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以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为主题征文(共含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李江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带着失意,回到了家。看看家人,我的爸爸。
亲人给了我欢乐,和温暖。一股热流。
一到家,妈拿出大栗子,大枣,给我一小把。爸开始洗菜,我们准备吃火锅。
我问妈,这个栗子,牛奶,大枣,都是谁谁给的啊,妈说,是你金明老哥,肖家老姑,艳梅老婶给我们的。看看,而我没有问,这都多少钱,在哪儿买的。因为我的一家,拥有着朴实善良又热情的芳邻。是他们赠送了我们快乐。
我给父母送了一点小小的礼物。物质的多少并不能代表什么,可是我的心隐隐在痛。回到家,感觉外面的烦恼和压力离我很远。虽然这段时间我的心被外面扰得不够平静。但还能沉得住气。
只停留了一天,爸爸把他种的山药和胡萝卜装了一小袋,给我。妈说,也给你二哥留些吧,于是爸爸把他亲手种的绿色植物,那可是无农药无化肥的哟。分成了两份,爸爸象一只可爱的小白兔一样,把胡萝卜和山药又重新埋在了一个坑里。用小白兔来形容我孩子气的老爸,自己觉得很可爱。
这次回家,我爸还保持着健美的身材。从背后看,一个小伙儿。他的心态也总是那么象小孩儿。妈和我说起,肖家老姑出门开车去兴隆三百,已经去了。爸爸没有提前告诉人家自己也跟着去,于是便耍起了小孩儿脾气,说人家老姑一家、和他关系不是真心的好。妈妈说,我都快成幼儿园的阿姨了。哄他吧,爸爸只是后悔没有提前打招呼让人家带自己去。其实肖家老姑对我们家够好了,和我妈象亲姐妹一样,全家人掏心窝子对我们。总来帮助我这对爹娘。
出去和妈散步,路上捡了好多树枝,捆成捆,在后面拉着。路过一群闲坐的老人,一位老大爷对我们说,你们发财了,捡柴捡财啊,我高兴的说,大爷,谢你吉言。一路笑声。
在吃腌制的胡萝卜时,忽然想起生活俭朴的奶奶,从父亲小时候起,每年冬天就上顿萝卜,下顿萝卜的,直到我们这辈儿还跟着吃萝卜。爸爸陷入了童年的回忆里,我和妈都被这快乐的情绪感染着。
临别上车时,我在心里做个决定,我不能总骗自己是小孩子。不能以后让他们为我担心了。我会努力让他们因为我而幸福骄傲。
这是我们家真实的生活。家,是我温暖的港湾。
家风无言,滋润着我的心田;家风无声,响彻了我的心扉;家风无形,永远刻在我的心头。
很小的时候,我问妈妈:“妈妈,家风是什么?”妈妈轻轻抚摸着我的头,指向了我家客厅正中央的牌匾,上面刻了五个大字:“百善孝为先”。“哦,家风就是这五个字,这么短啊?”我天真地问道。妈妈笑了笑,说:“孩子,家风很短很短,短到只有五个字,但又很长很长,透过这短短的五个字,你能看到整个世界。”我一直都不明白妈妈说的意思,直到有一天……
“喂,倩倩奶奶,你赶紧来,你娘不会动了!”奶奶接到邻居的电话后,急急忙忙地赶回了老家。一周后,等我再见到奶奶时,她憔悴了很多,但脸上却挂着微笑,她牵起我的手,放到了老姥娘手中,告诉我:“倩倩,以后你老姥娘就和咱们一起住了。”从那以后,我每天看到的是奶奶比以前更加忙碌的身影。
“娘,我来给你擦擦脸。”每天早晨起床后,奶奶都会给老姥娘擦擦脸;“娘,吃饭喽!”吃饭的时候,奶奶都会把饭端到老姥娘的面前,一口一口地喂给她吃;“娘,咱来洗洗脚!”每天晚上,奶奶还会给老姥娘仔仔细细地洗脚……奶奶尽心尽力地照顾行动不便的老姥娘,看着这一幕幕,一股股暖流从我心底流过,我想,我也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一个周末,奶奶和妈妈一起回了趟老家,照顾老姥娘的重担便落到了我身上。爷爷做好午饭后,我自告奋勇地说:“爷爷,让我来喂老姥娘吃饭吧!”我端起饭菜,来到了老姥娘床前,先用筷子夹起一口菜,喂到了老姥娘嘴里,等老姥娘细细嚼完后,我又用勺子盛了一口汤,吹了吹,让姥姥娘喝了下去。就这样,老姥娘吃了一顿饱饭,我开心极了,我知道,奶奶的“孝”无形中传递给了我,我已经接过了“孝的火炬棒”。
“百善孝为先”,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它的意思。它不仅仅是短短的五个字,更是我们家良好的家风,透过它,我看到了孝顺的奶奶、和睦的家庭,更看到了如果人人都尽孝心,那么孝心变会开遍整个世界!
