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多玩网CEO李学凌:抄袭者永远开创不了新时代(共含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范苏圆范葵小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侯继勇 北京报道
李学凌的多玩世界是十年摸索的结果,但这不是李学凌的梦想,他的梦想借助多玩,YY的成功,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实时社区,挑战facebook模式,
中关村中国人民大学东门某间酒吧,北京风雨夜,多玩网创始人、总裁李学凌坐在记者对面回望自己这些年的创业之路,不由感慨:当初如果继续做记者,我还跟大家一样在跑新闻,为获得一个提问机会不停举行。他就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多年前混迹于这片区域。
李学凌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中青在线”做记者。刚做记者那段时间,他感很“high”,见到许多新鲜的人,问许多新鲜的事,谈的都是新鲜的想法;做了四年记者之后,他觉得疲了,遇到的都是熟人,不用问也知道答案了。
没任何长进,李学凌觉得不新鲜了,没劲,他要突破,选择的切口是触网。
李学凌第一次创业是photocome.com--作为摄影人与照片使用者的分成平台。这个网站很成功,签约摄影人达到了30万,收入1.5亿元,最近一笔投资来自美国最大的风投公司KPCB (凯鹏华盈)。
而李学凌认为,photocom最大的价值不是挣钱,而是这个网站用图片表现中国过去十余年的“编年史”,甚至编月史、编日史。对于新闻,他仍有“情结”。说及此处他立起身来,从咖啡馆拿起一本杂志说:“看,这图片就来自photocom。”
之后他要寻找更能“实现价值”的地方。,他出任搜狐IT的主编,很快又南下广州去了网易。20的网易虽然被称为“三大门户之一”,但盛名难符:日PV只有200万,与新浪、搜狐已经不是一个量级。李学凌去了之后,强化两个东西,一是定位民生,二是强化评论。一年后,网易PV达到了 3000万。丁磊当时的考核指标是每年用户增长30%,李学凌的成绩是1500%。李学凌说:中国网民的增长率是30%,躺着睡觉也该增长30%。
新闻出身的李学凌有更大的目标:超越新浪。这在现在看来已经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李学凌却说“如果策略得当”,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策略是发力IT、房产、汽车、游戏四个领域,每个领域拓展200人的团队,给五年时间超过新浪。李学凌说:五年之后,在这个四个领域,分别出现了易居、搜房、焦点、易车、车168、IT168等准上市公司。所谓准上市公司,即财务指标已经完全达到了上市公司要求的公司。
但历史无法假设。当年当他雄心勃勃欲执行策略、在北京招兵买马之时,网易却把房产频道卖给了搜房,价格是800万人民币。回到广州的他被泼了当头一盆凉水。“这没法玩了”,李学凌他愤愤的说,但也理解网易当时的决定:要更赚钱,应该聚焦网游。
李学凌决定离开网易,做什么呢?在北京闲逛,到老朋友雷军家做客,两人聊了20多个小时,两个的一致意见是,做网游门户,雷军愿意投钱。“我想干,也敢干”。
于是,就有了下面他要讲述的多玩网的故事,以及里面隐含的一个“实时社区”的创新梦想。
往事并未如烟
《21世纪》:四个方向都感兴趣,为什么选择了网游?
李学凌:四个方向(房产、汽业、科技、网游)我都超级感兴趣,但创业只能做一件事,不能像网易那样,可以同时开展四条线,只能选一个。当时我跟雷军共同的兴趣是游戏。金山那时候战略重心由传统软件向网游转型。
《21世纪》:跟雷军聊天,聊了一个通宵,对吧?
李学凌:聊了一天,差不多20多个小时吧,
现在都忘了有多少细节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你怎么想,我怎么想等。他当时投了100万美元,在天使里面算很高的了。
《21世纪》:YY那时候还没有想到?
李学凌:我就想证明在网易说的事情,不仅说,也是敢干的。
《21世纪》:在网易呆着其实很成功,为什么还有离开?是不是觉得日PV3000万已经是天花板了?
李学凌:那倒不是,我在网易特舒服,因为我已经打下江山了,只要每年成长30%就行了。我是想既然干了这一行,做媒体,你还是得把新浪给弄翻了才行。当时也有机会,博客、视频刚刚起来,抓住这些是常规打法,我们已经做了尝试,还得有非常规打法,在正面战场上超越新浪。
《21世纪》: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学凌:非常规做法就是压注垂直行业,当时选的行业就是房产、汽车、科技、游戏四个行业。当时我对丁磊建议说,我们只需要在房产、汽车、科技、游戏四个频道各投入200人,四年之后,新浪就不是我们对手了。当时定了五年。
《21世纪》:后来为什么没干成?
