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全解电子书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電気白桃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全解电子书(共含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電気白桃”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全解电子书

篇1: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全解人教版

《小学教材全解》,历经多年的精心打造,日趋成熟,赢得了全国教育专家和广大老师、家长、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现在已经成为大家首选的学习用书。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教研服务,我们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本套丛书的内在品质进行了全面的提升,凸显以下特点:

1.讲解内容全。对教材内容进行全方位地讲解,做到难解之处必解,疑点之处必答,拓展之处必讲,便于教师上课,学生自学,家长辅导。

2.资料方法新。及时捕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最新科技,做到新科技与教学同步;及时搜集课文作者作品最新动态,做到新动态与教学同步;及时了解教育教学的最新方法,做到新方法与教学同步。

3.专家顾问多。本套丛书专家顾问团成员涵盖国内外十六位著名教育专家,遍布全国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本套丛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4.售后服务强。“金星小学课堂在线”(见封二)通过网络、电话创造一个读者与教育专家、学科主编零距离沟通的平台,为大家免费答疑解惑。“全国名师俱乐部”(见封三)诚邀全国名师、专家加盟,分享全国小学教育教学最新动态和教研成果,以便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篇2: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全解人教版

1 山中访友

2 山雨

3 草虫的村落

4 索溪峪的“野”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5 詹天佑

6 怀念母亲

7 彩色的翅膀

8 中华少年

口语交际·习作

回顾·拓展二

9 穷人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11 唯一的听众

12 用心灵去倾听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13 只有一个地球

14 鹿和狼的故事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6 青山不老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17 少年闰土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9 一面

20 有的人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活动计划

诗海拾贝

与诗同行

活动总结

21 老人与海鸥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

23 最后一头战象

24 金色的脚印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25 伯牙绝弦

26 月光曲

27 蒙娜丽莎之约

28 我的舞台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1 林海

2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3 小抄写员

4 鹿和狼的故事

5 军神

6 我们的方阵

7 军犬黑子

8 看戏

篇3: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全解人教版

四百八十万教师的助手,一亿二千万学子的益友——热烈祝贺薛金星总主编的《中学教材全解》最新改进版

隆重上市,向全国一亿二千万中学生真诚致谢!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一路坎坷走来,一路阳光相伴。《中学教材全解》系列丛书最新改进版终于隆重上市了,在此,衷心感谢广大师生多年的呵护与关注,衷心感谢广大师生坚定的选择与信赖!

“删繁就简三秋木,领异标新二月花。”风雨历程,春华秋实。《中学教材全解》系列丛书,自20xx年上市以来,年年修订,年年出新,年年销量创新高!它开创了教辅图书的新形态,在神州大地独树一帜,为广大师生增添了新的选择,给图书市场增加了新的亮点,创造了教辅图书的新神话!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出乎其类,方能拔乎其萃。目前同类产品已不下百种,但金星书业的《中学教材全解》在市场上独占鳌头。走进全国各地中学,你会发现:学生购买薛金星主编的《中学教材全解》已成为一种学习的新时尚。徜徉全国大大小小的书店,你会赞叹:金星书业的《中学教材全解》已成为全国零售化图书的最优品牌之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金星书业能够取得这样骄人的业绩,首先得益于“全心全意,解疑解难”的编写理念,其次得益于“全、细、精、透、新、实、活、巧”的编写原则,再次得益于“想学生所想,急教师所急,忧家长所忧”的服务宗旨,更得益于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对学生、对老师、对家长、对教育事业负责是追求高质量的不竭动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适应全国新课改的需要,金星书业又研发了与小学、初中、高中各版本新课标教材配套使用的《小学教材全解》、新课标初、高中《中学教材全解》,以满足广大中小学师生的强劲需求!

