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澳大利亚的地理景点介绍(共含19篇),欢迎阅读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e族青年”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因为澳大利亚处于南半球,所以与新西兰一样,其季节与我国是完全相反的, 即春季为9-11月,夏季12-2月,秋季为3月-5月,冬季为6-8月;而澳大利亚跨两个气候带,北部属于热带,由于靠近赤道,每年一月至二月属于台风期;澳洲南部属于温带;澳洲中西部是沙漠,就是干旱少雨,气温高的特征;总而言之,在年平均气温方面,北部地区在27度左右,南部则在14度左右。
澳大利亚景点城市概况、气候
1、悉尼
悉尼位于澳大利亚东南海岸,这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风光漪妮、景色秀丽,夏不酷暑、冬不寒冷,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悉尼旅游观光的地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悉尼歌剧院、港口大桥、岩石区、环形码头、麦考瑞广场、情人港、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大大小小的国家公园等。然而悉尼最值得一去的还是海滩。
2、墨尔本
墨尔本被评价为全球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墨尔本也是一个时尚之都,在服饰、艺术、音乐、电视制作、电影、舞蹈等潮流文化领域引领全澳,甚至在全球某些领域具备影响力。
3、珀斯
珀斯地处澳大利亚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地区,温和的气候与天鹅河(Swan River)沿岸的别致景色,使珀斯得以成为非常受欢迎的观光旅游目的地。
4、凯恩斯
澳大利亚北昆士兰的首府凯恩斯,一个缤纷、悠闲的城市,四季如春,城市周围被热带雨林区环绕,拥有绵延两千多公里世界最大的活体珊瑚礁群景观、迷人的海岸线、宝石般的岛屿、银色沙滩及蓝色海洋,所以凯恩斯素有“热带首都”之誉。同时也是前往潜水圣地大堡礁的门户。
5、堪培拉
澳大利亚首都,却不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这里的风景没有其他城市吸引眼球,游客也没有其他城市多,但正是由于这样的场景,也造就了堪培拉森林覆盖率高达50%的奇迹。
6、达尔文
达尔文冬天日间天气清爽温暖,夜间天气则干燥寒冷,最适宜进行户外活动和观光旅游。夏天到最北部,你可有机会欣赏到大自然最壮丽的一面,闪电雷暴,阳光骤雨,你大可放开怀抱,欣赏四周瀑布及静观湿地如何变成鸟的天堂。
“浪漫之州”---新南威尔士州
新南威尔士,澳大利亚辖州,简称新州或NSW。该地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维多利亚州以北、昆士兰州以南,东濒太平洋,首府在悉尼。
新南威尔士是澳大利亚人口最多、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州,拥有世界最大之一的天然良港悉尼港。
从地理区域上可分成沿海低地、大分水岭与西部平原。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农牧业发达,农畜产品在澳大利亚占有重要地位。
工业部门多,钢铁工业最为突出,机械制造业、纺织业等都很发达。
主要城市有悉尼、纽卡斯尔、卧龙岗等。著名景点有:悉尼歌剧院、海港大桥等。
“阳光之州”---昆士兰州
昆士兰州(Queensland)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北部,东濒太平洋,西与北部地方及南澳大利亚州相接,南邻新南威尔士州,北濒卡奔塔利亚湾。是澳大利亚的六个州之一。
昆士兰州约有54%的面积位于南回归线以北,降雨量少,气候温暖、阳光明媚,有“阳光之州”的美誉。
昆士兰州有许多著名景区,例如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昆士兰州有多个主题公园和国家公园,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矿产资源丰富,农牧业发达,矿业、农业和旅游业是该州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
昆士兰州的首府为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
“现代艺术之州”---维多利亚州
维多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沿海,西北部分别与南澳大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相邻,是澳大利亚最小的大陆州。东北部是峰峦耸立的山区,海拔多在1000米至米之间,东南部分布着广袤的森林、众多的岩洞和湖泊,西部是广阔的丘陵、草原,素有“花园之州”的美誉,被称为“澳洲缩影”,是澳大利亚传统经济大州,也是澳大利亚人口最密集、工业化程度最高、农牧业生产最为发达的一个州。
“自然绚丽之州”---南澳大利亚州
南澳大利亚州是澳大利亚面积第四大州,位于西澳大利亚州以东,北领地和昆士兰州以南, 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以西, 南冰洋(South Ocean)和大澳大利亚湾( Great Australian Bight)以北,也是澳大利亚大陆唯一一个与所有的州和领地接壤的州。
首府是阿德莱德。
西北部为澳大利亚西部高原一部分,多沙漠和半沙漠,人口稀少。东北部为 大自流盆地区域,地势低洼,有 艾尔湖等盐湖。
“澳之秘境”---西澳大利亚州
西澳大利亚州位于澳洲大陆西部,濒临印度洋,面积相当于整个西欧,占澳洲总面积1/3,是澳大利亚最大一个州。该州多沙漠和盐湖,地广人稀,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自然风光与生态环境仍保留原始状态,是澳大利亚最富有原始自然景观的一个州,是最能领略澳大利亚风情的地区之一,也是澳大利亚最富裕一个州。
“走在地球之心”---塔斯马尼亚州
澳大利亚联邦唯一的岛州,同时也是澳大利亚最小的州,距离墨尔本有 240公里,与澳大利亚主岛中间隔了一个巴斯海峡,从上方看塔斯马尼亚州呈一个心形,因此也被誉为是“世界的心脏”。而塔斯马尼亚州再往南就是南极了,由于这片陆地与南极不相连,因此这里也被称作是“世界的尽头”。
塔斯马尼亚州的气候温和宜人,被称之为“全世界气候最佳温带岛屿”,四季分明,各有特色。酒杯湾、摇篮山、惠灵顿山、皇家植物园、亚瑟港等景点是塔斯马尼亚州的著名景点。塔斯马尼亚州还有南半球知名的薰衣草园,每到盛开之际便紫海飘香,薰衣草小熊更是国民手信,基本上每人都要带一个回家。
待解锁的宝藏”---北领地
首府是达尔文市。
红土、巨石、丛林峡谷、原住民图腾……关于北领地的元素总能让冒险者热血沸腾。这里是澳大利亚大陆上一个待解锁的宝藏,将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当地的文化遗产完好保存。澳大利亚地理与精神的心脏乌鲁鲁巨石引人朝圣,呈现野性大陆地貌的卡卡杜国家公园则是户外爱好者的天堂,随处可以邂逅的原住民艺术令人着迷,而海港城市达尔文散发的异国风情同样让游客难忘。
“原生与现代之州”---澳大利亚首都领地
以堪培拉为核心的2358平方公里土地,19前,堪培拉只是一个代名词,这里的山丘、草地也只是山羊和袋鼠的家园。今天的堪培拉已是澳大利亚拥有众多现代化建筑的、发展最快的城市。与那些由早期的殖民地或由于风景优美而发展起来的城市不同,堪培拉从一开始就是经过周密计划而建设的。不同一些在城中建造花园城市,堪培拉可以说是一个建在花园里的城市,它的中央是一个11公里长的人工湖。绿地占市区面积一半以上,重要公共建筑绕湖而建,整座城市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中。
教学目标
1.了解澳大利亚是位于南半球的地广人稀的国家;
2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文、动物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亚丰富的资源条件;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规律;了解“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3.初步理解澳大利亚气候分布与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关系,以及气候对人口分布、植被、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4.通过阅读、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农牧业分布图,进一步培养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探究澳大利亚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2.通过澳大利亚的农业、牧业和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说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图片
国旗、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澳大利亚的过会上怎么会有两只动物标识?它们是什么动物呢?这说明澳大利亚动物一定非常多,而且动物非常可爱。那么,我们现在就准备开始我们今天的澳大利亚之旅!
(设计理念:通过国旗、国徽,尤其是国徽上的两个动物,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整装待发
师:1.澳大利亚在哪里?
2.我们现在去澳大利亚(6月),澳大利亚是什么季节?该带什么衣物?
3.我们可以是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去?
