业。这些做法无形之中抬高了热门地区的录取分数线,使得报考热门地区高校变得难上加难。
选择去热门城市读书,首先要考量自己是否拥有了足够的实力,这种实力不仅仅是指你的成绩,还包括适应能力、经济能力等。因为这些大城市的录取事实上已经一再凸显了“三高”--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所以,同学们在决定是否报考这些地方高校之后,应该自己掂量掂量,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决定自己是否要去这些地方的高校,以免造成落榜的苦果。更有甚者,选择大的城市,相应也就选择了较高的城市的消费,家庭的经济情况也需要考生仔细考虑。
2、不愿离家 选择熟悉环境
背景资料:天津考生不愿离家集中填报志愿抬高本地院校分数
由于天津考生过多集中填报本市高校,天津多所本科第二批次录取的院校及属于本科三批的独立学院在天津迎来了招生录取的“大年”。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等多所天津本地高校今年在天津录取分数超过往年,属于招生的“大年”。据了解,这种情况在天津的市属高校属于普遍现象。
而在本三的录取中,也存在这种现象。在本科三批顺序志愿录取结束后,天津共录取新生7218人,但是文史类尚有59所招生院校,余缺计划419个,理工类尚有58所招生院校,余缺计划476个。在对本科三批征询志愿时,天津教育考试院对考生填报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录取情况看,考生填报院校志愿不均衡,考生对院校坐落地点和专业的选择性较强,特别是报考本市院校比较集中。据了解,一些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外地院校,根据本校的情况采取了一志愿降分政策,700余名本科三批控制分数线下的考生被外地本科三批院校录取。
据了解,本三院校中,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以及河北工业大学等“211工程”高校所属的独立院校不仅在天津本地分数较高,由于其“母体”品牌以及所处地理位置,吸引了许多外地高分考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
像天津这样的事例在高考志愿填报的事件中并不是偶然事件。每年都有很多的考生不愿意离家,抬高了本地的录取分数线。而很多片西部地区的大学则经常无法录满。
之所以只愿意留在本地读大学。因为有些家长觉得考生身心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读书不够安全。从考生的角度来看则是自己对本土风俗习惯、文化氛围比较了解,不必要像其他同学那样还要有一个“适应期”,并且身边这么多的亲朋好友,办起事来会很方便。包括在自己未来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在这个城市生活了这么久所积累起来的人脉关系也会或多或少的帮上些忙。出于这些考虑,就有众多的考生不愿意离开当地,这其实也是一种地域选择过于狭窄的情况。
对此,专家们建议这类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放眼全国,通盘考虑。尤其是对于那些分数不尴不尬的考生,不妨选择先报外地高校,以距离来换分数。
填报技巧:以距离换分数
这种技巧,主要针对某些考生和家长“非省内院校不上”的认识误区所提出的。由于某些考生和家长紧盯省内名校,从而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同等分数在省内不一定能上该省最好的大学,但是如果跳出本省,填报其他省份的高校,则极有可能增加录取的几率。
中山大学招生办主任做客新浪时说,以中山大学为例,在广东报考该学校的考生,分数一般都要超出本一线100分左右,但对江苏考生来说,分数只要超过本一线50分就够了。因此在考生分数优势不明显的时候,以距离换分数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3、逆反心理 离家越来越好
背景案例:千里走东北 后悔已晚矣
刘炜是2008年四川的考生,刘炜总是感觉自己和父母家人的价值观差异很大,在家父母总是不停地唠唠叨叨,高考结束了,刘炜心中的唯一的一个愿望就是离家越远越好。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刘炜选报的专业都是东北、西北一些地区的大学,最终被黑龙江一所大学录取。今年刚上大二的刘炜谈起自己当时的决定,非常后悔,他不仅仅不适应东北的气候,还不能习惯当地的饮食,始终无法融入当年的生活环境。决定毕业之后,继续回四川发展的他,觉得如果自己能够当时选择留在四川的话,不仅仅是不受东北的寒冷之苦,也能够在当地建立一大批的人脉便于自己未来的发展。
刘炜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由于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很多孩子想要逃出家的庇护,离家越远越好。这种心理并不奇怪,但是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尽量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考察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不能仅仅为了远而追求远,影响自己人生的发展。
为了刘炜的悲剧不再上演,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千万不要和父母故意作对,我们要充分理解父母,同时父母也要学会理解孩子的意图,做好孩子的参谋,不至于怠误人生。
做好人生的每一步选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不在未来说后悔!
