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VC投资失败案例:红杉资本“投人”投退市(共含4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过热媒介”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02.05 来源: 商界评论
■投资方:红杉资本、电通等11家
■项目方:亚洲互动传媒
■投资金额:未公布
■投资时间:10月至
“Secutities to be delisted(即将退市)”!
在日本东京交易所(以下简称东交所)的网站上,昔日风光的亚洲互动传媒(东交所代码:2149)前不久被标上了这样一个刺眼的深蓝色方框, 8月20日,在东交所创业板上市的“中国第一股”――亚洲互动传媒有限公司发出公告,称公司收到东交所通告,从208月20日起,公司股票作为处理品种将在一个月后即年9月20日停止上市。
亚洲互动传媒退市之后,11家财务投资人在这家企业上同时失手――包括前期和后期的机构投资人,如红杉资本、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电通、日本最大的卫星通信公司JSAT等。
风投“投人”看走眼
9月20日是东京交易所勒令亚洲互动传媒退市的最后日期。
关于事情的导火索,东交所中国首席代表山本秀树如是说:“是亚洲互动传媒的会计师事务所拒绝为其20年报出具审计意见”。而背后更大的危机,则是亚洲互动传媒的创始人、CEO崔建平,擅自将其全资子公司北京宽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银行的1.069亿人民币定期存款,为第三方企业北京海豚科技发展公司的债务做担保。
投资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亚洲互动传媒股价已经从去年7月中旬最高点的2055日元跌到仅剩5日元,这一价格不足红杉入股时的1/3。
更重要的是它们失去了退出平台。红杉投资作为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仍持有其9.19%的股份,仅在今年5月卖出了所持有的亚洲互动传媒1.34%的股份;而包括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电通、NTT移动通讯公司在内的其他十家股东都没有股权转让的历史记录。
在上市一年后即退市,亚洲互动传媒创造了一个记录。
年4月底,亚洲互动传媒宣告上市。未出意料,它受到了日本投资者的热情追捧:6个交易日内,它64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0元)的发行价就翻番。不到3个月,其股价更曾创下2055日元的高点。据说,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公司很少在日本资本市场上市,很多在日华侨不惜动用大量退休金对其投资。
但崔建平极速逐梦的旅程,或许过于仓促了。事后看来,很多细节证明这家公司尚未做好在资本市场上从容成长的准备。
所有的矛盾更多地指向了“崔建平的个人品性”,几乎是他一手摧毁了很多人的美梦。因此次丑闻而引咎辞职的亚洲互动传媒CFO张仪昭此前说,他并不知道崔建平为什么要这么做。崔到目前为止仍持有公司超过30%的股权,是亚洲互动传媒的第一大股东。张认为,崔“对上市公司内控方面的知识也许了解不够 ”。
作为承销商的野村证券方面也表示,在上市的时候,没有看清CEO的品质问题。
约束条款失灵
亚洲互动传媒有多达11家的投资人,“基金应该是创业企业的导师”。为什么在欧美以及日本已经相当完善的约束企业家、保护投资人的措施,并没有使得这些全球顶级的投资机构免遭此劫?
事情的焦点集中在崔建平挪用公司资产。
“这个问题从某个程度上来说是匪夷所思的。”一家海外基金人士说。按照他的理解,不要说挪用上亿人民币的资金,像亚洲互动传媒这样的公司,即使是要在银行开设账户,“都需要拿到董事会的决议才可以”。
大成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的律师邱剑新说,除非红杉等基金与亚洲互动传媒签的合作协议中,没有规定这一条。
但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兼深圳分所主任赖继红认为,这种可能性根本不存在。“海外尤其是美国的基金,在投资的法律框架上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
左右在中国投资的基金,在所投公司的章程中规定“禁止对外担保”,海外投资大笔资金到账要有投资方人士参与等问题都有所规定。更何况,红杉之后亚洲互动传媒还有10多家战略投资人以及财务投资人进入。“不可能对这么明显的漏洞置若罔闻。”
也有投资人士指出,“对早期的创业企业以及后期成熟期企业,投资人的控制力是不同的”。是否红杉投资时,亚洲互动传媒已经有了足够的议价能力?
