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和赞美巫山的诗句参考(共含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已向季春”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描写和赞美巫山的诗句参考
(第一首)
神女庙中怀宋玉,高唐一赋古今惊。
旦云袅袅三千朵,暮雨潸潸十二峰。
云雨荒唐缘楚梦,阴阳造化戏苍生。
巫山云雨今犹在,浩叹风骚客已空。
(第二首)
把酒长吟怀宋玉,高唐一赋世人惊。
旦云袅袅三千朵,暮雨潸潸十二峰。
仙俗难能圆楚梦,阴阳造化戏苍生。
巫山云雨今犹在,浩叹风骚客已空。
(第三首)
飒飒秋风过短亭,楚天遥望气溟溟。
云峰十二参星斗,箭楫三千下洞庭。
时有老猿啼白帝,恨无湘瑟会神灵。
凭栏吩咐南飞雁,蜀雨西来归去听。
(第四首)
峡那峡这峡雷同?明灭同欢任典戎。
滴翠最奇千载锁,龙门雄镇万乘骢。
漫看石笋幽三径,专意滩头霸九宫。
蚁聚鉄棺班女恨,古风系日永朝东?
(第五首)
水清云绕瀑飞垂,鬼斧神工塑六奇。
古寨山巅仙界景,悬棺壁上世间谜。
群猴欢跳树丛舞,数橹齐划鸳鸟痴。
滴翠行来尽图画,龙门一入万千诗。
(第六首)
短调长吟留翰墨,诗怀涌动泛轻舟。
疏风晓月西津渡,峭壁重崖楚蜀沟。
尺素难书千缕愿,飞鸿怎寄万般愁。
巫山云雨仙人梦,不尽相思笔底收。
(第七首)
独耸悬崖碧藓滋,上天谪贬欲归迟。
朝云袅袅拂仙袂,暮雨潇潇润紫芝。
宋玉高唐赋神女。襄王幻梦意迷离。
瑰姿玮态临飞浪,烂漫娇妍万代仪。
(第八首)
西望夔門白霧封,朝雲幻出萬芙蓉。
壁無落瀑三千尺,峽有參天十二峰。
寇令登亭秋氣爽,陸郎探洞草霜濃。
於今江闊瞻神女,巴楚依然攬在胸。
(第九首)
宋玉詩吟神女赋,襄王一梦世人惊。
旦云袅袅巫山顶,暮雨潸潸神女峰。
谁料楚君情未了,怎知神女爱方生。
妖娆曼妙瑶姬韵,独领风骚万古名。
刘禹锡描写巫山的诗句
诗人在《巫山神女庙》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赋予巫山神秘的色彩。全诗如下:
《巫山神女庙》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晓雾乍开疑卷幔,
山花欲谢似残妆。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
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
赏析
巫山,在重庆巫山县东。神女庙,巫山上有神女峰,峰下有神女庙。诗人游览巫山神女庙,有感于巫山神女的传说,借此加以想象,于是写下了这首描写神女峰的佳章。
仰望巫山,十二座峰都挺拔秀美,郁郁葱葱,其中偏偏就那么一片石头被人称为神女,可见其自有不同寻常的灵异之处。以下便就此“片石”展开想象。早晨雾霭消散,好象神女在闺中拉开了透明的罗帐,春暮时将要凋谢的山花,则似乎是神女卸下的残妆。夜静时,星河灿烂,月光皎洁,清楚地听见神女出行时环佩之响,风雨后,分明闻见神女归来时通体发出的扑鼻异香。诗人沈浸在此想象中,无疑已为神女而心醉神迷,于是结尾发出感慨,这神女为什么要从九天之上下到人间来与楚襄王约会呢?据宋玉《高唐赋》说,楚襄王游高唐时,梦见巫山神女,相与欢会,神女自谓“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巫山之下”。以这样的疑问式感慨作结,既有戏谑意味,又留下无穷余韵。