综合以上三种情况,飞飞导师建议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对于地域方面的考虑要从大局出发,而不仅仅只停留在某几个地区,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大学的实力、自己心仪的专业和兴趣进行选择,哪怕有的大学地处中西部地区,如果大学本身实力不凡,相信你照样能够在这样的大学里学到更多的知识,照样可以赢在大学的起跑线上。
填报志愿的城市选择,要从大局出发,综合自身素质,立足自身发展,按照自身兴趣选择。
(二)、你会选哪个城市上大学?
全国有那么多的高校,究竟哪一所适合自己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如何海选城市,进而海选高校,怎么由面到点找到自己心仪的大学?这些都成为考生和家长们关心的话题。
志愿填报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我们需要做很多前期的准备的工作,我们只有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够在短短的几天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得心应手。记住,成功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与其在志愿填报那两天抓耳挠腮,不如现在未雨绸缪。自身定位,确定区域,了解区域,锁定选择区域的目标院校,并设计好调整的方案,当志愿填报真的开始,就可以轻松搞定!
在进行城市选择的时候,考生一定要综合考虑气候、经济、文化等等各种因素,锁定属于自己的城市!
推荐:[高考志愿填报100问(一)] [高考凭成绩填报志愿的特别技巧]
江苏高考志愿填报时间确定2022
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是什么
专业(类)+院校
采取一所院校一个招生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
模式特点:专业平行志愿是同一类别、同一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专业(类)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为志愿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进行投档。
填报须知:直接投档到某院校某专业(类),不存在专业服从调剂,不用担心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考生既可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也可选择同一高校的不同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
院校+专业组
由院校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科目要求设置,是本科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
模式特点: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需相同。同一院校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可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但这些院校专业组的科目要求须相同。
填报须知:该模式以一个院校加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专业组。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选择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作为志愿,专业调剂限于同一专业组内调剂。
平行志愿
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
模式特点: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分数高的学生先投档。某一个考生投档时,先看其成绩是否够A院校提档线;如不够,再看B院校;如此类推,直到检索到考生分数符合的志愿院校后,将其投档至该院校。
填报须知: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时,是按逻辑顺序即A、B、C、D......院校依次进行的。当考生总分符合首先被检索的A院校投档条件时,且A校有计划余额,该生即被投到A院校。填报时,应在各志愿院校之间拉开适当梯度。
顺序志愿
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每个志愿只包括一所院校。
模式特点:把考生的高考志愿作为录取投档的第一要素,程度满足考生的志愿要求。投档时对选报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确定的录取原则、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
填报须知:选报同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确定的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例如考生将A校放在第二志愿,如果A校一志愿已经招满且不预留招收二志愿的名额,那么无论该生分数多高,档案都不会投向A校。
高考填报志愿要注意什么
01了解统考本科志愿的设置
统考本科招生学校按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4个批次依次录取。本科提前批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学校。本科一、二、三批各设置2个顺序志愿,第一志愿设置1所学校;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设置3所学校。以上每个志愿学校设置5个志愿专业,并填报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02了解本科录取规则
顺序志愿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进行投档。对选报同一志愿学校的考生按学校确定的调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
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对同一科类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本科平行志愿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学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学校录取时,首先在批次分数线上进行已填报志愿的录取,如还有招生计划未完成,将根据情况依次进行批次分数线上征集志愿录取、按已填报志愿降分录取和降分再次征集志愿录取。
03对自己要有客观的判断
考生填报志愿最大的问题是容易按照自己考试时发挥的最好水平去填报志愿,不愿意想如果高考发挥失常了怎么办。高考是对知识、身体、心理等的综合考查,与模拟考试不完全等同。在高考中,考生会出现正常发挥、超常发挥和失常发挥3种情况。考虑到这3种情况,才能全面客观地填报志愿。
2022陕西填报志愿时间
陕西省填报志愿分3个阶段进行: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含专科)志愿在6月24日12:00至6月27日12:00填报;本科二批志愿在本科一批录取结束后填报;高职(专科)志愿在本科二批录取结束后填报。
新高考志愿填报难点在哪?
