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应变过程中海底沉积物微结构变化对其声速的影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cong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力-应变过程中海底沉积物微结构变化对其声速的影响(共含8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ong”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应力-应变过程中海底沉积物微结构变化对其声速的影响

篇1:应力-应变过程中海底沉积物微结构变化对其声速的影响

应力-应变过程中海底沉积物微结构变化对其声速的影响

本文阐述了对海底沉积物样品在应力-应变过程中进行同步声学测量的实验工具和方法,分析了采自南海45个站位的海底沉积物样品的实验数据资料,结果表明,沉积物颗粒越粗、孔隙越小、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大,声速越高.沉积物样品在受力应变过程中,声速具有明显的'随应力而变化的特征.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应变阶段沉积物的声学特征以及应力所导致沉积物微结构变化对其声速的影响过程,这一研究将在石油地质测井和海底工程基底稳定性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作 者:李赶先 卢博 黄韶健 LI Gan-xian LU Bo HUANG Shao-jian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 刊 名:海洋通报(英文版) 英文刊名:MARINE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 11(1) 分类号:P7 关键词:海底沉积物   应力-应变   微结构特征   声速   抗压强度   seafloor sediment   stress-strain   microstructure features   sound velocity   compression strength  

篇2:光造型工艺对制件形变影响的应力-应变分析

光造型工艺对制件形变影响的应力-应变分析

研究了光造型工艺制作零件过程中存在的'变形问题,推导出单片固化层及整体零件的应力-应变关系式,并根据该应力-应变关系式提出采用对称正交扫描方式以及增加层数的措施可以消除拉弯耦合效应、拉剪耦合效应及弯扭耦合效应,能最大限度地减小零件变形.

作 者:翟媛萍 杨继全 侯丽雅 章维一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刊 名:化工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CHINA) 年,卷(期): 54(8) 分类号:O632.52 TP212 关键词:光造型   应力-应变   快速成型  

篇3:单层褶皱变形过程中最大主应力与水平应变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单层褶皱变形过程中最大主应力与水平应变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对地质构造进行定量半定量研究是地质工作者近几十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构造数值模拟是有效的定量研究方法之一.褶皱是一种典型的`构造类型,对褶皱构造进行定量半定量研究也一直是构造地质学家们所致力解决的研究课题.本文结合近年来单层褶皱构造数值模拟研究进展,以及笔者近几年来对单层褶皱所进行的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主要论述了单层褶皱变形的影响因素,单层褶皱变形过程中的最大主应力与水平应变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等.数值模拟技术为褶皱变形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在构造地质领域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作 者:周叶 林舸 龚发雄 刘士林 张德圣 ZHOU Ye LIN Ge GONG Faxiong LIU Shilin ZHANG Desheng  作者单位:周叶,ZHOU Ye(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林舸,LIN Ge(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龚发雄,刘士林,张德圣,GONG Faxiong,LIU Shilin,ZHANG Desheng(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刊 名: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年,卷(期): 31(1) 分类号:P542 P554 关键词:褶皱构造   数值模拟   最大主应力   水平应变  

篇4:汶川5.12地震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及其对周边地震活动的影响

汶川5.12地震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及其对周边地震活动的影响

汶川“5.12”8.0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对周围地区断层活动性的影响和余震发展方向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根据汶川地震同震静态位移我们计算了周围地区一些断层的库仑应力变化,并据此评价了震后周围地区断层和地震的活动性.计算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包括北川、青川、宁强等地,为库仑应力增强区,有利于地震的发生.较大的余震分布与库仑应力增强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鲜水河断裂带主要为库仑应力下降区,只有一小段为增高区,鲜水河断裂带总体上不利于地震活动.成都地区的西北部库仑应力增强,东南部应力下降.库仑应力变化的研究对大震后地震趋势的分析有重要意义.