引导读图:出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并闪烁澳大利亚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其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生:(略)。
教师小结:
澳大利亚位于东半球,是南半球国家,南回归线从大陆中部通过;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我们现在是6月夏季,可澳大利亚现在是冬季,因为澳大利亚横穿那回归线,气候以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为主,所以衣物不用带的过于厚了。我们可以坐飞机、火车等等交通工具去。
(设计理念:以一个澳大利亚之旅的情景,贯穿整堂课。关于澳大利亚的海陆位置,以及一些准备工作)
第一站:野生动物园--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观看影片欣赏动物,感悟澳大利亚生物的古老性和原始性,萌生探究澳大利亚生物原始性的欲望。
师:同学们,你们有谁还知道澳大利亚的动物?
生:(略)
师:同学们边看图片边思考,澳大利亚为什么这么多古老的生物呢?这是和什么有关呢?
生:(略)
幻灯片播放大陆漂移动画
师:1.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的?
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的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3.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的大陆,不仅仅是澳大利亚,还有南极大陆。为何南极大陆没有那么多的特有生物呢?
生;(略)
师:对问题进行总结。
分析1:澳大利亚很早与其他大陆分离,大约在6500万年前,长期孤立,海洋阻隔了生物的传播,致使大陆上没有其他动物与它们进行生存竞争,动物缺少天敌;澳大利亚形成后没有发生过大的褶皱运动,地壳一直比较稳定,自然条件比较单一,故动物进化缓慢。
分析2:南极大陆由于自然条件太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没有留下大量的特有生物。
(转承)
澳大利亚尽管古老的动物很多,但如果从数量的多少来说的话,澳大利亚在世界上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国家尽然有将近2亿头羊,是世界上拥有羊最多的国家。下面我们去澳大利亚的羊毛博物馆了解一下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家史吧。
(设计理念:在这一小节里,我准备了大量的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的图片,让大家在一个轻松、自然的环境里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大量的图片可以提起大家的学习兴趣。进而了解澳大利亚多古老动物的原因。)
第二站:羊毛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养羊业占世界的比重及地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为羊特别多,所以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让学生学习了解76页阅读材料,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历史。
教师小结:我们了解了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的发展史,是由于自然环境适于绵羊的生长,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本国的自然条件:提示从地形、气候等方面来考虑。
(一)出示气候图: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教师指导学生读澳大利亚气候图。
(1)找出南回归线,看看它穿过澳大利亚的位置,说出澳大利亚在五带中的位置。
(2)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讨论分析其分布特点。
生: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农牧业的条件。
生:(略)
师:中西部、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较干燥,适宜牧畜过冬和繁殖。
师:澳大利亚70%的羊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为什么?
生:(略)
师: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些既适合于畜牧业又适合农业。
(二)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生:(略)
教师小结:①东部山地:海拔800-1000米,主要有大分水岭。
②中部平原:海拔不足200米平原。
③西部低矮的高原:海拔200-1000米。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天敌,可以四季放牧。
指导学生读图:澳大利亚地形图上找出墨累河──澳大利亚最大河流,北艾尔湖──地势最低,澳大利亚盆地──大自流盆地。
课件展示大自流盆地录像,让学生了解在大自流盆地问什么井水会自己往上喷,知道大自流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淡水资源,为澳大利亚的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资源。
引导学生分析农牧业与地形的关系。(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天敌,可以四季放牧。地形不同,放牧的方式和发展农业与牧业也不同。)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的人民充分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并且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也很高。下面看一段录像,了了解一下自动剪毛、机械化耕作的农场情景,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有发达的农牧业,主要的农牧产品,大部分供出口,其中是世界上绵羊数最多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同时澳大利亚的牛肉、小麦出口也较多。
(设计理念:这一小节的设计是让同学们自己读图、自己讨论、自己总结,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承转)
澳大利亚不仅有发达农牧业的优越条件,发展工矿业的条件也得天独厚。
第三站:矿产博物馆--“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教师展示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重要矿产?说出它们各自的分布地区?
生:(略)
教师小结:铁矿,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煤矿: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铜矿:分布在东北部;还有金矿、石油、铝土矿、铅锌矿、锰矿、镍矿等等。
澳大利亚确实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具有埋藏浅、质量优、储量大等特点。
二战后澳大利亚利用丰富的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了采矿业、冶金业和机械制造业,现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建立在丰富的矿产资源之上的,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由于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有人称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多媒体出示悉尼歌剧院、首都堪培拉等城市景观图片。
总结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湿润,交通便利,开发历史较早,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集中。
师:多媒体回放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牧场、工矿业、城市等景观图。
生:谈本节课的学习体会(获得的知识、学会的方法、形成的观念等)。
教师总结:用顺口溜的形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带着成功的快乐结束学习。
独占大陆的国家,库克船长发现他;
特有动物大袋鼠,澳洲草原闲溜达;
鸭嘴鸸鹋和考拉,远离大陆慢进化;
气候环状多样化,咱是冬来他是夏;
地广人稀好牧羊,农牧生产机械化;
煤铁资源储量大,三个美名传天下;
人口集中东南部,暖湿气候好安家;
港口悉尼墨尔本,首都却在堪培拉。
(设计理念:用轻松、简单、便于记忆的顺口溜总结本课,加强学生对本堂课知识记忆的加深。)
课堂练习:地理填充图册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地理课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天然环境和自然与人文的旅游景点有所了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赏视频,图片展示与文字材料相结合的方式总结澳大利亚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景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旅游资源价值的能力,学会旅游景观的一些最基本的观赏方法和观赏时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播放教学、讨论法
三、教学资源
网络 世界旅游地理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与简介
澳大利亚咱们已经学过了,它位于南半球,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由于澳大利亚大陆在地质史上早就与其他大陆分离,因此形成了许多特有的野生生物。地形呈南北纵向排列,西部是最古老的高原,由于遭受长期风化和侵蚀,现已成为平均海拔仅有450~600米的低高原。中部是低地,多为海拔 200米 以下的平原,向东地势逐渐升高,东部是山地。澳大利亚的气候,总的来说,一是炎热干燥,内陆有广大地区1月平均温度在 35℃ 以上,而年平均降水量在 250毫米 以下的.地区占35%。二是气候类型多样,呈半环状分布。多言的歌自然环境形成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风格多样而独特的城市建筑,二是奇特悠久的土著文化,都对旅游者产生很强的吸引力。
2.观赏视频
下面我们一起观赏视频,注意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加拿大、俄罗斯、北欧一些国家的人们在冬季到澳大利亚来旅游?
季节与北半球相反。因为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冬季时,该国却是夏季,而北半球夏季时,那里却是冬季。这一特点有利于吸引北半球的旅游者。例如,北半球冬季时,某些国家气候严寒,那么正值夏季的澳大利亚,必然对这些国家的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2)澳大利亚的自然旅游风光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
许多地区气候比较优越。虽然澳大利亚总的来说是炎热干燥的国家,但是还有好多地方,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旅游区,气候条件比较优良。澳大利亚有将近1/3的国土在南回归线以北,属于热带,而其他地区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大陆的四周有海洋环绕,没有大片的高峻的山地,一般来说,靠近海洋的周边地区气温比较适中,而澳大利亚的旅游区主要就集中在这些地方。该国气候较为干燥,即使在比较湿润的地区,一年中常常有干燥或相对干燥的时期,晴朗的天空和明媚的阳光为旅游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视频中你认识哪些澳大利亚奇异的动植物,它们的特别之处体现在哪?为什么为澳大利亚所特有?
袋鼠、鸭嘴兽、鱼狗笑、考拉、鸸鹋、针鼹等动物。澳洲银桦、金蒲桃、瓶干树、昆士兰贝壳杉、火轮木、火焰木、斑克木、白金汉、澳洲鸭脚木、肯氏南洋杉、澳洲莲叶桐、南方巨盘木、澳洲坚果等植物,它们都比较古老,成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由于澳大利亚大陆在地质史上早就与其他大陆分离,因此形成了许多特有的野生生物。
4)视频中提到了哪些著名旅游景点,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介绍一下吗?