这首诗写神女峰,以想象取胜,而想象本身则呈渐次升级态势,颇具特色。开头极为清醒,号女郎者“片石”也,指明是石而非女郎,三、四句开始将雾、花想象成“卷幔”、“残妆”,但仍着“疑”、“似”二字,五、六句更进一层,佩玉之声和奇异香味已分明闻听,结二句更对其加以诘问,神女峰已完全人化了。正是在这样的想象渐次升级中,诗人逐渐融入神仙境界,诗作也由此透溢出神奇的韵味。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倚其声作《竹枝词》十馀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居十年,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湖南常德历史学者、收藏家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湖南常德市委市政府为了纪念朗州司马刘禹锡,现专在柳叶湖边建有“司马楼”。
刘禹锡被贬后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秋词》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描写赞美蚕诗句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咏蚕】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七绝·咏蚕】
不食粮油食素桑,勤提细喂四更装。
心明到老丝方吐,织得绫罗漂海洋。
生平美味是田桑,养晦韬光在暗房。
尽吐情丝呈锦绣,奋舒羽翼自翱翔。
羞言茅屋养身苦,愧饰琼楼染酒香。
空恨炎凉厄雅士,漫言些小未辉煌。
【七绝 咏蚕(新韵)】
为报罗敷饲养情,不惜作茧缚余生,
柔丝吐尽三千丈,留下相思几百层。
【七绝·春蚕(二首)】
食尽柔桑无计筐,黑丫化作白娇娘。
自知恩重难回报,作茧成丝尽所偿。
为报深恩每自伤,化丝作茧欲为偿。
可怜锦绣多华服,不是蚕娘身上装。
满腹心事慢消磨,
晶莹吐丝为谁多。
他日咬破自家茧,
犹有一曲冲天歌!
【七绝·春蚕】
静室温床伴美娘,丹心采尽苑中桑。
忧思难报恩情重,愿织丝衣献嫁裳。
【七绝·春蚕】
人生可学一春蚕,食用从来不务贪。
到死抽丝方出尽,留于人类己心甘。
【五绝·蚕 】
丝含万载情,茧裹物精灵。
友谊播寰宇,人间绣彩屏。
休笑平生作茧痴,此情深处有谁知。
不辞辛苦层层缚,只为春来化蝶时。
明天可是风吹雨?莫湿缠绵只湿风。
一世相思终化蝶,曾经桑苦断肠中。
三峡红叶驰名中外,巫山特色美食也令人垂涎欲滴。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巫山雪枣、翡翠凉粉和巫山烤鱼了。
巫山雪枣是巫山大昌古镇名优糕点,形状似枣,长约八、九厘米的条形,或是直径二、三厘米的球形,**穿衣,如霜似雪,故名雪枣。雪枣质地酥脆,细嫩柔滑,入口即化,老幼皆宜,颇受食者欢迎。
有一次,妈妈买回了一大袋雪枣,放在茶几上,我三步并作两步的“飞”了过去,撕开包装袋,拿出了一个雪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细细地端详着——它有一个乒乓球大小,穿着一件薄纱,洁白似雪;轻轻地闻着——它散发着桂花般清新的香味,茉莉花般淡雅的气味,栀子花般浓烈的香气;慢慢地咀嚼着——入口即化,甜而不腻,好吃极了,让人不敢相信,人世间竟有这种美味糕点。真是应了——“雪枣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的美句。
翡翠凉粉则被誉为人间美味。
翡翠凉粉的原材料为臭黄荆,这是一种无性繁殖的马鞭科草本植物,灌木,开满黄色小花,植株大小和叶子的形状有点跟茶叶树相似,主要生长在巫山海拔700米以下的溪沟边,或者山上。(原创投稿 )
一天,吃晚饭时,我奇怪地发现餐桌上有一盘绿色的凉粉,询问妈妈。妈妈说,这是巫山特产——翡翠凉粉,很好吃。我小心翼翼地夹了一小段,半信半疑地塞进嘴中——哇!清凉爽口,配上妈妈的“独家配料”,简直美爆了!
