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征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illusionika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守望征文(共含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illusionik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守望征文

篇1:守望征文

与“拆迁”、“蜗居”、“蚁族群居”这些网络热词反应的居住危机相比,他的这点破事实在不值一提,但一想起他受上帝的恩惠每日饱食免费晚餐的幸福,便又觉应和大家共同分享.

走出校门的第一年,一辆破车载着他和他的行李跨过一条河翻过一座山将他们抖落在另一所校门前,他便在这里挥洒了九年的汗水.那年他十九岁.

报到时他怀着兴奋和忐忑不安的心情敲开了校长大人的门,看到斜躺在床上睡眼惺忪的校长大人,他知道我打搅了他的好梦,从此他的噩梦便开始了。

领到“学校没房,你先到吴老师那里借住吧!"这句圣旨,他忐忑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心想他现在算是这个学校的一名老师了。挤了几个晚上,教学楼楼梯下的一间贮藏室为他腾出来了,他怀着感激的心情搬进了属于自己的的窝。呵,这里竟然是“一室一厅”,室内刚好可以塞进一张单人床,另一头卡一张三抽屉办公桌,只是这是一间地下室,光线是位于地上的那口窗户斜射进来的,晴日的早晨他总会享受到朝阳的惠顾。至于那“一厅”,更是值得说说。它是一楼楼梯留下的空间,用处可大了,学校分来的碳和自己的杂物全堆放在那里,只是最前方由于太低,够不着利用,真是浪费得可惜。

大约住了一个冬季,校长竟把他的灶房腾出来让他住,说地下室太过阴暗潮湿了。为此他有点不舍,不是那“一厅一室”,而是送到校长大人手里的那幅他心爱的四扇屏。住进单间宿舍,加入正规部队,他感觉自己和一起分来的那几位大学生之间的差距缩小了,谁让自己是个师范生呢!

好景不长,第二年学校分来了好几位女老师,人多房少,女士优先,他从此过上了和男同事“同居”的生活。两人甚至三人同住一间宿舍,更奢侈的还住过一夜的教室。那是在住三人宿舍前的一个晚上,也是春季开学的第一个晚上,领导开会特意叫上了他和另外两个男同事。

“小阮,咱们学校现在宿舍少,人员多,今年又分来了几位女同志,她们住一块矛盾多,学校决定,你们就住到三楼那间空着的教室里吧!”校长语重心长地说。

“凭什么每次搬房子都有我?这大冷的天两边都开着大窗户的教室是住人的吗?我不搬!”他吼道。不知哪来的勇气,那晚他竟然敢这样对校长大人说话了。

“好啊!你不搬我搬,你住我的校长室!”

“那是你的事,你的职责。要搬你搬,总之我不搬!”

其他领导都以惊诧的目光打量着这个向来对人毕恭毕敬的阮老师,静默片刻后,有人规劝,有人呵斥。会不欢而散。顶撞了领导的那个晚上,他和同事迫于各种压力还是搬到了三楼的那间没有火炉没有照明灯的教室。身体蜷缩在床上,但不知为何内心却滚烫滚烫地热。第二天,领导说开春还正冷着,让他们又搬进了一间大宿舍,是动员了隔壁的两位女老师让出的。这是一间土教室隔开的两间宿舍,下面有墙上面通畅,隔人而不隔音。

光棍的日子怎么都好过,可他偏又谈了个女朋友,还跟人家结了婚。婚后咋过这种三男两女五人同声的生活,正在他犯难的的时候,学校拆除了这两间宿舍,要在此处盖宿舍楼了。他拒绝了学校分他的合住宿舍,提出自己掏钱在校外租房的要求,得到了同意。

一年后,宿舍楼建成了,他分到了属于自己的一间,直到5.12地震发生,他迎来了一位住砖木结构的同事,又过起了二人“同居”的生活,不久还当起了电灯泡。他知道自己是多余的就像当年觉得舍友多余一样,他开始盘算着如何让出空间。

一年后,他调到了另外一所学校,离别了生活了九年,搬了八次“家”的母校。在他心里,早已把这个留下青春最美时光的学校当成母校了,是啊,这是教会他生存哲学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他认识社会的第一个窗口。