事实似乎也并非如此。4月,崔建平才开始新一轮创业,设立了北京宽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电子信息技术。7月其在百慕大注册了“亚洲互动传媒有限公司”,可见其当时海外上市的计划和路径已经显露。
亚洲传媒的融资是在月,红杉资本中国入股落定。“那个时间段,投资人是上帝,企业是求着他们给钱”,早期在国内为创业者和基金提供服务的维新中国人士说,
在红杉资本之后,亚洲互动传媒先后吸纳了包括新加坡野村证券公司(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38.89%)、美林日本证券公司(11.88%)、Docomo、电通广告(2.70%)、伊藤忠商事等日本著名的金融、广告公司,一贯以严谨著称的日本企业,罕见地同时给了亚洲互动传媒极大的青睐,其背后不可能没有充分的尽职调查和法律合同的制约。
投资界人士认为,有一个可能,就是尽管企业家和投资人之间有“君子约定”,但企业家可以选择不君子。“中国的现状就是人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契约精神,同时违法成本又很低。”一位风险投资人表示,违法违规成本低,也是造成大量“出轨”事件的外因。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国内的制度并不支持“西方规则”。比如,企业高管若要使用企业名下的大笔资金,银行“并不要求出具董事会决议”。
公司治理无法改善
从东交所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要求来讲,像亚洲互动传媒这样的公司,即使是要在银行开设账户,“都需要拿董事会的决议才可以”。崔建平的行为,按正常程序,必须通过公司的董事会决议、至少经过CFO的同意才行。
然而,崔建平作为CEO又如何能令公司的CFO同意他这么做?按常理,动用这么大笔的资金,必然需要CFO的协作。而在有投资基金背景的公司中,CFO一般都是投资基金委派的。“在面临数量巨大的款项时,投资人都会要求在公司法人的印章前有CFO的私人印章。”
但中伦金通的赖继红律师也指出,法律文件做得再漂亮,“如果不能执行也是枉然”。比如说投资人委派的CFO哪怕每天都核对对账单,但如果高管挪用的资金“不从应收账户走”,就还是会有问题。
而在亚洲互动传媒的投资中,没有委派CFO被认为是投资人的一大失误。尽管对投资人而言,“可以推荐CFO,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管理层手中”。但是投资人没有推荐,还是推荐了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起作用?目前不得而知。
直到丑闻爆发前不久的2008年5月,张仪昭才到亚洲互动传媒走马上任。此前一直在美国上市企业做财务工作的他,到任不久就发现了财务问题,而在崔建平交代了资金流向后,张仪昭立即向董事会做了汇报。亚洲互动传媒的招股说明书中并没有提及其有财务总监,只有担任公司执行总裁的朱大年看起来有财务经验。朱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先后就任毕马威高级会计师、富士通中国财务主管以及爱芬食品(北京)有限公司高级财务主管。
尽管亚洲互动传媒“五脏俱全”,投资人有代表进入董事会,并担任了公司监事会的职务,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创始合伙人张帆也是其外部董事,而除亚洲互动传媒外,张帆还同时担任康盛创想、点视传媒、依格斯医药研发、潞宝新能源、卓胜微电子、华瑞同康医疗技术以及悠视网的董事。
无奈的“一把手”自律
世界上最难把握的事情就是人心。“人是会变的,遭遇商业利益的诱惑时,有的时候、有的人就会难以自持。”香港崇德基金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陈敏说。
在谈到创业团队尤其是“一把手”的优劣时,有些投资人会谈到“一把手”人性的极高层面。投资人深知,“一把手”自律是资本无法控制的难题,因为代表所有者的董事会无法做到完全控制管理层。
崔建平最近一次的公开亮相,留给人的印象仍然是“低调的技术型人才”。当时身穿价格不超过百元的白色化纤衬衫、非常不时髦的裤子的崔说,“我是做技术的,对吃穿没有兴趣,只喜欢埋头做技术”。