(1)红色巨岩——艾尔斯岩石
爱尔斯岩石位于澳洲大陆中部的沙漠地区,该岩石周长 9公里 ,海拔 867米 (地面高度 348米 ),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独立的岩石。这块神秘又奇妙的巨岩,壮观雄伟的气势令人震撼,还有她从每一个角度所表露的橘红色曲线,也让人着迷,无论黄昏还是清晨!
(2)世界海洋遗产——大堡礁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巴布亚湾与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域,绵延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外的大陆架上,北面从托雷斯海峡起,向南直到弗雷泽岛附近。大堡礁由三千个不同阶段的珊瑚礁、珊瑚岛、沙洲和泻湖组成,蔚为奇观。
(3)澳洲之最——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贝尼朗岬角。这座综合性的艺术中心,在现代建筑史上被认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性标志。
悉尼歌剧院的外型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与周围景色相映成趣。每年在悉尼歌剧院举行的表演大约3000场,约二百万观众前往共襄盛举,是全界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
(4)袋鼠岛
袋鼠岛是澳洲知名的生态自然保护区和度假观光胜地,位于南澳洲境内,是澳洲第三大岛。
海豹湾:海豹湾坐落在袋鼠岛南面的海滨,这里大约栖息着500多种类的海狮,占全球的海狮总数的10%,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狮自然生态保护区。
福琳德斯凯斯国家公园(Flinders Chase National Park)是岛上最大的原始森林国家公园,有多达400多种稀有植物和20多种古老的哺乳动物常年生长在这里。
5.观看该视频后,你有何感想?
3.课堂练习
1、澳大利亚位于亚洲 ,面积居世界第 位。
2、澳大利亚的地形分布特点为
3、举三例澳大利亚古老动物
4、举三例澳大利亚观光景点
4.课后反思
本课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手段,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积极性非常高,观看后能积极思考参与探讨,教学效果较好。
【课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1·通过澳大利亚资源分布其后分布图气候分布图地图等资料了解的经济特点。
2·分析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3·根据资料试分析澳大利亚城市人口分布规律及形成的原因。
【学习目标】
1.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2.知道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在地图上指出其主要的城市。
【教学模式】
365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媒体学习法。
【教具准备】
澳大利亚农牧业图、矿产资源分布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定向示标
1:板题示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读下图,你知道这些是哪国的经济生活方式么?
学生回答:澳大利亚。
师:你还知道这些是澳大利亚的哪些生产活动吗?
学生:牧业、采矿业、旅游业。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积极搜集关于本课的相关信息,为下部学习奠定基础。过渡语: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课的知识,请看学习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
⑴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⑵知道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在地图上指出其主要的城市。
学生活动:
朗读、明确目标。
景点介绍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a Tourist Attraction
Your role: a tour guide
Your audience: a group of foreign tourists
Your introduction should include:
1.some welcoming words
2.the schedule for the day]
3.a deion of the place the tourists will be visiting
(e.g. a scenic spot or a historical site etc.)
I feel it a great honour to be your tour guide today. First, on behalf of my company, I warmly welcome all my distinguished guests from Australia to Shanghai and the Oriental Pearl TV Tower.
Located on the Huangpu River, the Oriental Pearl TV Tower is now the symbol of the city. Built in 1994 and opened to the public in 1995, it is now the highest building in Shanghai and the third highest in Asia. The Tower has a quite unique structure and consists of 3 large and 5 small balls. Inside the balls, you can have a bird's eye view of the city.
Our schedule for the trip to the TV Tower is as follows: you have an hour form 9:30-10:30am to experience the history of Shanghai on the first floor. Then we'll assemble in the middle of the hall at 10:30 and have another hour to overlook the beautiful city sceneries in the middle ball. Finally please do remember to go to the top ball at 11:30 to enjoy your lunch.
Thanks for listening. Have a good time!
7月27日,我们坐飞机来到了这座美丽的城市——悉尼。刚出机场,一股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我们做了巴士来到了东凌飞小学(lindfieldpublicschool)。我哼着小歌进了这所远近闻名的小学。
迎接我们的同学都十分热情,我认识了两个朋友Dorothy和Alison我和李易如住在她们家,她们是台湾人,我们的“奥巴马”也是华人。所以和他们交流很轻松,我们生活得十分融洽、开心。他们每天都用热气腾腾的饭菜招待我们,也经常带我们去附近的公园附近的商场或者在她们家的草坪上玩。
在学校的第一天,校长亲自来为我们亲自介绍这所学校的历史啊等等。通过一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许多知识。在后面的几天,我们跟着同学们一起上课、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吃饭等等,我们还跟学校的学生一起去野生动物园去了解动物、认识植物。了解了土着人是如何生活的比如:她们喝水就吮吸草树里面的草,他们饿了就吃一种十分酸涩的果子。她们用一种树皮去编织一些篮子啊等。我们和东凌飞小学的同学就像这样愉快的生活、学习着。
通过这次游学,让我们了解、学习了许多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英语水平,也同时加强了我们两校之间的友谊。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叫___X,很高兴今天能够和你们共度一天,现在允许给大家讲一讲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生活风俗、娱乐活动还有就是你们要去的著名景点。
风土人情
尽管澳大利亚常常被描绘成一个以农村为主的国家,事实上,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市区的文化和大都会的生活方式,包括可以享受到的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
澳大利亚人喜欢喝啤酒,闲暇时光尤其是周末,许多人喜欢联朋约友到酒吧饮酒谈天、欣赏音乐,或者到公园烧烤游乐。澳大利亚的城市都给人开阔的感觉,有很多开阔的公园和绿地点缀其间。澳大利亚绝大多数的公园是免费的,公园连围墙也没有,四面八方都是进出公园的小径。便利的交通也可以毫不费力地将人们带入城市近郊的国家公园。
生活风俗
无拘无束是澳大利亚人的最好概括,澳大利亚有特别浓厚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气氛。人们日常互相直呼其名(只称呼名,不称呼姓),老板和员工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如是。在两大城市悉尼和墨尔本的市中心,平日中午常常可看见穿笔挺西服的白领人士或白领丽人和朋友同事聚在一起,坐在建筑物门前的台阶上吃简单的午餐,如三明治或热狗,白领人士坐在街上吃便当,同样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同样的场面在东京或香港这样的地方是难以想象的。