1. 报考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往的以院校为单位进行选择,现在需要以专业/专业组为单位选择。
2. 考生需要选择的志愿数量最多可达300个,志愿的选择和排序是一大难点。
3. 没有数据和经验可以参考,只能依据往年数据及其它省份的新高考志愿填报经验。新高考先选专业再选位次,高校的专业分数是不公布的。新高考分数是赋分制,赋分后的高考分数和往年高考分数无法相匹配。选科组合不同于传统的文理分科,每个组合对应的专业不同,分数不同。
4. 批次合并,“高分低录”的风险增大。老高考背景下,院校分批次,实力层次易判断;新高考背景下,院校批次合并,实力层次难把握,“高分低录”风险增大。再者,批次合并之后,本科批次的控制线降低,以前的报考数据失去了参考价值,增加院校选择的难度和志愿填报的风险。
5、选科组合不匹配,报不了想去的专业。老高考背景下,根据选择的文理科报专业,选什么科类报什么专业;新高考背景下,大学专业与选考科目相对应,高一就要做好规划。有个方向才可以报考,今年是“专业(类)+学校”的形式进行报考,所以一定要把专业定出来,建议,选择10个左右专业或者方向进行选择报考。
新高考志愿填报步骤
1、提前了解政策规定、搜集信息。全面了解国家和我省招生政策规定及有关高校招生章程,了解自己所属类别的志愿设置、志愿填报时间、投档录取规则等情况。根据高考成绩、成绩排序位次和有关高校的情况,确定拟报考院校专业组或专业范围。
2、:确定位次。就是首先应该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和成高考绩所对应的全省排名,还 需要关注所在省份的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等,要合理给自己定位,清楚知道只能大概能报 考什么层次的大学。
3、确定志愿。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的成绩位次和选科情况,按照“冲、稳、保”的思路分3个梯度,选择足量院校专业志愿。
4、预填志愿样表。可从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下载今年的志愿样表,进行预填和修改。正式上网填报志愿时再按照志愿样表内容进行录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填报志愿失误。
5、必须保管好个人账号和密码。考生个人信息(含成绩、志愿、录取等信息)只能凭考生本人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查询。由于个人原因,发生账号和密码被盗,造成信息泄露、志愿被冒充填报或修改,责任由考生自己负责。
6、忘记登录密码的处置方式。考生如果忘记登录密码,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密码重置:(1)短信验证码重置:考生选择短信验证码方式,回答注册时设置的密保问题后,系统自动发送短信验证码到注册手机上认证后重置密码;(2)邮箱重置:考生选择邮箱重置方式,回答注册时设置的密码问题后,系统自动发送重置密码的链接到注册的邮箱;(3)报名点及招生考试机构重置:考生可以携带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到报名点或者报名点所在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申请进行密码重置。
7、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网填报。每一轮次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一到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如果考生错过了规定的填报志愿时间,不能补填。
8、必须适当提早上网填报。建议不要集中在最后一天填报,更不要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之前几小时集中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以免出现网络访问量大、网速缓慢等情况,影响自己顺利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的几个注意事项
1、明确各项重要的时间节点。考试结束,接下来还有阅卷、公布成绩、公布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 很多事情需要关注,这些都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
2、正确估分。在所有科目考试结束后,大家可以去看参考答案。在最短的时间里预估出自己的成绩。尽管你看到的答案因为版本的不同,可能会有差异,但差异不会太大,几乎可以预算出自己的成绩。这个时候,做一定预估,你心里就大概知道自己的情况了。
3、搜集目标院校资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关规定,熟读目标院校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需要重点了解其办学性质(公办还是民办)、办学地点、录取模式(专业级差、分数清、专业清)、身体限制等内容。
4、查询目标院校、专业近几年在各批录取分数和录取考生的位次情况。院校历年录取分数(或线上分数差)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院校录取的难易程度,提前了解目标院校历年录取情况对考生填报志愿有极大的指导作用。考生们可以通过查询院校官网、当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查询了解相关信息。
江苏2022志愿填报时间
江苏省分两个阶段填报志愿,
第一阶段:6月28日至7月2日,填报本科院校专业组志愿;
第二阶段:7月27日至28日,填报专科批次院校专业组志愿。
江苏2022高考报考志愿流程
1.确定志愿填报信息查询渠道。
学生们会领取到招生计划专刊、录取资料汇编、招生百问等纸质材料;网络时代,如果习惯于网络查询,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各高校的官网是可靠的信息来源。。各类官网上都可能看到高校招生简章、专业和院校介绍、招生计划等重要的信息。