这种形象可能投投资人所好,但并非技术人员就不会有资本腾挪的欲望。崔建平的名字,在、20就和上市公司的资金问题紧密相关。据海通证券的代理律师陶武平称,原属上市公司宏智科技(600503现名“华丽家族”)的资金经过“乱七八糟”的方式最终落入到海豚科技手中,资金规模至少在数千万元以上。
这家海豚科技,与崔建平挪用北京宽视资金为之做担保的是一家。1995年前后,崔用13.5万元成立了北京海豚科技发展公司。尽管为引入投资,从表面看自年1月起崔建平就与海豚科技无关了。在此前的年10月,他辞去了海豚科技董事长、经理的职务,此后的2005年1月又把手中的价值为613.5万元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了陈常军,并不再担任该公司董事职务。
但缘何崔建平要用占大股的北京宽视去为已经无关的海豚科技做担保?从公开资料了解,其实他是变相地偿还自己以前欠下的账务,那么他又有哪些债务?海豚科技从宏智科技转移过来的上千万资金又去了哪里?如果这么做是利益平衡的结果,他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崔建平对此的回答是,还没到讲出真相的时候。
事发后,亚洲互动传媒内部经历了巨大的变动:崔建平的CEO之职由原野村证券的马克和接任;原有的7位独立董事中有5人离职;而公司新CFO张仪昭也“引咎辞职”。
进入九月,已经辞职的崔建平仍每天到亚洲互动传媒的办公室上班。人们清楚,随着公司的退市,CEO马克和不过是个过渡人物,崔仍会回到他原来的位置上。他的最新任务:将公司出售。这样,那些在公司上市之后并未来得及抛售股票的投资者们至少能够获得部分回报,崔本人的股份也能得到相应偿付。
从不久前东京交易所“中国第一股”亚洲互动传媒CEO崔建平的挪用资金丑闻,到最近PPG公司CEO李亮“卷款门”引起的轩然大波,还有曾经风光一时的医院新媒体广告企业炎黄健康传媒经营危机以及CEO排挤投资人代表事件……每一场**都震惊了投资界,令不少参与其中的著名风险投资机构深受其困扰,
日前,在清科集团主办的“2008年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论坛”上,那些风险投资牛人们纷纷就创业家的“人品问题”大发感慨。
⊙本报记者 叶勇
北极光创投基金创始合伙人邓锋: 投资就是投人
投资就是投人。在中国,第一是投人,第二是投人,第三还是投人,这是非常关键的。做投资确实需要很注重这一块,特别是做早期,开始先看人。对于投资企业,不是完完全全从回报来看的,我觉得这个人特好的时候,有时我也会支持他一把。所以,人的道德因素是很重要的。
我在中国的一个种子期基金就曾经投错了人,但是那个方向是对的,最后大概扔掉了30多万美金,那也是因为我刚刚回国时尽职调查做得不够。其实,在中国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尽职调查,现在我们很强调对于人的尽职调查,你看一下他和其他同事的交流,还有他跟他太太、部下的交流,还有他过去的历史,他曾经的失败是因为什么,成功是因为什么。
IDG创业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熊晓鸽: 创业者要把诚信当品牌来经营
我非常同意“投资就是投人”的观点。道德风险对于创业者和创投企业的每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在商业上冒着风险追求短期利益,最后会得到惩罚的。大家也知道最近黄光裕的事情,他也是一个创业者,
所以,我觉得不管你做到什么程度,你只要是在商场上,都要想到商业诚信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
作为创业者,短期内你可以占个便宜,带着侥幸的心理,以为别人逮不住你,最后,你一定会受到很大的惩罚。现在有一个好处,像这样的会议很多,很多项目我们可以互相沟通和询问,创业者过去做得怎么样?是不是诚信?都会比较容易了解到。
作为一个创投企业,我们不能把做尽职调查的事完完全全依靠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自己内部也要花很多的工夫,开发出自己一套对企业做尽职调查的方法。IDG在这个方面也是花了很多的精力在做。