作 者:王连捷 周春景 孙东生 吴珍汉 王薇 WANG Lian-jie ZHOU Chun-jing SUN Dong-sheng WU Zhen-han WANG Wei  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刊 名:地质力学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GEOMECHANICS 年,卷(期): 14(3) 分类号:P315.72 关键词:汶川地震   库仑应力变化   龙门山断裂带   有限元  

篇5:海底沉积物颗粒因素在不同频率下对声衰减的影响

海底沉积物颗粒因素在不同频率下对声衰减的影响

综合了多个沉积物声学测量的实验方案,提出适合研究柱状海底沉积物声衰减的实验方案.对黏土质粉砂的物理性质和声学性质作了相关处理,得到了在高、低两种测量频率下该类型沉积物的.波形特性、频谱特性和与沉积颗粒因素有关的孔隙度对声衰减比的影响.进一步作了相应的回归分析,低频时方差为0.169-0.175,高频时方差为0.029-0.032,尝试总结出黏土质粉砂类型沉积物在两种频率下的声衰减趋势.

作 者:刘强 卢博 黄韶健 张福生 LIU Qiang LU Bo HUANG Shao-jian ZHANG Fu-sheng  作者单位:刘强,卢博,LIU Qiang,LU Bo(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

黄韶健,张福生,HUANG Shao-jian,ZHANG Fu-sheng(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工程中心,广东,广州,510301)

刊 名:热带海洋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OPICAL OCEANOGRAPHY 年,卷(期): 26(4) 分类号:P733.23 关键词:海底沉积物   颗粒因素   声衰减   黏土质粉砂  

篇6:PLFA方法对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PLFA方法对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利用磷脂脂肪酸(PLEA)方法分析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PLFA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显示,随着堆肥温度的'升高,嗜热菌浓度增长很快,而嗜温菌浓度却开始降低,到最高温时浓度达到最低.到腐熟期,能利用木质素和纤维素的细菌(i15:0,al5:0,i16:0,16:1wω7c,16:1ω5c,16:0)和放线菌(10Me16:0,10Me17:0 and10Me18:0)浓度大量增加.堆肥初期,部分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主要地位,部分支链饱和脂肪酸、支链不饱和脂肪酸、含有10Me的脂肪酸在堆肥后期大量增长,大部分支链饱和脂肪酸在高温阶段大量增长.

作 者:张建栋 王梦亮 刘滇生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现代化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 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34(3) 分类号:Q936 关键词:PLFA   堆肥化   微生物群落结构  

篇7:磨刀门河口近期水文动力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研究

磨刀门河口近期水文动力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研究

分析磨刀门河口近几十年来水文动力的变化并重点研究围垦和挖沙这二类人类活动对水文动力变化的影响.磨刀门河口近期水文动力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水位升高,主干分流比加大,断面平均流速增大;潮汐动力20世纪60、70年代至90年代初明显减弱,潮差减小,主要分潮振幅变小;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潮汐动力增强,潮差增大,主要分潮振幅变大,涨潮量增大.围垦加速了水位的抬升,改变了河口的径流和涨潮量分流比,使河口的断面平均流速增大,减弱了河口的潮汐动力.挖沙使河口潮汐动力增强,降低了水位上升的速度.

作 者:贾良文 吴超羽 JIA Liang-wen WU Chao-yu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近岸海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刊 名:海洋工程  ISTIC PKU英文刊名:THE OCEAN ENGINEERING 年,卷(期): 25(4) 分类号:P737.14 关键词:磨刀门河口   人类活动   水文动力   变化  

篇8:园林垃圾堆肥化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堆肥对几种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

园林垃圾堆肥化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堆肥对几种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飞速发展,养护管理中产生的剪枝、间伐材等园林垃圾的.产量不断增加.园林垃圾的简单处理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是其必然趋势.通过以园林垃圾为主要原料,研究高温好氧堆肥化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堆肥对几种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

作 者:江定钦 徐志平阮琳  作者单位:江定钦(广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徐志平(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阮琳(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

刊 名:中国园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年,卷(期):2004 20(8) 分类号:X503.233 关键词:园林科技   园林垃圾   综述   堆肥化   理化性质   植物生长  

梁实秋文化心理对其散文创作的影响

石灰湿法脱硫过程中pH条件对结垢的影响研究

应力-应变过程中海底沉积物微结构变化对其声速的影响(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应力-应变过程中海底沉积物微结构变化对其声速的影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