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古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uuuy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村四月古诗(共含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uuu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乡村四月古诗

篇1:乡村四月古诗

朝代:宋代

作者: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蚕桑:种桑养蚕。插田:插秧。

《乡村四月》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篇2:乡村四月的古诗赏析

乡村四月的古诗赏析

乡村四月

作者:翁卷

绿遍山野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活儿,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插秧了。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拓展:翁卷简介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篇3:《乡村四月》古诗绝句赏析

《乡村四月》古诗绝句赏析

《乡村四月》

作者:翁卷

绿遍山野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作者简介: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南宋诗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屡考进士不中,布衣文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 。他的诗大多讲究技巧,有清新淡远的意味,讲究锤炼字句,写景善白描,时有佳句,为人传诵,着有《四岩集》、《苇碧轩集》。

注释:

1、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河流。

2、子规:杜鹃鸟。

3、才了:刚刚。

4、山野:山陵和原野。

5、蚕桑:种桑养蚕。

6、了:结束。

译文:

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活儿,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插秧了。

中心思想:

整首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因此,翁卷有乡村诗人的美称。 挥墨了一幅农民丰富、繁忙的乡村田园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篇4:古诗乡村四月教学反思

古诗乡村四月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活动,我执教的是《乡村四月》这首诗。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设计:首先是激情导入。让学生产生对古诗词的热爱,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接着是明白诗题和知晓作者。我一直觉得,对诗题的理解和对作者的了解,往往能过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古诗。

语文教学注重以读为主。古诗教学中的读更为重要,只有进入诗歌意境的最高层次的读诗境界,才能领悟到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所以,我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读诗的训练。共分两个环节。第四环节是初读古诗,让学生大至的了解。第六环节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带着感情再次读诗,这个环节叫做感悟升华。整个过程,力争做到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出感觉,读出魅力! 第五个教学环节,我是让学生以我的一个问题为主线,放手让他们自学。但又不敢放的太开。因为这不是我的学生,我怕放开会收不回来。在这个环节里我觉得缺少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里有,但一紧张忘记了。原计划个体学完之后合作交流,这样经过小组的智慧,就能更好的完成,找出诗中事物这一环节。这只能是一点缺憾了!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完成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说话能力、写作能力、朗读能力等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由于城村之间这种学生间的差距,我觉得自己的设计还不尽完美。这节课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教学方法的运用;自己评价语言的使用以及自己文学修养的深度等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中多研究,多琢磨,学生感受古诗语言的魅力。喜爱上古诗。

以上几点只是我一些浅显的看法,还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

篇5: 乡村四月

乡村四月

文/姚敬芝

(一)

四月梨花作雪飞,

千沟万壑炫光辉。

蜂歌蝶舞乾坤灿,

人语车鸣天地随。

(二)

青山俊朗玉带环,

水墨丹青雕怡然。

几抹杜鹃霞一片,

梨花秀野月万川。

(三)

田园四月醉心扉,

风打落花雪片飞。

盛世梨园佳话远,

太平乡野颂言欢。

(四)

稚子弯腰山菜挖,

风吹花瓣戏娃颊。

田间围坐为何事?

畅饮欢歌野味夸。

(五)

四月乡村赏梨花,

千山漫雪香气佳。

春光痴恋魂魄醉,

倩影聚焦美无瑕。

(六)

谁把春思染墨池?

桃红柳绿韵新诗。

花开枝落自然景,

草长莺飞绚几时?

(七)

梨花赛雪舞婆娑,

千朵万枝银满坡。

一树一溪明似镜,

三言两语韵诗歌。

(八)

杜宇啼鸣万花丛,

青山朗润一画屏。

风吹花海香肆意,

尘吻人潮步从容。

(九)

微微柳眼戏春红,

侃侃夕阳弄趣浓。

砌玉堆烟飞瀑布,

织绦绣锦待葱茏!