来到新的学校,尽管分给他的宿舍依旧是用木板将大教室隔开的小房子,隔人而不隔音,但他已习惯了这种没有隐私、互相分享、相互干扰的生活,唯一不习惯的是由于是双面楼,他再也享受不到朝阳的眷顾,每当夕阳的余晖从北面的窗口射进时,他会觉得守望阳光原来是那般幸福。

[守望征文]

篇2:守望常青藤的梦想征文

那是三间土坯房子,窗棂是大大小小的洞洞,暖春,被满满的阳光和明媚包裹,常青藤爬满了土坯房子的四周,隐隐约约在常青藤蔓里是——我们那群猴儿娃娃的脸,成为土坯房子里最美的风景,老师教我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时间的检阅中,知识的种子在我们心中发芽,开花,结果,常青藤在墙壁四周和我们一起成长,体验成长的快乐,实现自己一生的价值!

每一个从山外来的客人,路过爬满常青藤的教室,都默默注视我们这群常青藤守望的孩子们,下课后,客人们还会摸摸我的脸,体育课上,老师带着我们跑步,解散后,我蹲在土坯墙的大石头边,找到那颗默默地生长常青藤的根,那是我见过最美最大的一株,也许是长久长在阴凉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常春藤简直是毫无忌惮的怒放着,它的叶片长到像小荷叶一般大小,全株是透明的翡翠绿,那种绿就像朝霞照耀着远远群山的颜色。老师抚摸我的头说:“孩子,这样的常青藤可以编制椅子,说着把我拉到办公室看看,毛主席坐的椅子就是常青藤编的,它还是一种很好的中药呢!”我对常青藤肃然起敬!

沿着墙壁的夹角,常春藤几乎把半面墙长满了,还爬上鱼鳞似的灰瓦上,每一株绿色的枝条因为被夹壁压着,全往后仰视,好像望天空伸出了一排厚大的手掌;很像班主任宽大的手掌,除了往墙上长,它还在地面四周延伸,盖满了整个教室四周,近看有点像绿色起伏的一池荷叶挤挤挨挨地展开着。

我的家在大山区,名目繁多的植物让我眼花缭乱,我却独独偏爱教室四周的常春藤。我和同学们追逐打闹时,总会采一把常青藤叶子装进布兜,有时看着它发痴,隔不了几天去看,就发现它完全长成不同的姿势,每个姿势都美到极点。我也和她一起攀高长长,我期待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飞上蓝天,飞出盆地!

求学时代,我们都是与明月清风为伴的多梦常青藤。我和另一位才华横溢的同学:我酷爱文学,坚持读书写作,另一个愿意做“陈景润第二”,每一次奥利匹克竞赛他榜上有名,在常青藤的身边,每天都有我们看书写作,演算习题的身影,阅读和演算,很快我们是老师心中的文学家和数学家!

小学毕业时,老师抚摸着叶片上的露珠未干的常春藤,一颗颗滚圆的随风在叶上转来转去,我再仔细地看它的叶子,每一片叶都是完整饱满的,老师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滴,他俯下身子拔掉两颗,送给我和男孩,老师对着她们露出了善意的微笑!他笑着说:“好呀,希望你们坚守梦想的常青藤。”

回家后,我栽上常青藤,爸爸语重心长地说;老师送给你的常青藤,这种藤的耐力强,随便一插,并不施水除草,只接受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一株就要长成一片了。”这是老师对你们的期待,经历云飞云落,看着那些藤蔓怎么开花、怎么缠绕……

长大了,我们各自东西,我飞到河南教书,在乡村,教学之余,我和同学们采花,捉蝴蝶,逮青虫,用柳条变帽子,在大自然课堂里,看桃花朵朵,变成累累果实,我们师生牵手大自然,来自生活的作品构思考文学与生活。在他频频飞来的信件中,我有幸分享了他浪漫充实的生活和不断收获的'文学硕果。我的文字在梦想的常青藤里一样萌芽滋长、蓬勃成一丛丛,一簇簇。那一刻,文字的技巧悄然隐退,留在心中的只有诗情画意在怦怦颤动,只有文字赋予了生活春芽般的青春繁盛。

