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九龙江污染物入海通量初步估算(共含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千秋月别西楚将”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九龙江污染物入海通量初步估算
河流污染物入海通量的研究是研究海水污染的内容之一.本文对目前常用的河流污染物通量估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根据九龙江的.水文水质监测数据,选择高锰酸钾指数与NH3-N作为代表性水质监测项目,利用各种估算公式进行污染物入海通量估算,对估算结果进行比较发现部分公式适用性较好.估算结果表明,九龙江污染物入海通量CODMn大约为21 000 t/a,NH3-N大约为2 500 t/a.根据与其他研究结果的对比,探讨了河流污染物入海通量估算的特点,对不足之处作了说明.
作 者:王卫平洪华生 张玉珍 曹文志 WANG Wei-ping HONG Hua-sheng ZHANG Yu-zhen CAO Wen-zhi 作者单位:王卫平,洪华生,曹文志,WANG Wei-ping,HONG Hua-sheng,CAO Wen-zhi(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张玉珍,ZHANG Yu-zhen(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13)
刊 名:海洋环境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卷(期): 25(2) 分类号:X5 关键词:污染物入海通量 计算公式 九龙江环胶州湾入海河流污染状况和污染物入海通量分析
根据20入胶州湾的7条主要河流入海断面水体污梁物调查资料,分析了各条河流的水质状况,并计算了COD、氨氮、总磷和油类等污染物的入海通量.结果表明,7条河流入海断面的水质均属于劣V类,而丰水期水质较好,枯水期和平水期水质相对较差;各河流的首要污粢物不同,其中,板桥坊河为COD,海泊河、李村河与楼山河为氨氮,墨水河与镰湾河为油类.大沽河为总磷.从入海通量来看,大活河、海泊河和墨水河的COD排海通量较大,约占7条河流排海总量70%左右;李村河、海泊河与墨水河的'氨氮排海通量较大,约占7条河流排海总量的70%以上,对于总磷,大沽河排放量最大,约占7条河流排海总量的70%以上,对于油类,墨水河、李村河与大沽河排放量较大,占7条河流排海总量的70%以上.最后在分析各河流污染物来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防治水污染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作 者:李莉 梁生康 石晓勇 王修林 Li Li Liang Shengkang Shi Xiaoyong Wang Xiulin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34(6) 分类号:X522 关键词:环胶州湾河流 水质污染 污染分担率 排放通量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步研究
对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现状作了概述.选择九龙江流域作为研究区域,采用7Q10法,用近最枯月平均流量估算河道内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为37.7×108 m3/a;采用90%和70%径流量频率作为评价指标,用近10年水文统计资料估算的'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38.4×108和60.6×108 m3/a.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选择作为能够反映流域生态环境现状的枯水年份,人类活动用水量采用流域内各行政区的统计数据,地下径流量采用降水补给地下径流系数计算.根据流域水量平衡方程估算出九龙江流域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为35.8×108 m3/a.采用对河流生态安全更为有利的70%保证率作为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则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约为95.4×108 m3/a,约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42%.
作 者:洪华生 王卫平张玉珍 HONG Hua-sheng WANG Wei-ping ZHANG Yu-zhen 作者单位:洪华生,王卫平,HONG Hua-sheng,WANG Wei-ping(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张玉珍,ZHANG Yu-zhen(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13)
刊 名: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 45(6) 分类号:X21 关键词:生态环境需水量 九龙江 径流频率 水量平衡九龙江流域水厂生产废水回用条件的初步研究
以九龙江原水为研究对象,从改善低浊水混凝条件优化净水工艺角度,对生产废水的回用条件和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回用具有适当含固率的生产废水可以改善水处理过程的混凝条件,节省投药量,节药率一般为10%~40%;存在改善混凝条件、节省投药量的最佳含固率和最佳混合水浊度范围,最佳含固率为0.1%~0.7%,最佳混合水浊度为60~400NTU;原水浊度是显著影响最佳含固率的因素.当原水浊度小于60 NTU时,最佳含固率随原水浊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原水浊度大于60 NTU时,最佳含固率随原水浊度的升高而降低,最佳混合水浊度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在生产过程中,建议以最佳混合水浊度控制生产废水的回用.
作 者:费霞丽 崔福义 吴灿东 魏巍 徐勇鹏 FEI Xia-li CUI Fu-yi Wu Can-dong Wei Wei Xu Yong-peng 作者单位:费霞丽,FEI Xia-li(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90;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厦门,361009)崔福义,魏巍,徐勇鹏,CUI Fu-yi,Wei Wei,Xu Yong-peng(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90)
吴灿东,Wu Can-dong(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厦门,361009)
刊 名:给水排水 ISTIC PKU英文刊名: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5 31(5) 分类号:X7 关键词:生产废水 回用 含固率 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