最后一点,不管是创业者还是VC,都一定要想到一点:一流的商人永远是做品牌。只有把自己的诚信当作品牌来做,你才会取得成功。换句话说,你做一个项目可能不成功,但是你这个人很讲诚信,最后我们还是会投你,帮助你取得成功。比如,我们原来投过谭智的8848,但这个公司没有成功,后来他做框架传媒时我们继续投资他,这个公司取得了成功,现在他是分众的CEO。
凯鹏华盈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汝林琪: CEO有诚信问题,就应该撤掉
我们自己一直很坚信投资就是投人。面对自己过去一些失败的投资经验,其实我们可以很坦然地去面对,尤其是在第一和第二个基金,当这个企业家已经尽了自己所能,我们对于这个商业模式也认可,最终是由于市场环境或者是不可控的外在因素导致我们最终没有成功退出,这种失败的历程大家都认为是一种宝贵的经验,也是做这个行业必须交的学费。
最近一两年,我们才首次碰到一些诚信方面的问题。对此,我们内部也在不断思考,怎么样未来可以避免这个事情?中国有句老话讲得很好,就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其实,中国可以成功赚钱的机会太多了,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是有所不为的时候。
我们目前可能有一两家企业会面临诚信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况下,跟其它共同投资的VC沟通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坚持认为这个CEO是有诚信问题的,我们希望把他撤职。但是,我们做投资的合作者可能跟我们的判断不太一样。我们觉得公司可以换一个CEO,让它运行得更好,事实上还有很多的买家和策略投资者,都很希望进来帮这个公司。
华尔街“猎手”钟情本土创投
记者: 刘奇 刘珊云 实习生张帆
在中国众多的海归创业者中,红杉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张帆无疑是特殊的一个,
拥有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及经济学学士的学历,并头顶曾就职高盛、德丰杰等国际顶级金融机构的光环,张帆并未利用其在产业领域进行创业,或者成为一个典型的华尔街资本“猎手”,而是成立了自己的合伙创投基金——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相比具体的某一个产业,我对宏观经济层面及一个企业从小规模发展到上市的过程更有兴趣”。
初遇行业低谷
,29岁的张帆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毕业,加入了由AsadJamal和德丰杰合作创办的德丰杰全球创业投资基金,这是张帆首次接触创业投资领域。
“刚刚毕业的时候,德丰杰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还没有开始,我那时是德丰杰亚洲区的一个投资经理。”张帆对记者回忆称。
不过,张帆赶上了中国经济飞速成长的机遇。由于中国经济腾飞,德丰杰创投需要开拓中国市场,张帆受命回到北京建立德丰杰北京代表处。
“实际上,我加入创投领域的时候,是风险投资(VC)在中国的低谷,包括新浪、搜狐、网易等在美国上市的门户网站的股价都跌到了不到一美元。”张帆说。
20,满怀激情回到北京建立德丰杰北京代表处的张帆,获邀在北京嘉里中心参加一个风投论坛,但创业投资的寒流让他印象深刻。
“当时的行业气氛很悲观,认为风投在中国的低谷期可能会维持很多年,论坛的台下是颇受挫折的创业者,台上是无可奈何的风险投资人。”张帆笑称:“当时的风投环境,就好像股评家说股市从6000点下跌到多点的感觉,普遍觉得行业没有发展,企业难以获得风投,风投也不敢投,怕无法上市退出,大家都很郁闷。”
但就在这个环境下,坚信中国的经济起飞刚刚开始的张帆却没有因此踌躇不前。在随后的几年中,张帆先后参与和领导了德丰杰对百度、分众传媒的投资,并做出了令自己满意的一次决策——力排众议投资空中网。
投资空中网告捷
年年中,张帆接触到了一个其他投资经理不敢投入的案例——空中网。当时中国的短信业务已经兴起,但彩信和无线互联网增值业务仍然处在起步阶段,空中网的创始人周云帆及杨宁在香港向投资机构介绍他们的无线互联网增值创业理念,但在风险投资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投资经理敢于冒险。
