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整合(共含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真的不会计量”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独立宣言》的发表:
①启蒙思想是《独立宣言》的理论渊源。
②英属北美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日益觉醒,高三,是《独立宣言》发表的内在动力。
③英国的殖民压迫政策和暴虐统治,使北美人民的反抗最终演变为一场民族独立战争。
④《常识》的发表,进一步推动北美人民走上公开独立、建立共和政府的道路。
⑤《独立宣言》的起草与发表。
1776年6月7日,弗吉尼亚代表向第二届大陆会议提出北美殖民地独立的提议。会议决定在表决前先指定一个五人委员会起草一项公开声明,陈述宣布独立的理由。才华横溢、擅长写作又年富力强的杰斐逊成了最重要的执笔人。从11日到28日,他将自己关在下榻处,忘我地投入到宣言初稿的激情创作之中。7月2日,大陆会议做出支持独立的选择。7月4日,讨论修改后的《独立宣言》获得一致通过,这一天也因此成为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独立宣言》发表历史背景:
(1)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为《独立宣言》的问世奠定了理论基础传播。
(2)北美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富兰克林和杰斐逊,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3)潘恩发表的《常识》产生了巨大影响,激励更多的人为独立而战。
(4)独立战争爆发后,争取独立成为整个殖民地人民的共同目标。
(5)大陆会议决定宣布独立,1776年7月4日,杰斐逊为首五人委员会草拟的《独立宣言》通过。
《独立宣言》的发表:
在人民革命斗争的推动下,北美13个殖民地代表组成的大陆会议决定宣布独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后,通过了由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美国独立宣言是由其它13个殖民地代表签署的最初声明美国从英国独立的文件。独立宣言中写道:“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高中重要历史知识点总结
显著特点: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除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有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则尚未完成或刚刚起步,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这些国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发展速度比较迅速。
影响: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迅速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全球的侵略和扩张。
英国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表现:
①手工工场建立并得到发展;
②农村中出现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
(2)原因:
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
②圈地运动的推行;
③海外贸易和海外掠夺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和成长(有共同利益)
①资产阶级构成:银行家、大商人、手工工场主
②新贵族构成:牧场主和农场主、兼营工业和商业
3.斯图亚特王朝(16——)的专制统治
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相信“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触犯资产阶级利益;
4.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有通过征税法案的权力,同国王展开斗争
5.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二)过程
1.革命爆发:1640年11月新议会的召开
①目的:筹措军费讨伐苏格兰人;
②斗争:国王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议会:拒绝通过征税法案,并要求限制王权,得到群众支持。
③意义:揭开革命的序幕。
2.内战爆发;
议会军和王军
人物:克伦威尔;
战役;纳西比战役、马斯顿荒原战役。
3.处死国王:1649年1月
4.革命高潮:成立共和国(1649—1653年)
①克伦威尔掌握大权,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
②建立护国主政治:1653年底,克伦威尔被宣布为护国主,多次解散议会,成为军事独裁者。
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①背景:克伦威尔死后,政局**。
②目的:保护革命成果。
③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④政策:实行反攻倒算,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
6.革命完成:1688年“光荣革命,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入主英国,1689年初,威廉和玛丽共同登上英国王位。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三)结果: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目的:限制王权;
2.过程: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
3.影响: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四)意义
1._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_洲文艺复兴的产生和发展: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15世纪逐渐向西欧其他国家扩展;16世纪则是文艺复兴
的鼎盛阶段。
1、意大利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和实质
(1)背景(原因):(_什么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
根本原因——意大利北部是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较早的地区之一,资产阶级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迫切要求铲除封建制度的传统,
建立适应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
l 人才优势——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是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l 文化环境——作为欧洲古代文化摇篮之一,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世纪时文化也相对比较繁荣;
l 15世纪前后,许多拜占庭学者移居意大利城市,带来大量珍贵的古代古希腊、古罗马的典籍和艺术品,促进了意大利艺术家和学者对古典文化的了解、研究。
l 经济后盾——意大利相当富庶,其财富能够为艺术、学术提供赞助。
l 统治者的支持——意大利的统治者颇为积极地扶持艺术家和作家。
l 罗马天主教会中心在意大利,所以受压制特别厉害,反抗性亦尤为强烈。
(2)实质: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反映欧洲各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和文化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人文主义
(1)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潮为人文主义。
(2)人文主义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3)人文主义对解放人们思想有着巨大的历史进步作用。
3、文艺复兴在意大利的兴起
(1)最早的代表人物 但丁:《神曲》
乔托:《哀悼基督》 “近代绘画的奠基者”
(2)早期的代表人物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十日谈》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全盛时期的“美术三杰” 米开朗基罗:雕刻家、画家、建设师和诗人