司马光曾经说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中国有句古话:勤俭以持家。从古至今,勤俭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我的妈妈从小生活在农村,她从不与人攀比,穿衣打扮不追求名牌,从不铺张浪费,虽然收入不低,但她始终坚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记得有一次,我吃过晚饭,习惯性地捧起一本书,便津津有味读了起来。忽然,从我耳边传来了一声雷鸣般的怒吼:“汇,你给我过来!”唉!不知我又犯下了什么“滔天大罪”,才触动了妈妈那根怒吼的神经。我慌乱地卷起书,战战兢兢地走进厨房,刚才笑容满面的老妈,此刻却像一只“母老虎”盯着我,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瞧,你这孩子,吃饭像小鸡啄米似的,饭粒撒了一地就算了,碗里还有很多饭粒,殊不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妈妈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知道吗,在爷爷奶奶那一代,人们的生活是多困苦啊!常常无米下锅,人们瘦得只剩皮包骨头,有时候为了填饱肚子,只能以树皮和野菜来充饥。而现在呢,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食物资源充裕了,你们这一代人却不好好珍惜,反而白白地糟蹋粮食,孩子,你要知道粒粒皆辛苦啊!如果大家都跟你一样,全国不知要浪费多少粮食啊!我们不能忘本,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妈妈希望你能吸取教训,下不为例!”我听了,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脸“唰”地一下红到脖子根。
最近,我还发现妈妈有一个百宝箱,不知里面藏着什么宝贝。有一次,我趁妈妈不在家,偷偷地打开她的箱子。咦,里面哪有什么宝贝,尽是一些五颜六色的纽扣。我很纳闷,等妈妈回来我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些纽扣是妈妈从我们的旧衣服上拆下来的,以备不时之需,如果哪位邻居需要时便会来找妈妈要,妈妈真是大家的“及时雨”啊!
妈妈勤俭节约的美德深深地影响着我和弟弟,使我们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
勤俭节约的美德像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我会始终继承这种传统美德奔赴美丽的中国梦!
孝是天下第一大道,在我们这个并不富裕的小家庭里,始终保持着孝顺老人的传统,这也是我家一直不变的家风。
前几天,爷爷生病住院了,我们一家心急如焚地乘车去哈尔滨,照顾生病的爷爷。于是,我和爸爸、妈妈提着大包小包的补品登上了火车。
刚一上火车,爸爸就掏出电话,眉头紧锁,询问爷爷的情况,一遍遍嘱咐着爷爷,然后放下了电话。他坐立不安,两手不停地搓着,突然又像想起了什么似的,抓起电话又打了起来,这一个个电话都是儿女孝顺的心啊!
