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浅谈中小学合唱训练(共含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仿生小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浅谈中小学合唱训练
浅谈中小学合唱训练李 泉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路第三小学)
摘 要:素质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训练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是提高素质教育、学生的合作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对音乐作品的二次艺术创作。
关键词:中小学;合唱;合作;艺术创作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素质教育越来越要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音乐教育、美育教育、体育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器乐教学和合唱也成了主要内容,尤其是合唱教学成为各校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但是绝大多数教师也常常被学生的音准、声音的统一等问题所困惑,现就将本人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心得总结,与同行共勉。
一、统一的音色
一般来说,小学在选合唱队员时多选择的是二至五年级的学生,初中多选择的是七年级的学生。小学生对唱歌和发声几乎没有什么认知,认为合唱就是大家一起唱,声音越大越好,只要唱得高兴他们就开心。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已进入变声期,男生声带变得沙哑,音区变窄,也很难做到声部平衡。
1.正确的唱歌姿势
正确的歌唱姿势是合唱的发声基础。少年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训练时要经常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身体自然站立、放松,双脚稍稍分开保持重心平稳,头部端正两眼平视,小腹微微收紧,面部表情自然。
2.科学的呼吸方法
呼吸是合唱发声的基础和动力,练习时要教会学生气息由浅到深,由强到弱。每个队员掌握了腹式呼吸的基本方法后,在集体练习整体齐呼吸、声部交替呼吸和循环呼吸等,逐渐引导学生将科学的呼吸方法运用到合唱中。
3.发声练习
儿童发声音量小,音域较窄,声音甜美清脆明亮,但因为没有经过训练,歌唱时会出现声音炸、不统一的情况。因此,训练时应该从小声唱开始,用小声带假声,假声找头声,逐渐扩大共鸣腔,去解决自然声的局限。发声先用“呜”音和闭口哼鸣从小字二组“d”开始练习,因为只有小字二组的“d”音是必须用头音才可以发出高音的,而“呜”音音色柔和不炸,易于让学生找到共鸣腔,当学生呜音和闭口哼鸣练习得比较熟练后可以练习“yi”“a”“yu”等音,逐渐扩大学生的发声范围。
二、音准训练
大多数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没有固定的音准,依赖音乐伴奏,在合唱时会出现跑调、声部不平衡、冒怪声等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节奏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是合唱的基础之一,先进行单一节奏练习,在进行复杂节奏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节奏反应能力。
2.和声练习
初练时先练习两个声部,以三度音程和五度音程为主,因为三度和五度的主和弦属于稳定音,学生比较容易掌握音准,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练习范围,唱一些简单的二声部歌曲,等学生已经较为稳定地掌握两个声部的音准之后,再进行三声部和四声部的练习,直到更为复杂的练习。练习音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声部平衡的练习,要让学生知道合唱艺术是合作艺术,一首好的`合唱曲目就是一次集体良好的合作结果。合唱有别于独唱,独唱提倡发挥个性,而合唱提倡发挥共性,只有将所有的声音融合到一起才能唱出好的作品。
三、情感训练
合唱歌曲是人们对一部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其中包含了对这部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情,因此要让学生唱好一首合唱歌曲,除了要有和谐的声音、稳定的节奏、良好的音准外,还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作品,让他们学会用“情”和“心”去演唱歌曲,要让歌曲在感动自己的基础上去感动别人,真正表达出歌曲的内涵。例如,在演唱《踏雪寻梅》这首作品时,就要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是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赞美这样的雪梅精神,这首歌正是一群学子去赏梅的情景。演唱时要求学生要用轻松活跃的曲调来抒发人们赏梅时兴奋愉快的心情。
四、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合唱也是如此。要想让学生唱好合唱就要提高学生对合唱的兴趣。我们可以多找一些好的合唱作品让学生欣赏,多给学生一些实践机会,观摩学习其他一些优秀的合唱团的训练和演出,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从而使学生对合唱保持浓厚的兴趣。
在歌曲的选材上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由简到难的选择一些作品。同时歌曲要跟得上时代,要与学生的年龄段相符,太难、艺术性太强的作品一般不适合小学生演唱,因为太难的作品训练时难度加大,会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影响学生的训练和对合唱的兴趣。同时,艺术性太强的作品受年龄限制学生不易唱出感情,影响整体作品的表现力。教师在合唱训练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修养,多给学生看一些好的文学作品,讲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及其特点,给予学生爱的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总之,合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包含了广博精深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探索、创造、研究。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合唱,如何去唱好合唱,营造良好的合唱氛围,是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的合唱事业才能够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会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马革顺。合唱学新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秋里。合唱与合唱指挥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中小学童声合唱训练之我见
我国童声合唱起步较晚,各地区乃至同一地区不同学校的童声合唱的发展水平都存在巨大的.不平衡,特别是在中小学校,童声合唱的发展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和团惑.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结合日常的音乐教育教学,谈谈对童声合唱训练的一点建议.