拉菲尔:《大卫》、《西斯廷圣母》、《雅典学派》 “画圣”
(4)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军事著作家和诗人,《君主论》和“马基雅维利主义”
二、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1、英国:莎士比亚极其戏剧 2、法国:拉泊雷及其《巨人传》
3、德意志:伊拉斯谟及其《愚人颂》 4、西班牙:塞万提斯及其《堂吉可德》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哥白尼(波)及其“太阳中心说”: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
1、文艺复兴时期 开普勒(德意志)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发现行星沿椭圆轨的天文学 道绕太阳运行的规律 伽利略(意)证明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自制望远镜进行观察发现;被视为近代实验
科学的奠基人
2、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其他学科的发展:数学、物理学、医学、生理学等领域
3、唯物思想家的出现 布鲁诺(意):捍卫和发展哥白尼的学说;提出“宇宙无限论”
弗兰西斯·培根(英):科学归纳法;“知识就是力量”
四、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积极性:在于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醒人们的觉醒,把人们从关注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2)局限性:①他们虽然大力表现和发扬了人文主义精神,认识和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与罪恶,但他们还乐于接受教皇和教会的保护与豢养,对教会势力抱和解态度,而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②人文主义者还把古代受到维护的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保留下来。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根本原因_外贸易和掠夺、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
3、政治统治:都铎王朝的统治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1)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资产阶级由于力量弱小,还需要依靠封建王朝的保护来发展。
(2)措施 加强__统治:进行宗教改革,建立英国国教教会
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增强英国实力 _6世纪末,打败西班牙,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3)影响: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4、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__统治
(1)时间:17世纪初开始 (2)表现:厉行君主__,触犯资产阶级利益;实行宗教__,迫害清教徒。
(3)结果: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政局日趋紧张,终于导致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
(1)组成: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2)斗争:利用议会有通过征税法案的权力进行斗争
(1629年被解散) _国议会的出现和权力
2、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1)时间:1638年
(2)原因:查理一世的宗教迫害
3、革命爆发的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
(1)议会的召开: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措军费、征收新税而重开
(2)议会中的斗争:反对派拒绝征税法案,而且提出要求限制王权
(3)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利用议会合法的斗争形式进行的革命开始了。
4、革命的经过(1640—1688年)
①开始:1642年国王查理一世挑起
(1)内战 ②概况 议会军与克伦威尔的崛起
决定性战役:纳西比战役和马斯顿荒原战役
③结果:内战结束,国王被俘;1649年1月,国王被处死。
(2)共和国的建立与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统治
①共和国的建立
A.措施:对内武力维护统治,发展工商业,宗教上厉行清教法
②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统治 规;对外征服爱尔兰,进行英荷战争,维护英国海外贸易的利益
B.1653年底,就任“护国主”,成为军事独裁者
(3)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
①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A.原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巩固克伦威尔死后混乱的政局
B.概况 1660年,查理二世即位复辟与反攻倒算
英国政坛分化,形成政党——辉格党与托利党(代表利益)
詹姆士二世的统治:企图恢复天主教,引起反对
A.原因;詹姆士二世的统治
②“光荣革命” B.概况:1688年,辉格党和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夫妇入主英国;16初,两人即位。
C.意义: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5、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限制王权,在议会中通过一系列法案,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1689年通过的《权力法案》,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活动。后来,议会权力逐渐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_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
议会斗争→内战→共和国建立→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光荣革命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1)__了封建__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3)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的到来。
宋词和元曲
1、宋词出现的原因:
(1)宋代商业的发展。
(2)城市的繁荣。
(3)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
2、流派:
(1)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柳永州《雨霖铃》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都是流传极为广泛的佳句。
(2)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等。
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元曲: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元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
绘画艺术
1、起源:新石器时代壁画,地面画,陶器装饰
2、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3、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提出以形写神
4、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创造法度,雍容华贵
5、宋代:山水画兴起:注重意境
民间风情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6、明清:八大山人:风格奇特;木刻版画、年画等
7、民间绘画兴起原因: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8、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