终于到了医院,医院里到处弥漫着消毒水儿的味道。只见墙上挂着图文并茂的宣传板,许多冰凉的铁椅子“静立”在医务室旁。我们走进爷爷的病房,妈妈首先坐在床边嘘寒问暖,还给爷爷剥了一个色泽鲜艳的橘子。最令我感动的是,细心贤惠的妈妈剥开橘子后,考虑到老人嗓子不好,揪下了橘子片上丝蔓状的物体。十分细心的扯下了每片橘子透明的外衣,装在一个干干净净的玻璃碗里,爷爷开心地吃下了橘子。
看到这一切的我备受启发,偷偷的躲在走廊里,用从家里带来的五彩缤纷的小珠子穿起了小灯笼。我取出细细的鱼线,让五颗小珠子快乐的滑到线上,迅速地将线的两端打成结做灯笼的底。接着,利用底部五颗珠子一层一层编灯笼的主体。最后,用米粒大小的黑珠子在灯笼上盘出了“康”字的图案,挂在了爷爷的床头。看到这里,爷爷脸上笑开了一朵花……
孝顺老人是我家一直不变的家风。我一直认为:父母遵守孝敬老人的家风,并对孩子言传身教,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孩子遵守孝敬老人的家风,会让美德的暖流涌向心灵的港湾,为成长增添一份正能量;一个良好的家风,会让家庭和谐向上,为幸福的生活“买”一份保险!
母亲曾经对我说:“孝敬老人会让你内心充满快乐!”孝敬老人不仅是我家的家风,更是美好社会的主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从点滴之间做起,这个世界就会充满爱!
窗外寒风呼啸,天上本就不多的云儿,更是被吹得分散了开来。我望着窗外灰沉沉的天空,思绪又飘回了去年冬天……
疫情期间,我在家中上网课,出差在外的爸爸则是被困在了外地。
数学考试的卷子发下来了,我考得并不好,紧盯着试卷上一个个的红叉叉,眼泪就似开了闸门,不住地往下掉。屏幕中的老师,紧皱着眉头,批评完了同学们,开始讲评试卷。我却无心听讲,这试卷上一个个的红叉叉,就像一把把尖刀一样,重重地刺痛着我的心。我强忍着泪水,可它还是不争气的落了下来,一滴,两滴……泪水落在试卷上,上面的字迹都被晕开了,我心里更加难受了。
“吃饭啦!快点过来呀!”妈妈在厨房里喊我,她的声音断断续续,总是被锅铲敲击锅的声音打断。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格格,想不想爸爸呀?”电话里传来爸爸亲切而又有些陌生的声音。我仓促地擦干眼泪,赶忙回答道:“嗯,想。”我仿佛看到了电话那头的爸爸满脸笑容。“爸爸马上就能回来了,等爸爸回来,给你做你最喜欢的红烧肉,好不好?”一提到红烧肉,我心头一紧。
还记得几个月前,爸爸在机场和我告别,用充满鼓励和希望的眼神看着我,说:“只要你这次考试考了100分,等爸爸回来就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好!”那响亮的,胸有成竹的一声,至今仍回响在我耳边。
爸爸继续问我:“你这次考得怎么样啊?”这句话明明是以轻松的口吻来说的,可空气中那股温馨的气息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我半天没有吭声,爸爸好像从我的沉默不语中听出了什么。我忍住哭:“只有……只有八十五分。”沉默,我似乎听见电话那边轻微的叹息。窗外寒风瑟瑟,吹得玻璃窗哗哗作响,这声音,在静的可怕的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考得这么差?你上课没有认真听吗?”这一句话,就像发酵粉一样,使我心中的委屈一下子放大了,眼泪再也憋不住了,喷涌而出。