故乡的“陈景润第二”却成为一位大企业家,终于有一天,飞出盆地,当上银行职员,不知历尽了多少艰辛!前年暑假小聚时,“陈景润”的影子已逝去无踪,对面坐着的是一位“油光满面的钱领导”。在他苦涩无奈的谈吐中,我洞察到他依然眷恋数学,他因为饮酒过多,肝硬化后期,欠了银行贷款,那个常青藤下演算皱着眉头研究“陈景润第二”已成为历史,冥冥之中,我听到多年前颗常青藤下在明月下老师的谆谆教诲,“阅读,演算,建设人们的心灵花园”,老师的期许和清风明月一起消失……

抚摸教室四周常春藤在愤怒地抽芽拔叶,他的芽愈抽愈长,叶子愈长愈大,一如既往地给山区孩子启迪的机会,给拼搏者恣意施展的天地。愿她绿色的羽笔,撑起爱的天空,撩起海洋上白色的浪花,白发苍苍的老师木板屋至今被常春藤覆盖,甚至长到窗口;我梦中的常青藤早好像长进唐诗宋词的书页里,细细的垂覆枝叶。让文学蘸着火焰,沐浴着阳光,饱含情怀地为读者建一个平台上、凝聚为一汪葱翠。

再回故乡,我们和老师研究了半天,老师说:“常青藤需要泥土,它的根在地下深处扎进去!常青藤对烂泥地有感情呢!”和老师谈及常青藤的故事、同学们的故事,千千万万世人中,只是再寻常不过的故事。我们无言……做一株梦想常青藤,在生活的灯红酒绿中固守为人之师的清平,像常青藤一样,扎根泥土、扎根讲台,守望教育的梦想,在三尺黑土地上践行:“铁肩挑重担,笑面对儿童”。在书页里,在字里行间,在一言一行中,提升孩子们的生命质量,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守住常青藤一样的梦想,是一个教师最大的收获!感谢文字为我保留生命最初那一缕天籁!

守望常青藤的梦想!

篇3:“我的家风”征文守望家风

【“我的家风”征文】守望家风

文/石庆才

谈到家风,我就要说到一个人,因为他出生于新中国成立的年代,经历过那个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环境,拼搏于改革开放的潮流之上,他是我家家风的守望者――我的父亲。

年轻的父亲,犹如一壶烈酒,尝起来让人心生畏惧。

年老的父亲,犹如一壶陈酿,品起来让人心生敬畏。

父亲就是这样,小时候让我畏惧,现在让我越发敬畏的男人。

畏惧,是因为小时候的我太不懂事,他严厉地教会我懂事。

敬畏,是因为我现在懂一点事,他却悄悄地老去,依然默默的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由小时候的畏惧到现在的敬畏,情感上的转变让我领悟到:这就是从我父亲身上散发的一种独特的家风――严厉之风。

父亲从小就严厉地教育我们,见人要笑,逢人要叫,而且要求声音要洪亮,以免熟人没听到。如果家里来客人,要主动热情给客人倒水喝。吃饭的时候,我们要主动端饭菜,客人先坐好,我们才能坐下来,客人动饭筷了,我们才能开始吃。知道客人要走了的时候,不管你在做什么,都要放下手头上的事情,起身送行道一声再见。年轻的父亲,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可以豪不夸张的说,是整个大家庭的表率,在那个贫苦的年代,我们兄弟姊妹三人在村里没有人不说我们很懂礼貌,家教不错。

记得生活在九几年代的我喜欢贪玩,有时候也很调皮,总是背着父亲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没钱要么偷家里钱玩街边玩游戏机,要么巧立名目骗取父母的钱财光顾深巷里的录像厅和商店,私自下水塘游泳,打架更是家常便饭,学习自然一落千丈,套用现在的流行语就是一学渣,好在那时候天不怕地不怕的'我,只畏惧一个人,那就是父亲,那个年代的小孩,对父亲的那种畏惧,感觉就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骨子里想与父亲做斗争,身体却不听使唤,变得温顺起来,对父亲唯命是从,从来是指东不敢往西,说一不敢道二。

