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寄月抒情散文(共含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利兹栗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寄月抒情散文
穿透亘古迄今飞逝的时光,月亮印证着永恒的岁月。
我感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自然感动震撼着我的心灵。
月,是一种温暖,如一双手抚摸我的长发,在耳边喃喃细语,在幸福中不愿醒来;月,是一种思念,如一首写不完的诗,在灵魂深处释放,在执着中抚平心坎;月,是一种追寻,如一支唱不完的歌,在尘世种下情缘,在冷雨中看瘦飞红;这季节,这薄凉,踩在忧伤的落叶上,沐浴在清辉皎洁的夜,遥寄天各一方的情怀.......
这意境是喧嚣纷扰中,孤寂携风的沧桑,是您抛弃我的`结果。殊不知,每笔落下泪湿纸张。
当我攒下所有的爱,那令人心动的美好,在浩瀚的苍穹绽放,闭眼享受这来自远方的馨语......
这意境是心碎刻骨中,流风携泪的怜悯,是人生无奈的结果。殊不知,诸多苦痛缄默无语。
些许淡然也是一种升华吧!
留在心中的是这季节,这月夜......
若可以,把我留在这季节里,任时光荏苒,我用最优雅的姿势歌唱你;若可以,把我留在这月夜里,任生命起伏,我用最洒脱的情怀赞美你。
月曲抒情散文
月亮,轻唱,一曲无伤,床前月光,低头,谱叮当。
――题记
我,停在发着银光的地面上,倾听月亮的倾诉。三更天的月果然更加明亮,微微拂过的风似要把这一地碎银吹到远方,不知方向。
我站在那里,听,欣赏。
孰不知月亮太亮,把天上的星映得没有光亮,而那只有深夜才有的悠悠的风声和寂静声怕也没有人感受得到。
那好似黑夜特有的,吞噬着一切的光。只散播出寂然、伤感、忧郁还有莫名的激动。
那激动从心头涌上,到了鼻尖,再到眼角,终于化成两行清泪,悄然打碎这银光铺满的大地。于是乎便捉起手边的笔写下“知己难寻,唯月懂我心……”
闲来无事,半夜也睡不着,抬头看看天上,月亮也一样睡不着,它说它要静静欣赏世人恬静的笑脸。苦笑一下,再习惯性地打开音响,正放着梅艳芳的《床前明月光》。听后不觉怔了好久,仿佛意犹未尽,于是便倒了回来,设置单曲回放,静静欣赏。
几遍下去,那优美深沉的旋律早已打动了我。心儿不觉随着歌曲流转,却是一点倦意也没有。无奈,只好抱起手掌大的低音炮向门外走去。指望着外面的风能吹吹我那杂乱的心绪,修理我那不完全的思想。
此后不觉自己挺像罗丹的巴尔扎克像的,没想到我也能当一回“口袋中的癞蛤蟆”。
自然没有大师的心绪,不过像我这样大半夜发神经跑到院子上看月亮的,怕是也没有多少吧。恐怕是现在的的人少了一分恬静的思绪,少了不知多少的忧郁啊!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一个民族须要伟大的忧郁……
于是乎唏嘘不已。
舒乙曾说,如今中国文坛能成大器者,未有也。故冷眼看如今中华之文学,皆敷衍之徒,尤为“网络文学”颇为严重……
音乐渐欲高潮,脑中不断闪现那些熟悉的'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不断闪现那些熟悉的名号:白乐天、王子安、俞伯牙、钟子期……
不觉他们是如此幸福,如今的我虽然只一介孩童,却落得“不恨为人稀,只为知音寡”的寒山境地。
月亮,笑的那样皎洁;
梅艳芳,唱的那样无羁。
关掉音乐,拭去眼角的泪,向夜的深处走去。我,对“月”当歌,用明月几时有,叹人生几何。人生几何!谁人笑我,我笑他人又如何!
月华只在夜愈来愈深下愈来愈清晰,星星只在月愈来愈亮中愈来愈黯淡。
为什么只有我悲叹,为什么月亮这样圆,为什么天上的星如此稀少,为什么月下的人入梦恬恬?!!
月光蹂躏了多少代人,月亮蚕食了多少人的心!
为什么给人空空的幻想,为什么让人痴醉于此!