篇4: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电子书

拓展阅读: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一、字词小博士。(学习语文,字词是基础,细心完成吧!)(14分)

1、根据拼音写工整美观的汉字。(8分)

méi guī pú sa xī shēng táng láng bǔ chán

( ) ( ) ( ) ( )

shòu xuē zhàng peng jiào huì yù zhuó bīng diāo

( ) ( ) ( ) ( )

2、按照要求填上成语。(6分)

评一评人物: 孔子( ) 孙悟空( )

赞一赞景物: 烟台的海( ) 三亚落日( )

聊一聊话题: 抗震救灾( ) 珍惜时光( )

二、句子小精灵。(句子练习,请看清要求!)(7分)

1、把句子写生动有趣。(2分)

萤火虫在夜空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上适当的关联词合并这三句话。(2分)

天游峰的扫路人年过七十了。 天游峰的扫路人不愿意离开他深爱的岗位。

天游峰的扫路人自信、豁达、以苦为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课外,你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句吧!试着补充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3分)

三、小小美文家。(调动平时积累,完成填空!)(17分)

1、______,______,______,看不出______,也看不出______,无日______。(《夹竹桃》)(3分)

2、孔子有关复习的名言有“______,______”。水在孔子的眼中是“____”“ ____”“ ____”“ ____”的真君子。朱熹也曾从水那儿得到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老师在我们心中永远是天使,永远是______,是______。福楼拜告诫莫泊桑: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______。刘老师通过放理想的风筝,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了___、___、___的种子。(3分)

4、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课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那些秃顶在枫树下,微微泛着红光。遇到枫叶密集,偶尔有些空隙,那边有人走过时,就会一闪一闪地亮,像沙里的瓷片。”这段描写出自_____(谁)的小说《______ 》,写的是_____。(谁)我还知道小说中这些人物:_____、_____、_____。(3分)

四、阅读小能手。(短文阅读,多读几遍,不要漏做哦!)(30分)

(一)广玉兰(12分)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zhàn dìnɡ)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zuān zhuān)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瓣虽然凋(diāo tiáo)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sì shì)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篇5:小学作文教材全解

小学作文教材全解

小学作文教材全解

如何写“下水作文”?

前言

什么叫“下水作文法”?

所谓“下水作文法”就是把写作比作游泳,要教会别人游泳,教者自己必须会游泳;教者会游泳,也不能光站在岸上指挥,必须一同下水。

“下水作文法”所讲的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快速作文教学法。它有四大特点:

一、抓住了写作的重点和难点:

1、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因素很多,教师的示范是首位的;

2、学生需学的体裁很多,记叙文是重点,记事是重中之重;

3、写好记叙文的方法很多,学会描写和叙述是难点。

二、紧扣小学语文大纲和教材:

1、小学生要写好记叙文,是小学语文大纲科学地规定的。

2、写作小词典里的词语,不是从课外书上抄录的,而是根据记叙文的需求,用同步归类的方法,从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出来的。这样,便于小学生摹仿、消化。

三、紧扣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写了一些儿童化的范文,使学生觉得富有童趣、倍感亲切。

四、强调写真人真事。

因此,笔者认为《下水作文法》在作文启蒙教改上是一个较大的突破。

第一部分怎样下水?

下水作文的方法归纳为“三同”:

同写一篇文,同做一件事,同攻描写关。

一、师生同写一篇文,正误对比开金锁

为什么师生要一同下水呢?笔者认为没有一个不会写作文的学生,只有不会指导的教师。

一九五五年,我从师范毕业后开始任教小学语文,从那时起,我便坚持和学生同做一件事,同写一篇文。儿童们心里想什么,写作中有哪些拦路虎,我心中就有底了。从而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用一颗童心敲开学生写作的大门。

这大门怎么敲?正误对比开金锁。

先叫学生放手写,接着老师把全班学生草稿浏览一遍,找出典型,针对典型写好范文。然后选一篇典型文章,原文不改抄在黑板上,引导学生热烈讨论,最后老师归纳优点,指出通玻这时,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到底要怎样写才符合要求?于是,老师出示范文,又组织学生讨论,范文好在那些地方。

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这金锁一次就打开了。一般的学生也只需三、五个回合即能取得很大进步。

二、写好一件事,主攻描写关

语文教学大纲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写作规律,科学地安排小学阶段主要任务是写好记叙文。

关于记叙文的方法问题,我们用不着下定义,把“记叙”两个字剖析一下就行了。“记”其实就是把客观事物象录像一样,真实记录下来,“高”不能说成“矮”,“红”不能写成“绿”,这就是描写法。“叙”就是把客观事物概括地说出来。因此,记叙文的主要方法就是描写和叙述。前者用在能突出主题的重要部分,后者一般用在与主题有关必须说明的部分。

