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500kV架空送电线路勘测中平原区勘测规定有哪些?(共含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金泰亨”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500kV架空送电线路勘测中平原区勘测规定有哪些?
1 平原地区应对每一塔位作勘测,对于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又无松软地层的地段,除转角、耐张、跨越等重要塔基应逐基勘探外,其勘探工作量可适当减少,
如直线塔一般情况可每隔2~3 基布置一勘探点:工程地质条件为中等复杂的地段,则每隔1~2 基布置一勘探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应逐基勘探。
2 塔基勘探点或测试深度,应根据土质条件、塔的基础类型、埋深和荷重大小而定,宜参照下表。
[COLOR=red]
注:1.本表适用于均质土层和常用塔型;
2.H
500kV架空送电线路勘测中资料整理规定有哪些?
1 按本规定要求提交的各项资料应数据正确,符合质量要求,所有资料应分别装订成册归档。
2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一般分别按初勘(初步设计)阶段、终勘(施工图设计)阶段提交测绘资料。
一、初勘(初步设计)阶段资料。
1.路径方案图。
2.重要交叉跨越平断面分图(包括大档距分图)。
3.拥挤地段平面图。
4.变电所进出线平面图。
5.弱电线路危险影响相对位置图。
6.工程测量初勘报告。
二、终勘(施工图设计)阶段资料:
1.线路路径图,
2.大跨越平断面分图。
3.大跨越塔位地形图。
4.重要交叉跨越平断面分图(包括大档距分图)。
5.交叉跨越明细表。
(1)电力线路或通讯线路的杆型、杆号、材质、交叉角。
(2)铁路及公路的交叉里程和交叉角。
(3)地下管线的名称、交叉里程和交叉角。
(4)跨越民房的间数、用途与所有权。
6.拥挤地段平面图。
7.变电所进出线平面图。
8.弱电线路危险影响相对位置图。
9.规划协议区杆塔位坐标和高程成果表。
10.送电线路平断面图。
11.塔基断面图或施工基面成果表。
12.线路直线桩成果表。
13.工程测量勘测报告。
500kV架空送电线路勘测中岩溶勘测规定有哪些?
1 对岩溶地段塔基勘测应着重调查了解岩溶发育和分布情况,根据现场调查协同有关专业共同选择塔基位置,应尽量避开在溶洞上立塔,对塔基四脚的地层岩性应分别进行描述。由于岩溶地区的地基条件复杂,特殊地段需提前进行施工检验。
2 对岩溶地区的勘测应以重点查明塔基近处的溶洞、溶槽、溶沟及地下水埋深等条件为原则,
3 塔基下溶洞的勘测应查明洞体地层岩性、洞体形态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洞内充填物情况等。
对洞体稳定性评价应根据各因素按附录一综合考虑,洞体稳定性可分为稳定、基本稳定、稳定性差和不稳定四级。如经鉴定洞体为稳定性较差或不稳定时,不应在其洞顶上部立塔。
500kV架空送电线路勘测中冲沟勘测规定有哪些?
1 线路经过基岩地区冲沟时,应调查冲沟的发展阶段,沟深、沟宽和沟的边坡及地层岩性,岩石风化破碎程度,植被情况,并作出判别,提出立塔的位置,如在岩石较破碎、坡度较陡、植被不发育地点布设塔基,考虑距冲沟边不小于20m。如在岩石属中等风化,坡度较缓,植被发育的地点,塔基与沟边距离宜适当缩短。
2 线路经过第四系松散地层时,必须查明冲沟的发展阶段,沟底堆积物的性质、沟深、沟宽和边坡的坡度、地层岩性(如亚粘土、轻亚粘土、网状裂隙发育的粘性土)特征和植被情况等,并应根据调查访问和塔的类型综合判定,对平衡阶段和衰老阶段的冲沟,一般塔基距沟边不小于30m(特殊塔基除外)。对初始阶段、下切阶段的冲沟的发展,应通过调查访问冲沟的破坏情况及其危害程度,结合上述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条件许可时,线路应尽量避开或跨过冲沟地段,选择有利的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在距沟边缘较远处立塔为宜,并提出对塔基和沟的边坡采取防护措施的要求。
3 当线路经过黄土地区冲沟时,应查清地层岩性、地貌特征以及搜集有关该地区的冲沟分布密度、发展速度、危害程度和整治措施,调查冲沟在暴雨情况下的破坏速度和对有关建筑物及树木的破坏情况,并结合冲沟的宽度、深度、沟底的形态、斜坡的坡度和植被等因素综合作出判别,为塔基的稳定性提出塔位对沟边距离的要求。一般对冲沟已发展至平衡阶段、衰老阶段,在塔基距沟边不小于40m 处可考虑立塔。
对于初始阶段、下切阶段且分布很密的冲沟,又无法选择塔基稳定的位置时,应建议线路部分改线避开该地段。如确实无法改变路径方案时,则应采取有效防护或整治措施,以确保塔基稳定可靠。
4 线路经过冲沟的向源侵蚀地段时,严禁在沿向源侵蚀方向的冲沟可能延伸范围内立塔。
500kV架空送电线路勘测中滑坡勘测规定有哪些?