月下沉睡的大地怕是再也醒不过来了,尽管天空奏着生命的和弦,也只能麻痹着那盲目丛中的大多数。
我也希望自己能像苏格拉底和老舍般彻悟,
可我发现我只能活在这笙歌醉月里,
等待着明天嗔笑我的痴傻……
再次打开音乐,再次苦笑,再次耸耸肩,再次用无奈的心走近无奈的世界……
月光山抒情散文
月光山虽然被称作山,其实是几个坡依次坐列,排成一片山的样子,但没有山的峻险,反而更有些田园的意味。
据老人讲,明朝时候一位姓鲁的官员途经桑海,一眼便看中此地风水,依山傍水,藏风聚气,实在宝地,当即就决定在此定居
而后他勘察四周地形的时候,是在晚上,看到月亮照在一片山坡上,有 如白沙,煞是好看,于是这里就叫月光山。
月光山不光风水好,土也肥,遍地都是野菜。当时令野菜长起来的时候,就有大孩子带着小孩子,提着筐篓,带着一兜零食,来这里摘菜。
不过孩子心性,开始只有几个最文静的女孩在动手,其他人都四处嘻笑玩闹起来。等他们吃完了零食,玩累了,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终于想起来家里大人交待的任务还没完成,于是都匆匆四散开来,弯腰摘菜,不再玩闹了。
月光山周边的地,慢慢地也被叫成月光山,其实已经被耕耘,成了农地了。
这里地势不平,农地也在缓坡上。从坡底到坡顶,大约有几十丈,于是大家因地制宜,种了花生。
种花生还好,收花生算是苦事。花生成熟后高度大概齐腰,拔出来也是力气活。花生茎叶上更时常藏有一种绿色毒虫,碰到皮肤立刻觉得刺痛红肿。这种虫枣树上也有,不知道是不是同一种。
这时又是酷暑,难免让人心中郁闷,烦躁难耐。不过花生地里也有好玩的,有一种兵乓球大小的西瓜。其实当然不是西瓜,只是长得十分相像,也不能吃,只能玩。
小时候关于月光山的`记忆,大抵是些玩闹的事情。等到再大一些,每年除夕,元宵和清明跟着父亲叔伯去扫墓的时候,才更认识到这山的独特意义。
月光山毕竟是山,每年扫墓都要跨过重重灌木杂草,才能找到先人的墓碑。即使每年都会清出一条路来,一年没人走,路就又变得没有了。
月光山往南五里地,有一棵极高的古树,它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树下面有三个墓碑,墓碑的主人都是清朝进士出身,身份尊贵,因此在此另立牌位纪念,所有族人每年都要上香祭拜。
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月光山将要拆迁的消息不胫而走,精明的村民嗅到了商机。因为拆迁的补偿政策,让他们纷纷放弃花生,改种了成片的小树。
现在月光山遍处是树,倒有点山的样子了。不过去年清明扫墓,月光山的路更难走了。
七夕月抒情散文
顺着那条偏僻的小路散步,感觉真是超逸。要上一个很长的坡,才能到达山林的深处,两边房舍坐落有致,蝉声满山。四周草木的清香阵阵,沁人心脾,这幽静的一隅,可算是这座小城最宜居的一处了。
尽量放慢脚步,感受着山林的幽静气息,回想着春天的时候,这里的花语喧腾的景致,那令人迷醉的一树洁白,曾经误以为是梨花,现在看到地上的残果,才知原是李树。虽然错认,但却不失为一次美丽的邂逅。
返回时,灯火已经照亮城区的宽阔道路,街道上,市声喧嚣,再回头看那幽深的一角,已经隐藏在浓浓的夜色之中了。抬头,看到一弯新月,悄悄悬在远远的一棵树梢上:如眉毛,如小舟,淡淡地颦眉,浅浅地荡漾着,有点清寒,又有点落寞。让人想起苏子笔下的寂寞沙洲,缺月一轮,映照着疏桐寒枝,词中的节令应是寒秋吧。