(十)

桃花仙女舞翩跹,

妩媚动人羞掩面。

下自成溪不觉悔,

陶公在世亦安然。

篇6: 乡村四月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大家都不陌生吧?当你走进乡下,一定会看见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清澈见底的小河上,微风吹过,柳条儿就随风跳起舞来。

在土瓦砖房旁,常常会看见一片新绿或浓绿,看着这绿幽幽的景象,都是用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呀!

石头路上,总会看见许多乡下穿着花花绿绿衣服的小孩在路上奔跑,做游戏……孩子们圆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双天真的大眼睛,他们活泼,可爱,生活在无忧无虑之中……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秧。”四月的乡村,常常会看到一些才了蚕桑,又准备去插秧的农民们,他们不辞艰辛,冒着炎热,默默的为我们做着贡献。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儿童不明白怎样耕织,也在桑树阴下学种瓜,儿童的天真开朗是不是把你打动了呢?

在河边,常会看见一只母鸡带领着一只只鹅黄色的小鸡,在地坝里觅食,几只大雄鸡,抬着头,在地坝里骄傲的走来走去。

乡村四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勤劳的季节,是一个天真的季节……乡村四月,是一个美好的季节!

篇7: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几场蒙蒙的春雨过后,乡村变得生机勃勃起来。

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开了,金灿灿的。远远望去,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条辽阔无垠的地毯。走近一看,每朵油菜花都有四个花瓣,它们相亲相爱簇拥在一起,像一只只正要展翅高飞的金蝴蝶。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清香把勤劳的小蜜蜂吸引来了。看,小蜜蜂正唱着歌在花上来回采花蜜呢。旁边还有许多花骨朵挨挨挤挤的,它们也正争着想马上开放呢!

乡下人家的房前有一大片绿油油的桑树林。桑叶像一把把撑开的大伞,给小桑果们遮风挡雨。桑果一个个小巧玲珑,此刻正绿里带点红,红里透点紫,格外诱人。桑果外面毛茸茸的,像带着刺的小刺猬,可爱极了。等到它们变得紫莹莹、亮晶晶时,尝一口,酸酸甜甜的,可好吃了。乡下人家的屋后是一片翠绿的竹林。竹子像一位位挺拔的士兵,精神抖擞地站立着。往地上看,有许多鲜嫩的竹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它们一个个胖乎乎的,穿着厚厚的外套,好奇地打量着周围明媚的世界。

乡村四月,绿意盎然,泥土中还散发着青草的香味,让人喜爱极了。

篇8: 乡村四月

儿时的生活是在乡村。每当想起小时候快乐的生活,我还会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伴着绵绵细雨,我又回到了记忆中的乡村,离开了那喧哗的城市。

在农村,孩子老会光脚在田间玩耍,我忍不住加入了他们的“捉虫”队伍。田里虫儿总会傻傻地乱窜。油菜花上,时常趴着许多蚂蚱,只要领头的大哥哥打个手势,我们就会立马抄起一张大网盖在花上,网子带花,往上一拔,那蚂蚱就不知所措地滚入网兜内,只会傻乎乎的在网里跳跃。但要是大人来问,孩子们准一溜烟儿地跑了。

晌午,云儿又开始吵闹,云弟弟憋不住气,哇哇地“哭”了起来。田野被蒙蒙细雨装饰成了美丽的仙境。鸟归巢了,可蛙儿却叫得正欢。“孩子王”大哥哥又领着我们去田间地头捉青蛙。穿着套鞋,踩在泥地里,把土一翻,准会有蛙儿,再把饲料放在网子里,大哥让大家排成一排,喊一声,一起向前跑去,就有不少“倒霉蛋”自投罗网。

大自然是人类的归属,农村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初的家,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啊!