记叙文大体分为记事、记人,状物三大类。其中记事是记叙文的基础,可称集记叙文之大成,其包括了写景、外貌、语言、动作、声音等内容与描写、叙述等写作方法。

因此,写好一件事,为记人、状物、乃至书信、说明文、议论文就打下了牢固的基矗在文章的体裁看,记叙文属文艺性文章,它不是用道理说明主题,而是通过形象的写照反映主题,达到感人至深的效果。特别能突出主题的重要部分。因此,不运用“描写”就无法达到此目的。既然记叙文的主要方法是描写,就要下决心学会才行。可小学生偏偏喜欢把客观事物里能反映主题的:如美丽的景色,生动的语言,活泼的行动等用叙述的方法,浓缩成几句简单的语言,概括地写出来。

因此,老师在指导作文时,必须狠抓这个通病不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认真回忆当时的情景,特别是要利用范文这个法宝,通过正误对比,使学生懂得:这些最能反映主题的语言、声音、动作等有血有肉的好东西,千万丢不得啊!如果学生老是惯于空洞说教,老师必须说服学生重作,一次不行,一连反复几次,那有攻不克的碉堡呢?

这就是“金钥匙”在“开金锁”时的诀窍!

三、写好记叙文,巧用叙述法

记叙文里有时事实特别多,过程复杂,篇幅有限,怎样运用描写和叙述相结合的方法?下面的一段文章是这样描写的:

“在波波面前我是不能撒谎骗她的。那回说好带她去逛商场,结果临时接到出警的紧急通知,只好将波波留在家里。波波只知道她要到外面去玩,却不知道主人的`工作是不能带她一块去的。待我回来,家中已是杯盘狼藉,衣柜打开,衣服丢得满地都是,好像突然间进来了一队日本强盗――更可恶的是新买的梦洁枕头上居然赫然印着波波的屎尿地图。”

因为本文的中心,不是写人而是写狗,所以,作者将带她逛商场的许诺和临时出警的详情用叙述法概括地写几句。用描写法,详细地、生动地重点描写了波波。一幅狗通人性、天真、顽皮、可爱的宠物形象勾画得栩栩如生,使人觉得妙趣横生。可见,正确运用和处理叙、描关系是很重要的。有时遇到写人的一生事多,篇幅短,你就非用叙述为主不可。

四、认识体裁很重要,写作才会有条理

体裁是文章的框架,把内容有力的支撑起来,使之有条不紊。因此,务必掌握体裁的规律。

记叙文里常见的体裁有如下几种:

(一)记事

一件事的体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尾这六个要素。把它的名称记住容易,真正知道它的内涵就不容易了。

1、缩写法:叫学生书面或口头把六要素从文章中浓缩出来。又很难写得有条理啊!怎么办?下面介绍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扩写法:根据浓缩的六要素或命个题(如:寻人、寻物之类),叫学生围绕主题和体裁,展开想像的翅膀,允许合理的虚构情节,生动地描写出来。这样,不但能牢固掌握体裁的内涵,写起来有条不紊,而且思路特别宽阔。

扩写必须以文章体裁为框架,比如写一件事,必须是六要素齐全,重点放在“经过”部分。扩写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经常到,比如别人托你写封信,告诉你三言两语,你就要按书信的格式替人家写成一封信。比如在高考中经常指定某一情节作文。小学教材里的看图说话等都是些不标明“扩写”的扩写题材。

(二)记人

记人的体裁比记事复杂,但基本点还是离不开具体事实。归纳起来可分为:

1、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写人。体裁与记事大体相同,只是内容紧扣“人”去写。

2、按年龄分阶段写:如童年、青少年、老年等。

3、按人的品德、成就、爱好、特长等专项刻画人物。

(三)状物

状物的体裁主要包括:形态、特性、功效等几个要素。例如写猫。一般是围绕猫捉老鼠这个主题,先写它身子软,眼夜亮,走路无声等形态,说明它有捉鼠的生理条件;然后写它怎样巧妙地捕捉老鼠;最后写它捕鼠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总之,框架搭得好,藤爬架上匀又宽。