作 者:李安民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教育局教研室 刊 名:中国教师 英文刊名:TEACHER'S JOURNAL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2 关键词:浅谈女生合唱训练
合唱是一种群体的舞台表演艺术,好的合唱演出能够让人感觉到磅礴的'气势,体验到其中的美.然而要达到这样一种效果是非常困难的,经常听到的合唱演出能够唱得整齐就算不错的了,而在实际中部分教师只是强调了合唱的训练次数,取得的效果却不太理想.在此对合唱训练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阐述了合唱训练的方法,以期能够对女生合唱训练提供有益的探索.
作 者:胡海胜 作者单位:珠海市文园中学,广东・珠海,519000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33.95 关键词:女生 合唱 训练 研究合唱是和谐之音,是和谐的群声,可以说是艺术魅力与社会感染力相结合的高雅艺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动我校创先争优活动,使学校合唱队有更好的发展,本学期特制定活动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标:
(一)通过参加合唱团的训练,使学生亲身体验合唱这种形式的艺术魅力,喜欢此项活动。
(二)针对新队员和老队员,进行分层教学。在去年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加强声部间的协调感与合作意识,提高合唱音准与和谐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歌唱艺术的表现力,帮助学生积累音乐知识。
二、训练方法及过程:
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为了使学生达到声音上的和谐统一、自然清新、明亮甜美的效果,需要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现象。并逐渐扩充到音准、节奏、音域、咬字、吐字等现象。
掌握了声乐基本功,合唱队员将把发声训练与歌曲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满足校内外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需要,如:独唱、重唱、组唱、大合唱等。使学生更多得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通过排练好一首歌曲,不仅有利于学生听觉和乐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学习良好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方法、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吐字、咬字及音高、节奏训练、和声训练。通过排练好每一首歌曲,培养学生的听觉和乐感,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一)科学正确的气息训练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如静坐练习、抽泣练习、放松叹气练习、闻花香练习等来体会胸腹式呼吸法: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呼吸控制训练等。这一环节,我采用先集体示范讲解、再“一对一”严格把关检查指导的方法。
(二)重视发声训练
每节课根据学生的气息及声音水平,进行不同的发声训练。如:平稳连贯的唱法训练、弹跳有力的唱法训练等。
(三)努力做到字正腔圆
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技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学生“奶声”“扁嘴”的现象、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发声状态和正确的母音口形,多用“a”“o”的母音训练。针对字头吐不清、喷吐能力差的学生,多用爆破音的字进行练习。并让学生坚持说普通话。掌握好普通话的正确发音。结合发声训练不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使学生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
(四)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采用先入为主的方法,让学生先学低声部旋律。
三、合唱团的基础建设:
(一)合唱队员的选拔
合唱队员的选拔如建一座大厦的地基,是一支合唱团生命力的源泉,是直接影响合唱团发展的关键工作,一定要把好质量关:
1、让学生在没有钢琴的条件下唱歌,从而检查学生的音准、表演能力、音乐理解能力。
2、听音,采用大小五度、三度、二度的旋律音程与和声音考试。