篇9: 乡村四月

人间四月天,万物复苏,大地蓬勃,草长莺飞,春天的脚步近了。阳光明媚的清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踏青。

刚下车,乡村的美景如同画一样展现在我的眼前。天空一碧如洗,没有一丝杂色,像一条蓝绸子,几朵云儿如同白色的花镶嵌在空中,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灵动。远处,连绵起伏的河堤犹如一条围巾把整个村庄都围在了里面,眼前的几座村庄很是显眼,白墙灰瓦,错落有致,让这幅画显得别有风情。

最惹人喜爱的,是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油菜花。远看,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又好似宇宙里美丽的银河降落人间,被太阳映照得金光闪闪。走近看,一丛丛、一簇簇的油菜花随风飘荡,一株株油菜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翩翩起舞,我真想扑进花海,美美地睡上一觉。“颜色艳丽而不耀眼,香味扑鼻却不漾人,真是人间佳绝处!”爸爸也不禁感叹。

听,前方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快的笑声,那是一群小朋友在追赶蝴蝶,嬉笑打闹。其中一个准备用遮阳帽去网住蝴蝶,可惜,他失手了,转眼间蝴蝶就不见了。我不由得想起了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诗里写着:“儿童疾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我不再想那么多,情不自禁地跑过去加入了他们……

啊,四月乡村的景色,真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呀!

篇10: 乡村四月

乡村的四月,风景如画。

去乡间小道上走走吧,看看春天给我们带来的美丽画卷:在郁郁葱葱的山林里,映山红姑娘绽开了甜甜的笑脸;在绿意盎然的田野里,紫云英仙子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而路边那棵去年看似枯萎的老树,又奇迹般地活过来了……一切都焕然一新。

去爬爬山吧,你会惊奇地发现,漫山遍野的竹笋,齐刷刷地探出小脑袋,打量着这个缤纷的世界,它们要经过无数次的蜕变,直到长成一株株翠绿、挺拔的竹子。

去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看看吧,你会发现鸡、鸭、鹅这些小家禽随处可见。母鸡在草丛中啄食着小虫;鸭子在小溪里戏水,不时把头往水下一扎,又从远处衔着一条小鱼儿探出了脑袋,快活极了;鹅,则在院子里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这儿啄口泥,那儿吃口草,悠闲自在得很。

乡村人家最是好客,随便哪天有客人到访,他们都会不假思索地冲进后院,拎起一只又肥又壮的鸡或鸭,宰杀后炖成了一锅鲜美的肉汤。他再去山上掘一碗春笋,去田里采一篮马兰头或是荠菜,一桌丰盛的菜肴就完成了。真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啊!这就是乡下人家,朴实又好客。

这就是乡村的四月,人和自然融合成一幅别有一番韵味的风景画。

篇11: 乡村四月

四月的乡村,是一片花的天地。路边,金黄色的油菜花大片大片的开了。极目远眺,仿佛那是一片金灿灿的波斯地毯,躺上去,一定柔软又舒服,还有一股清香吧?走进油菜花地,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萦绕在我的身边,深深吸一口气,一下子就变得神清气爽。

微风过处,油菜花们就翩翩起舞,瞧它们摇晃着的脑袋,摆动着的身姿,多么的像一个舞者呀!似乎听到了我的赞美,花儿跳得格外的起劲,它们使出了浑身解数,在我面前争奇斗艳,好像要我评评,她们中哪一个才是最袅娜,最芬芳的。

四月的乡村,还是小麦的海洋。如绿翡翠一般的绿油油的小麦田,镶嵌在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中,随风一起摇摆着。在麦田里,大步的奔跑着,嗅着混和着的泥土的清香,那感觉,仿佛自己都快要飞了起来。从远处看来,那油菜花和麦地织成了一条长长的围巾,把大地都给拢了起来,蜜蜂蝴蝶也那么兴趣盎然,时而簇立花蕊,时而萦绕丛中。

乡村四月,就像一杯果子酒,清爽,甘醇却又迷人。

翁卷乡村四月古诗赏析

《乡村四月》教学反思

乡村四月500字作文

乡村四月的诗歌

乡村四月小学写景作文

关于乡村四月的诗意赏析

人教版乡村四月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乡村四月》公开课教学设计

描写乡村春天的古诗

四月工作计划

乡村四月古诗(通用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乡村四月古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