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共含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allmeann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大气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关于招生和就业问题,中国气象局人事教育司王梅华处长介绍了国家气象局系统大气科学类人才需求现状与展望。指出在未来,国家气象局系统和军队系统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量大于毕业生的供给量。所有院校的统计结果都表明,大气科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就业率在高校各专业中位居前列。学校概况在未来几年,预期这种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仍会继续下去。但另一方面,国家气象局系统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是县和地区级单位,一些毕业生不愿去基层单位就业,造成人才相对过剩。
良好的就业前景对师资队伍规模、招生规模和国家对大气科学教育的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师资队伍规模偏小,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学生的要求,相关高校应对此加以重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国家应加大对大气科学教育的投入。
大气科学专业都需要很好的数学、物理基础。国家气象局系统面向全国各大学招聘人才,大气科学的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只能先招收优秀的数学、物理等非气象专业毕业生,经过气象知识培训后再上岗工作。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副司长石曙卫表示,气象人才需求量极大,仅县级以上气象部门20就需要1300多人,再加上与气象相关的各服务部门,需求缺口应在万人以上。
大气科学专业系理学类专业,现代大气科学将深入到环境科学,地面太阳光谱辐射(尤其是紫外线辐射)的变化,低层大气CO2、O3、离子及其他成份浓度的增加,酸雨与降水化学组成变化等都直接严重影响到人类、动物、植物、森林及生态系统。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因此大气科学也向着研究:大气与地球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大气组成与地球生态的探测性的全球或局域的观测网。
大气科学专业工资待遇
截止到 12月24日,39600位大气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890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352元,6-7年工资4000元,0-2年工资4412元,10年以上工资5412元,3-5年工资5413元,8-10年工资15936元。
二、大气科学专业就业方向
国家气象局系统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是县和地区级单位,一些毕业生不愿去基层单位就业,造成人才相对过剩。良好的就业前景对师资队伍规模、招生规模和国家对大气科学教育的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师资队伍规模偏小,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学生的要求,相关高校应对此加以重视。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由中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成都理工大学在“产、学、研”全面合作的基础上强强联合、于在亚洲最大的受控核聚变实验基地创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公办、国有)。在教育部专家组对全国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全面考察评估中被评为独立学院本科教学水平优秀高校。年4月,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作为四川独立学院的代表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组对学生管理新规定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专家组一致认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学生管理规定的工作扎实,以学生为本,依法治校,严谨治学,科学管理,育人成绩卓著。20以来学院先后获得
“中国一流高等独立学院”、“全国十大著名独立学院”、“全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0强”、“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院校”、“中国教育十大责任诚信独立学院”、“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卓越成就奖”、“全国教育管理创新十大独立学院”等荣誉称号和奖项,名列中国综合实力百强独立学院第6名。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位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所在地、一代文豪郭沫若的故乡―乐山市,座落于天下名山――峨眉山东麓的青衣江、大渡河、岷江三江汇合处,与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隔江相望,包孕于峨眉天下秀色之中。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占地面积1138亩,建设规划面积1638亩,教学建筑面积46.6万平方米,集历史文化、自然风景为一体,是四川独立学院中唯一获评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绿化模范先进学校、园林式单位的高校,是一所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生态型园林式大学。
双重优势厚积薄发 人才荟萃强劲发展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发扬中国核工业“两弹一艇”、“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秉承成都理工大学“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校训和中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修德、博学、笃行、报国”的核心价值观,融汇乐山地区独有的深厚的自然与文化底蕴,形成了“敢为人先,奋发图强,育才树人,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科学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动力。
目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已涵盖理、工、经、管、文、艺术6大学科门类,63个本专科专业,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通过校企联合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提升了专业内涵,突出了专业特色。同时,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并大力开展“质量工程”建设,目前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项、省级实践教学改革项目2项、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教改项目6项、校级特色专业4个、校级教学团队5个、校级精品课程44门。形成了以理工科为基础,新型应用型专业为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分别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和著名高校聘请了一批富有教学、科研经验并成果丰硕的专家、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先后引进硕士、博士生650余人作为师资队伍的中坚骨干。目前我院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及博士、硕士学历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87.5%。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结构优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稳定雄健的教学队伍。