娱乐活动
澳大利亚人热爱户外生活,例如:爬悉尼大桥,三百六十度饱览悉尼港的壮丽景色。与海豚畅泳,参观企鹅天堂,来澳大利亚看野生动物,骑骆驼漫步,骑马、探险,各种精彩刺激的活动应有尽有。
澳大利亚人既有西方人的`爽朗,又有东方人的矜持。他们兴趣广泛,喜欢体育运动,如冲浪、帆板、赛马、钓鱼、地滚球、澳式足球(Australianrulesfootball,俗称footy)、板球(cricket)、橄榄球(rugby)、篮球(netball)及游泳等都有众多的热衷者。
大堡礁
举世闻名的澳大利亚大堡礁,早在1981年就被列入“世界保护遗产”名录。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珊瑚海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它绵延多公里。这里不仅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和珊瑚岛,还栖息着400多种海洋软体动物和1500多种鱼类,其中很多是世界濒危物种。美丽的凯恩斯是前往大堡礁的必经之路。
大堡礁有四百种活的珊瑚,颜色从一般的蓝色、棕色到错综复杂、难以置信的粉红及紫海扇,简直是个五彩斑烂的神奇世界。可乘坐轮船到翡翠岛进行浮潜、深浅等项目,也可以做半潜水船和玻璃船欣赏珊瑚、水母及小鱼。
维多利亚大洋路
悬崖,这里也是很多游客钟爱的自然景致。一路沿海。
波浪岩
澳大利亚的波浪岩并非是一个独立的岩石,而是由连接北边一百米的海顿岩及状似河马张口的河马岩、骆驼岩等风化岩石串连而成。
昆士兰热带雨林
位于昆士兰省东北部的昆士兰热带雨林被描述为“最古老的世界”,该雨林已于197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自然保护区。
蓝山国家公园
坐落在新南威尔士州境内的蓝山国家公园,于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蓝山全地区生长着庞大的原始丛林和亚热带雨林。
十二门徒
是由12块自然形成的礁石组成,十分奇特,令人不禁惊叹大自然的奇妙。可惜只能看见8座左右的礁石。
红色巨岩-艾尔斯岩石
艾尔斯岩高达348公尺,圆周竟然达9.4公里,而群岩卡达族他则由36块岩石所构成,占地3500多公顷土地,每块岩石则平均高达500公尺,自古以来原住民将这两块巨大岩石视为祖先圣地,不容猥亵。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是最能代表澳大利亚的建筑物,是悉尼与澳大利亚的地标。
菲利普岛自然公园
到自然公园一游的最精彩活动,显然是坐在夏地沙滩前的露天观看和等候从海中归返的企鹅队伍游行的一幕。
蓝山
澳大利亚旅游去蓝山,位于悉尼西部,被称为“丛林步行者的天堂”。因为漫山都是一种叫“尤加利”的桉树在阳光下泛着蓝光而得名。开车上山,先走铁路,一种45°左右的滑车,几分钟便直下山底。再坐索道,一种顺山势缓慢上升的缆车,又重上山顶。然后走一段人行道,在雨林中漫步,感受当年矿工运煤的艰辛。最后选择拥有透明车底的航线,悬浮于峡谷之间,俯瞰悬崖瀑布,远眺“三姐妹峰”。同在蓝山,由于每一次交通工具的选择各异,便拥有了不一样的感官体验,所谓“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这种意境。
好啦,我讲的就那么多,大家自行去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吧。
能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到温暖的南半球走一遭的确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于是,正月初八,在年味还没有完全散尽的时候,我如同南飞的大雁般来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度——澳大利亚。
飞越半个地球的旅程让我疲惫不堪,悉尼暖湿的空气又让我浑身难受,不过这和过海关前的紧张相比已经不算什么了。面对远处的边检站和身边的警犬,我的心里敲起了鼓。要是有什么问题、海关人问起什么我该怎样应对?说实话我对我的英语水平很是不自信。不过工作人员的微笑和几句问候打消了我的这种情绪。一句“hello”后接过我的护照,他麻利的动作向我阐述了他的业务娴熟。“thank you”又是一句关怀的致谢,我也不忘来一句“good night”。
我发现无论这里的工作人员还是民众,看到我们都会来一句“hello”或一个微笑。这里人的热情让我彻底忘了先前的紧张和浑身的不适。这是我忽然发现有一家商店就开在人们的必经之路上,老板还真会做生意呢,呵呵。
悉尼的早晨很舒适,恰到好处的温度与湿度让人感到十分惬意,和美味的早餐一起带给人慵懒的感觉。不错,澳大利亚就是一个慵懒的民族,以至于上午九点左右的街道上都没有什么行人,只有一些老人睡眼惺忪地浇花。这使得我们在路上没遇到堵车,也算是好事一桩吧。
而悉尼歌剧院带给人的则是另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行走于歌剧院外的广场上,你可以感受到蓬勃的活力与生机,完全不同于之前生活区里的死气沉沉。面对歌剧院,你可以感受到一种激昂的力量与年轻的活力,虽然它的年龄超过了我们所有人。而那里面正在进行的活动又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与歌剧院齐名的悉尼又一大地标建筑物——悉尼海港大桥,则呈现出十足的现代气息。它释放出来的威严与霸气告诉人们,它的魅力足以吸引所有人的眼球。
悉尼的旅程结束,我们前往悉尼的一个卫星城——中央海岸。顾名思义,这是一个沿海的小镇。而它的田园风格与现代气息相结合的氛围让我感受到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发达到了以怎样的程度。
在这里,我们与友好家庭会合了。坐在男主人的车上回家时,他问我们有没有去过悉尼歌剧院,并告诉我们他就在那里上班。这是我们顿生敬佩之情。
家里有一个和我们一般大的黑人孩子庄森。尽管来自不同的国家,我们依然很合得来,寒暄几句后我们就到后院切磋乒乓球了。转眼到了晚饭时间,奔走一天的我们早已阻止不了肚子里的响声。女主人是一个很和善的黑人妇女,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她的厨艺真的不错,尽管是西餐,我们也丝毫没有什么不适,反而得以享受其中呢。
三天的学习生活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枯燥,相反,这三天让我改变了对英语课的定义,这得益于外教幽默的教学风格与精彩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堂已经超越了教与学的范畴,而变得更像是一种学术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值得注意的是,那里的教室没有讲台,这其实有意无意的增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散学归来,居然还有大把的时间,使习惯于放学写作业的我来说一时间不知该干什么好。于是我坐在院子里,看浮云飘过,享受那过去无法享受到的闲适。人们都说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是快节奏的,而我在这里却丝毫没有匆忙的感觉。在这里我感觉到的是一种惬意与闲适的小资生活。
今天终于去了一直向往的悉尼动物园,动物园位于悉尼港,和悉尼歌剧院隔海相望。坐船不到二十分钟,便到了那里。
缆车缓缓地行使在动物园的上空,可以看到园内的许多动物,动物园宽阔、敞亮,俨然是个综合天然的养殖场。我下了缆车,首当其冲要观赏是赫赫有名的考拉。考拉又名树袋熊,有一身又厚又软的浓密灰褐色短毛,胸部、腹部、四肢内侧和内耳皮毛呈灰白色, 生有一对大耳朵,耳有毛茸,鼻子裸露且扁平,没有尾巴,每天18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整天爬在桉树上懒洋洋地睡觉。吃桉树的叶子为食物。因为它太懒了整个身子蜷成一团了,无法看清它的真面目。有点失望。当然我会和它合个影留下纪念。
考拉馆的旁边是袋鼠的饲养区,袋鼠是澳大利亚的象征,小的哑哑袋鼠长才0.2米,大的有1.8 米。袋鼠宝宝躺在妈妈的口袋里,它们在园区、在路边,有的躺着、有的蹲着、有的在路边散步,一点也不怕人。我和妹妹轻轻地摸摸它们,袋鼠还很友好地按着我们拍照呢。
鸭嘴兽也是澳大利亚的特产,产在澳大利亚南部。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在鸭嘴兽馆的水箱里,昏暗的灯光下,在水草丛中我终于发现了它的踪影。鸭嘴兽体型较小,嘴像鸭嘴,四肢有璞,还有一个扁扁的毛茸茸小尾巴,在水中游来游去。十分好玩。
因为时间紧,我尽量去看我们国内没有的动物,我看到了好客的企鹅、五颜六色的鹦鹉、各种各样的蜥蜴、还有塔斯马尼亚恶魔---- 袋獾。我们还观看了海狮的精彩表演。
时间过得特别快,来不及看完动物园内的其他动物,要离开这里回家了,真有点依依不舍。
悉尼――澳大利亚最大最繁华城市
悉尼歌剧院
蓝山
猎人谷
斯蒂芬港
墨尔本――文化和花园之都,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
大洋路
菲利普岛
蒸汽小火车
莫宁顿半岛
塔斯马尼亚――澳大利亚唯一的岛省,拥有世界上最清新的空气,自然景色完胜
酒杯湾
摇篮山
亚瑟港
堪培拉――澳大利亚首都,是专门为了设立首都而兴建的一座城市!是非常新的一座城市!是一个风景非常好却有点无聊的城市!
国会大厦
外国大使馆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高等法院,战争纪念馆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黄金海岸――著名旅游胜地,黄金一般的沙滩,游乐活动都快数不过来了
主题公园
热气球
萤火虫洞
学冲浪
乌鲁鲁――澳大利亚的心脏,世界自然遗产,深受国际游客喜爱
艾尔斯岩
卡塔丘塔国家公园
寂静之声沙漠星空晚宴
帝王谷
阿德莱德――南澳首府,澳大利亚的美酒佳酿之都
芭萝莎谷
德国小镇
袋鼠岛
维克多港
凯恩斯――城市不大,名气非同凡响,为什么?有大堡礁!