五三个环节紧相连,功夫不负好园丁

下水作文法,必须贯彻指导的全过程,学生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教师就要及时下水,帮助解决。

1、写作前的启发指导:这一步主要是搜集素材、构思命题、下笔的大方向等,不要过详;否则,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有时可以不指导,让学生露出真实底子,老师下步就好对症下药。

2、初稿后的评讲指导:程度好的,这一步可以不搞;但新教的内容和水平差的学生,就非搞不可;写作中的大缺点,要力争在这个阶段纠正。一般用正误对比方法最有特效。指导后,要重作一遍,直至合格才许上正本。

3、批阅后的总结指导:

老师批改时要另备个本子,少而精地分类摘录优缺点。一般分字、词、句、章、点几大类。

改完后,要上堂总结评讲课。宜多表扬,少批评,特别好的可朗读或张贴。

这三连环,并不是死公式,要根据学生水平灵活运用

六爷孙同写一篇文,进步非凡喜在心

我的外孙叫章昱,是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千好万好就是作文写不好。他父母为了提高他的写作水平,买了十多本作文书,叫他写日记,办法想得多,收效却甚微。

春,我在他家住了个多月,一同喂鸭子、养蚕、溜冰等,同写了五篇文,现在将第一篇选载如下:

1、我有两只小鸭了(原文)

冷钢子校四年级学生章昱

在上周的星期五和星期天我得了二只鸭子。

星期五那天,我放学到樊腾方家去玩,他说他的鸭子要给我,我说好,樊腾方的那只鸭子羽毛光滑,全身金黄色的毛,黄黄的小腿,好看极了。

晚上我回家时,那只鸭子叫个不停,好像说:“我要妈妈”。又好像在说:“我要朋友。”我听后决定星期六给它找个伙伴。

星期六一早,我拿它出去玩,它跑的时候身子一摇一摆的,非常有趣。

到了七点钟,陈梦普西带着鸭子下来和它玩,看见它玩得高兴的样子,我笑了。后来赵迪成带着他的鸭子来了,它们三个在一起抢着吃食。后来只有我的鸭子抢到了。后来我经过赵迪成的同意,我拿他的鸭子和我的鸭子一起养。

就这样,我得到了两只鸭子。

批语:

1、这篇作文叙述较清楚,首尾照应好。

2、缺点:

全文的基本调子,反映了一般小学生的习作通玻

该详细描写的精彩部分,小作者却干巴巴地用叙述法一笔带过。

例如:“他说他鸭子要给我,我说好”。当时各自说了些什么话?心理怎么想?有些什么动作?这些能反映友谊的部份,可惜丢了。

“看见它玩得高兴的样子,我笑了……抢着吃”。怎么“玩”、“笑”、“抢”?也可惜丢了。

说穿了,这不是单纯地用错了方法的问题,而是不会描写。如果小作者一旦学会描写,习作水平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进。于是,我运用描写手法,同写一篇文。请看:

篇6: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全

重点难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3、体会诗歌的结构与表达方式方面的特点。

课时计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2004年2月5日晚8时35分,诗人臧克家老先生却因病离开了人间。

(出示幻灯片3)臧克家是继郭沫若之后,我国诗坛上最杰出 的大诗人之一。他早在30年代初相继出版了《烙印》和《罪恶的黑手》 等,以鲜活的生活感受和崭新的艺术风貌,引起诗坛的瞩目。 新中国诞生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的人》便是他这类诗的代表作。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我们播放朗诵带,请同学们在听的同时,注意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播放视频文件)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注意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然后齐读全诗。

3、鲁迅简介

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首诗歌,我们先回顾一下鲁迅先生的生平。

(出示幻灯片7)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不朽杰作。

同学们还能说出哪些鲁迅先生的作品?

……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国民党-血腥-人民,不允许人民悼念鲁迅先生,直到1949年,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他。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4、思考讨论:这首诗可以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第二部分(第2、3、4节):从两种人对人民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颂扬了鲁迅先生战斗而伟大的一生。第三部分(第5、6、7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二、品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学习诗歌第一部分

(1)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2) 思考问题:这一节诗有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如何理解它们的含义?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高三语文文言文实词全解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电子书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清明古诗全解

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全解电子书(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全解电子书,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