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草原的作品(共含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波力海苔”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风情更为内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朴自然的神韵。 内蒙古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境内有不少的'名胜古迹,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当召、席力图召等。 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奶豆腐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诗词也很多`如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上草原
悲情布鲁克
黑骏马
图雅的婚事
秋日传奇
与狼共舞
老舍作品《草原》赏析
【1、《草原》作品原文】
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的词句。这曾经发生过不太好的影响,使人怕到北边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紫塞,紫塞,谁说的?
这是个翡翠的世界。连江南也未必有这样的景色啊!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的牧业公社。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至为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迂回的,明如玻璃的一条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公社了。忽然,象被一阵风吹来的,远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象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马飞过了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我们约请了海拉尔的一位女舞蹈员给我们作翻译。她的名字漂亮——水晶花。她就是陈旗的人,鄂温克族。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我们用不着水晶花同志给作翻译了。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都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公社的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正是: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人的生活变了,草原上的一切都也随着变。就拿蒙古包说吧,从前每被呼为毡庐,今天却变了样,是用木条与草杆作成的,为是夏天住着凉爽,到冬天再改装。看那马群吧,既有短小精悍的蒙古马,也有高大的`新种三河马。这种大马真体面,一看就令人想起“龙马精神”这类的话儿,并且想骑上它,驰骋万里。牛也改了种,有的重达千斤,乳房象小缸。牛肥草香乳如泉啊!并非浮夸。羊群里既有原来的大尾羊,也添了新种的短尾细毛羊,前者肉美,后者毛好。是的,人畜两旺,就是草原上的新气象之一。
载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三日《人民日报》
【2、《草原》作品赏析】
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
现举例分析如下:
一、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是自相矛盾吗?其实,这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显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前句是近镜头描写:草原绿得浓厚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人“欲流”的感觉。这是化静为动,突现草的色泽,草的生命,也抒发了作者无限的热爱和赞叹。后一句是远镜头描写: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照映,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再说汽车在前进,视野中的那些“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小丘,一碧千里的草原,不正在悄悄地流入云天吗?
二、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惊叹”与“舒服”,“愿久立”与“想坐下”是互相矛盾的。其实,作者惊叹的是那从未见过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视野开阔、心胸豁达、令人心旷神怡;“愿久立”,是因为草原景色迷人,“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何况是感情丰富的人;“想坐下”,是因为眼底美景沁润着心田,诱发起激情,要抒发、要表达。正是这矛盾的笔触巧妙地刻画出“我”在这种特定境界里的丰富的内心感受。
三、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既然“看不见什么东西”,怎么还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呢?其实,这是运用了一种叫“舛(chuǎn)互”的修辞手法。它对某一事物既全面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是为了更真切地衬托和强调“初入草原”时的静感。这是以声写寂,以动衬静,从而突出了辽阔草原寂而不死,静中见活的生机。
文意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研究而得到的一种认识。由于客观事物千差万别,变化多端,作者的认识就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的区分,这就需要认真体会,反复研究,一直“炼”到认清事物本质,写出切中肯綮的文章来。
这方面,我们要谈到第十一册老舍的《草原》。文章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烈欢迎的情景,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充分体现了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这是本文的主题思想,亦即文意所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平等的民族政策,形成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家庭。老舍通过记叙访问草原的情景,反映民族友爱的主题,提炼出这一文意,无疑是抓住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关系的真实本质,十分正确。
当然,正确的文意要有恰切的表达。老舍按照初入草原、欢迎远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内、主客话别的顺序记述,注意突出蒙古族人民远出相迎、热情款待、亲切联欢的场面,字里行间渗透着蒙汉人民间的血肉深情。
值得研究的是作者在提炼文意的过程中,把文意浓缩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两句诗,寥寥十四字,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回味不尽的余地:
内蒙古草原空气新鲜,天空明朗,广袤无边,一碧千里,到处是翠色欲流,令人陶醉,岂不是与“天涯碧草”贴合相应了吗?诗句中的“何忍别”、“话斜阳”正是“蒙汉情深”的体现和写照,它又与上文蒙族牧民纵马奔驰,以主人的身份远出迎客,盛情款待,歌舞娱宾的描写有机勾连,桴fu鼓相应,实在恰到好处。
同时,作者引诗作结还收到了揭示题旨、深化文意的效果。“蒙汉情深”“深”在哪里?作者一行刚刚踏上草原,就从心底里油然升起热爱之情;牧民远出迎客,欢呼,握手,敬酒,唱歌,表演,双方亲如一家,融洽无间,更加显露了蒙汉间的深情厚谊。尤其是“何忍别”突现了主客双方的内心世界,两情依依,不忍分别,自然“情深”了,而“话斜阳”则展示了主客双方的动人情态,话语绵绵,难分难舍,不是“情深”会如此吗?完全可以说,引诗是对蒙汉民族间兄弟之情的凝炼概括,也是对文意的进一步拓展和强化。
另外,引诗中的“天涯碧草话斜阳”仿佛一个特写镜头:主客双方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依恋不舍地娓娓交谈,时间不停地推移,夕阳渐渐西沉,他们竟浑然不觉,这是蒙汉情深的形象映现。他们“话”什么呢?也许感谢主人热情接待,也许希望客人不久再来,也许是双方互相勉励,携手并进……这一余味不尽的特写镜头与“蒙汉情深”的全篇之旨紧相扣合,岂不是进一步深化了文意吗?