这枚小小的月亮,一直跟在我们身后,一会儿盯上树梢,一会儿衔着远山,一会儿又落到楼顶,冷冷的,寂寂的,又似乎满含深情,有这样的月亮陪着一起散步,真的是很浪漫的事。
想起丰子恺先生的一幅画,题目是《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黑白简拙的'笔法,宁静疏朗的情致,直入人心,竹帘,木桌,黑色的茶壶茶盅,不见人踪,却依稀音声犹在。繁华落后,人淡如水。新月高悬,天空是淡淡的留白,不着一笔,却意蕴无穷。
佛家总是好用明月入偈,将人心比作明月,只有自性清明,才能皎洁无尘,到达“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境界。而对于常人,只要静下心来,亦能“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不经意间,明月入掌,花香沾衣,寻常的景致,自有一份冲淡随意之美。有一首禅诗:“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懂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写的是夜半垂钓,船子生涯,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人眼里,一波才动,万波相随,此谓庸人自扰,有人眼里,万物得失来去,皆有缘法,那船儿,分明是满载着一船月色归来的啊。
快到家门了。想起小时候,在报纸上读到一文,说某国将造月上天,届时天上有两月,夜里可以跟白天一样明亮,当时很是向往———现在想来,幸好不是真的。
只要一枚淡淡的月亮,在寂寥的夜晚,点缀天幕,抬头可见,不离不弃,便已足够。
抒情散文《冷月》
岁月又那么轻轻地走过一季。北方已是漫天飞雪了,南方却还有丝丝阳光依依残留,或明或灰的变幻着脸庞,似乎想抓住夏的一角裙裾,渲染成最后的色彩,留给夜间那弯冷月。
冷月,原是这般催人心生惆怅,或者这种感觉只有像我这样的人才能体会。每当夜幕降临,潜在心底的怅然便拉开了帷幕,几乎在同一时间交错,夜色的美丽与心中的忧伤并存,无言中思绪笼罩暮色,蔓延到头上这弯冷月。也许人倦累了可以闭上眼睛,将一切美好的'憧憬寄予梦中去虚幻的成全,将一切忧伤和痛苦在无知无觉中休眠。那么,一个无人痛惜的夜晚,这弯清寒的冷月,却又是如何孤独的离去?或许冷月在亘古的变迁中早已淡定从容了,季节赋予它们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与人间不期而至,为这斑斓的世界涂上一层灰白的颜色,那么忧伤,那么仓促,静待轮回。
脚步不停穿梭在熙熙攘攘的尘世之中,不知道下一站是否有一盏彻夜燃守的灯火,或者转身离去的身后是否有思念挂在酸楚的脸上。倘若可以,真的愿意回首来时路,且让时光与之一起驻留,静静地看着岁月流逝,追忆那些天真快乐的童真,祭奠那些不回的青春。那些没有忧愁的日子,那些用泪水打湿的欢乐和痛苦,闭眼一想,恍如昨日,可是竟再也抓不住远去的寸影,再也无法挽留微薄的片刻,唯有暗香的芳菲夜色在一旁静静地诠释着花开花谢潮涨潮退。
秋与冬交替时候,有些微凉却不寒冷,有些萧瑟却不颓废,它是四季中最美的景色。春有些明媚,载不动离愁,夏有些激情,静不了心灵,冬有些寒冷,禁锢了温暖。唯有此时,半是空灵,半是轻盈,给人一些淡淡的忧伤却愈发清晰地洞悉着人生的深邃,悲中泣,喜中笑,聚也依依,散也依依,唯自己可知,唯自己能懂,任凭世事如何变迁,任凭人潮中如何拥挤,只望留下这一方小小的舞台供自己尽情挥舞,直到落下帷幕...