挂了电话,我心中空落落的。屋子里的暖气在窗子上蒙上了一层雾气。擦去水雾,望向窗外阴冷的天空,偶尔有几只鸟儿飞过,黑色的身影在空中一掠而过。
“叮铃铃”,电话又响了起来,我迟疑了一会儿,不情愿地接起电话。“喂,格格啊,爸爸刚才说的有点重。等爸爸回来,给你做红烧肉。”原来,爸爸还记得我们的红烧肉之约,我的眼泪再次落了下来。但,这是感动的泪水,幸福的泪水。
妈妈从厨房端出热腾腾的饭菜,探出头来,温柔地看着我:“别哭了,咱们继续努力哈。快来吃饭咯。”
我擦干了眼泪,默默地下了决心。下一次,爸爸妈妈,我不会让你们失望。
家,是在疲惫不堪之后回到的温暖的港湾。家,是慈父慈母用壮实的臂膀撑起的一片天。在我家中,有太多温暖,太多美好的故事。
犹记的那是一个明媚的初春,春风微佛,吹绿了大地。趁着春光烂漫,我们一家去了一座优雅的公园里踏青,放风筝。
我特意买了一只颜色鲜艳的“大蝴蝶”,爱不释手。来到宽广的公园,脚下踏着青草,空气里弥漫着草汁的芳香。
我乘着风,任风筝在天空起舞,却一个不留意,把风筝给卡在了一颗大榕树上。一半的翅膀都损毁了,我不禁又哭又闹,“不,不!爸爸快帮我把我的风筝摘下来!求您了!”
爸爸很为难,那么高的树,如何去摘?他轻轻抚了抚我的头,“宝贝,太高了,要不我们不放了吧?”我仍是生气,一定要摘到那个风筝,现在想起来,还真是倔强。当时的我,一边狠狠地埋怨着父母,一边跑到小树林里去,不愿看到父母。爸爸妈妈也有些不知所措,想着我一会儿就会出来。
夕阳漫漫地将余辉泼洒向大地,倾斜着照射到叶片上。我无精打采地坐在树林边的石块上。有些凛冽的风吹过,这毕竟是初春。我不免有些慌张,后悔不应该赌气跑到树林里,我慌乱地在树林间徘徊,找不到小路了!四下没有一个人,一阵寒意不禁侵袭了全身,黑夜仿佛笼罩了自己,我的心脏怦怦跳着,仿佛要撞破肋骨。“怎么办?找不到把爸妈了!他们一定很着急吧,都怪我!这么不懂事!”不争气的泪珠夺眶而出。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呼唤声,“宝贝!你在哪儿呀?快出来吧!”“宝贝?宝贝!”那是父母的呼唤,我一个起身,忙应着,随着喊声使劲往前跑,树林里,父母的身影引入眼帘:妈妈眼里滚着泪珠,布满血丝,嘴唇因长时间喊我名字而有些龟裂,爸爸眉头紧锁,衣服有些被树枝蹭破了,眼里满是焦急。见到我,他们一脸惊喜,敞开双怀把我拥在怀里。我心中的愧疚,兴奋,父母爱抚着抱了抱我,母亲喃喃地说:“你都不知道我们找你找得有多辛苦,把整个小树林翻遍了,却看你总不出来!你怎么这么不乖,硬要与我们赌气?答应我们,以后再不这样了,好吗?”我一边流泪答应,一边把父母抱得更紧了。
从树林里出来,天边只余下一缕彩霞的尾巴,父亲突然说:“你的风筝我已经让公园工作人员拿下来了,修好了,还要放吗?”我轻轻点点头。
灿烂的余晖下,一只轻盈的蝴蝶在天边起舞,格外美丽。父母亲啊,我若是那只蝴蝶,在天边展翅飞翔,那你们,就一定是那宽广无边的天空!若没有您们那慈爱温暖的心,哪里有我的自由翱翔?我还想和你们一起,如儿时一样,去草地,放风筝。
今天是开学和高中的第一天。一个人,同学都不熟悉我,感觉自己好像不属于这里。心里的惆怅无与伦比。环顾四周,只有同桌可以打招呼。
“你叫什么名字……”“。周糯米饭。你叫我周晓……””恩,你好,周晓,我叫唐笑笑,就叫我唐笑吧。"就这样,我们两个在第一节课之前就认识了。
