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在路上的征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DanDanny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明在路上的征文(共含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DanDann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文明在路上的征文

篇1:文明在路上征文

“文明”一个童叟皆知的词语,电视广告天天播放,学校老师天天提醒。“要做个文明的.人”已经屡见不鲜。

(一)

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照例去小区花园散步。

“爸爸,你不能吸烟!”一个稚嫩嗓音从前面传来。放眼望去,是一位才读幼儿园的小女孩正在阻止他爸爸抽烟。原来,她和爸爸正在楼下等待妈妈呢!显然,妈妈的动作很慢,过了好一会儿还不见人影。这下,爸爸有点沉不住气了,顺手从口袋里掏出烟点燃抽了起来。

“爸爸,你不能吸烟!”女孩一边大叫,一边用力掰扯爸爸的手臂。

“别吵,小孩子懂什么?”爸爸很不耐烦地躲避着。

“老师说过,公共场合不能抽烟。这里是小区花园,就是公共场合,当然不能抽烟啦!”女孩似乎还不肯罢休,继续拉着爸爸的手,并不断地和爸爸理论着。

“好好好……爸爸马上熄掉!”不知道爸爸是不想让女儿失望,还是因为有旁人不想与女儿继续争执,一边敷衍着,一边还高举着夹烟的手,趁女儿不注意时,再猛然吸上几口。

“快点扔掉,听见没有!”女孩命令式的口气似乎令爸爸无法拒绝。

“好啦!好啦!我扔掉啦!”

……

我无暇顾及这位爸爸后来有没有及时把烟熄掉,但是我肯定,这不是一位称职的爸爸。

(二)

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吃过晚饭,遛遛食,不仅人需要,想必狗也需要。所以,不管是在公园的林荫小道上,还是在小区的公共道路上,总有不少人,牵着小狗慢悠慢悠地遛着。

活泼可爱的小狗一会儿奔跑,一边打滚,甚是惹人喜爱。再看看牵狗的主人,得意的眼神更是围着小狗直转。

突然间,小狗停下来。任凭主人怎么喊叫,仿佛浑然不觉,就是呆在原地一动不动。慢慢地,小狗的背拱起来了,尾巴翘起来了,屁股却往下蹲了。显然,小狗是将自己正在奔跑的小路当成厕所了。

再瞧那狗主人,显然更是得意了:“宝贝,真乖。待会儿回家就干干净净的了……”

不错,小狗干净了,你家干净了。可是小区的道路呢?你不觉得看着难受吗?吃过晚饭,遛遛食,不仅人需要,狗也需要。文明,人需要;狗也需要。

“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铭记在心的话。当我们大家把公共场合都当成自己的家那样爱护,我们离真正的文明已经不远了。

篇2:文明在路上征文

文明之于我们,正如高风之于候鸟,虽不决生死,但决高低。文明体现个人素质,考验人品。对于我们来说,生活处处体现文明。

寝室的文明,体现在“净”。 寝室不只是睡觉,还有生活,寝室的卫生至关重要。拥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提升生活品质。每天为了学业奔波于图书馆与自习室,在课本与习题之间摸爬滚打。寝室,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大后方,我们需要一个干净整洁“家”,希望每天都会有个好心情。如果把寝室当成放纵的地方,垃圾扔一地,书本摆一桌,被子铺一床,异味飘一屋……个人素质散落一地却浑然不觉,就会在文明戒尺的衡量下,自然而然被贬到素质的最底层。寝室文明,关乎个人生活,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不能以“做大事者,不拘小节”来作为借口,而应该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情怀来关注个人的文明行为!寝室文明,需要“净”,净的不仅是寝室,还有自己的心灵。

班级的文明,体现在“静”。班级是我们学习拼搏的主战场,每位潜心学习的学生都不希望被打扰,来到班级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更好的努力!没人愿意在吵闹声,手机游戏声,电影声,甚至是呼噜声中上课。班级中保持安静,这是对自己,更是对身边一起学习的同学的尊重,也是班级文明的最好体现。当然,班级文明是集体的文明,需要每个人都积极的响应,自觉保持安静,给所有人一个舒服的学习氛围,学习质量才会提高,这也是真正的重中之重。文明班级,需要“静”,“静以修身”,以静成业。