2.初选志愿形成细目表。
初选志愿,要制作一份细目表。大致操作是这样的:①依据分数排名,圈定可以报考院校名单。一定要依据排名!分数相对值的参考意义更大,绝对分数每年都是在变化的。②在圈定的高校名单里,分地区(根据距离远近、经济发展水平、心理认可度等进行分类)确定初选地区。③初定院校和专业,至少分三类:冲(根据最近三年招生情况,觉得被录取有希望但希望较小)、稳(根据最近三年招生情况,觉得被录取希望很大).保(根据最近三年招生情况,基本确保会被录取),对于以上三种情况,各选取3—5所高校备选。在细目表中,按照地区、院校、专业分列记录,排列初选的冲、稳、保三种类型的高校和专业。
3.再选确定拟报院校和专业。
针对形成的初选细目表,分类、逐个查询拟报院校和专业,查询院校的招生简章、在本省的招生计划、近三年在本省招生的投档线和分数段、招收专业在本省录取分数的排名,明确院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招生人数,结合自己的体检报告、英语口语等级等,不要误选,造成志愿无效。
4.再选确定拟报院校和专业。
在综合分析院校和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志愿终选。综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经济、地区、院校、专业等,比对自己分数的排名和往年录取分数排名情况,进行志愿排序。一般而言,第一志愿要冲,之后的2—3个志愿要稳,第四或第五个志愿要适当降档,要比较有把握被录取,也就是要保。
新高考志愿填报难点在哪?
1. 报考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往的以院校为单位进行选择,现在需要以专业/专业组为单位选择。
2. 考生需要选择的志愿数量最多可达300个,志愿的选择和排序是一大难点。
3. 没有数据和经验可以参考,只能依据往年数据及其它省份的新高考志愿填报经验。新高考先选专业再选位次,高校的专业分数是不公布的。新高考分数是赋分制,赋分后的高考分数和往年高考分数无法相匹配。选科组合不同于传统的文理分科,每个组合对应的专业不同,分数不同。
4. 批次合并,“高分低录”的风险增大。老高考背景下,院校分批次,实力层次易判断;新高考背景下,院校批次合并,实力层次难把握,“高分低录”风险增大。再者,批次合并之后,本科批次的控制线降低,以前的报考数据失去了参考价值,增加院校选择的难度和志愿填报的风险。
5、选科组合不匹配,报不了想去的专业。老高考背景下,根据选择的文理科报专业,选什么科类报什么专业;新高考背景下,大学专业与选考科目相对应,高一就要做好规划。有个方向才可以报考,今年是“专业(类)+学校”的形式进行报考,所以一定要把专业定出来,建议,选择10个左右专业或者方向进行选择报考。
北京2022志愿填报时间
北京市将于6月27日至7月1日填报本科志愿,高招录取工作定在7月初至7月底。
2022北京新高考志愿设置
1.本科志愿:本科招生设置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2个批次,并按顺序依次录取。本科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单位设置,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每个志愿一般设置6个志愿专业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本科提前批普通类B段除外)。
2.高职(专科)志愿:专科招生设置专科提前批、专科普通批2个批次,并按顺序依次录取。
3.征集志愿: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美术类征集志愿设置5个平行志愿;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非美术类、本科提前批普通类A段征集志愿设置2个顺序志愿;本科普通批征集志愿设置10个平行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的几个注意事项
1、明确各项重要的时间节点。考试结束,接下来还有阅卷、公布成绩、公布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 很多事情需要关注,这些都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
2、正确估分。在所有科目考试结束后,大家可以去看参考答案。在最短的时间里预估出自己的成绩。尽管你看到的答案因为版本的不同,可能会有差异,但差异不会太大,几乎可以预算出自己的成绩。这个时候,做一定预估,你心里就大概知道自己的情况了。
3、搜集目标院校资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关规定,熟读目标院校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需要重点了解其办学性质(公办还是民办)、办学地点、录取模式(专业级差、分数清、专业清)、身体限制等内容。
4、查询目标院校、专业近几年在各批录取分数和录取考生的位次情况。院校历年录取分数(或线上分数差)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院校录取的难易程度,提前了解目标院校历年录取情况对考生填报志愿有极大的指导作用。考生们可以通过查询院校官网、当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查询了解相关信息。
新高考志愿填报步骤
1、提前了解政策规定、搜集信息。全面了解国家和我省招生政策规定及有关高校招生章程,了解自己所属类别的志愿设置、志愿填报时间、投档录取规则等情况。根据高考成绩、成绩排序位次和有关高校的情况,确定拟报考院校专业组或专业范围。
2、:确定位次。就是首先应该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和成高考绩所对应的全省排名,还 需要关注所在省份的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等,要合理给自己定位,清楚知道只能大概能报 考什么层次的大学。