我们刚到这个陌生的环境,对一切都不熟悉。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人在做事的时候都会觉得有点不舒服。但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面对新的环境。
这个巨大的教室里有70多名学生,大部分都想留下来,包括我。第一次离家,面对的是一个不解的自己,突然感觉心里一股酸楚的感觉充满了眼眶。看着那些豁达的学生,我突然泪流满面。我赶紧拿了本书,捂着脸假装学习,但还是能听到教室里嘈杂的声音。我头很重,他在嗡嗡叫。同桌看见我了。他躺在桌子上,头正对着我。他皱着眉头对我说:“怎么了,同桌,别哭,别怕,我在这里……”一瞬间,我哭得更厉害了。但是我感觉好像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找到了我的第一份温暖。我信任地对我的同桌说,“周晓,我不想家。我真的不想呆在这里。我该怎么办?”“没事,别怕……”他帮我擦去眼泪。这就是我的'感受。我笑着说:“没有什么比得上有一个好同桌。”她也对我笑了。
铃响了,我们开始上第一节课。老师的介绍和我们的个人介绍让我们认识了。就这样一天过去了。晚上躺在床上,想着父母,想着同桌,想着教室,就睡着了。总有一天我会和班上的每一个同学成为一家人!
家,是我们遮风挡雨的地方,那里充满了温暖,而家人就是创造温暖的人。
家人,他总是无私的,不管你要什么,都是有求必应。这么多年来,我的爸爸妈妈几乎每年都在外打工,每逢过年有什么事他们才会回来。就拿这次说,因为这次疫情,他们已经一年多没有回来了,虽然十分想念,却不能相见,只能隔着那块手机屏幕来相见,但在那个时候还是挺知足的,直到今天,我的父母仍会坚持发视频通话,让我努力学习,让我吃好点,总之,他们会关我的方方面面。
家人,总会给你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温暖。记得那一次,我拿着扫帚去扫公共区,路上,我摆弄着扫帚,结果没拿稳,扫把就掉了。于是我便低头捡,一捡起来我便向前走去,一不小心,便绊倒了,膝盖那擦破了一大块皮,走起路来生疼。回到家后我便将这件事告诉了奶奶,奶奶一听就慌了起来连忙问我怎么样严不严重要不要擦药。我为了不让她担心,就说没事,只是擦破了点皮,可她却坚持要看一下,我便有点儿不耐烦了,就没有和她说话,现在想想,后悔莫及。
对于家人二字,无非就是“亲”“念”“暖”……我很开心,生在这样一个温馨的家庭。
“亲”字就体现在亲情和父母家人对我的爱。父母生我养我并不容易,我知道母亲十月怀胎很辛苦,现在的科技很发达,有一种机器能够模拟出母亲怀胎到分娩的过程,能够真正地模拟出那陈中痛,如果有机会的活,我一定会去体验体验,去理解母亲所承受的痛。
如果不是父母的保护,鼓励,培养,我们怎么可能会茁壮成长。虽然在我出生几个月后,父母便外出打工,我的童年并不像别人那样精彩,但好在我还有爷爷,奶奶等亲人陪伴,还有许多伙伴,所以童年也就添上了几笔彩色。我非常理解父母外出打工,他们只是为了给我更好的物质条件,是另一种形式的爱罢了。
现在我报答父母的唯一方式只有努力读书,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也不枉父母的用心良苦;而孝敬教爷爷奶奶方式,除了努力学习还应多分担家务,力所能及去多做一些事,去感激他们十多年的养育之思,不能他们所失望。
谢谢你们,我的家人!