咏月抒情散文
每回赏月,望着那略带斑驳的月面,便会使劲的辨别猜想着,哪儿是桂树,哪儿是玉兔,哪儿是吴刚,哪儿是月亮奶奶在纺线。最企盼的还是那姣美的嫦娥。
这时又会想起那句凄美的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情天夜夜心。”然儿这赏月与今天飞速的科技相遇,便有些令人大跌眼镜,赏月之情几乎被“击碎”。电视画面里月亮“丑陋”毕见,原来那不过是几乎无生命气息的'“土蛋蛋”,那光辉也不是自发。(当然这些少时课本里早已读过,那时无意理会)…自然纠结之后,也无须失望。好在人性追求美与真的热情永不会削弱与泯灭。
忆起少时与月亮的一次亲密接触。还是上小学五年级,那天我与同学也是邻家小妹“彩霞”,去别的同学家作作业,傍晚回来时,我俩扒上了一辆农用拖拉机。(那时偷着扒车是时兴,既冒险刺激又省路)然儿这一扒就下不来了。拖拉机一直把我们拉到离家近二十里路外郊外的李村。
回来的路无公交,就那么一条沙土路。可我们一点都不害怕,胆怯。虽是晚上,却一点都不黑,周围明明亮亮。抬头望天上,月亮又大又圆特亮。就感觉离我们那么近,就象舞台的大灯照射着。
背着书包的“彩霞”与我,一路说说笑笑甚或戏闹,我追她一阵,她追我一阵。一会儿我俩又与月亮做起游戏来,我俩扯着手,我们走,月亮也走,我们停,月亮也停。我们瞪眼瞧月亮,月亮也瞪眼瞧着我们。就觉着月亮在跟我俩“耍心眼”,故意捉弄我俩……就这样我俩似乡间乳燕腾跃翻飞与月亮共舞着回到了家里。
回家来,自然要挨家长们的责问责备责诫。不过真好留下了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赏月是美好的,赏如钩之月,如镜之月,如镜的月,观之似望见我们自己的面目,似透视着我们的灵魂。
观月如盘,我喜欢团团圆圆的美。赏月,喜欢那蒙胧的春月,毕真的夏月,清凉的秋月,姣洁的冬月。天上白洁的月,地上洁白的雪,交相辉映,可谓大洁大美。不过,我还是特崇拜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魂抒情散文
只是一秋之隔,我们之间,便多出了一只船,和一条幽静的山路。而这些,究竟是一次错过,还是一个新的开始?――题记
月光像用无数百合蹴就的秋千,在我眼前悠悠的荡,我抓住花蕊的触须,想爬出湿漉漉的梦境,却被你一个魅惑的眼神,绵软在月的怀中。
夜色如水,风在树梢上浅睡,世界是那么安静,我趟过时间的河流,走进记忆的原野,蜿蜒的路旁开着蓝蓝白白的花,小草在露珠的簇拥下羞涩的梦呓,经过冬的蛰伏春的等待夏的煎熬,数个季节的轮回,草儿终于可以和露珠紧紧相拥。不知道这样的美好还能有多久,很快草儿就会枯黄,露珠也会在洒尽最后一滴相思泪后悄然而逝,秋的季节,是重逢也是别离!也许知道这是注定的结局,它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无比热烈的诠释着爱情,不离不弃。我只有对这种细微的生命心存敬意,踮起脚尖,轻轻,又轻轻,生怕惊扰了它们甜蜜的梦境。
月光伸出她的纤纤素手,拉着我的裙裾,悠悠然继续前行。我看见路旁的风景,黑白胶片一样快速的闪退。一些似曾相识的画面如潮水般的向后流去,我伸伸手,抓住的却是满地的苍凉。画面里那个浅笑嫣然的女子,拈起手指轻把那些蓝色花瓣抛洒,谁呢?她又是谁?鼻翼里嗅到一种熟悉的金黄的味道,它们争先恐后的从鼻腔进入到我的五脏六腑,随着血液的流动汩汩作响。
脚被突然的硌了一下,低下头才发现,我把鞋子留在了时间之外。记忆的小径上突兀的升起许多的.石头,有的圆滑,有的尖利,而那些蓝蓝白白的花就在最远方的巨石上高傲的绽放。一些明明灭灭的誓言还在花瓣上悄然盛开,只是石头上那点点滴落的,不知是谁的相思亦或是谁的眼泪?我掂起裙裾,小心翼翼的,绕行。
星子闪闪烁烁,向月光搭讪着自己半遮半掩的心事。而月,只是更紧的拉了拉面纱,若隐若现的眼眸投射在浮华光影的云上,我在那淡淡清辉里看到了一腔落寞。我想月应该是一位美到极致的女子,要不然,为什么会每一个遥望她的人,都会被相思炽热了双眼。
一只夜鸟突然飞起,吵醒了风的浅睡,也唤醒了记忆深处的那一抹嫣然,模糊的身影,倒影了时光的变迁。是谁,曾相约三生石畔,许我半世柔情芳华;又是谁,于大漠孤烟处,承诺与子偕老。别离的节奏,敲响记忆的荒芜,太多的曾经,照亮黯淡的心海,谁离开了谁,谁又留下了谁,一切的一切,都随着那阵幽柔的清风、渐消散…