因此,炼意正确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融化、深化、强化的过程。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壮壮哥哥一家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我们先坐飞机到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再从哈尔滨坐一晚上火车到内蒙古海拉尔。我们坐的是绿皮火车,这火车开起来慢吞吞、咕咚咕咚的——我还从来没有坐过呢。
火车开到海拉尔,有两位包车师傅来接我们,我和爸爸妈妈坐在白师傅的车里,壮壮一家坐在王师傅的车里,我们从海拉尔开始了有趣的草原之旅。
我们的行程跟旅行社安排的不一样,我们是开车沿着中国和俄罗斯的边防公路,去了满洲里、黑山头、五卡、七卡、室韦、恩和、临江、金帐汗。这长途跋涉的七天时间里面,从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到郁郁葱葱的大森林,我看到了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大自然的美景。
比如在绿地毯般的大草原上,我们好几次碰到了翱翔在蓝天上的老鹰,甚至有一次,有一只老鹰竟然就在路旁晒太阳,我们车开过,它才飞快地腾空而起。还经常碰到牛群,它们有的时候就在路的中央挡住了我们的路,一点都不怕车和人,还用冷冰冰的眼神看着车里的我们,有一次我们开着车追着一只小花牛,太有意思了!
在临江,我们骑马去南山。我骑的是一匹栗色的马,它很温顺,并且在路上的步伐很快,就是在上山的时候,它总是停下来吃草,害得我从第一名落到了最后一名。骑马到了南山上——哇!太美了——山下是弯弯曲曲的额尔古纳河,静悄悄地从山谷中淌过;天上是红彤彤的火烧云,爸爸念了一句诗“落霞与孤鹜齐飞”。遗憾的是没有来得及看日落,壮壮怪我骑马上山太慢,我说马饿了要吃草嘛。
天色暗下来了,我们骑马下山回到俄罗斯农家。晚饭后,我们准备出去吃羊肉串,我还没出门,突然听到爸爸在外面喊了一声:看,星星!我跑到外面,看到好多星星,有北斗七星、北极星、流星、一条白带子似的银河,我是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密密麻麻的星星,而且离我们这么近,就像一伸手就能够到。
虽然这七天我们一直在赶路,而且因为水土不服而生病,可是我仍然觉得这次旅行很有意义。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大草原,骑了马。
骑马前,我感觉到马休息的地方又臭又骚。一会儿,马来了,我和爸爸骑一匹马,妈妈自己骑了一匹马。我们的马都有一名牵马人牵着。过了一会儿,我说:“爸爸,你自己骑吧”,爸爸说:“别吵!”又过了一会儿,我又想让爸爸自己骑,结果爸爸又说:“别吵!”我希望爸爸带着我在大草原上奔跑,老让人牵着多没劲啊!所以我很苦恼。我又想让爸爸自己骑,爸爸就和牵马的人商量。可牵马的人说让爸爸一个人骑一匹马,由牵马的人带着我骑一匹马,爸爸不同意。或者就要爸爸和她签一份协议爸爸又说:“不行!不行!”我就跟爸爸说:“你签了那份协议不就行了么?”爸爸没回答我。
我们继续骑。过了一会,牵马人让马跑起来了些,我高兴极了!但却把我颠死了!后来我们到了景点——野鸭湖,和妈妈会合了。我和爸爸还没下马,妈妈就给我们拍了照片。突然,爸爸说:“下雨了!”我们赶紧往回跑。雨越下越大,还夹带着雷电。爸爸说:“这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闪电!”闪电从天上连到地上,像个大裂缝。我们想让马快点跑,可是无论怎么说“驾!驾!”马都是慢慢的走,牵马人说:“你带着个小孩,还想跑,美的吧你!”过了一会,越野车来了,但是上面载满了人。牵马的人想让我自己钻车里,先送我到管理处去,爸爸不同意,说:“要坐车,我们得一起坐!”牵马的人说:“人太满了!放个小孩还够,大人挤不进去。”
又过了一会儿,终于来了一辆只坐了一个人的越野车,我们坐了上去,回到了起点!
