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绿:我眼中的你(共含5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起新名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绿:我眼中的你
绿:我眼中的你直至尘埃落定,绚丽绽放。
――题记
你还记得我吗?当初春的嫩叶再也绽放不出那一抹新绿,当翩跹的蝴蝶再也找不到那属于它的绿荫,当那些奔跑着的生命再也无法追求那奢侈的枝繁叶茂的绿阴,我淡出你的世界,与你问好,你却无暇顾及,挥手与我告别。
你还记得我吗?曾经,阳光炽烈地晒着你,问你,却说不热,亮得晃眼。你有时固执地留下,不肯逝去,而今,你却不曾留恋,离开了我。离开了那为你旋转的阳光,离开了你爱的土地。
你还记得我吗?曾经,我说我喜欢你,你使我感到清新、纯洁、舒适,你如今不在,我只能被包围在乌烟瘴气中期待……你知道有多少生灵在等你吗?多希望你能早点归来。
你还记得我吗?夕阳逼近,金黄色的.花儿被裸露的太阳照得通体发亮,散发出纯金般光泽。因为你不在,它不再挺拔地伫立着,而是用无情的背面拒绝阳光的亲吻。
你还记得我吗?我曾拉开布满日落余晖的窗纱,体味着你的温柔,曾用低声细语问你是否安好!你从不被那骄傲的花瓣打倒,你总是爱护它们,做它们的陪衬,与其同乐。它们的光泽即使照不到你,你也感到心满意足。
你还记得我吗?你的所有,都曾在我眼中扫描着:你的顽皮、欢乐,我都曾用手指抚摸过;你的抱怨、生气,我也都替你心寒着。知道你的不舍,但你离开貌似必然,谁叫有人不爱你呢?
你还记得我吗?我亲爱的朋友,你似我手中的雪球,在春天里迅速融化,化得那么不自然,但是注定你会消失,谁叫人类在操纵你呢?
你还记得我吗?你是我唯一的青睐,是我无所畏惧的依赖――绿。
我眼中的你
带着17岁的梦想和18岁的不断努力,我最之后到了那里——兰州城市学院。
起初,听过来来往往的人说大学,说大学文化,说来说去也但是是停留在“高等教育”几个字上方,而所谓的高等教育在百度上的解释便是“一种比中学更高一级的教育,学院或是大学所带给的教育”。于是我便又带着疑惑和迷茫去追寻心中的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追寻的第一站——令学生们为之恐惧的军训。当然,我也是出于恐惧状态的一份子,虽然军训的日子已经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但是那段时间的记忆却是一辈子也抹不掉的痕迹。
那时候总觉得军训对我来说一点用都没有,就只是去吃几天苦。说实话,对于我这个从小娇生惯养的女孩子来说是真的苦,每一天的起床时间为5:30,如果想要早晨起床再洗一下头发那需要4:30起床,每一天早晨6:30点名,7:20进行正常训练直到晚上9:30结束,中间也就只有短短的三个小时进行休息。当时自我每一天除了抱怨还是抱怨,抱怨学校教官的不人性化,抱怨太阳公公为什么每一天都要出来,抱怨云姐姐总是不出现。弄不明白短短的12天能改变什么。但是当第12天到来之时,我却没有办法像想象中结束的那样欢呼雀跃,相反,内心却是意外的平静。第13天,我的起床时间已经从假期中的10:30不知不觉变为了5:30。大学文化第一站,我遇见了勤奋。
大学文化追寻的第二站——课堂。我带着对知识的渴求,抱着书本,踏着阶梯坚定的迈向教室,等待着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整齐的板书待我把它抄录到笔记本上,但是一节课下来,我的笔记本也是空空如也。我好像才后知后觉发现自我已经不再是一名高中生了,高中的学习方法也已经追赶不上大学了。大学文化追寻之旅的第二站,在旅途中,我绕了一个弯。
大学文化追寻的第三站——他的故事。路易·艾黎是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培黎学校的创办者。1940年起,路易?艾黎在全国各地相继创办了几所培黎学校,其中较著名的是他和国际友人乔治·何克在陕西凤县双石铺建立的培黎工艺学校。1944年学校西迁甘肃山丹,1953年迁至兰州,更名为兰州培黎石油学校,后演变为兰州城市学院。学校培养了一批有吃苦精神、注重实干的技术人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所提出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教育理念,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好处。