心被一种东西充盈到膨胀,我看见一缕魂灵从自己的躯壳中冉冉升起,与月的魂魄紧紧纠缠,在幽深湛蓝的天幕飞舞成一幅黑白的图画。记忆的青草香烘干了我的嘴唇,那些过往的片段,只一瞬间,已在身后长成一望无际的荒野。俯望那些疯长的绿,一霎那的恍惚和迷失,河边那执着双手虔心默念的小女子,是不是还在等着一艘能让她渡去的船。
月光牵着我的手,继续飞翔,而我,也眠在这蓝色空灵的梦境中,不愿醒来。……
后记:许是悲伤的太久了,亦或许是看淡了世间的种种,就这样、莫名的不在悲伤了,可笑的是,望着那些即将远去的悲伤,我竟然产生了丝丝不舍的情绪,很矛盾的一种循环,正如矛盾的自我一样,明明已不在悲伤,却还是喜欢抒写着一些悲伤曲调,也许这就是偏爱吧,从最初的沉溺到现今最简单的偏爱,历经了几世轮回的坎坷,最终完成了这场别致的成长。
胧月抒情散文
没来由地就失眠了,不知怎么就想起阳台上那盆多肉了。
只叫它多肉是因为不知道它的名字,失眠的夜晚突然好奇它到底是谁。想起朋友介绍给我的微信小程序——识花君。原来它有个很诗意的名字:胧月。
一直以来我都不曾养过花花草草,总觉得它们是娇贵的,生怕一不小心害了卿卿性命。
养胧月纯属偶然。最先发现它的是来我家小住的老爸,它就长在我租住的房子阳台拐角处的砖缝里,没土没水,还常年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居然还活的那么滋润。就这样,它成了我生命中养的第一盆植物,却是到今天才知道它的名字:胧月。
说是养,其实只是弄了点土,把它们从砖缝移植到盆里,依然是把它放在阳台,并没给它太多关注,只是难得想起来给它浇点水,然后就又把它忘到九霄云外了。一不小心,碰掉了一片肥嘟嘟的叶片,随手插进旁边的土里,想着腐烂了也是肥料,却不想叶片非但没萎缩还生出几片嫩嫩的肉肉的.小叶儿来。
想到它,就没来由地想到那个远在大东北的叫我姐的前嫂子。如今的我已然跟你一样成了那个家的前任,我们的关系成了比妯娌亲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妹。没了父母,离了婚的你,带着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史的弟弟相依为命。像长在砖缝的胧月一样,你变得越发坚强。
谈起你们的过去,你没了最初的伤悲:“结婚后最困难的时候,家里没钱,我从娘家拿了三百块,分出一百给公婆,留下一百生活,剩下的一百就留着买饲料喂狐狸。舍不得买菜,我就做了馒头,递给他:‘去门口,就着邻居家飘来的菜香味吃吧。’”那么艰难的岁月就这么带着笑,轻描淡写的说了出来,仿佛是在叙述别人的事。
东北的土地是荒凉的,东北的城市也像那冻僵的土地一样没有精神。
时过境迁,已经离了婚的你大概还是放不下吧,依然替那个他辩解:“他其实不坏,只是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不懂事,有些任性。这场失败的婚姻我也有责任,任由他任性惯坏了他。”你却忘了,那一年,你花自己赚的钱买了件十五块的衬衫,只是因为没和他商量他就对你大打出手,打完还理直气壮地教训你:“爸妈和弟弟都那么困难,就不知道省下来帮帮他们吗?”我后来才知道,公公从三十出头就称头疼呆在家里,只要喊他上班他就拿头往墙上撞,一副疼的死去活来的样子。从那时起,家就靠婆婆和你们努力撑起,还要兼顾那个结婚又离婚的同样不愿工作的弟弟。
多年后,你早已成了我的前嫂子。
因为变故,我带着儿子重回南京。在知道我给孩子读书的钱都是借来的时候,之前天天念叨想孙子,一到周末就要跟孩子视频的爷爷奶奶就突然失了音讯,绝口再不提想孙子,虽然我从未张口跟他们要一分钱。倒是作为前嫂子的你,三番五次要给我打钱,生怕我撑不下去。
如今,弟弟无辜被打住院,你怕弟弟犯病,想息事宁人私了了事,对方可能欺负你胆小怕事愣是置之不理。不得已你只能一边照顾弟弟一边寻求法律帮助,还得胆战心惊装病想激起弟弟的保护欲而不发病。
移栽的胧月竟然开花了,两朵,边上还有几个小小的花苞。开花前,看着花苞微露的红色,我和儿子猜测可能是小红花,开起来才发现是花瓣是白色的,那微微露出的红其实是花蕊的颜色,花蕊倒也不吝啬,在每个花瓣的尖上都涂了一点红,表示它们曾经亲密接触过。大概是风的作用,那点红慢慢在花瓣上晕开了,星星点点的散落在小小的花瓣上,淡淡的,只有靠近才能发现。
胧月都开花了,我们应该也能迎来属于我们的晨曦吧!