系的文明,体现在“敬” 。如果说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征战在学习场上的战士,那我们的系,就是我们前进路上的航标。现在我们身乘“航海学院”这艘巨轮,在知识的海洋里劈波斩浪,勇往直前,而我们的巨轮之所以能扬帆起航,靠的就是我们航海学院全体师生的互敬互爱。对于我们的师长,我们心存敬重,他们是兢兢业业的开荒者,正在为祖国培育栋梁;他们是传道受业的解惑者,为我们指引人生的方向。对老师,我们要心存尊敬,他们是我们共进退的伙伴,是我们青春路上的同路人。“敬”的极致就是“爱”! 就让我们师生携手,乘着航海学院这艘巨轮,驶向更辉煌的明天!

个人文明,体现在“竞”。如果你学习没有动力,抬头看看吧,比你聪明的人还在努力,你又怎能服输?其实我们都是在“攀比”中成长的,从小时候邻居家的孩子,到大学中的三好学生,没有他们的榜样,我们会像现在这么优秀吗?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们可以把身边的人当成自己的目标,自己才会更努力,正是在这种良性竞争的压力下,我们才得以进步,才更努力茁壮地成长。其实,我们也遵守自然法则,“物竞天择”。有了竞争,会让我们更加向往优秀,会让优秀的人更加优秀,也会让优秀的人更加珍惜自己的努力!就像在运动场上,运动员登上最高领奖台,五星红旗高傲地升起,雄壮的'国歌奏响时,总是心潮澎湃一样!每个人想要体现自己在人群中的价值,一个“竞”足以!

文明之于我们,也如灵魂之于躯体,心之所向,一路向阳。文明蕴藏于心中,体现于行动,反映自素养。看!文明的种子播撒在路上,朵朵鲜花正向着朝阳绽放。

篇3:文明在路上征文

在中国历史文化古城--杭城的某个小角落有着一个神奇的存在,它在熠熠发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这个小角落有着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它的精神在时刻标榜着我们,让我们的美好伴随着文明存在在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文明是一种智慧,文明是一种习惯,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个人本质的体现。一个个的学生和老师构建起了我们美丽的校园,构建起我们美丽的家,只有我们每一个人文明素质的提升才会使我们整个校园整体素质提升。一个学校的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优良的学习成绩,树立健康的人格,我们只有抓好自身道德素质建设才能做一个利人利己利社会的人才。所谓人才,正是要先做人再成才,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有道德有素质的人。

人活于世,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生怎样才是对的,谁也不能去定义,但是文明却应该是我们做人最基本的底线。日本小说家幸田露伴说过,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种植幸福的结果。文明不是枷锁,而是一件让人变得快乐和幸福的事,文明是很容易做到的一件事,但它却也是最高深的智慧。

说了那么多,文明到底是什么呢?

百度百科是这样定义的,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换句话说,文明是被大多数人所承认和推崇的,是我们的精神追求。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而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宠儿,无礼何以立,水院文明公约为“立”油然而生。作为学生,文明是遇到老师的一句“老师您好,老师您辛苦了”,是课堂上引领思维不做低头族的霸主,是考场中奋笔疾飞而无所思的忠诚;作为寝室伙伴,文明是不费一滴水不费一点电的修养,是整洁自己干净他人的品质,是与他人相处时的无微关怀与帮助;作为公民,文明是不小心撞到对方的一句对不起,是看到行动不便的老奶奶的一次搀扶,是捡起马路上水瓶的一次举动;作为网民,文明是弘扬精神传播正能量的一种正气,是巧用网络明辨是非的一种能力,是交友与人乐观向上的一种态度。文明是由细节构成的,它始于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

我们几年的大学生活虽短暂却珍贵,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驿站,然而作为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我们最需要反思的问题是,究竟要怎样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正所谓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我们是校园的主人,良好的校风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要保护她,所以我们要紧守文明公约,树立良好的文明风尚,让文明的光辉洒遍水院的每一个角落,闪耀着,照亮我们前进的路。