3、确定志愿。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的成绩位次和选科情况,按照“冲、稳、保”的思路分3个梯度,选择足量院校专业志愿。
4、预填志愿样表。可从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下载今年的志愿样表,进行预填和修改。正式上网填报志愿时再按照志愿样表内容进行录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填报志愿失误。
5、必须保管好个人账号和密码。考生个人信息(含成绩、志愿、录取等信息)只能凭考生本人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查询。由于个人原因,发生账号和密码被盗,造成信息泄露、志愿被冒充填报或修改,责任由考生自己负责。
6、忘记登录密码的处置方式。考生如果忘记登录密码,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密码重置:(1)短信验证码重置:考生选择短信验证码方式,回答注册时设置的密保问题后,系统自动发送短信验证码到注册手机上认证后重置密码;(2)邮箱重置:考生选择邮箱重置方式,回答注册时设置的密码问题后,系统自动发送重置密码的链接到注册的邮箱;(3)报名点及招生考试机构重置:考生可以携带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到报名点或者报名点所在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申请进行密码重置。
7、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网填报。每一轮次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一到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如果考生错过了规定的填报志愿时间,不能补填。
8、必须适当提早上网填报。建议不要集中在最后一天填报,更不要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之前几小时集中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以免出现网络访问量大、网速缓慢等情况,影响自己顺利填报志愿。
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我省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安排已经确定。填报志愿将从6月25日8时开始,分段集中填报,分批次征集。
据悉,今年我省高招录取将从7月8日开始,9月6日结束。本科一批A、B合并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A、B合并为本科二批。继和在本科二批(A、B)、本科三批和专科批试行平行志愿之后,今年本科一批也将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今年我省还在高招志愿填报方式上做出较大改革,每批次的一志愿和征集志愿填报均在远程网络上进行。
根据安排,集中填报志愿分为4个时段进行,第一段公布高考成绩后,在6月25日8时至28日18时填报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的一志愿;第二段在本科二批录取结束后,7月29日13时至8月1日10时填报本科三批的一志愿;第三段在本科三批录取结束后,8月10日13时至8月15日10时填报专科提前批、专科一批和专科二批的一志愿;第四段在专科二批一志愿录取结束后,8月29日17时至8月31日10时填报专科二批的征集志愿和专科三批的一志愿。每批一志愿录取后,如院校有缺额计划,则向考生公布缺额,组织未被录取考生再次填报志愿(简称征集志愿),招生院校加试和自测艺术类本、专科专业不进行征集志愿。
各批次征集志愿时间为:本科提前批A7月9日17时至7月10日10时;本科提前批B7月13日17时至7月14日10时;本科一批7月19日17时至7月20日10时;本科二批第一次征集志愿7月25日17时至7月26日10时,第二次征集志愿7月27日18时至7月28日10时;本科三批第一次征集志愿8月6日17时至8月7日10时,第二次征集志愿8月8日18时至8月9日10时;专科提前批8月19日17时至8月20日10时;专科一批8月24日17时至8月25日10时;专科二批8月29日17时至8月31日10时;专科三批9月4日17时至9月5日10时。
[河北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安排确定]
如何填报平行志愿
在考平行志愿的时候,我们要把热门的专业和不热门的专业都报考一些,这样如果被有优势的专业录取更好的,但是要是没有 被录取,我们还能被一些冷门的专业录取,确报自己不落榜,这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
我们要把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分数线是在哪个范围内,应该报考什么学校,不要盲目自大,在高考平行志愿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自己要报考的学校,在网上查一下这个学校的资料,包括学校的一些简章,这样会增大学校对我们的录取率。
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不要所有的学校都是一个梯度的,我们要把我们报考的鄋学校都有一个梯度,这样一个学校不录取,可能第二学校就会录取。
★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
★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 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 高考填报志愿指南
★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