大堡礁
海底神奇世界
库兰达小镇
丹翠雨林
汉密尔顿岛――最热门度假小岛!拥有澳大利亚最豪华酒店,没有之一!
Qualia
心形大堡礁
白天堂海滩
圣灵群岛
布里斯班――G20峰会在这开的
费沙岛
摩顿岛
澳大利亚动物园
龙柏考拉动物园
珀斯――西澳首府,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
尖峰石阵
波浪岩
罗特尼斯特岛
玛格丽特河
风土人情
尽管澳大利亚常常被描绘成一个以农村为主的国家,事实上,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市区的文化和大都会的生活方式,包括可以享受到的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
澳大利亚人喜欢喝啤酒,闲暇时光尤其是周末,许多人喜欢联朋约友到酒吧饮酒谈天、欣赏音乐,或者到公园烧烤游乐。澳大利亚的城市都给人开阔的感觉,有很多开阔的公园和绿地点缀其间。澳大利亚绝大多数的公园是免费的,公园连围墙也没有,四面八方都是进出公园的小径。便利的交通也可以毫不费力地将人们带入城市近郊的国家公园。
生活风俗
无拘无束是澳大利亚人的最好概括,澳大利亚有特别浓厚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气氛。人们日常互相直呼其名(只称呼名,不称呼姓),老板和员工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如是。在两大城市悉尼和墨尔本的市中心,平日中午常常可看见穿笔挺西服的白领人士或白领丽人和朋友同事聚在一起,坐在建筑物门前的台阶上吃简单的午餐,如三明治或热狗,白领人士坐在街上吃便当,同样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同样的场面在东京或香港这样的地方是难以想象的。
[澳大利亚旅游景点介绍]
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3.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4.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
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比较综合、解说等方法。
教具准备
1.有关澳大利亚录像资料。
2.实例图片。
3.自制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歌曲《浪迹地球》引入,展示澳大利亚人文和景观的特色图片。教师出示《悉尼歌剧院》图,创设情境,引出澳大利亚之行。
板书:澳大利亚
[讲授新课]
过渡语:今天我们要去澳大利亚旅行,开始行程之前,首先要了解它在世界中的位置。
电脑展示:课本73页图8.35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
学生活动:①学生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②以它为中心,找出与澳大利亚相邻的大洲和大洋。
提问学生:在我们开始澳大利亚之行之前,请你谈一谈,我们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学生回答:服装、饮食、语言、货币等方面做准备。
过渡语:第一站我们到悉尼去参观野生动物园。
教师提问:你知道澳大利亚有哪些特有生物吗?
学生:袋鼠、鸭嘴兽、考拉等。
教师:这些动物长什么样,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园。
电脑展示:动物的图片。老师做简单介绍。
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是澳大利亚人生活中的一道重要风景。你们看,前面 那只袋鼠正拖着美丽的长尾巴,怀藏可爱的“小宝贝”,跳跃着前进在澳大利亚广袤的牧场上,整洁的城市里。
鸸鹋: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不过它比鸵鸟更高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之一。不过翅膀和尾巴已退化,所以不会飞翔,但善于奔跑,有“飞毛腿”之称,并能连续长跑,因此赢得了“长跑运动员”的声誉。
鸭嘴兽:它是哺乳类却会下蛋,它最主要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亦兽亦鱼,而又非兽非鱼。它是水陆两栖动物,它通过下蛋繁殖后代,但它所孵出的小鸭嘴兽又是哺乳的,因此,生物学家经过多年的争论,才将鸭嘴兽列为世上稀有的“卵生哺乳动物”。
树袋熊:与我国大熊猫相媲美。它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孩儿脸,一个黑黝黝的大鼻子,一双黑豆似的`圆眼睛,两只毛茸茸的短耳朵,一身又厚又密的灰色毛,滑稽可爱、憨态可掬。它们虽然属于走兽,但几乎从不下地行走,它们吃在树上,睡在树上,以树为家。
老师提问: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很古老。
教师提问: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试着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解释一下。
电脑展示:大陆漂移的图片。
分段提问:
1.澳大利亚大陆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的?
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3. 引申思考: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大陆,不仅仅是澳大利亚大陆,还有南极大陆,为什么澳大利亚大陆有那么多特有动物,而南极大陆却很少呢?
学生活动:讨论。
学生回答:
1、6500万年前。
2、会减缓生物进化的速度。如果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
3、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老师补充小结:由于澳大利亚远离其他大陆,海洋阻碍了各大陆间的动物迁徙与交流,使旧大陆上的高级食肉猛兽,如狮、豹、虎、狼等无法自己远涉重洋来到这里,也使这些古老动物得以保存至今。所以独特位置是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得以保存的一个重要原因。
板书:位置——孤立于南半球海洋上
总结过渡: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面积76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居一方,独立发展。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演化缓慢,又没有大型食肉天敌的侵扰,许多珍奇的原始动物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现在,我们一起来体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真实含义。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模拟播音员给大家朗诵课本74页资料。
师生互动:老师提问,学生齐答来帮助学生抓住资料当中的关键词语。
老师提问:澳大利亚有多少种其他大洲没有的植物?
学生齐答:9000种。
老师提问:澳大利亚有多少种其他大洲没有的鸟类?
学生齐答:450种。
老师提问:全球有多少有袋类动物分布在这里?
学生齐答:全球150种除了南美洲有几种外,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
板书:种类繁多
过渡:参观完悉尼动物园,下面我们去墨尔本,参观牧羊场。
电脑展示:墨尔本《牧羊场》的图片和视频。
教师讲述:这是澳大利亚墨尔本附近的牧羊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设置悬念:澳大利亚盛产羊和羊毛,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然而①澳大利亚是从何时开始发展养羊业?②又是谁最先把羊这种澳大利亚大陆原本没有的动物引入这块乐土的?
学生回答:18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只绵羊。
教师提问:为什么澳大利亚非常适合绵羊的生长和繁殖呢?
学生:气候、地形适宜。草多,没有大型食肉动物。
电脑展示:展示《澳大利亚地形》空白图。
老师提问:澳大利亚的地形东部、中部西部有什么差异?
学生回答: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
电脑展示:视频,补充大自流盆地相关知识。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位澳大利亚牧场主的话,如果仅从地形的角度来考虑的话,你准备把你的牧羊场建在何处?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可以一年四季露天围栏放牧。
电脑展示:《澳大利亚的气候》图片。
教师提问:说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回答: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位澳大利亚的牧场主的话,如果仅从气候的角度来分析的话,你又准备把你的牧场分布在哪里呢?如果综合地形和气候因素,你又有什么打算?
学生自由讨论。
学生回答:分布在中部、西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东南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西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区。
电脑展示:《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图。教师提问:澳大利亚的养羊业有几种方式?
学生:两种。一种粗放牧羊带,一种是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澳大利亚对外贸易总公司的经理的话,如果你们公司主要出口羊毛和小麦的话,你觉得这些工业原料应来自于澳大利亚的哪些地区?
学生回答:东南部和西南部。因为那里是羊毛和小麦混合经营带。
过渡:同学们,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是多少呢?(120人/平方千米)你们知道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是多少吗?(学生看书了解2.5人/平方千米)是我国的1/45。澳大利亚国土面积是多少?(768万平方千米)由此,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澳大利亚的农场规模很大,一般可以达到几千公顷。这么少的人要管理这么大的农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呢?