无私、奉献、伟大……在查阅一份份文献资料中,路易·艾黎的`形象也愈发“立体”。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个推动“工合”运动、一心帮忙中国寻求出路的艾黎;那个一手创办培黎工艺学校、为中国普通劳动者插上知识翅膀的艾黎……带给和平年代人们的不仅仅仅是感动,还有精神的感召、智慧的启迪。也正是路易·艾黎这种坚持不懈、不放下的精神才铸就了这天的兰州城市学院。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所有的文化都是能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只要追寻,它便就在你的眼前。大学文化追寻之旅的第三站,我懂得了传承。
大学文化追寻的第四站——我的梦。“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六年童稚,三年梦想,三年青春,一生追逐。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中我一向是以初学者的身份过着自我的学习生涯,从来没有自我掌舵的机会,此刻,我要做自我的掌舵手,我明白沿途必定会遇到风浪,但是,只要船不翻,我就必须会把它驶向金沙海岸的目的地。大学文化追寻之旅的第四站,我在路上。
黑夜漆漆,浪潮滚滚,大学文化追寻之旅也还很漫长,在静默中,我看到了远方灯塔所发出若隐若现的光芒……
曾经有过很多人问我:“你心目中的他或她是谁?”我总会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我的姥姥”。从小,姥姥就是我的“护花使者”。早晚陪伴在我左右。我也常亲亲姥姥的脸蛋,甜甜地喊声“姥姥”,她美美地应上一声,我就会觉得自己被包裹在爱的锦囊里,甜甜蜜蜜的,好让人回味哟。
姥姥身子弱,常常生病,冬天怕冷,每到冬天的.时候她都会和姥爷一起从干燥寒冷的新疆去温暖的海南住一段时间,春天便又回来了。妈妈说姥姥就像是一只候鸟,随着季节南北迁移。
姥姥性子很慢,生活有条不紊。我的姥姥是一个慈祥和蔼的人。她对每件事都非常认真,谨慎,而且能埋头苦干,从不喊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她对生活积极向上,遇到任何挫折,她都能以惊人的毅力去克服困难。她待子女特别好,总是乐于奉献,甘于吃亏,每次吃饭都不停的给我们夹菜,自己碗里却空空的。
“买糖葫芦喽!买糖葫芦喽!”冬日小巷里,总是充斥着这些温馨的吆喝声。你总是会用粗糙的大手攥着一大把零钱到街上买给我吃,甜甜的,是梦的味道。
说实话吧,我着实不是很喜欢你,爷爷你老人家的唠叨总让我避而远之。在旧屋里,夕阳下,大手拉着小手,可是――“来!陪爷爷聊聊天吧!”你对我讪讪一笑,皱纹挤成一堆,将眼、嘴包裹得严实。你开始讲你小时候的故事,我为了表示无声抗议,东跑跑,西玩玩,偶尔拔一株狗尾草捉弄你。偶尔边走边踢路边的小石子。你似乎不在乎,还是一个劲的说着。于是,我欢呼着像夕阳奔去,消失在路的尽头,连同唠叨,一起远去。
如今,夕阳这个词,似乎渐渐远去,再见也不过是匆匆一眼,念想着,一天又快过去了。蓦然,想起梦的深处,有那么一个你。
我眼中的国防绿作文
在开学的第二周,我们接受了一场“残酷”的军训,在这短短的四天里我经历了疲惫、经历了感动、经历了痛苦、经历了快乐,这段特殊的经历一定会让我终生难忘。
当我们到达了军训基地,那些板着脸的`军训教官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没有一点点的休息时间,强调纪律、整理内务我们的军训就这么开始了。站军姿、走队列、唱军歌……在18:30终于结束了一天的训练,疲惫的我们像行尸走肉一样挪回了宿舍,全都瘫倒在了床上谁也不想再移动一根手指,在“臭气熏天”的宿舍里大家纷纷的抱怨着魔鬼般的教官。突然听到教官在外面大骂:“都闭嘴,再有谁敢吵就全体集合,都到操场上训练去!”我们一下就静了下来,谁也不敢再说一句话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教官一声大喊:“全体集合!”我们一下子就爬了起来,换好衣服,出门集合,一天残酷的训练又开始了,跑长跑、站军姿、走队列、喊口号……直到再一次瘫倒在床上。训练一天比一天艰苦,我们一天比一天感到麻木,感觉整个人都废了。终于几天的训练结束了,我们赶紧收拾行李,窜上返程的大巴车,终于可以逃离这可怕的军训基地了!可是当大巴车缓缓启动,透过车窗我看到教官们正在用军礼为我们送行,看到了操场上的那两行大字“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我的眼睛不由自主的模糊了。
我仿佛看到了抗洪一线那不倒的绿色人墙;我仿佛看到了天安门广场上那不动如山的仪仗队;我仿佛看到了守卫在祖国辽阔边疆的绿色长城,与我们这短短的几天军训相比,他们又是经过了怎样的磨练啊!我突然觉得这耀眼的国防绿是最美的颜色!
★ 你眼中的生活作文
★ 你眼中的风景作文
★ 我是绿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