后来,周云帆回忆这段经历时也对张帆充满感激,“我们在香港中环一个个投资银行拜访过去,20多家里面没有一家愿意理我们,只有张帆简单接触了一下,就决定投资空中网。”
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张帆做出投资空中网的决定,让当时不少的同行感到惊诧。空中网当时才成立了几个月,公司注册资金只有50万美元,员工十几个人。张帆的行为被不少同行认为是在“玩火”。
“实际上我对无线互联网增值的业务了解并不如周云帆和杨宁,但我充分信任他们两人。”张帆对记者回忆说,由于周云帆和杨宁均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和张帆是校友,而周云帆和杨宁曾经创办ChinaRen,有曾经艰苦创业的经历,使张帆相信他们的再次创业成功机会很大。
最终,德丰杰联合了另外两家投资机构,向空中网注入了300万美元,其中德丰杰投入了超过80万美元。而从获得德丰杰注资到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空中网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创造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最快上市的纪录,德丰杰也在这笔投资中获得了超过20倍的投资回报。
创立红杉中国基金
到了,由于在多笔投资中表现出色,张帆在德丰杰的短短几年内,从底层的投资经理逐级晋升到中国首席代表、全球副总裁,成为德丰杰创投在中国的两位主要主管之一,而其参与投资的百度、空中网、分众传媒,均成为德丰杰在亚洲最为成功的投资之一,
不过,32岁的张帆却在此时做出了一个更加令人惊异的举动——离开职务和待遇都令人羡慕的德丰杰,转而和沈南鹏合伙成立了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从头开始重新开拓自己的创业投资生涯。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德丰杰是一个全球基金,很多投资团队伙伴都不在中国,在对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认知上,和熟悉本土环境的中国团队不一样,沟通成本相对比较高,决策也比较慢。”张帆认为,中国正处在最快的发展阶段,决策过慢会丧失很多投资高成长企业的机会。此时,独立运作自己的创投基金的想法开始浮现。
张帆的想法,很快获得了在运作携程上市后寻求投资机会的沈南鹏的共鸣。由于此前曾有过投资分众的共同经历,双方很快一拍即合,通过和美国最大的创投机构之一红杉资本合作,两人成立了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张帆和沈南鹏任创始合伙人,中国管理团队占据控股地位。
“目前,我们每年对旗下基金收取一定的管理费,还可以对投资的收益部分获得分成。”张帆并不愿透露红杉中国基金可以获得的分成费比例,但记者了解到,红杉中国基金的投资收益分成部分,在行业平均的20%水平以上。
实现快速扩张
成立红杉中国投资基金后,苦于在德丰杰没有投资决策权的张帆一改跨国基金的慢吞吞作风,红杉中国基金在短短的数年中,成为在国内叱咤风云的几家投资机构之一。
此前,在张帆任职德丰杰的5年间,其投资的企业仅为个位数,而从红杉中国基金成立至今的3年内,整个基金投资的项目已经超过30多个,投资的领域也从传统的互联网领域扩展到传统行业,投资的地域也从以往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热点地区,扩展到福建、湖南等省份。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红杉资本已经相继投资了包括悠视网、奇虎、穗彩、大众点评网、利农、宏梦、万普世纪、康盛创想、互动通、文思创新、51.com、众合、点视传媒、占座网、高德等多家企业,领域从热门的互联网到电信、媒体、保险、农业、汽车等多个行业。
不过,对于以如此快的速度进行扩张是否会导致投资质量下降,张帆显得信心十足。
“在美国,可以投资如家、分众这种高成长的企业已经找不到了,而在中国未来的十到十五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张帆认为,未来的十五年内,在中国的中小板或者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将诞生近百家中国企业,而以红杉资本目前的投资状况看,投资的都是各个行业内的龙头企业,风险仍然处于可控状态。