学生结论:农牧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老师:时间差不多,旅行快结束,请学生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
思维拓展:澳大利亚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学生回答:
1.发展特色农业。
2.农牧业机械化,提高粮食产量。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初中地理《澳大利亚》。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要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自主、合作、探究;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转变教师角色,教师应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辅导者”。基于这些理念,对“澳大利亚”一节我是这样处理的,在拟定课程目标后,重组教学内容,从网上搜索图片、设计并制作了“澳大利亚” 幻灯片课件 。为学生提供较完备的知识系统,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探究协作交流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澳大利亚”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的又一个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教材没有直接介绍澳大利亚地理特征,而是选取了几个形象的标题,如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来突出澳大利亚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都隐含在形象的标题中,因而吸引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空间。
就本节课的教学实际来看,课堂需消化的知识容量大,新课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较多,所以如澳大利亚的城市、工业部门等只作简单介绍,而将重点放在独有动物的形成、探究其养羊业的分布以及矿产品的分布上,其目的是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弄懂。
2、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并简单分析说明其特有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
3.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和方法,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判断。通过阅读有关地图,知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通过观察澳大利亚丰富而古老的动物物种特征,了解其进化缓慢的`原因。通过阅读有关地图,学习分析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对其农业、经济等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懂得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2、理解澳大利亚利用资源与自然条件优势,因地制宜快速发展经济。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
难点:
1.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学法和教法分析
在课前充分搜集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采用信息技术,将搜集到的重要信息制作成学习课件。为学生对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探究性问题;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图片,来获取地理知识。
(一)说教法
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两种主要教法:
自学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填写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结构体系,
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和动手绘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二)说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图文结合读。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填:填写知识机构提纲,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地理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地理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感性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四、部分教学程序设计:
①“袋鼠之乡”:主要内容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这个内容是澳大利亚在自然环境上与其他国家最大的差别。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图片入手,让学生对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探究性问题“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为了较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对此问题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利用大陆漂移的内容探究此问题,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三个问题(具体见课件或教案),让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合作学习。学生通过逐步探究,从而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达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②“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主要介绍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具体程序如下:首先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发展成就,简介其牧业的发展历史,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进行探究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容易了解养羊业的分布,引导学生借助地图所提供的有用信息,分别探究了解澳大利亚地形、气候特征对农牧业分布特点的影响 ,并引导学生分析自然条件与农牧业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从而对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有一定认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③ 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究地形和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容易得出结论:即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然后简单介绍澳大利亚的三大著名城市。
④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设计了 2 个活动,通过阅读材料和读图查找矿产资源分布特点,了解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即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在完成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通过以上设计的活动 ,希望引起学生对澳大利亚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的探究兴趣,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一、澳大利亚地理概况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排第六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澳洲大陆面积769万平方公立,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最小的大陆,南北长约3,700公里,东西宽约4,000公里。
澳洲平均海拔仅330公尺, 是平均高度最低的大陆。 最高峰科西科山也只有2,228公尺高。 地形虽然不高, 但澳洲的地形地貌却相当丰富多样。 无论是雄伟的乌鲁汝(艾尔斯岩), 或东澳鬼斧神工的蜂窝山, 都令全世界的观光客趋之若骛。
澳洲地表风光的差异极大, 中西部遍布着巨岩、沙漠于高原, 往东则是倾斜的台地、平原以及狭窄的海岸地形。 澳洲的海岸地形相当丰富, 从悉尼以西悬崖峭壁的蓝山, 布里斯班以西耸立着火山口岩颈的玻璃屋群山, 到阿德莱德西部平坦的南岸大草原, 让澳洲的海岸区除了有广阔的沙漠以外, 还以多变幻的地表风貌孕育出丰富多样的植物。
毛利与达令河是澳洲境内最长的水系, 它所灌溉的毛利达令盆地范围达100万平方公里, 相当与澳洲大陆面积的14%。 在澳洲大陆中央的艾尔湖, 是个广达9,000余平方公里的大型咸水湖, 大部分时间都呈现干涸状态。
澳洲约有1/3的陆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北, 其余地区则延伸至南纬39度。 澳洲大约70%的地区都是干燥或半干燥地区, 中部地区大多不适合人类居住。 澳洲的11个主要沙漠, 即已占据澳洲陆地20%的面积。 而因为雨量过少, 澳洲1/3以上的地区几乎都可以称作沙漠地带。
澳洲的平均降雨量为465公厘, 但每年降雨量差异很大, 降雨的地点也极不平均。 艾尔湖盆地是最干燥的地区,平均年降雨量不到125公厘; 塔斯马尼亚东北部与西南部的热带地区, 则是雨量最丰沛的地区。
即使如此, 澳洲沿岸地区仍有灌溉良好的土地。 而这些地方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带。 澳洲人在自己的国家内就能体验多种不同的气候, 从最北端炎热而潮湿的热带气候, 到中部东西海岸的温暖宜人, 甚至更凉爽的南部海岸和塔斯马尼亚。 澳洲各地都有温暖的夏季与相当温和的冬季, 在人口密集区也几乎不下雪。 澳洲的最高温记录于1889年出现在东北部内陆的科隆古里, 为摄氏53度;而最低温为零下23度, 于1994年出现在科西科山附近雪原的夏缘蒂隘口。
澳洲共有三个时区: 位于东海岸的各州(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维多利亚州、首都特区、塔斯马尼亚州)和中国的时差为2个小时(北京时间+2小时),中心地区(南澳州和北领地)与东部时间时差为30分钟(北京时间+1.5小时),西部地区(西澳洲)与东部时差2个小时(与北京时间相同),另外, 原则上从10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到3月份的最前一个星期天为止,在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首府特区, 塔斯马尼亚州(该州从10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天开始)实行夏令时(被称为“白天节约”制)。 这时候这些州和中国的时差又将增加1个小时, 也就是说实行夏令时的悉尼和中国的时差将会是3个小时。 但是,夏令时的实行和起始时间各州每年都又规定, 需即时确认。
二、澳大利亚的地理风貌
1、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上,东临太平洋,西面和南面临印度洋,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澳大利亚
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
2、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小,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3、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三大部分,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为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有典型的大
自流盆地(澳大利亚大盆地),东部为大分水岭。
4、墨累河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从东南部注入印度洋。
5、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气候具有半环状分布的特点,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大。
6、由于澳大利亚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所以其生物独特性非常突出,特有的动物有袋鼠、鸸鹋、
鸭嘴兽,考拉等。
7、澳大利亚羊的数量特别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8、澳大利亚农牧业占重要的地位,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
9、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品出口比重大,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0、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一、澳大利亚地理位置
澳大利亚(Australia),是全球占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是世界上唯一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也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不仅国土辽阔,而且物产丰富。澳大利亚国境东南邻近新西兰,西北邻近印度尼西亚,北边靠近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和东帝汶。它是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大陆,也是地球上最大的海岛及单一国家的大陆,总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
二、澳大利亚的气候
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国土,约70%,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居住.澳大利亚有11个大沙漠,它们约占整个大陆面积的20%.由于降雨量很小,大陆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实际上被沙漠覆盖.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中部洼地及西部高原均为气候干燥的沙漠, 能作畜牧及耕种的土地只有26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带,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带,适于居住与耕种.这里丘陵起伏,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个沿海地带形成一条环绕大陆的“绿带”,正是这条“绿带”养育了这个国家.然而,澳大利亚内陆贫瘠干旱地带却蕴藏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铁矿储量占世界第二位,各种矿产为澳大利亚带来大量的财富.
澳大利亚的平均年降雨量为465毫米,每年雨量的变化幅度很大,分布很不均匀.最干旱的地区是艾尔湖流域盆地,平均年降雨量不足125毫米.最湿润的地方是东北热带地区和塔斯曼尼亚州西南地带.澳大利亚的沿海水量充足、土地肥沃,大部分人都居住在沿海一带.澳大利亚人各地的气候很不相同.大陆北部地区是湿润的热带气候,东部中央地区和西部沿海有温暖而不太炎热的气候,而大陆南海岸和塔斯曼尼亚州则较凉爽.整体而言,澳大利亚各地都有温暖的夏季和不太冷的冬季.在澳大利亚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的地方是东北部内陆的克隆卡里,1889年克隆卡里的气温曾高达摄氏53度;而最寒冷的地方是夏洛特隘口,1994年,科西阿科斯山附近的雪野中气温最低纪录为摄氏零下23度.