翡翠凉粉是三峡地方特色小吃,观之绿如翡翠,晶莹剔透;闻之清香悠远余香绕梁,尝之淡雅细滑,爽如果冻;品之仿若品清明云雾茶,其高妙之处,难与君描绘。此乃巫山神女天赐尤物,山中珍秀也!
巫山烤鱼那独特的口感更是令人难以忘怀。
巫山烤鱼多采用烤鱼炉烹饪,在流传过程中,融合腌、烤、炖三种烹饪工艺,充分借鉴传统川味火锅用料特点,是口味奇绝、营养丰富的风味小吃。现今流行的川式烤鱼却与传统烧烤有着明显的不同,它采用“先烤后炖”的独特做法,融合了烤、炖两种烹饪工艺的精华,确保了巫山烤鱼的纯正芳香,更好地体现了“色、香、味”俱全的美味烤鱼。
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吃烤鱼。烤鱼炉安放好了,倒入少许油,加热,让油沸腾,然后把蒸好“配好作料的烤鱼”放入沸腾的油锅内,伴随“滋滋”的响声,直致烤鱼表面油黄,我使劲地吞咽着口水。我把筷子伸向金黄的烤鱼,夹了一块鱼肉,一口下去,鲜嫩爽脆,细腻柔滑,再配上酸酸辣辣的调料,舒服极了!巫山烤鱼,我的'最爱!
巫山美食举不胜举,特色鲜明,美味佳肴,色香味俱全,欢迎各地朋友前来品尝!
碧丛丛,
高插天,
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
晓风飞雨生苔钱。
连绵巫山,重重叠叠。巫山处于渝鄂交界,三峡库区腹心。
三五好友挎着背包,在巫山山脉上缓慢爬行,号巫山脉搏。生命的热血沸腾,汗水湿透背夹,不顾前途的艰辛,把微笑挂在面庞,在巫山之巅昂头,把民族的脊梁挑起,高耸的山脉曲曲折折,将我们递达远方。
骑自行车翻越巫山是早就计划想好了的,身体经自然的锤打。把一腔热血洒在征途,诠释生命的真谛,体会真正旅行者灵魂的孤寂。人来自自然,理应归于自然。
越过山脊向县城驶去,全程数千米全是下坡。两千多米的悬崖上,柏油马路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盘绕山际,如黑色的玉龙挣脱锁龙柱,腾飞冲上九天。葱葱密林掩映山峦。放开刹车,疾驰而下,耳边风声呼啸,车轮与高温的地面胶着,突然遇上一个急转弯,紧捏刹车,速度放缓,而后又向着县城飞奔而去。
飞驰在悬崖上需要胆识,需要一颗对旅行孤寂的心。有了这一颗心,生命才能放置于自然之间,真正的旅行是在生命的刀尖上起舞。
巫山县城东向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巫山县历史悠久,战国间,巫属楚国之巫郡,秦昭襄王三十年建巫县,东汉建安十五年,刘备主荆州,析巫县置北井县,隋开皇三年,置建平郡,巫县更名为巫山县。距今两百零四万年前的龙滑坡“巫山人遗址”,是亚洲人类起源地之一。“大溪文化”汉墓群葬,三峡悬棺,古栈道,数不尽,道不完。
俯视县城,高楼已经林立,长江绕城而流,承载一方峡江文化,汽笛声划破长空,江面留下一圈圈水纹,向四周扩散而去。
在暮雨亭小憩已是傍晚,这正契合它的名字——暮雨。“万里长江一横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座飞虹截断了巫山的云雨。城市虽小,可别有一番天地。红灯在夜幕下让人晕眩,街道的黑暗与灯光相辉映,星星摇曳,荡出一个天上人间。只可惜没有下一点小雨,若是有雨,这街头就被诗化了。若是再笼罩些许轻烟,便可从新俯贴巴楚文化的灵魂了。
脚步缓缓的前行,街头是很难找到千年前唐汉的古迹了,也嗅不到当年宋玉深情的呼吸。文明是不可能被遗忘的,总有些人为此典当自己的一生,而这些文明便当作了对这些人的祭礼。
夜宿长江之畔,静听着潮汐拍岸,久久不能入眠。我知道,明天又要启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千古流传的佳句正是赞美了我的家乡——巫山“云”的诗句。由于三峡工程的完工,水位上升,高峡出平湖,所以巫山的云更令人陶醉!