李学凌:上市公司面临监管、拆分的问题,有一大堆的问题,困难肯定是一堆一堆的,最后大家觉得这玩意儿也不是特挣钱,还要这么折腾,没什么意思。
实时社区才是未来
《21世纪》:什么时候开始做YY?
李学凌:在就做了一个类似的产品,投了一个人,当时不叫YY,功能是一样的。那个时候,我们还是发现玩游戏时使用语音沟通的需求挺强烈的。
《21世纪》:有没有想过这是在挑战腾讯?
李学凌:我们根本没有想过挑战腾讯,它是不可挑战的。
其实做的起因很简单,特别纯朴,用户需要这个东西。时我们看到整个市场需求特别旺盛,我们就做过一次测试,用一台服务器,我们对一起玩游戏的朋友说,我们有一个语音聊天的服务器了,你们可以用。第一天服务器就挂掉了,登录的人太多了。第二天又加了一台服务器,一上去就挂掉了。这下我们觉得这个市场太大了。现在已经有四千多台服务器了。
《21世纪》:面对投资者的时候,你怎样来描述你的公司?
李学凌:我觉得多玩做的是下一代的社区。Facebook、开心网、人人是一种,我们也是做的社区的一种。但我们是一个实时的社区。实时社区是未来,Google+开始推视频聊天通讯,FaceBook开始推即时通讯和视频聊天,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现在在做的。
《21世纪》:社交网络未来是不是会分很多类,有哪些特征的能成功?
李学凌:开始各有特征,一是熟人网络,比如FaceBook;二是实时网络,比如多玩;三是,兴趣最后的社区就是关系网络。问题的核心是,大家有没有在这个社区上能够解决问题。
我在一个YY上看到一个人自称是俞敏洪,跟一帮人讲创业的问题。我不相信是俞敏洪,就用手机给俞敏洪发了一个短信:是不是真的是你?俞敏洪马上回说“就是”。我惊讶极了。后来我发现,俞敏洪可以用他来讲课,记者可以用他来分享消息。
《21世纪》:你觉得自己的威胁是谁,腾讯?
李学凌:不管别人,要自己发现用户的需求,抄袭者永远开创不了新时代。
讲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曾经想过,一个老师能够在网络上教50个学生,经过6个月的课程,每个人都真正有收获。请问,用什么工具?用BBS?用微博?用论坛?都不行,只有YY就可以解决。那次俞敏洪去讲课,只有800人听,但我觉得至少可以有数万人听。未来YY上的主流不见得是“DJ”,而是俞敏洪这样的专家、学者、达人,甚至记者。
当互联网业界迈入了后,“开放平台”已经成为了各大互联网巨头最常提及的一个词,无论是风靡大江南北的 、还是用户数量庞大的腾讯、又或是根基稳固的淘宝、甚至是人气鼎盛的人人网,都纷纷提出“开放平台”的概念,并以此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今,“开放平台”中重量级的成员,百度在搜罗领域作出开放的切实行动:推出主打“开放”牌的百度新首页。
作为搜索的网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一般是尽量的简单,甚至简单得有点“简陋”,但是随着在9月2日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向全场数千名与会者展示了全新的百度首页后,一个为用户定制的“一人一世界”形式的搜索页面彻底改变了搜索网站的原有风格,同时也是预示着“开放”这个互联网新主旋律将会切实地融入到每一个互联网用户的使用体验中。
百度个性化新首页上线
“据说有的站长激动得差点掉眼泪了……”当百度CEO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上发布百度新首页后,在微博直播的网友不仅发出感叹:“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一个普通站长制作的应用,可以出现在日均流量四五个亿的百度首页,由用户定制选择。这确实是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
根据李彦宏的介绍,百度新首页将面向所有站长、开发者、服务提供商开放,“每个开发者都可以上百度首页”。记者在全新的百度首页看到,在用户登录的情况下,新百度首页在传统的搜索框下增加了导航通知、实时热点、应用、新鲜事四大模块,并实现了与人人、开心、 等部分社交网站的账号互通。
记者试用后发现,用户在注册并登录了百度首页后,在常见的搜索框下方,将会出现“常用网址”和“服务”的添加选项,用户只要把自己常用的网址和应用直接添加进去后,即可在下次登录时直接在页面使用,而无需再次搜索来点击得到。“使用过之后发现真的比以前方便了很多,而且省去了再次搜索的步骤,百度可以成为真正的用户首页了。”
记者了解到,百度数据开放平台合作伙伴超过3500家,应用开放平台已接洽开发者和运营商合作伙伴约4万个,上线应用超2万个,包括小游戏、阅读等应用,