篇4:文明在路上征文

文明,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语。它常被同学挂在嘴边,常出现在警示牌上,常让老师用来教育不听话的学生可是,到底有多少人明白了文明的真正含义。

文明其实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它的囊括范围太大,又似乎太小。科技,历史这些是文明,爱护身边的一切也是文明。 前者对于我们似乎还有点遥远,但后者呢?我很清楚的记得,在班会开到一半,屏幕上打出几张人们讲文明的图片,上面写着你又有几次这样做了,同学们嬉皮笑脸的齐声喊到:N次!之后便大笑起来。我起初也这样,可笑容,不知怎么变的很僵硬。是我知道口是心非的感觉不好吗?

打开百度,搜索文明礼仪关键词,仅用时0.045秒 ,找到相关网页约2,840,000篇,大大小小,千篇 一律的活动,我不禁吓了一跳,但是,这么多活动,又能起多大作用呢。真正讲文明的人可能会为此更加坚定,但是不讲文明的人又难道会为一次举行过上千遍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吗?

从幼儿园起,老师就教我们要讲文明。小时侯,我们真的很认真的听老师的话,然后照做,曾经就算绕一大段路也不去践踏草坪,就算隔了老师很远也要上前去打招呼。可当我们长大了,则认为小朋友的这些举动很单纯,无知甚至愚蠢。自以为所谓文明和这些挂不上沟。我们这么多年书是白读了吗?长了知识却忘了文明。

明礼,民族之魂。说的真好,可是有几个人做过。现在,时代变了,说谢谢对不起的人没了,这些句子已经被纯英文的方式取而代之,虽然意思没变,但意义已经不存在了,使用文明用语时态度应该诚恳,现在听起来则像是开玩笑。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在国外,双语言标语牌上一般采用本国语言和英语,只有在请讲文明注意安静等标语上是标中文,难道在世界舞台上,中国人的形象如此不堪吗?在有人在课桌上写字的时候,我的口语老师Mary说:你们谁写了,下课就把所有课桌擦干净!语气坚定,她还是保持着微笑的表情,但我从她眼睛里看到了无奈。这可见文明是属于一个人的,也是属于一个民族的,属于一个国家的。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有伟大的科学成就,也有着高尚文明的品格。我们不能只继承科技文明,而摒弃了精神文明。

中国人一代一代传下去,人口在增加,科技在进步,只有文明在倒退,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它好像一直在我们身边,它又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不知道它跑哪去了,我们只知道,当我们明白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篇5:文明在路上征文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年人,我在淄博至今生活了60年,亲眼目睹了淄博的变化。就拿坐公交车来说吧。过去的交通不发达,公交车少的可怜,等了许久公交车姗姗来迟,而等着坐车的人们早已排成长队,车到站还未停稳,人们一窝蜂的争上公交车,车门只有一个,而许多想上车的人拥挤在车门上争先恐后上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到了车上,车是上去了,座位早就没有了,只能人挨人站着。有幸运的乘客等坐着的乘客下车时腾出的座位还能坐个坐,可许多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只好站着等候目的地的到来。还有更不幸的事等着您。如果你稍微不慎,只顾着坐车而忽略了你身上的钱包的话,车上的贼手就会趁机下手,导致你钱财丢失。

时过境迁。现在已到了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阶段。淄博的交通非常发达,只要有路的地方,就有公交车的出现。公交车已经成为人们外出的必备工具。过去那种人挤人争着上车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取之而来的是在公交车上发生的文明事令人感动。

今年的某一天,从山铝生活区乘坐95路车到张店办事,刚上车,就见一个比我还大的男性同胞站起来给我让座,当时让我感动无比。一般坐车的时候,都是我给别人让座,现在别人也给我让座了,心里感概颇多。我心想,这位给我让座的人,可能是听到我刷卡时发出的 “爱心卡”的声音,看到我走路腿瘸的样子,才主动给我让座的。这位让座的同志的举动令我感动,虽然我没有接受这位同志的好意,可是还是被感动了一回。