春天,她像柔情似水的小姑娘,躲躲藏藏,遮遮掩掩。她有时坐在山尖上,有时围在山腰间,微风吹拂着她那婀娜多姿的身躯。此时,她便害羞地向空中飞去......
夏天,她像一位成熟的少女。太阳公公似乎要把大地烤焦,她立刻用自己的身躯把太阳遮住。这时,她的肌肤化成了甘露,降临人间,万物都允吸着甘甜的雨水,小草、绿叶发出了翠绿的光泽......
秋天,她像一位勤劳的妈妈,蓝天为布,她在布上绣上朵朵白云,她有时伴着风儿走访每个角落,敲击着每户人家的门窗......
冬天,她像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把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树抱在怀中,便把自己雪白的肌肤化作雪被,为小树盖上。于是,小树们进入了甜蜜的梦想......
巫山的云,用她独特的舞姿迎来了许多中外游客的鉴赏。我坚信在平湖的装扮下、在神女的陪伴下、在红叶的衬托下,巫山的云会更加美丽!
秋风羞涩,呼啸着染红了红叶。巫山!我又爱上了你。你沉睡的古道,历经了岁月的沧桑;大昌古镇的砖瓦,千载临风于大宁河上;还有那三峡悬棺,至今仍是史家不解的谜底。
漫步河滨,斜依石栏,细细凝望着你,灯火染红了你的面颊。这时,你如一个羞怯的女子,巧笑倩兮,淡施粉黛;面目盼兮,温婉羞涩,你在守望那对面的归来么?
起风了,秋来了。你如发的柳丝随风起舞,沾惹着路人的情思,如水的思绪也随之在风中起舞。红叶飘飞,再低转,下落,一揉一碎在粼粼的江水里,溅起一个彩虹似的梦。
爱上了你,也就爱上了满山的红叶。秋叶的你不愿沉沉睡去,火红的.红叶把一座座山峦连接。于是,山就弥漫着一种浪漫,妩媚,迷一离。让人想站在山峰,眺望全城,踏着同一种色彩的云朵,向你倾吐心声。
下雨了,还不忍心离去。风儿交杂着雨丝,林间升起一条条白烟,汇聚成一一团一团一云雾。巫山云雨!用手触一摸你的轻柔,感受你的脉动,空气中弥漫着凉爽。我的心情是多么舒畅!一瞬间,艾青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我身上真情演绎。
我爱你。爱你美丽如画的山峰,爱你碧绿清澈的江水,爱你灵动的巫山云雨!那种美,浸人心脾,让我流连忘返。
巫山的人美,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无数优秀儿女。许圣、曾尔康、李季达,他们反抗暴政,为我们留下无数精神财富。
啊!巫山,我爱你如爱令人流延的美食,不必说爽一滑的蔬菜,碧绿的凉粉,单是那美味的腊肉,就迷倒了少女的脸庞,辣烫了男人的胸膛!
也曾留恋过外滩的繁华,眷恋过周庄的宁静,留恋于西湖的苏堤,钟情于南京的梧桐。可我清楚地知道,在那里我只是一个彷徨的旅者,一个匆匆的过客,而我最终会回到生我养我的土地。
只有在这块土地上,我才不会局促,才回在茶余饭后,左手拿烧烤,右手拿饮料,汲一双凉拖,数着石阶,任脚步任意停促,任思绪任意游走。
巫山啊,我灵魂深处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