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秋节经典歌曲: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共含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冲冲噶波”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那一轮金色的月亮越来越白、越来越亮,照得大地一片明亮。月亮旁边有些云,但不像朝霞那样的灿烂,被月光朦胧地照着,就像那梦中的轻纱。轻纱中,稀稀落落地点缀着几颗星星,这些小星星,像是明亮的小灯,小灯在月光之下,竟然若隐若现,怪不得人们说“月朗星稀”呢!月光透过树的缝隙,在地面上撒下斑斑点点的影子。月亮照在史河里,像一个大玉盘,随着水的波动,大玉盘在水里银光闪闪。月亮照着我,我看着我的影子,哇,我时而变得又矮又胖,时而变得又高又瘦,真有趣!
听大人们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明年,我还要邀请我的同学和我一起在十六赏月。
答案是:十四到十七都可能
月亮属于什么星
月亮是地球的一个天然卫星,所谓的天然卫星指的是按照特定的轨道绕着一个行星做周期运动的天体。而现在人们也会将人造卫星称之为卫星,人造卫星就是人们制作的专门用来探测宇宙发射的机器,这种设备和天然卫星一样也是会围绕着星球旋转的,不过是人工制作的。
月球也就是月亮,在中国古代有着各种各样的美誉,很多神话故事都和月球有关系,比如嫦娥奔月的主题就是月亮。月亮虽然比不上地球,但是在卫星当中也是比较大的,它的直径有地球的四分之一那么大,而质量是地球的1/81。月球不仅个头很大,同时密度也很大,只比木卫一稍逊一筹。
月亮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一般来说大家认为月球是45亿年形成的,也就是说地球出现不久月亮就诞生了。而月亮的形成原因也是众说纷纭的。月球是如何形成的,目前有三种猜想。
第一就是认为月亮本来就是地球上面的一部分,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比如碰撞等等,最终从地球身上分离出来了,并且逐渐成为了另外一个星球,这种说法虽然听着很是合理,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并不可信。
因为地球最初离心率比想象中要小一些,所以月球很难被抛弃出去,最重要的是研究月球地球岩石发现有着明显的区别。
第二就是认为月亮地球本来就是同源的,也就是说它们是从同一片星云中间诞生出来的。
第三就是认为月亮本来是路过的小星球,但是被地球的引力吸引最终不由自主围绕着地球运动,成为了地球的一个卫星。
目前三个说法都有人支持,但是没有决定性的证据出现,所以哪个说法是正确的大家都没有论断。
月亮有水吗
月亮上面虽然是有水,但是和地球的水不一样,这里的水不是液态的而是气态或者固态的。
月亮的诗句
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0、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其二》
11、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15、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唐寅《把酒对月歌》
16、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佚名《月儿弯弯照九州》
1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8、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9、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2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2、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2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25、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6、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8、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29、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30、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2、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3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4、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35、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36、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37、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38、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39、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40、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中秋节日记
晚上,妈妈带我和妹妹去楼下玩,外面凉了好多,虽然我们都穿了长袖上衣,可还是觉得有点冷。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今晚楼下的'人没有平时多。
我们先去散步走一圈,然后去滑滑梯玩,我又玩了会秋千,后来觉得太无聊了就准备回家了。当我们快走到家楼下时,妈妈指着天空说:“你们看,那块云好亮啊!”说完奇迹就发生了,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出现在天上。昨天中秋节因为下雨都没看到月亮,今天赏月更好,妈妈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天的月亮最圆!天空也很美,因为刚被大雨洗过,在月亮的照射下特别清澈。在月亮的旁边不断有白云飘过,有大块的有小块的,妈妈让我们来观察它们像什么?我和妹妹觉得有的像爱心,有的像小动物,有的像大山。我们看了很久,真有趣!
妈妈觉得冷催我们回家了,今天晚上的月亮太美了!