长大了,回想小时候与父亲的点点滴滴,心存感激,没有父亲继承下来的严厉的家风,哪有今天的我!哪有今天我们的小家。而我将继续秉承父亲的严厉家风,从严教育自己的孩子。

当然父亲外表严厉,不苟言笑。但却是个友善且乐于助人的人。每每村子里有谁家孩子结婚,老人去世,父亲必然是早早地赶到现场,可以说是不请自到、却忙东忙西,一直到所有的事情打理完才结束,也从不说一个累字。另外,父亲从事屠宰职业,村里哪家喜丧事情要宰猪,都来找父亲处理,父亲也是有求必应,但从不收取任何费用,母亲说他不应该不收钱,毕竟累了小半天,而父亲总是呵斥母亲。有时有人觉得不好意思,会给父亲买条便宜的烟,父亲想尽办法拒绝,与人推来推去之余,弄得父亲面红脖子粗,好像跟人吵架似地说:“谁要这个,不值当的,这点小事,举手之劳,何必如此啊!”从父亲身上,我懂得了:对人要友善,要乐于助人。当然在我们这个大家庭远远不止这些,例如:吃苦耐劳,团结友爱,兄弟姊妹间相互扶持,相互关爱等等,这不都是他老人家一直守望的家风吗!

现在的父亲,已经69了。

岁月之风染白了他的一头黑发;

岁月之风布满了他的一脸老态;

岁月之风折弯了他挺拔的身板;

但父亲守望的家风已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子女各自的小家,并生根发新芽!

无以回报父亲,作为继承者的我们,唯有感恩和陪伴!

因为百善孝为先,这也是我们从父辈那里传承下来的家风!

石庆才,宿松县程岭乡中心小学教师,文学爱好者,现工作于程岭乡凿山小学。

篇4:守望无声的誓言征文

我想建立一座桥梁,是心的`桥梁,让海峡两岸人民的心意相通,中间不再隔着一片汪洋,这汪洋将化成一颗颗爱心,不满每个人的心灵。

海峡两岸之间的情谊永远不会断,因为这是一个永远的誓言,汪洋大海将化成成千上万个人名的心灵,默默守护这对岸。相隔的汪洋大海只能永远是虚幻,因为,大家的心永远相连,这是爱的力量,爱的力量胜过一切,它能跨越大海, 编织成一座座桥梁。

海峡两岸之间的情谊将化成闪烁的繁星,去编织自己所塑的星空,想象这未来的幸福……

这不会是梦!

滔滔海峡水,悠悠两岸情!即使是大海也阻挡不了他们对对方的思念!这思念只属于海峡两岸,他们在继续重建往日的友谊。

向远处眺望,却丝毫望不到尽头,但是,当你开始飞,当你带着你的心一起飞!传递着两岸之间的情谊,你会觉得,无论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还是广阔的天空它们都很渺小,因为你带着你的心一起飞!当你开始想象,大海与蓝天永远只在你的掌控中。

我相信,海峡两岸终有一天会合二为一,这汪洋大海犹如两岸人民的泪水。他们在思念,他们思念着对岸的亲人、朋友;他们在回忆,他们回忆着本来美好的日子。泪水逐渐汇成大海。这大海代表着他们的盟誓,这大海是它们相互的思念!

我希望我是海的女儿,我要让海峡两岸的泪水互相传递,让他们明白对方的思念!最苦的思念就是望眼欲穿,望眼欲穿的思念是:明明他就你面前,但是,你却触摸不到,就连跟他说句话都不行,这有多痛苦啊!

海峡两岸人民的心永远都不会分开,因为,我们永远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泪水逐渐汇成大海。这大海代表着他们的盟誓,这大海是它们相互的思念!这永远都不会改变!

这永远都不会改变!