月盈月亏,日月轮回,仰望天空那一轮金色圆盘般的满月,我就想起了去年中秋节前夕收到从上海寄来月饼时的情境,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
春去秋来几月圆,中秋又见月如盘。农历八月十三,我正在家里忙活,只听见邻居在楼下呼喊,说有一个特快专递让我下去领取。我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是谁给我寄来的特快专递,也不知道寄来的是什么东西。下楼后终于揭开了谜底,原来是我的弟弟从上海寄来的月饼!邮递员一再说找了好几个地方才找到我家,担心寄来的月饼过了八月十五。我一边在特快专递上签字,一边感谢邮递员。邮递员走后,我双手抱着弟弟从千里之外的上海寄来的月饼,虽然月饼仅有几斤的'重量,但顿时觉得沉甸甸的。
中秋明月夜,千里寄相思。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仲秋之夜,皓月当空,皎洁明亮,银辉似水,普照万家,阖家于天庭院落之中开心欢宴,饭后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边食月饼边赏月,该是何等的惬意、何等的幸福啊。然而,正如月有阴晴圆缺,人亦有悲欢离合,我的弟弟在千里之外的上海求学,而后在那里参加工作、安家落户,因为路途遥远等原因,回家探望父母、兄弟就不怎么方便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也很难和家人团聚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佳节到来之际,望月思乡的弟弟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邮政部门开展的“思乡月”邮政特殊特快专递活动。于是,他到附近超市精心挑选购买了几盒上海产精致的月饼,然后到邮局用特快专递邮往山东老家。因为我的父母家住农村,而我住在城里,弟弟担心邮寄途中周转耽搁时间,就把月饼寄到我家来了,并附言说一家一盒月饼,事先他并没有电话通知,许是想给我们一个惊喜。
中秋佳节家团圆,游子千里送亲情。来不及半点怠慢,我急忙给弟弟打去电话,说月饼已经收到让他放心,紧接着急忙驱车把弟弟寄来的月饼送到农村老家,送到父母、兄弟面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母亲一听说是弟弟从上海寄来的月饼,见到月饼如见到弟弟一样高兴得不得了。就在这时,家里的电话响了起来,是弟弟从遥远的上海打来的。通讯的方便快捷,早已缩短了游子和家乡的距离。可当母亲得知这几盒月饼仅邮费就近四十元时,老人家心疼得直数落弟弟,父亲在一旁插话说,这是做孩子的一片心意,并不在乎钱多钱少。是啊,弟弟从千里邮寄来的是简简单单的几盒月饼吗?不是,他寄来的是一个游子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仰望明月,是那些脉脉难诉的心曲,将瘦瘦的月牙填充得丰丰盈盈、圆圆满满。那是远方亲人的牵挂、思念和祝福,都寄于了月儿,它将随着月光的清辉漫漫,传递给远方的游子亲人。月例来是被人们寄于深情的。月悬于天,距人间何等遥远,可人们却喜欢对月细语,诉说心曲,是因为月的阴晴圆缺正合了人悲欢离合的心境吧。仰望明月,此时此刻我也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如今弟弟又到祖国南疆海南工作,弟弟:你在他乡还好吗?遥祝弟弟健康快乐,平安幸福……月是故乡明。我想,弟弟心中那轮家乡的明月,一定更圆更亮!
★ 寄禅月大师,寄禅月大师周庠,寄禅月大师的意思,寄禅月大师赏析
★ 寄母亲
★ 秋夜对月寄僧特,秋夜对月寄僧特鲍溶,秋夜对月寄僧特的意思,秋夜对月寄僧特
★ 雪绒花抒情散文
★ 著名抒情散文
★ 抒情散文雨过天晴
★ 向南方抒情散文
★ 抒情散文《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