同样的让座还发生在137车上。也是某一天的早晨,我刚上137车,一位高个子的人起身给我让座,我微笑着拒绝了让座的师傅。

两次让座,都发生在我的身上,令我感动,令我浮想联翩。我感动得是让座的同志看到我的腿有点瘸,尽管年龄比我还大,还主动起身让座。令我想的更多的是现在政府正在开展文明在行动的活动,越来越多的市民用自己的行动自觉响应党的号召,投入到文明活动中去。

当然,在公交车上发生的文明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司机乘客齐心合力将患病乘客送往医院,患者脱离危险;还有86岁老人不幸跌倒,众多陌生人上前救助,爱心100驱车20公里将老人送回家中。等等这些都说明正能量在延伸,文明行动在延续。

有文明的地方,就有些不和谐的事情发生。建设文明,将文明落实在行动上,还有一段路要走。

文明永远在路上。

篇6:文明在路上征文

山茱萸因植根于峰巅而显其高,但山茱萸永远是山茱萸,不会因之就灿烂为云霞;常春藤因缠绕于宫墙而显其贵,但常春藤永远是常春藤,不会因之就升格为灵芝。卞毓方是的,山茱萸、常春藤借助他物,不修炼自身,不能灿烂为云霞、升格为灵芝。我们年轻的一代人借用了祖先创造的财富,我们实际是一无所有的,我们应该提升我们自己,所以我们不能丢失我们应有的文明。

一个时代的文明将成为下一个时代的肥料。文明礼仪,早早就萌芽于中华大地,为我们提供了最有营养的肥料。听,祖先撒下肥料时说: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他是在说:你看那老鼠还有皮,为人而无容仪、礼仪,不去死还干什么呢?道德礼仪,自古就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一滴水中见世界,一枝一叶总关情。万化皆为道,微小见本真。一事一物,一言一行,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李鸿章清朝的权臣,却随口吐痰,这有失文明的行为被外国记者看到,便加以嘲笑。李鸿章丢失的不仅是自己的形象,更是有损泱泱大国的威仪。不言而喻,讲文明礼仪,关系到自己的形象,更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素质。

礼仪,是我国古代君子的处世之道,也是我们当今人的立身之本。讲礼仪,在你尊重别人的同时,使别人对你更尊重。为了我们的形象,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要现在启航。杰佛莱斯曾经说过: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我们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明礼仪、讲文明,其实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一件小事的背后,都渗透着文明礼仪的本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是一句老话。可我们不能否定它。我们要想讲文明,必须从身边做起。在学习礼仪的同时,要清除我们生活中的陋习。但是,文明不是说做到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一点点慢慢地进化。社会虽然空前发达,可毕竟文明的建立靠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

对,滴水穿石,天道酬勤。勤修苦炼,升华自己的思想,继承先祖的文明,弘扬中华的美德。既然可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么,山茱萸就应该可以灿烂为云霞,常春藤也应该可以升格为灵芝。不久的将来,中华大地必将盛开千年文明之花。这处处开放的文明之花,定然绚烂如霞,芳香四溢。

篇7:文明在路上征文

当今文明无处不在,它像绵绵细雨,洒落在大地,像阵阵微风,吹进人们的`心田。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讲究公德,尊老爱幼,文明之花开放在社会各个角落。

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不文明现象。有的应走天桥和地下通道,却非要横跨道路栏杆,一任飞奔的汽车擦肩而过;演绎一幕幕生死时速的场景;有的在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乱吐痰,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埋设了一颗颗地雷;有的人不注意爱护文物,在石狮立柱上胡乱刻字留念,却不知留下的只有臭名和唾骂;有的汽车排放严重超标,放出滚滚浓烟将行人团团包围,却全然不顾;还有的对小草也有生命的警告语置若罔闻,为了少走几步路,随意践踏草坪,竟生生踩出一条路来,正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中国自古以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山东又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作为省会城市、代表着山东形象的泉城济南,更应该成为文明礼貌的示范区。

济南有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等名胜古迹,这些优美的景色吸引着一批批的外地游客,但可惜的是,很多游客来了以后都说,济南的自然风光很美,但是不文明行为却让她失了色,煞了景。当外地的亲戚告诉我这些时,我心中泉城小主人的自豪感便一扫而光了。为了我们的蓝天更加明丽,为了我们的大地充满绿意,为了我们呼吸的空气更加清新,让我们的泉城更加名副其实,摒弃种种不文明行为吧,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为我们生活的城市增光添彩。到那时,我们都会自豪地说:我是文明小公民!

