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共含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橘子螺溪”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大家都知道我们家乡的传统节日有许多,比如:春节、清明节、妇女节……。可我最爱过端午节,为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
清晨,我们全家人一起去松花江边洗脸,边走边感觉到丝丝暖风吻上我的脸,告诉我现在是夏天。到了江边,那里人山人海,清晨的雾把江面装扮的一片朦胧,仿佛仙境。先观美景后洗脸,松花江的水好清澈,还凉丝丝的,往脸上一泼好凉快。这就是我最喜欢做的。
可我最爱吃的是粽子。粽子有个绿外衣初中作文 ,外衣里面是一个白白的胖小子。我们来说说包粽子的`过程吧。首先,先把做粽子的江米泡好,再把胖小子的绿外衣洗干净。把绿色的外衣围成一个漏斗,把江米捞上来放在里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品味在里面添加大枣、干果、腊肉等,绑好后上锅一蒸。在蒸的时候千万不要流口水哟。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气味真是太香了。蒸好后一刨皮,里面的粽子粘粘的,在吃的时候要放点糖,但要小心不要粘到下巴啊!
家乡端午节的习俗很多,你们家乡有哪些有趣的节日和习俗呢?不妨也介绍给我听听吧!
吉林市昌邑区第二实验小学三年二班孙涵娇
同学们早上好,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一个愉快的节日。端午节的另称是重五。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是:“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是:“用红、黄、蓝、白、黑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或白色。”各家要插“五端”:菖莆、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知识多的人就知道,端午是龙舟。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要用雄黄在儿童额头上用雄黄写上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乞佬等民族地区。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可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这就是端午节。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我们家乡也和全国各地一样,热热闹闹的过端午节。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我们家乡过的端午节别有一番情趣。
到了端午节,大人就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这得从历史说起了:1932年我们家乡来了个教书先生,说是教书先生,其实他是一位红军的领导。大革命失败后,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来到我们家乡以教书的身份掩护自己。一面教书,一面从事革命活动。到了端午节,他就给父老乡亲讲屈原的故事。讲屈原怎样的爱国家,爱民族,怎样的刚正不阿。后来由于叛徒的告密,这位教书先生被敌人杀害了。而他讲的屈原故事像印章那样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里。为此每到端午节,长辈就给晚辈讲屈原的故事,讲这位教书先生的故事。教育后辈们要像屈原,像教书先生那样堂堂正正做人,长大后要为国家,为民族,我家乡作奉献。
其次是端午节要清理环境卫生。我们家乡有个良好的习惯,逢年过节都要打扫卫生。尤其是过年,端午和中秋要全面清理卫生。特别是端午节天气炎热,环境卫生不好就有利于病菌的传播,为此,端午节家家户户的打扫卫生,让节日有个清洁的环境,让人们有一份好的心情。
此外家乡对端午节的食品也很讲究,端午节我们也包粽子,而个子较大,而一定要五花肉来做馅,还放一定数量的花生或芝麻等。因为端午节我农历五月初五,用五花肉做馅有五五吉祥的.意思。五花肉再拌上花生或芝麻,用铁锅煮上七八个小时,五花肉熟透了,融化出来的油浸透整个粽子,吃起来满口留香。
端午节的晚餐,家家户户的制作玉米粉虫,这玉米粉虫养在清汤里,一个个水灵灵的。上面放点葱花,再放点瘦肉末。怎样的玉米粉虫,看起来养眼,吃起来养口。玉米粉虫容易消化,大人孩子都喜欢,家乡的人们给它起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尊老爱幼食品。
端午节,给我的印象除了吃就是玩。吃粽子是一定的,端午节那几天,在大街上都是推着车买粽子的。插艾草,老人们都会去采或者是买一把艾草,用艾草穿上葫芦挂在门上,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吃鸡蛋,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我们这儿看不到赛龙舟的,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端午节,我最喜欢买五彩绳系在手脖上,好几个月都不会拿下来。
不同地方端午节的习俗也就不一样。端午节是一个神圣的节日,也是一个伟大的节日。所有地方的端午节的目的都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是我所喜爱的节日,在我的记忆里除了春节,就没有什么日子可以与端午节相媲美的了,尤其是自己家乡的端午节。
我们家乡的传统风俗——端午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民间有着许许多多传统风俗,如:清明节、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在这么多的传统风俗中,我最喜欢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端午节呢?就让我先讲讲端午节的由来吧!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因受到楚怀王重用,而被小人嫉妒,在楚怀王面前毁谤屈原,屈原渐渐不得重用,最后甚至将屈原流放,屈原满怀悲愤,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投江自尽。而端午节这个节日,就是为了表达楚国人民对屈原的爱戴之情,我也很尊敬屈原这就是我喜欢端午节的原因。
说到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自然是赛龙舟啦!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要划龙舟,寓意为:用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追赶屈原,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还记得去年端午节,我们一家起了个大早,这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出发去郊外的一座山上,寻找端午节必备的一种植物。正值初夏,真可谓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初夏的山中,山花烂漫,花草清香。站在这天然氧吧中让人心旷神怡。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山上的一个拐角处,我们找到了我们这次目标——艾草。艾草生长在土埂上,从上到下都是细细的一条,它们簇拥在一起,微风吹过时可以看到叶子的正面是绿色的,反面看起来像白白的'绒毛,我们高兴地扑向了它,把它裁了下来,立刻飘来一股淡淡的清香,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去,把艾草挂在了家门口。
回家后,我们立刻开始制作端午节最期盼的食物——粽子。大家都忙碌起来,有的泡粽叶、有的淘糯米、有的洗花生,有的剥红枣,忙得不亦乐乎。包粽子时先把粽叶折成漏斗形,然后再把糯米倒入再加上一些红枣、花生点缀,然后捆绑起来就完工了,没一会儿就把所有的粽子都包好了,看着一排排的粽子就像是一块块的绿宝石。这时候就可以下锅煮了,当水沸腾时,屋里弥漫着粽叶的清香,糯米的米香。让我们很期待粽子能马上出锅。
这就是我喜爱的端午节!
★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 家乡的端午节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