澳大利亚气候比欧洲或美洲温和,尤其是北部,气候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相近.在昆士兰州、北领地及西澳大利亚州,一月份(仲夏)的温度白天平均为摄氏二十九度,夜间为摄氏二十度;而七月份(隆冬)的平均气温分别约为摄氏二十二度及摄氏十度.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塔斯曼尼亚州及南澳大利亚州一月份的白天平均气温约摄氏二十六度,夜间为摄氏十六度,而七月份则分别为摄氏十五度及摄氏七度.
七下地理澳大利亚课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文、动物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亚丰富的资源条件;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规律;了解“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2.通过阅读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农牧业分布图,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的道理,加强对学生的人地观教育。
教学重点
1.从地形和气候因素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
2.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多特有古生物的原因分析。
2.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等。
教学准备 自制幻灯片、录像片段等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板书设计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世界第一“羊”业大国
2.发达的农牧业生产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丰富的矿产资源
2.迅速发展的服务业
3.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录像:袋鼠。
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动物?是哪个国家特有的吗?
生: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袋鼠。
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澳大利亚.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引导读图:出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并闪烁澳大利亚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其地理位置。(1) 半球位置 (2)海陆位置 (2)纬度位置
生:(略)。
师: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一个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澳大利亚大陆分布着丰富的古老生物物种。(播放“澳大利亚动物园”视频资料)其中有: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驼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等等。看到它们,仿佛进入到遥远的地球演化年代。
师: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两种特有的动物,
你知道它们是哪两种吗?(出示澳大利亚国徽)
生:袋鼠和鸸鹋。
师: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是澳大利亚人生活中的一道重要风景 。袋鼠拖着美丽的长长尾巴,怀藏可爱的“小袋鼠”,跳跃着前进在澳大利亚广袤的牧场上,洁净的城市里。
鸸鹋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 它比鸵鸟更高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之一不过翅膀和尾巴已退化,不会飞翔,但善于飞跑,由“飞毛腿”之称,并能连续长跑,因此赢得了“长跑运动员”的称号。
师:其实,澳大利亚还有许多世界上特有的植物,例如桉树等。因此,有人把澳大利亚称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下面请同学们来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 澳大利亚长期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对生物的进化会有什么影响?
(2)南极大陆为什么特有生物少呢?
生: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师:对问题进行总结。(分析1: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就同其他大陆分离,长期独自占领着南半球的一块大陆,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的演化很缓慢,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种类;2:南极大陆由于自然条件太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没有留下大量的特有生物。)
师: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有关澳大利亚动植物资源种类的阅读资料,同学们可以从中体会一下澳大利亚这个“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含义。(可以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生:谈自己的具体体会和感受。
师:(过渡语)澳大利亚尽管古老的动植物多,但如果从数量的多少来说的话,澳大利亚在世界上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国家居然有将近2亿头羊,是世界上拥有羊最多的国家。所以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农牧产品吗?
生:回答、举例等。
师:对,有利用澳大利亚羊毛生产的各种毛纺织品,人们之所以喜欢“澳毛”,是因为澳大利亚羊毛质地优良。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可谓是大发“羊”财。
师: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羊呢?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P76的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然后对照P75“澳大利亚的地形”图,讨论:假如你是牧场主,如果仅从地形的角度来考虑,你准备把你的牧羊场建在何处?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
师:其实,澳大利亚不仅羊养得好,其他的农牧业部门也十分发达。下面,我们来看看澳大利亚人是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的。
师:请同学们看图8.37“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并从图中找出澳大利亚的四大农牧业区:“粗放牧羊区”“粗放牧牛区”“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师:(过渡语)现在,我们明白了人们为何将澳大利亚比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了,但有人又将澳大利亚比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让我们来读“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看看澳大利亚都有哪些矿产资源?
生:回答。
师:我国铁矿资源丰富,但是上海宝山钢铁厂使用的铁矿石还要从澳大利亚进口,为什么呢?
生:因为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质量比较好,含铁量很高。
师:澳大利亚除蕴藏有丰富的铁矿外,还有煤、石油等等,尤其是矿石产量高,矿产品出口创汇额占总出口额的很大部分。(请一个同学阅读教材P78页的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所以,人们就称澳大利亚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师:到20世纪70年代后,澳大利亚的服务性行业迅速发展起来。你们知道哪些部门是服务性行业吗?
生:(略)
师:英国移民首先到达澳大利亚,建设城市,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请同学们思考:假如是你先发现澳大利亚,你准备住在哪?或是把城市建在哪里?(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图。)
生:学生畅所欲言。
师: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人口稠密,这一带有较好的港口,对外联系便利,大城市相继出现,如首都堪培拉,全国第一大城市悉尼和第二大城市墨尔本都位于这里。因此,澳大利亚的大城市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这些城市。
生:读图,查找城市。
师:(小结)
南太平洋上有个国家,它的环境很美,那里的人“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上”,被特有动物簇拥着,正扬着悉尼的白帆驶向世界。这就是咱们今天讲的澳大利亚。
教学目标
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文、动物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亚丰富的资源条件;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规律;了解“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2.通过阅读、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农牧业分布图,进一步培养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的道理,加强人地观教育。
教学重点
1.从地形和气候因素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
2.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多特有古生物的原因分析。
2.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等。
教学准备
自制幻灯片、录像片段等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板书设计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录像)澳大利亚风光
师:同学们想知道这段视频播放的是什么地方吗?
(课件展示)世界地图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
引导读图:出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并闪烁澳大利亚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其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生:(略)。
师: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一个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播放“澳大利亚动物”视频资料)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澳大利亚大陆分布着丰富的古老生物物种。其中有腹部有口袋以养育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等等。看到它们,仿佛进入到遥远的地球地质演化年代。
下面,请同学们从“大陆漂移”学说的角度来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澳大利亚长期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对生物的进化会有什么影响?
(2)南极大陆为什么特有生物少呢?
生: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师:对问题进行总结。
分析1:澳大利亚很早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海洋阻隔了生物的传播,致使大陆上没有其他动物与它们进行生存竞争;澳大利亚形成后没有发生过大的褶皱运动,地壳一直比较稳定,自然条件比较单一,故动物进化缓慢。
分析2:南极大陆由于自然条件太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没有留下大量的特有生物。
师: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两种特有的动物,你知道它们是哪两种吗?(出示澳大利亚国徽)
生:袋鼠和鸸鹋。
师: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是澳大利亚人生活中的一道重要风景。袋鼠拖着美丽的长长尾巴,怀藏可爱的“小袋鼠”,跳跃着行进在澳大利亚广袤的牧场上、洁净的城市里。有“跳高、跳远冠军”之称。鸸鹋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它的体积仅次于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之一,不过翅膀和尾巴已退化,不会飞翔,但善于奔跑,有“飞毛腿”之称。
师:请同学读一读P74页有关澳大利亚动植物资源种类的阅读资料,同学们可以从中体会一下澳大利亚这个“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含义。(可以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生:略。
师:(过渡语)澳大利亚尽管古老的动植物多,但如果从数量的多少来说的话,澳大利亚在世界上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国家居然有将近2亿头羊,是世界上拥有羊最多的国家。所以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农牧产品吗?
生:略。
师:利用澳大利亚羊毛生产的各种毛纺织品,人们之所以喜欢“澳毛”,是因为澳大利亚羊毛质地优良。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可谓是大发“羊”财。
师: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羊呢?
(展示“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图”)
师:请同学们从图中找出澳大利亚的四大农牧业区:“粗放牧羊区”“粗放牧牛区”“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讨论:为什么牧场主们要把牧羊场建在这些地方呢?
(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
小结:西部、北部、中部地区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的平原,有优良的牧草,没有大型肉食动物,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养。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平原区,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二者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图”)
讨论: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有何特点?
小结:澳大利亚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以粗放为主。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样的气候特点适宜畜牧业,同样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师:其实,澳大利亚羊养得好,农牧业部门十分发达。归纳起来是澳大利亚人是充分地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的。
师:(过渡语)现在,我们明白了人们为何将澳大利亚比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了,但有人又将澳大利亚比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让我们来读“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看看澳大利亚都有哪些矿产资源?
生:略。
师:我国铁矿资源丰富,但是上海宝山钢铁厂使用的铁矿石还要从澳大利亚进口,为什么呢?