而红杉资本投资的文思软件,已经在去年12月份在纽交所上市,这家在中国做软件外包研发服务的龙头企业,已经给红杉资本带来了5倍的投资收益率。
相比部分风险投资提出的“风险投资投资10个项目,成功1-2个就可以收回成本,再多就可以赚钱”的指标,张帆也表示,红杉资本提出的标准要高得多。“我们内部的要求是,投资10个项目,至少一半以上要实现成功退出。”
在张帆、沈南鹏的运作下,红杉资本在成立的短短3年内,已经成为国内最为活跃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与IDG、赛富、鼎晖等并列为国内风险投资领域的龙头企业。不过,张帆的志向却不止于此。
力争打造最多巨头
“在行业内处于什么地位我们不关心,风险投资管理的资产最多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指标,我们未来发展的远景是成为打造最知名企业最多的一家投资公司。”张帆对记者透露。
据了解,目前在张帆、沈南鹏团队掌控的总计三期红杉中国基金中,一期的2亿美元已经基本投完,而二期和三期的总计7.5亿美元资金,其投资出去的资金规模也已经超过30%。根据张帆的计划,红杉资本将在未来的3年内将这三期资金投资完毕。
张帆也有过投资失败的经历,其投资的一家媒体公司由于公司领导人非法挪用公司资金,面临被上市的东京交易所摘牌的危险;红杉中国基金对其的投资也面临亏损的局面。
不过,张帆似乎并不打算就此减慢推动所投资的企业上市的步伐。
“作为投资人,所投下的资金当然是有风险的,但以往的失败将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推动知名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张帆称,目前红杉资本投资的大部分企业还没有上市,但红杉将加快将其投资的企业上市。其中除了互联网和资讯业外,红杉资本还考虑在包括农业、金融零售业、新能源、医疗服务等传统产业加大投资。
不久前,红杉中国基金刚刚完成了红杉资本在全球第一笔农业领域的投资,并计划拓展第二家农业企业投资。
“中国的农业刚刚开始产业化,从分散到集中规模化的过程将是历史的必然,从这个角度看,农业等传统行业,在中国并不传统,还是朝阳产业。红杉资本未来的目标,就是将更多的传统行业企业打造成知名企业,树立各自领域内的巨头。”张帆最后说。
在近日举行的深圳创新投高层论坛“深创投不成功案例反思”分论坛上,深圳创新投董事长靳海涛认为,创投投资失败主要有九大原因,
一是创业团队缺乏理想。“企业成功最重要的是有理想,如果企业只想做小生意,勤快就够了;如果企业想做中等生意,比别人有点智慧就行了;但企业要想做大生意,则一定需要有道德和理想。”他说。
二是企业没有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深创投早期也曾经投资过电子商务,那时候还没有阿里巴巴,但深创投所投的企业没有坚持原有发展方向,最终消亡。
三是企业不能根据市场很好地制定发展战略。他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必须要考虑到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时候如何成功转型。
四是企业为上市而上市。他认为,企业上市是条件而不是目的,不能为上市而上市,一些创投冲着PRE-IPO(预上市)的目的去做创投,也有挺大风险。
五是企业孤芳自赏,永远长不大,
企业依据市场变化谋发展才是硬道理。
六是核心创业人员应居于老板阶层。他认为,一个企业的核心创业人员应当拥有股份,如果核心创业人员的持股比例低于30%,投资的成功率会比较低。
七是实际控制人精力过于分散。如果实际控制人涉足很多行业,一旦经济形势不好,很容易出问题。
八是企业盲目扩张。他说,扩张不可盲目,失败也往往会产生于扩张之中。如果不扩张,该做的事没有去做,那不行;但是如果做过头了,也可能会导致失败。
九是团队治理结构过于单一,风格过于重合,难有大作为。从知识、智力、风格、气质来分析,如果一个公司全部都是做技术的,发展难以成功;如果这个公司全是做管理的而不懂技术,也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