李彦宏表示这是史无前例的改变。
“他们仍在空谈开放概念”
以苹果为代表的“开放平台”政策,让诸如“愤怒的小鸟”这样依靠在开放平台中成长的企业快速成长并获得成功,也让“开放平台”的概念被众多互联网企业所认知和认同,特别是具有一定的优质平台的互联网企业更加意识到“开放”的重要性,国内的 、腾讯、360软件、淘宝、人人网等具有举足轻重分量的互联网大鳄们都纷纷提出了“开放平台”的理念。
但是作为互联网用户而言,对于这些日常经常接触到的各种互联网应用,已经能够真切使用到的“开放”产品却是少之又少,在 中可以尝鲜到不少借助开放平台而上线运营的“微游戏”,而财付通开放平台也让第三方开发商的应用可以进入QQ钱包等渠道,被1亿财付通用户所使用,但是这些“开放”的具体举措相对比整体互联网内的开放空间而言,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伪开放,真长城!”是多玩CEO李学凌在评价某门户网站宣布开放平台时的概叹之言。“真正全面开放的话,需要很大的勇气!”业内人士指出“开放或者会是一个漫长的道路,因为彻底的开放预示着会有与自己经营范围类似的对手进入到自己的平台内同台竞争,只有自己足够强大了,才可以有底气谈开放。”
在百度开放模式新首页推出后,百度CEO李彦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经表示百度新首页会对百度传统搜索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新首页的做法代表了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只要满足用户需求,从长远而言搜索收入会逐步恢复。”
“只要真正开放了,才可以让自己发展得更好,追赶上领先者。”盛大游戏公关部经理刘红鹰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了盛大游戏在开放平台上的经验。“当平台发展越来越快之后,你就会发现作为一家企业本身其实还有很多领域是无法全面涉足到的,这时候只有通过开放引入合作,才能让平台尽好的发展和全面满足用户的需要。”
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加入到“开放平台”的大军当中,“开放”的竞争也使得各家互联网企业加快了“开放”的步伐,根据淘宝网公布的数据显示,11万注册的开发伙伴在淘宝开放平台上已经产生出3.6万个线上应用。
南方日报记者 叶丹
4月12日,口碑网CEO李治国做客新浪科技白银时代
李治国:马云夫人张瑛是借钱给口碑网发展,不是投资
新浪科技讯 4月12日15:30,口碑网CEO李治国做客新浪科技白银时代,与网友交流,李治国介绍了口碑网创业和获得阿里巴巴战略投资的经过。
李治国表示,马云的夫人张瑛当初是借钱给他发展口碑网,并不是投资。不久前千橡集团董事长陈一舟表示其分类信息网站已经关闭,并表示分类信息领域又很多泡沫,李治国对此认为分类信息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领域,急躁的公司是做不了分类信息的。知名Blogger、Techweb新闻主编布棉也一起参与了与李治国的交流。
以下为聊天实录全文: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今天白银时代邀请的嘉宾是口碑网的CEO李治国先生,另外还有一位嘉宾是blogger布棉。今天我们的话题是从口碑网之前跟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来谈起,还会谈到它和阿里巴巴之间的整合,包括最近关于分类信息商业价值、它的前途。这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话题,下面开始今天的聊天。
去年关于阿里巴巴投资口碑网的事情,有很多传言,说最初建口碑网的投资来自马云,后来口碑网又被阿里巴巴收购,大家有些猜疑,请李总给我们介绍一下具体的过程。
李治国: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够跟大家交流。我是在2004年6月份的时候从阿里巴巴出来开始创业,当时做口碑网,目的是给网友提供一个衣食住行玩生活型的社区平台。当时我出来的时候,我们有2、3个创始人在一起做,投了8万人民币,把我们自己的钱拿出来。我当时出来的时候身上只有8万块钱,但是我觉得这个一定要做,将来一定是一个很好前景、对大家有帮助的平台。以前我讲过它的来源是因为我们一次吃饭的切身经历。