3、听打节奏和视打节奏,采用四分、八分、十六分与三连音编成的节奏考试。
4、随键盘练声,从中检查音量、音色、音域。
5、正确区分好合唱与独唱的关系。
四、计划招收人数:40—55人。
要求合唱团员热爱合唱艺术,具有一定艺术修养,能按要求完成训练和演出任务。设立合唱团团长,声部长4—8人(高声部、中声部、低声部)负责各声部管理、考勤以及服装管理,及时了解反馈团员的学习情况。
五:具体训练计划:
基础课:乐理、视唱、练耳。
排练课:合唱队排练。
欣赏课:观摩演出、欣赏优秀合唱作品及音乐作品。
分定期训练和非定期训练
定期训练:每天中午一次,每次45分钟。非定期训练:周六或周日。
具体安排:
第二周:选拨合唱队员,基训。
第三周:组建合唱团,确定合唱曲目。
第四周:发声训练、音准训练。
第五周:发声练习,多声部节奏训练。
第六周:发声练习,听音训练,多声部视唱练习。
第七周:发声训练,多声部视唱练习。学习简单合唱曲1首。
第八周(期中考,活动暂停)
第九周:发声联系、音乐游戏(音准练习)。复习上节课教的歌曲。
第十周:加强视唱歌谱的训练,学习合唱歌曲(分声部)
第十一周:发声训练(和声的统一和谐),听音训练,继续学习合唱
歌曲(分声部)。
第十二周:发声训练,合唱。
第十三周:听音和声训练,歌曲艺术处理。
第十四周:基训,继续处理歌曲,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第十五、十六周:复习学过的内容,学生考评。
合唱团训练要求:
合唱团团员应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责任感,积极、自觉、认真、准时地参加排练及演出等各项活动。若无疾病、课程冲突等特殊原因,不得迟到、早退或请假。
对团员考勤采用签到制度和训前请假制度,一学期缺席了三次劝其退团;无故迟到早退20分钟,累计2次算一次缺席。学校对合唱团团员所在班级加分。
歌谱、歌谱夹的下发应有严格的登记,团员应妥善保管,无故遗失自己复印。演出服装为合唱团公有,平时专人保管,演出期间由声部长保管。
排量场地:六楼音乐教室,合唱歌曲集,音响设备,教学用琴。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特成立学校合唱队。为了使活动顺利高效的开展,现将本学期活动情况作一下安排:
一、活动主题:
包括学生学习良好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方法、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吐字、咬字及音高、节奏训练等。使他们打下良好的声乐基础,并自然的运用到歌曲的演唱当中。通过排练好每一首歌曲,培养学生的听觉和乐感,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二、活动目标:
1、第一个月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排练《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
2、第二个月通过练唱中外少儿合唱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排练《半个月亮爬上来》
3、第三个月通过演唱快板歌曲,训练学生对节奏的敏感并加以掌握。排练《课间十分钟》
4、第四个月巩固练习加强排练
三、参加对象:
在学校的五年级学生中进行选拔,人数在50人左右。
四、活动时间:
活动的时间定于每周二、三、四下午第三节课。每次教师提前五分钟到位做好准备工作。
五、活动地点:二(5)班教室
六、活动准备:
提前五分钟到位做好准备工作。课前认真收集资料、钻研教法,并为学生复印好歌纸。
七、活动过程设计:
A训练内容:
1、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规范的训练步骤来训练学生的声音。
2、中外合唱名曲。
3、合唱姿态、舞台造型。
B训练方法及过程:
1、声音的训练
(1)呼吸;
(2)声音位置;
(3)直声训练。
2、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
3、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具体措施。
(1)胸音训练;
(2)头音训练。
5、节奏训练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
6、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以字带声,以情带声,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唱法。它讲究字清意深情自真。
7、中外歌曲的学习
八、本学期活动内容:
1、《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
2、《半个月亮爬上来》
3、《课间十分钟》
★ 合唱作文
★ 合唱工作方案
★ 合唱教学计划
★ 合唱主持词
★ 合唱指挥教学计划
★ 童声合唱教学计划
★ 合唱活动总结
★ 合唱教学反思
★ 合唱教学随笔
★ 合唱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