科研出成果 论文誉内外 创新促发展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培养学术和科研能力,学院2006年申报国防军事科研课题获得批准,完成国防军事科研课题任务,受到验收组专家的高度评价,为我国独立学院进入国防科研工作开创了一条新路。在中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教师积极参加国际最前沿重大科研“国际受控热核聚变堆(ITER)”的相关研发工作,借鉴平台,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和“核技术与高新技术研究所”与地方大中型企业成功对接项目30余项,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果。此外,我院教师还承担了国防科技工业局、中核集团公司、省教育厅等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学院设立科研发展基金项目40余项。曾先后获得“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收入EI的71篇,收入SCI的40篇,培育和形成了教研创新和科技创新团队。
招生就业进出两旺 社会满意持续走强
学院在校生达17000余人,面向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已为社会培养毕业生0余人。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持续加大就业经费投入,确保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从大一学生开始即开展就业咨询和职业生涯指导教育,为其未来就业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在中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国家实验室及各大中型企业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建立实习及就业办事处,利用中国核工业平台向核电站及核工业系统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有针对性的举办各类供需见面会、设立企业奖学金、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途径,极大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几年达到95%以上,部分专业达100%,毕业生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的强劲发展态势。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0强”、“四川省高等院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并被四川省人事厅命名为“西部大开发人才培养基地”。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就业前景]
大气科学专业系理学类专业,现代大气科学将深入到环境科学,地面太阳光谱辐射(尤其是紫外线辐射)的变化,低层大气CO2、O3、离子及其他成份浓度的增加,酸雨与降水化学组成变化等都直接严重影响到人类、动物、植物、森林及生态系统。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因此大气科学也向着研究:大气与地球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大气组成与地球生态的探测性的全球或局域的观测网。
中国教育在线提醒广大考生,大气科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气象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进行人文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另外,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系统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进行大气探测的技术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国家气象局系统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是县和地区级单位,一些毕业生不愿去基层单位就业,造成人才相对过剩。良好的就业前景对师资队伍规模、招生规模和国家对大气科学教育的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师资队伍规模偏小,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学生的要求,相关高校应对此加以重视。
工资待遇
截止到 12月24日,39600位大气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890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352元,6-7年工资4000元,0-2年工资4412元,以上工资5412元,3-5年工资5413元,8-10年工资15936元。
城市就业指数
大气科学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东营。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27个]、无锡[22个]、上海[15个]、广州[10个]、深圳[6个]、南京[5个]、成都[4个]、朝阳[3个]、武汉[3个]、厦门[2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东营[24999元]、吉林[0元]、无锡[18999元]、()上饶[13000元]、潍坊[12499元]、济南[1元]、承德[7665元]、天津[7204元]、上海[7172元]、珠海[6999元]、北京[6409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大气科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理学类中的大气科学类,其中大气科学类共2个专业,大气科学专业在大气科学类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理学大类中排名第40位。
在大气科学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化学,信息安全,医学信息学,系统理论,物理学,生物信息学,环境科学等。
大气科学具有多学科交叉点的特点,要求学生知识面广泛,不仅要掌握气象知识,还要具备相关行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大气科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进行人文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大气科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气象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国家气象局系统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是县和地区级单位,一些毕业生不愿去基层单位就业,造成人才相对过剩。良好的就业前景对师资队伍规模、招生规模和国家对大气科学教育的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师资队伍规模偏小,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学生的要求,相关高校应对此加以重视。在未来10年,国家气象局系统和军队系统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量大于毕业生的供给量。所有院校的统计结果都表明,大气科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就业率在高校各专业中位居前列。
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9600位大气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890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352元,6-7年工资4000元,0-2年工资4412元,10年以上工资5412元,3-5年工资5413元,8-10年工资15936元。按大气科学专业相关职位统计,大气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是:北京。在“大气科学类”中排名第 2。
据统计,大气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1、北京、2、无锡、3、广州、4、深圳、5、上海、6、南京、7、昆明、8、成都、9、厦门、10、天津,平均薪酬在58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