篇5:守望无声的誓言征文

“哗——”我将窗户拉开,风雪加杂着鱼贯而入。本就高大的窗此刻又洞开着,着实冷地让人一颤。只是我又觉得莫名的清爽,那寒风将我混沌的大脑吹醒。只是,什么时候下的雪?那样疯狂而暗无天日的生活被作业填得严实,以至于连抬头看一眼天也忽略了。雪很厚,像一场场考试埋没了我过去的故事,重重地将楼顶吞噬。

借着这清醒劲儿我翻开了我的个人日记,那里储存着我曾经的思念。

很奇怪,本以为看到那些曾经流着泪写完的文字会哭出来,可事实上是出奇的心平气和。我几乎有点怪罪自己的铁石心肠。或许我已经习惯了孤独,或许我早已知道那一切都已过去,潜意识里的伤口已被冷酷的考卷填补。

或许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人不能总活在过去里,所以只有背叛曾经的誓言,才能平静地专心面对眼前的挑战。而那些美丽的友谊只属于童年的是非,面对大大小小的考卷,只有用随意的心来接受划去伟大与坚固的友谊,用理智冰葬那些誓言。

为一个誓言而拼死守护,这是人生路上最不能学会的。该放手时,就要头也不回的离开。因为那些属于过去的誓言不会有许诺的意义与价值,并且会成为新生活的绊脚石。正像我的诗歌中写道:

晓,原谅我。

在我们还没学会为一个誓言拼命守护之前,

放手,离开。

让背影成为我们心中彼此的轮廓。

篇6:守望

守望

我在守望,

那张熟悉的

脸庞。

菊花黄,

满园香。

世间的沧桑,

记在我的心上

山西晋中榆次区榆次区第十中学初三:王卓禹

上一篇:那些年,我们一起同青春开的玩笑 下一篇:随笔1 相关推荐 走在花季作文700字 有爱就会有光明作文600字 原是寻常最动人作文800字 成长,伴一路芬芳作文900字 一路书香作文800字 星星不哭 磨砺议论文800字 中秋感怀 原是寻常最动人作文850字 守护这一份淡淡的清香作文 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700字_12篇 向着理想奔跑作文600字

篇7:守望

守望_650字作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趴在昏暗的.灯光下冥想,说是冥想,未免太过于深奥,无非就是把思绪从一个回忆扯到另一个回忆上,扯到十万八千里外拉不回来了的地方——天堂!

守望一个叫天堂的远方,其实全是因为回忆罢了,难过后依旧要走自己的路。十年的时间稍纵即逝,转眼间外公已经离开我们十年了,这段回忆貌似在渐渐消磨中……

寒风起时,吹起了满地的黄叶,吹走了无边的往事。大街上,车水马龙,汽车只是来来回回,行人只是过过往往,谁也没有记得什么,谁也没有留意什么!外公,你说你不喜欢这种喧闹,所以,每天晚饭后你都喜欢带着牙签出门,一边剔牙,一边走在田野间,任凭小道的泥泞回旋在你的脚边。我知道,你把这些过往毫无保留地带在了身边——当你无法亲眼目睹它们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回味,好像我们还在你的身边!

家里还挂着你的照片,美丽的壁画,勾勒出来您的和蔼,将您的回忆推向了极端。抬头看看天花板,一片绿色怏然,数不清的青藤爬上了天花,古朴的回忆在心间慢慢流淌……

外公您在世的时候,不见您照过镜子,因为眼角的皱纹已经悄悄淹没了岁月的疤痕,您说生活太忙碌,容易催人老。为什么不忙里偷闲呢?也许是没有机会了吧!

转眼间,带着回忆,我来到了马路上,红绿灯不断地在交换,车辆不断地来来往往,外公,在您的那个世界,有没有车辆的喧嚣呢?路边的落叶被车带过的风轻轻托了起来,飘散在风里,不知天堂是否也有此景?

我躺在草地上眺望天堂……只想做一个守望者,死后要守护在天堂——这个属于好人的天堂!