生:因为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质量比较好,含铁量很高。
师: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澳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多达70余种。其中铅、镍、银、钽、铀、锌的已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黄金、铁矿石、煤、锂、锰矿石、镍、银、铀、锌等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和第三大铝、黄金出口国。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
(学生阅读教材P78页的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师:到20世纪70年代后,澳大利亚的服务性行业迅速发展起来。
生:略。
师:英国移民首先到达澳大利亚,建设城市,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请同学们思考:假如是你先发现澳大利亚,你准备住在哪?或是把城市建在哪里?(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图)
生:学生畅所欲言。
师: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人口稠密,这一带有较好的港口,对外联系便利,大城市相继出现,如首都堪培拉、全国第一大城市悉尼和第二大城市墨尔本都位于这里。因此,澳大利亚的大城市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这些城市。
(展示“澳大利亚地图”)
(展示“澳大利亚主要城市图片”)
生:读图,查找城市。
师:(小结)南太平洋上有个国家,它的环境很美,那里的人“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上”,被特有动物簇拥着,正扬着悉尼的白帆驶向世界。这就是咱们今天讲的澳大利亚。
注:如还有时间,播放“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视频资料。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初步说明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知道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2.能初步说明澳大利亚养羊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有关澳大利亚的羊及其他生物的地理信息,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地理现象、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并简单说明因果关系。
2.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学习探究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增强对生态保护的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澳大利亚古老生物与独特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用具:《澳大利亚》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设计:
展示课件1:(澳大利亚大标题,悉尼奥运会主题曲等)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国家──澳大利亚。谈到澳大利亚,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下面,先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们想到什么了。(找2~3位学生来讲述)
教师:我们平常用的商品有澳大利亚产的吗?
学生:澳大利亚的羊毛衫等。
教师:澳大利亚的羊毛衫世界闻名;同学们谈的非常好,看来大家对澳大利亚很感兴趣。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今天我们就从澳大利亚的羊入手,来进一步的了解澳大利亚,大家请看有关羊的资料片。
展示课件2:羊的视频
教师:看完资料,我们大家知道,澳大利亚的羊主要是什么羊呀?美利奴羊,它是绵羊的一种,这种羊的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呢?
展示课件3:美利奴羊的生活习性图片和资料(教师边讲述边演示)
教师:大家仔细看了,澳大利亚的美利奴羊具有耐渴、喜饮流水,厌恶湿热的特点,同时适宜于在干燥气候条件和开阔的地区生活。
教师:好了,我们对澳大利亚的羊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活动:给羊找家。
展示课件4:探究活动,“给羊找家”的具体的活动安排
教师:首先,我们将全班分为地形组和气候组两大组,每大组再细分为3个小组。然后,每大组同学探究同一个内容;地形组以羊的生活习性和地形图为基础,在图中标出羊的空间分布范围并说明原因;气候组的同学在气候分布图中标出羊的空间分布范围并说明原因。
最后,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在电脑上将羊拖放到相应的位置,同时给大家解释你这样摆放的原因。(具体的布置和研究的安排略)
教师:现在开始给每小组发放你们研究的内容(每小组1张图)下面开始研究。(5~7分钟)
展示课件5: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和气候图
学生:开始积极的探究活动,时间为5~7分钟。
教师:先请地形组的第1小组来说明并演示你们给羊找的家在什么地方。
展示课件6:地形演示图FLASH(在图上给羊找家)
学生:将6只羊摆放到了不同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教师:好,非常棒,其他两小组的同学有补充的或需要修改的吗?
学生:(有或者没有,两种情况)
教师:(如果有)请××同学修正。(××同学修正)你为什么会把羊放在这个地区呢?请你给大家说明一下。(××同学解释)大家同意他的这观点吗?(教师适时的点评)
(如果没有)看来大家都同意第1小组的观点,那么我请第2组的××同学给大家说明一下为什么羊分布在××地区。(××同学解释原因)再请第2组的同学说明为什么在东南部和西南较多呢?(学生解释)
教师:刚才我们从地形的角度给羊找了家,那么好,我们请第3组的同学说明一下澳大利亚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强调地理学的基础知识)
学生:东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西部是高原(或也可以说明地势的特点)。
教师:通过第一组同学的探究我们知道,不同的地形对羊的分布有重要的影响,(澳大利亚的中部大平原、东南部的墨累河和达令河平原地区、西南部的低矮高原地区等相对地势平坦、开阔,适宜于羊的生存)总的来讲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接下来,我们请气候组的同学展示你们的探究成果。
教师:首先,请第1小组的同学说明一下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强调地理学的基础知识)
学生:表述主要的几种气候类型。
教师:气候类型说的非常准,如果按我们地理学的空间思维特点的话,应该依据一定的空间顺序,应该怎么排列?
学生:按空间顺序表述。
教师: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描述,大家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说明。(学习方法的指导)
展示课件7:2幅气候图,分别让两组演示
学生:两小组学生分别说明并演示。
(两种可能,两幅图相同或有较大的区别:如果相同,请第1、2、3组的一位同学说明一个原因;如果不同,第3组的同学说明不同的原因;第2组同学说明其中的一个地区的原因。)
教师:我们根据羊的生活习性及澳大利亚气候的特点,给羊找到了家(澳大利亚的亚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等气候条件适宜羊的生存)。
教师:刚才我们仅仅是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给羊找了家,现在我们来具体的看一下澳大利亚的羊的实际分布情况图。
展示课件8:澳大利亚的羊的分布图
教师:(总结)大家看,澳大利亚的羊的分布和我们的研究是基本吻合的,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但是也有些区别,这说明澳大利亚的羊的分布除受地形、气候两个因素影响外,还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比如自然因素:河流、植被等;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城市的分布、交通等。从大家的研究中我们看到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确实是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
教师:澳大利亚的羊的数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可见羊在澳大利亚经济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可是,对于澳大利亚,大家更熟悉的动物也许不是澳大利亚的羊,是什么呢?
学生:袋鼠、考拉等。
教师:好,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进一步的了解这些动物。
展示课件9:澳大利亚古老动物的视频;(2分钟)
教师:澳大利亚由于有许多古老的动物,而这些古老的动物在其它大陆上基本上都已经不存在了或者都已经进化成了其它高级的动物,因此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大家想一下,这些古老原始的动物,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能够生存到今天呢?(同桌相互议论)
学生:因为澳大利亚有适宜它们生存的环境。
教师:澳大利亚大陆是块孤立的大陆,自然环境较单一。那么,澳大利亚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周围是海洋。(东:太平洋、西:印度洋)
展示课件10:大陆漂移学说(边讲述边演示)
教师:根据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2亿年前,澳大利亚和其它大陆是连在一起的,6500万年前澳洲大陆和其它大陆分离,孤立于大洋之上,由于长时间的孤立,使得澳大利亚的动物进化缓慢,再加上缺乏天敌,使得这些古老的动物悠闲的生活至今。然而,今天它们却遇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先听一个小故事:1895年澳大利亚从欧洲引进24只家兔,放在墨尔本公园内,一场火灾,兔子全部跑走,由于环境适宜,几十年后,兔子遍布全大陆,到处啃食牧草和麦苗,这一祸害至今未除。不仅如此,来自其它大陆的高等动物都虎视眈眈的瞄准了澳大利亚的古老动物,因此我们全人类应该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的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使我们这些可爱的动物永远的生存下去。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从澳大利亚的羊研究到了澳大利亚古老的动物;澳大利亚之所以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由于澳大利亚具有羊生活的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比如地形(东、中、西不同的地形)和气候(以热带和亚热带为主的气候);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是由于6500万年前就和其它大陆分离,是一块孤立的大陆,形成了相对比较单一的独特的自然环境。
展示课件11:总结图,边总结边演示
教师:课后探究: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大陆,不仅仅是澳大利亚大陆,还有南极大陆。为什么澳大利亚大陆有那么多特有生物,而南极大陆却很少呢?
展示课件12:课后探究问题
注:本节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体现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