中秋节经典歌曲: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00:06.02]刘春美- 十五的月儿十六圆
[00:36.15]十五的月儿十六圆
[00:42.89]要想收获先种田
[00:49.82]要想登山先看路
[00:57.25]要想致富得开财源
[01:03.72]哎
[01:16.53]只要像蜂群不偷懒
[01:23.32]何愁秋后蜜不甜
[01:30.27]哎
[02:02.19]十五的月儿十六圆
[02:09.41]要想饮水先挖泉
[02:16.45]要想唱歌先对调
[02:23.64]要想恋爱可得多交谈
[02:30.15]哎
[02:42.79]生活的路有苦也有甜
[02:49.85]美好的前程走呀走不完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散文
有一首歌这样唱: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要想汲水先挖泉……要想唱歌先对调,要想恋爱多交谈,就是朋友家的情感巩固,上下级的关系融洽,夫妻间关系的心灵沟通,长幼间的代沟填平……都可以通过高质量的交谈而完成。
一同事就曾向我讲过如下的生活小趣——近几日老停电,喜欢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的妻子,平时聚精会神起来不让丈夫孩子插句话,可这几天却在无光的夜晚依在丈夫身旁互诉衷肠:常常停电真好啊!怎么好了?停电你不织毛衣了,不看电视了,全部的情感寄托于我,我挺骄傲的,也挺甜蜜的。还有啊,住房宽敞了绝对不好……你没宽敞房子住就别阿Q了么!真的,房子狭窄了,我们出来进去就常要蹭着,那相互的感情气息就不至于因宽敞而疏散。又因狭窄,就谁也躲不开谁老远,有时要坐要站还要互相谦让……
也怪,这次交谈后,妻子再也没发过一句关于住房憋气的牢骚话,更有改观的是织毛衣看电视时不再旁若无人了。
由此可见,人类语言丰富多彩之一斑。有人也许要说,我们没那花花肠子巧舌头,说不来怎么办?其实,要想交谈,不一定非亲自张嘴,你完全可以打开一本书,就说听热门的余秋雨的散文集吧,他在一篇文章中开导大家:“过去靠‘组织’来统筹一切社会活动,排解一切社会纠纷的格局终于渐渐消褪,我们独自身处复杂的环境也要稍稍学得机警一点,否则会遭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事。做事先要找对人,不小心沾上一二品质低下的人,后患无穷。文明的.力量本来就非常珍贵,犯不着与无聊厮磨,不要企图去感化和拯救他们,甚至也不必与他们争论,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对文明的一方来说,寻找同道比寻找对手更加重要……社会进步要付出代价,总会让一些特别善良的人吃亏……但还要相信这座城市群众人格和文化良知的力量。”试想,看过这段话,高尚者、卑劣者、追求者、堕落者等等,能不从里边找一下自己的影子吗?不同形式的交谈之后,能不日日长精神,月月长学问吗?
走笔至此,我不满意我自己对那首歌记不全歌词的疏懒了,便起身开始翻找抽屉里的磁带盒,我要体味这首歌,我要进入那首歌作者的思维,我要与他好好交谈。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要想收获先种田……只要群蜂不偷懒,何愁秋后蜜不甜。”听着听着,忽然我就想,挺“白”挺“白”的一些话,得看啥情况下谈啦!放对了环境,连腐朽都会化为神奇……
小时候,我听了爸爸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就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到月宫做客,可我每次都是想着想着,便睡着了。
在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天下着大雨,乌云密布,没有一丝光亮。之前期待的白玉盘没有出现,我难过极了。我垂头丧气的走回房间。老爸看到我的样子,便过来安慰我说:瞧你那怂样,不就是没有看到月亮吗!我跟你打赌,明天月亮又大又圆,我如果赢了,你给我写一篇关于月亮的好作文。我望了望天空,很爽快的答应了。
说也奇怪了,到了晚上,月亮居然升起来了,又大又圆!这让我心里感觉到迷惑,奇怪了,白天明明阴沉沉的。我找到了爸爸,想问个究竟。爸爸笑着说:傻孩子,多懂点知识好处多啊!你若想知道,可以问度娘啊!
我急切的回到屋里,打开电脑,搜索了起来。原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一个天文现象。原因是,农历的标准是朔一定要落在初一。正常来说,如果朔在初一凌晨,那么望应该在十五的晚上。因此当朔在初一出现比较晚时,望就出现在了十六。甚至有时能到十七。月亮最圆满明亮的时刻是在望时。什么是"望?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
皎洁的月光均匀的洒落在广阔的大地上,在月光的沐浴下蟋蟀唱着那动听的歌曲,小草在茁壮成长,人们则在月光下安静的熟睡,月光下所有的事物都是那么美,月亮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为她的儿女们,一切都是那么美丽与和谐。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身在他乡居住数月有余的孤独而又寂寞的我,每天只顾忙碌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时真的有点忽略了想家的感觉,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和家乡的妻子也只是用移动电话或者采取发微信方式,彼此之间倾诉一下内心的思念之苦,道一声:老婆(老公)想我了吗?耳际里时常是一边是沉默一边的无语,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与妻子在一起生活了风风雨雨二十多年,双方感触颇深的就是:“你守卫着祖国的边防线,我在家里任劳任怨”的苦乐人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长期别离揪心的感觉偶尔一阵阵地涌上我和妻子的心头。不擅长独自饮酒而又钟情诗文的我,也时常与周围的同事好朋友小聚一下,海阔天空醉态朦胧的时候,激情之中也略表示一下“举杯邀明月,低头思故乡”。感叹道:月还是故乡的明、家还是故乡的亲呀!稍有一点点醉意的我,就会立即给妻子幽默地去电: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妻子道是调侃地回电:亲爱的你慢慢地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说归说,笑归笑,每当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仰望漆黑而又模糊的夜空,心里总是联想起了夫妻之间在一起的时候,甜蜜的片段或是幸福欢笑的空间。
谈到这些未免有点伤感,身在他乡的朋友和同事见面就道一声:八月十五怎么过?我也自问:是呀,怎么过?一个人过呗!说的轻松,反过来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温柔的海风能捎去我的想念吗,碧蓝的海水能寄予我的相思吗?常言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巧合的是,今年他乡的农历十六正赶上一天的阴雨绵绵,太阳也隐藏了,月亮被浇跑了,云儿也撕碎了。孤寂的我手里拿着一枚月饼和一个苹果,望着窗外那漆黑的夜晚和连绵不断的细雨,心伤伴憔悴,欲哭也无泪!