篇8:守望

有人守望着一座城,有人守望着一个家,而我守望的却是那传承的文化。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豫东平原的鹿城有个北关村,村里三十七户人家,大多数人都以务农为生,在新中国成立号召全民参与祖国建设的大背景下,鹿城人民也行动了起来。六零年的大年初八,一大早北关村的村口挤满了许多人,老人、女人、孩子…他们不是赶集市,也不是来看马戏团表演,因为这天村里的几个男人要离开这里,所以村里人都赶来送别。只见男人们身上都背了一卷铺盖,手提大布兜子,捆铺盖的麻绳上都挂着一双崭新的布鞋,那几双布鞋在他们的行李中显得格外耀眼。几句寒暄叮嘱过后,男人们踏上了村口的大路,虽不时的回头张望,挥手告别,却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外公就在这几个离乡的男人当中,那年,他刚满十八岁。

几天匆忙的赶路过后,他们来到了陕西西北铁路局某工务段,随即被派到秦岭山脉,参加了宝成铁路的修筑,外婆则一人在家务农。一晃三年过去了,直至63年她随职工探亲团来到了外公工作的地方,二老才得以相见,当时单位条件十分的艰苦,如今虽多次听他们回忆讲述,但我仍无法想象出那个时候到底是怎样的一幅画面。随后的十几年里,他又投身参加了阳安、宝天等线的修筑,直至1981母亲来到单位接替了他之后才回了家乡,开始了居家生活。每每与他聊起那段时光,脸上都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月十来块钱的收入养活了他一家五口人,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多么的不可想象,但在他看来,那段时光虽苦却今生难忘!如今外公73岁了,流水般的岁月无情地在他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他那原来乌黑的头发和山羊胡子也变成了灰白色,只有那双眼睛依旧是那么有神,尽管眼角布满了密密的鱼尾纹……

母亲参加工作一年多后,结识了单位的一个小伙,也就是我的父亲,随后两人组建了家庭,后来就有了姐姐和我。作为铁路单位的儿女,就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谁家的大人在了就去凑合口热饭,衣服小了传给其他的孩子穿,或许就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让80后的我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与人分享。三十几年来,父母二人一路随单位跑遍了全国各地,先后从业于京山、大秦一二三期、西延、宝中、京九、南疆,最后到了朔黄,搭过板房、住过帐篷、睡过草地、去过戈壁,虽称不上戎戈铁马奉献一生,但也是把人生最美的年华献给了企业,也算是圆了爷爷外公们的一个心愿了吧!

其实这些个道理也是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才明白过来的,小的时候总怪怨他们,让我没爹没娘。学校一开家长会,就是舅舅去,要不就是外公去,调皮点的同龄人总嘲笑我是捡来的孩子,就是因为这事我没少跟人打架,后来五岁那年我见了父亲第一面,这才知道自个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那次父亲还给我买了辆电动小火车,这下可让我神气了起来,足足让那帮嘲笑我的家伙们跟我屁股后面转了大半个月,这也算是我儿时最珍贵的一份回忆吧。

再后来从96年我与父母亲姐姐三人分开后,再到一家四口相聚时已经是2002年我即将升初三的时候了,可能我说这话对于常人来说难以置信,但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多年的分散对于我们这个小小的家庭来说也许就是为了挣钱,但如果对于企业,对于国家来说,那这就是奉献!

2009年我也来到了这个企业,先是去了姐姐工作的中铁一局上海城轨公司,随后去了一局职校读书再次辗转到父亲所在的朔黄铁路,如今也干上了车站值班员,一晃6年的时间过去了,身边的人来了又走,聚了又散,其实心中难免会有些伤感,我不是一个矫情的人,但是我真的很感谢这个企业,就是因为这个企业我才没有漂泊的孤独和落寞。六年里,我完成了由学生到一名企业员工的蜕变,深深的感受到了企业的温馨和自己对它的归属感,我也开始像祖辈们一样,把企业当成了自己的家,我爱家,就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如今我也已结婚生子,很感谢妻子从相识到现在九年多的陪伴,如今闺女两岁多了,仍过的同我儿时一样,聚少离多。但后来我想了想,或许我们如今追求的不仅仅是过日子了,渐渐的我们也和父辈们一样,把这种工作当成守望着祖辈三代中铁人的梦想,期望着再次让中铁新运人的文化在下一代源远流长吧。

守望作文

《守望》诗歌

以守望无声的誓言为主题的征文

守望亲情作文2020年关于亲情主题的征文

守望幸福演讲稿

守望幸福诗歌

守望的名人名言

守望麦田读后感

守望和平作文

梦的守望

守望征文(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守望征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