1 线路经过较陡的边坡或斜坡地带时,必须研究和区分由于下列原因引起边坡失稳滑移的问题:
一、具有较厚的土层或松散堆积层较陡的边坡或斜坡,其中有遇水软化的软弱夹层或结构面,下伏基岩是不透水的,基岩面与边坡一致倾角大于20°;下伏基岩是易于风化或遇水软化的,
二、土体斜坡中有软弱夹层或不利的连续裂隙面,岩体斜坡中有泥岩、页岩、千枚岩、片岩等易滑地层或软硬交互的不利地层组合。
三、主要软弱结构面与坡面倾向一致(一般夹角小于45°),且前者结构面倾角小于坡角。
四、在老滑坡地带,可能因工程开挖而引起复活的时候。
五、受地震和工程爆破影响可能引起滑坡。
应充分注意水作为产生滑坡的主导作用(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农田灌溉渗水、高位水池和排水管道漏水等),
当具备上述任一条件可能引起边坡失稳,应考虑避开。如避不开时,应有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
2 应根据搜集的地形地貌、区域地质、地质构造、地震和水文气象等资料并结合现场调查就滑坡对线路和塔基稳定性的危害程度作出判定,建议避开不宜布置塔位的地段。
3 在现场,可根据地貌特征判别滑坡稳定性。
4 对边坡进行工程地质评价,应注意观察和描述下列对边坡整体稳定性不利的因素:
一、边坡地段已有滑坡、错落、崩塌、陷穴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存在。
二、有渗透性较大的地层,在弱透水层或基岩面上有地下水的聚积和流动,断层或岩石裂隙中有承压出露。
三、地面植被稀少,地表水冲刷作用和渗透作用强烈,坡体上修建水渠,水池漏水软化或饱和坡体,水流冲刷或修路破坏坡脚。
5 边坡的容许坡脚应结合实地调查与勘探资料综合分析确定。
,
2 当线路通过有关协议区时,应按协议要求,选定路径并实测其相对位置或进行坐标定线。
3 当线路交叉跨越一、二级弱电线时,应测量其交叉角。
500kV架空送电线路勘测中技术检查规定有哪些?
1 送电线路测量的记录、计算、成果、图纸,应认真自检、互检和专人检查,作业员和检查员都应签名。
2 作业过程中的技术检查是由作业组长、测量工程负责人(或专职技术检查员)随时组织进行,最后的成果检查和验收是由测量队(组)或勘测大队(处、室)指定专人(或专职技术检查员)负责全面检查和验收,
检查中如发现超出限差时,应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最终提出检查验收报告。
检查验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一、工程检查概况。
二、各项精度情况。
三、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处理情况。
四、测量成果质量评定。
500kV架空送电线路勘测中检查测量规定有哪些?
1 送电线路检查测量的项目包括:
一、杆塔位桩、直线桩的距离和高程,
二、被交叉跨越物的位置和高程。
三、有危险影响的断面点(包括风偏、横断面)。
四、线路的直线和转角的角度。
2 送电线路检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
当检测发现超限,应按相应的技术规定重测,成果取检测值。
[COLOR=red] 注:危险断面点,系指定位后,图上导线地面安全曲线,对断面点的距离(平面相距0.5m,丘陵山地相距1m)有危险影响的断面点。
[/COLOR] 3 定位时,应对平断面图与实地进行巡视检查。当发现有漏测的断面点、被交叉跨越物、地物等时,必须就近桩位进行补测,其补测的技术要求,应按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