家,是宁静的港湾,供与风浪搏击后疲惫的小船停靠、休息;家,是怡人的芳草地,明亮的绿色显示出生命的活力;家,是梦幻般的枫树林,火红的枫树叶,透着甜美浪漫的诗意,看去,舒心、惬意。
家,从来都是与一切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每当唤着它的名字,心里总是暖融融的。结束了一整天的工作、学习,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家时,打开门,就能感觉到融融的暖意。家里的一切都是如此亲切,气氛也如此随和。冲一杯咖啡,用小勺轻轻搅拌,托起杯底,闭上眼,呷一口,浓香无比。静静地,靠在沙发上,细细地品味咖啡所带来的乐趣,闭目养神,享受家的恩惠。今天的不愉快和紧张情绪,随着咖啡的香气蒸腾,悄悄地,消失,远去……回家的感觉真好!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倍思亲。中秋佳节,人们习惯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品尝月饼,欣赏圆月。我和家人也围坐在餐桌旁,尽情感受家的温馨。秋高气爽,月亮此时也愈显圆润,是在庆祝合家团圆?我们咀嚼着香甜的月饼,谈论着嫦娥奔月的故事。一家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眼神中流露出一种甜甜的亲情。家,真伟大,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
当夜幕把天地连在一起,继而迎来了我们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吃过饭,我总爱与父母坐在一块儿聊天,我自然无所顾忌,说天道地、谈古论今,好不痛快!我们像朋友一样交流、谈心,互相交换彼此的信息。欢声笑语,萦绕在我们身边,久久的,不舍离去。家的温暖,家的美好,在这一时间里陶醉着每一个人的心,其乐融融……
家,这个名字令人心醉,真情、美好、温馨,这无疑是家的最好诠释,亦是每一个有家的人的一致的感受。家,让我放松身心,激发活力,使我自信地迎接新一天的挑战。说不完,道不尽,我爱我家!
翻开历史的书页,曾经的得失,昔日的是非,一切的一切如过眼云烟,已从泛黄的书页上渐渐淡去。磨灭不去的是那白茫茫的一片。一直习惯了在别人的文字里去读自己的故事,然后感动得一塌糊涂。然而当笑声已被狂风吹散,消失在了远方;当泪水已被体温烘干,仅留下长长的泪迹;当痛苦已被心灵收藏,只留下温柔的伤痕。我才发现我日夜期盼的青春其实正在离我远去。一向对自己文字不敢恭维的我,忽然间觉得有必要用我浅薄的文字来沉淀一下我即将离去的青春。
在时间的不知不觉的流逝中,我没能幸运地见证青春的来临,却要不幸地目睹青春的远去,时间残酷的将一个凌乱而毫无头绪的尾声摆在了我的面前。在回忆的三棱镜下,青春并没有折射出太多的光芒,只投下了几道暗淡而又模糊的色彩。欢乐与喜悦终究也因敌不过沉痛的教训而被抛弃在了未知的世界,只留下随处可见的受伤的痕迹。
升入初中后,我的成绩不如从前,我还是安慰自己,别灰心,只是意外罢了,但经过许多次的“意外”,我的意志被磨光了,信心也随之摇摆,我不知道为什么成功总是遥不可及,失败却总是如影相随。失败后,我把自己隐藏在梦境里,不想去面对残酷的现实。然而妈妈对我说:“你,生活的演员,你要用天赋去饰演好生活的悲、喜哀、乐……角色,即使是再受到挫折,也不要自暴自弃,人生不是一帆风顺,道路是泥泞、曲折的。”对啊,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我要创造无悔的人生!
从此我的青春不再是单一色的黑色,他充满了炽热不屈,顽强拼搏的红色;勇于攀登、追求幸福的黄色;昂扬向上、向往光明的橙色;爱好和平、保护环境的绿色;纯洁可爱、天真烂漫的蓝色;知错就改、完善自己的青色;追求潮流、引领时尚的紫色全力奔跑,梦在彼岸,一路撒下青春的色彩,我改变了我青春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