十五的夜晚伴随着阵阵袭来的微冷秋意,我又是一个人的心里感到无比的凄凉和思维的忧伤。在并不熟识的城镇一个比较繁华街市,自己席地而坐黯自神伤,目送着南北来来往往的车辆,眼前浮现了妻子可爱的笑容和儿子天真无暇的脸旁……正当一丝丝甜蜜的镜头涌上我那激动的心头,突然耳边的一声呼喊打碎了我那美丽的畅想。
“一个人在这里犯什么傻?走,喝酒去!”同事们在一旁窃窃私语地嘲笑着我。我步履艰难地卷入了他们杯杯换盏的潮流里,他们又是一番又一番漫无边际地呐喊和撕心裂肺地吼叫……月还是故乡的明,人是家乡的亲呀!壮士们和我一样同是举杯邀嫦娥,低头思悲凉!
妻子微信:寂寞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开满头了吗?等你等的我心痛。我立即回信: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张旧船票是否等上你的客船。妻子:明明白白我的心,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把悲伤留给自己!我致信:牵挂你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妻子回信:不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下辈子我不做女人。我答道:轻轻地告诉你,爱你三分泪七分……
农历八月十六的夜晚,同事们又是在酒精燃烧的升温下,又开始了相互之间放声高歌。
夜蒙蒙,望星空,我在寻找一颗星,它是那么明亮,它是那么深情,那是我早已熟悉的眼睛……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你在边疆站岗值班,我孝敬父母任劳任怨,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军功章呵,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万家团圆是你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也是你的心愿……
此地此景,大家的心里都是怀有一盏永远不灭的灯呀!
敦礼臣著《燕京岁时记》云:“京师之日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祝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日,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此记作于四十年前,至今风俗似无甚变更,虽民生调敝,百物较二年前超过五倍,但中秋吃月饼恐怕还不肯放弃,至于赏月则未必有此兴趣了罢。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帐要紧,月饼尚在其次。
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普通称月日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相信月中有裟婆树,中秋夜有一枝落下人间,此亦似即所谓月华,但不幸如落在人身上,必成奇疾,或头大如斗,必须断开,乃能取出宝物也。
月亮在天文中本是一种怪物,忽圆忽缺,诸多变异,潮水受它的呼唤,古人又相信其与女人生活有关。更奇的是与精神病者也有微妙的关系,拉丁文便称此病日月光病,仿佛与日射病可以对比似的。这说法现代医家当然是不承认了,但是我还有点相信,不是说其间隔发作的类似,实在觉得月亮有其可怕的一面,患怔忡的人贝,了会生影响,正是可能的事罢。
好多年前夜间从东城口家来,路上望见在昏黑的天上,挂着一钩深黄的残月,看去很是凄惨,我想我们现代都市人尚且如此感觉,古时原始生活的人当更如何?住在岩窟之下,遇见这种情景,听着豺狼曝叫,夜鸟飞鸣,大约没有什么好的心情,--不,即使并无这些禽兽骚扰,单是那月亮的威吓也就够了,它简直是一个妖怪,别的种种异物喜欢在月夜出现,这也只是风云之会,不过跑龙套罢了。
等到月亮渐渐的圆了起来,它的形相也渐和善了,望前后的三天光景几乎是一位富翁的脸,难怪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喜悦,可是总是有一股冷气,无论如何还是去不掉的。只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东坡这句词很能写出明月的精神来,向来传说的忠爱之意究竟是否寄托在内,现在不关重要,可以姑且不谈。总之我于赏月无甚趣味,赏雪赏雨也是一样,因为对于自然还是畏过于爱,自己不敢相信已能克服了自然,所以有些文明人的享乐是于我颇少缘分的。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帐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 十五的月亮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