大家都知道内蒙古大草原是多么美丽!说到如今,今天我们一家人就来到了大草原!
嗬——好壮观景色,使我留连忘返,回味无穷!好壮观景色,好美丽草原,它是那样地广阔,成群接队小羊羔在草原上嬉戏着`玩闹着`“说说笑笑,”像一群调皮小孩一样,多可爱呀!中午,那里主人邀请我们吃饭,中午太阳,十分红,而且又大又圆,金灿灿阳光在云层中闪闪风光,好美丽呀!
接着,我们眼角又慢慢转到了赛马场上,到了那里有许多人围在场边,为自己亲人或伙伴而喝彩,说着我们从拥挤人群中挤了进去。啊——好壮观地方啊!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开始”一声洪亮叫声从裁判员口中大声说了出来,一匹匹奔驰骏马在草原上飞奔着,在那一瞬间,奇迹出现了,一位英俊潇洒小伙子以1分33秒时间骑着自己心爱骏马,观众尖叫声和欢呼声回荡在草原。
下午过去了,接着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美好晚上!我们和那里主人一起吃丰盛晚餐,吃过晚饭,那里主人和我们一起拿着火把游行,接着成群接队人都那着火把跑来了,从上面看,一把把火焰,就像许多小星星,闪闪耀耀,绘制成了一幅美丽夜景图,真是美丽极了!游行完以后,人们把所有火把放在一堆,突然,一道美丽火焰出现在人们眼前,所有人都围在火焰周围跳起了欢快舞蹈,唱着,跳着大草原成了一片欢乐海洋!火花照在人们脸上,好红好红,像一盏盏明亮灯笼一样,那时多么美丽!
站在这片欢乐海洋里,我仿佛就是这里主人一样,带着那些远道而来客人,一起欣赏着这片美景,我敢保证,远道而来客人一定会对这里一切赞不决口,留恋忘返,到现在我回想起今天一天做事情和看到事物,是多么兴奋,多么激动!特别是晚上游行活动最让我不能忘记,还有那些英俊小伙子,美丽有善良姑娘!
美丽大草原,你美丽深深吸引了我,也打动了我。我爱你——大草原!
7月的草原,凉风习习,没有城市的嘈杂,天空湛蓝,比拉萨的天空还要蓝,绿茵茵的草地,覆盖着山峦,像无边的绿毯笼罩了整个大地,马群飞奔,牛羊品尝鲜美的嫩草,一片宁静,安详的景象。
——题记
流水哗哗流淌,似音乐般动听清脆。草地翠绿,挡住了秋季时的枯黄,星星点点的彩色野花镶嵌在其中,似珍珠散落一地。
就在这时,一群洁白的羊群进入我的眼帘,他们三五成群,有的羊浑身雪白,似白雪般,有的耳朵是黑色的,身子毛茸茸的,可爱极了,似一个玩偶。
羊群有的昂首挺胸,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在队伍前端,似一个威风凛凛的王者般骄傲;有的小羊跑前跑后,四处张望,似一个好奇的孩子,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不停地左看右看,想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神奇的世界;有的小羊胆小极了, 它们悄悄地待在母亲的肚子下面,品尝着鲜美的草。
耳旁不时传来牧羊人催促羊群赶紧到一块更鲜美的地方去的声音。它们有时趁着牧羊人不注意,悄悄的停下来品尝几口草,又踏着小碎步继续前行。
羊群渐渐走远,一切又归于平静,远处的山峦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一阵风吹过,山上的树叶沙沙作响,绿草纷纷弯下腰。
风吹草地见牛羊。
在柔软舒适的草地上,有一群奶牛。它们有的懒懒的躺在地上,打着盹儿;有的牛悠然自得的吃着草;还有这条看着牛犊在草地上嬉戏玩耍,是牛犊的家长,庄重,而又严肃。
羊群毛茸茸的,雪白而可爱。牛群甩着短短的尾巴,悠然自得,好似一群贵夫人。而这里的骏马更是活力四射,令人喜爱。
成群的骏马剽悍强壮,鬃毛随风飞扬。他们结伴而行,兴奋长啸,好像这里就是它们的天堂,是属于它们的地方。小马驹跟着母亲,好像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当他们吃饱喝足时,便撒开四蹄,四处奔跑,跳跃。在这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世间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这里是动物的王国,有着如画的美景,自由快乐的广阔和静谧。
★ 描写草原的古诗
★ 描写草原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