出来以后我们当时有一个想法,我身上只有8万,但是我们要把它做起来。中国互联网我们都知道最需要做的就是要坚持,一定要坚持下去。当时我就做了一个决定,把5万块钱投入到我们的网站里,另外3万就留做生活费。如果要做,我至少要做两年,需求会慢慢培养起来,一定会好起来的,这是我们的想法。另外两个创始人加起来投资了3万块钱,我们一共有8万投资在这个公司上。后来做了一年,口碑上面的用户也越来越多,很多人来我们这里查比如餐馆、找房子、租房子的信息,我们会看到浏览量越来越大,发展到有10多万的会员。
大家知道以前张瑛是阿里巴巴中国网站的总经理,我是他的下属,有很多共事的机会,彼此很熟悉,出来的时候因为我在杭州创业,我们经常还保持沟通,也会去了解我们最新的进展。后来这个事做了一年,我们当时算了一下,花了有8万块钱,我们也赚了有7万,一直这样做。但是我觉得如果这样一直做下去,很难发展起来,这时张瑛(马云的夫人)知道这个现状之后,这时他已经从阿里巴巴出来,有时间,就跟我做了一次交流,说先支持把200万人民币打到个人帐号上,我们没有任何协议,也是基于他个人对我的信任,我之前也没有见到这么多钱。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有了这笔钱,有很多人进来,由最初的3个人创业到后来有20、30个人参与,到2006年初这时发生很多事情,淘宝也做起来,战胜了ebay中国,另外雅虎也并到阿里巴巴下面,
发生了这么多事,其实我出来很多事没有意料到,之所以出来是因为阿里巴巴以前是一个B2B的网站,我们做的口碑网是面对老百姓的,当时做的决定也很难抉择,当时觉得要尝试一下。发生了很多事情,这时马总就找到我,说我们是不是可以再回到一起。我这时因为也慢慢做得多少有些名气,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我在阿里巴巴呆了5年,阿里巴巴整个价值观对我影响非常深,而且马云做这个企业有远大的远景,要做102年的企业。当时在这个过程中,深深影响到我。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第二点,阿里巴巴雅虎有一个大的平台,如果口碑网能够对接到这个方面,为淘宝用户提供本地化的服务,也会一下子发展。
另外,阿里巴巴有我很多我工作五年的同事,当时出来的时候,我向张瑛承诺过,不会从阿里巴巴里挖一个人,因为这是职场的规则。但同时我觉得我们自己做也是很难,因为杭州阿里巴巴最大。如果能够再回来跟这些同事一起共事、来做,会发展得更快。
张瑛的200万资助我们之后,阿里巴巴后来投资以后,我们原封不动地还给他,甚至连利息都没有给他。这个过程当中,他对我们资助很多,也没有任何所求。
主持人:他实际上是借给你一笔钱,不是投资。
李治国:对,我们后来还给她,他没有从中收到任何收益。
主持人:在合作的过程中,你跟马云联系的多吗?
李治国:见过2、3次面,可能见一次面就把这个事情决定下来了。我刚才讲了几个原因,因为阿里巴巴价值观确实影响着我,我工作过五年。再加上雅虎一下子有这样一个平台,有了淘宝这样一个平台,这么多同事。当双边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们一拍即合就走到一起。
布棉:很多人关心一个问题,因为毕竟有投资在上面,马云再收回来,像国内有类似的案例,钱捣到某些人的口袋,还是有一些猜疑。刚才讲到是属于借给你,问题就更少一点。我想知道你们并入淘宝,并入阿里巴巴整个大架构,口碑网目前可能还是一个很小的公司,在目前来说,在整个阿里巴巴集团里的地位跟重要性,马云当时是给你什么样的承诺?
李治国:口碑现在做的是中国最大的吃喝住行玩的生活信息,加上本地搜索、生活信息、黄页是主要的部分,而这个最终是每个老百姓都需用的,也是租房、买房包括吃饭,每个人都会去用。Craigslist在美国的本地搜索市场已经占了搜索市场四分之一以上的份额,非常大的市场。而中国刚刚起步,无论是口碑还是马总,我们都认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也是一个长期需要培养的市场。我们下了很多工夫,做了很多投入去培养这个市场,希望市场越来越大,最终让每个老百姓都有机会很容易找到周边的餐馆、房产信息。
主持人:口碑网被阿里巴巴投资之后,因为阿里巴巴有很多业务,你们的业务怎么跟阿里巴巴的业务做一些整合,怎么融合进去?你们是怎么做的?
李治国:这半年来口碑网不断做发展,提高用户的体验。另外,包括这次来雅虎,包括在淘宝,我们有很多交流,一直做一些项目,要把淘宝的3000多万会员加上雅虎的几千万会员能够汇集在一起,很方便地使他们查询到当地的信息,包括餐馆、酒吧。我们的思路,口碑网的定位是本地化,以口碑网的名义给老百姓、雅虎、淘宝的会员提供这么多信息。接下来我们会有很大的动作会出来,本地搜索,在淘宝上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口碑网的一些服务,在雅虎、阿里巴巴同样都会有。这是我们当初觉得口碑网能够促进当地生活快速发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