虽然,现在还有很多不文明现象,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一定会让这些不文明现象逐渐消失,社会会越来越好的。想想我们的祖先,创造了那么辉煌灿烂的文明,传到我们这一代,我们一定要把这优良传统发扬光大。那么,就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去做一个文明小公民,共同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地更美好!

篇8:文明在路上征文

看到公交车驶进站台,站台下等车的一位先生赶紧把烟熄灭扔进垃圾箱里,再迈步上车。如今,这已成为一个司空见惯的短镜头。这一举动不仅温暖了初冬早晨赶车的上班族,也温暖了整座正在向文明加速进发的萍乡城。

十年创建路,十年新风尚。笔者曾经有幸做过交通劝导的志愿者,真切地感受到这几年萍乡创建文明城市的成果真是非常的大,在公交车上吸烟的现象差不多已经不再看到,萍乡市民的举止越来越文明了。与此同时,车辆避让行人,遇人减速,不与时间、金钱赛跑,更不与生命赛跑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即便个别市民因无意闯红灯,被提醒劝导后,都会虚心接受教导,而不再是以前“我就闯红灯了,你能奈我何”的傲气和不服。

文明在路上,在你我他的.一言一行中。媒体曾经曝光过郑州老人大骂司机,其8岁孙女道歉的暖心新闻。我想这则新闻也给我们全市的家长朋友们提了醒,大人是孩子学习、模仿的对象,大人的行动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一言一行都书写着城市文明的细节和未来,如果大人漠视规则,社会文明就永无进步。在劝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那些接送孩子上下学的爷爷奶奶们,他们都在争做遵守规则的领路人,带着孩子文明出行,做孩子的文明榜样,真心为他们点赞!

文明永远在路上,这座城市因为有了您的文明出行、文明坐车、文明驾驶,它也变得更加文明,更加美丽,更加精彩!

篇9:文明在路上征文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说到文明,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学习,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文明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内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人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不去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文明,就要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篇10:文明在路上征文

文明在路上征文600字

“路畅车通,人车和谐”是城市文明交通的一个重要标志。大连,作为全国文明城市之一,文明礼让是我们城市的优良传统。作为城市公交、出租汽车行业的一员,文明行车是我们的本分。做为“礼让斑马线,文明在路上”活动的践行者,我们倡议:

一、遵章守纪,做文明交通的先行军。文明驾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车辆行经斑马线时,主动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斑马线时,应当停车让行。车辆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有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不要争道抢行。

二、文明服务,做文明新风的带头人。争做文明服务车队队员,争当文明行车的宣传员,模范遵守交通法规的示范员,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带动身边的人自觉文明行车、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共同创建城市文明、和谐交通新风尚。

三、真诚待客,做文明城市的传播者。我们要认真履行出租汽车文明服务公约;要文明用语,不要粗言恶语;要规范着装,不要仪容邋遢;要诚实守信,不要绕道议价;要热情服务,不要拒载挑客,要礼让行车,不要乱穿乱插;要车容整洁,不要脏旧残破;要拾金不昧,不要见利忘义;要空气清新,不要车内吸烟。

礼让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传承,是一种美德。礼让斑马线,可以让出一份文明,让出一份和谐,让出一份畅通,让出一份安全,让出一份幸福。文明行车,从礼让斑马线开始,你我都能做到。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人人讲文明礼仪,处处显文明风采,从现在做起,车让人、人让车、车让车、人让人,在创建交通文明行业中做标兵,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做表率,为建设和谐、文明、美丽大连做出应有的贡献!

客运段征文:在路上

普法在路上主题征文

在路上 作文

《在路上》诗歌朗诵

我们,在路上

在路上作文

在路上随笔

作文在路上

逐梦路上征文

文明的征文

文明在路上的征文(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文明在路上的征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