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贵州剑河寒武纪凯里组遗迹群落中的节肢动物遗迹(共含3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番茄海底捞”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贵州剑河寒武纪凯里组遗迹群落中的节肢动物遗迹
贵州剑河凯里组中产有丰富的遗迹化石,本文描述了其中的节肢动物遗迹9个属23个种(其中1个新属,9个新种)和3种类型的趾迹.发现并讨论了节肢动物(三叶虫)的'捕食迹和求偶迹及其形成过程;研究了节肢动物生活行为所产生行迹之间的变化,认为节肢动物各行迹之间的过渡类型的变化具有停息→爬行→行走→游泳和游泳→行走→爬行→停息两向性变化的特点,并认为在运动弯道上形成的过渡行迹可能与造迹生物在转弯处的运动惯性或与水动力造成造迹生物身体的倾斜有关.含丰富节肢动物遗迹的凯里生物群的沉积环境为正常浪基面和风暴浪基面之间的浅海软质基底低能环境.
作 者:王约 WANG Yue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03 刊 名:地质论评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LOGICAL REVIEW 年,卷(期): 53(4) 分类号:P5 关键词:节肢动物遗迹 遗迹群落 凯里组 寒武纪 贵州剑河贵州早-中寒武世凯里组类似苔藓植物化石
贵州台江早-中寒武世凯里组保存大量的生物化石,它构成了寒武纪重要的生物群之一--凯里生物群.在凯里生物群中保存有丰富的碳质薄膜藻类化石,新发现类似苔藓植物化石(Parafunaria sinensis Yang(gen.et sp.nov)),它具有藓类植物所拥有的`典型的叶状体轮生现象、孢朔、孢朔柄和复杂的根系特征.推测它是藓类植物祖先,它为进一步研究藓类植物和陆生高等植物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
作 者:杨瑞东 毛家仁 张位华 姜立君 高慧 作者单位:贵州工业大学研究生部,贵阳,550002 刊 名:植物学报 ISTIC SCI英文刊名:ACTA BOTANICA SINICA 年,卷(期): 46(2) 分类号:Q914.82 关键词:类似藓类植物 凯里组 中寒武世 贵州 bryophyte-like fossil Kaili Formation Middle Cambrian Guizhou Province下寒武统宽背虫(Bathynotus)的灭绝过程-以贵州剑河八郎凯里组的Bathynotus kueichouensis为例
宽背虫(Bathynotus)这一传统早寒武世或寒武纪第2世晚期最重要的.三叶虫属,广泛分布于全球寒武纪3个生物大区,为区域地层对比的标准化石.Bathynotus在贵州剑河八郎乌溜-曾家崖剖面凯里组下部极为丰富.该剖面已成为全球寒武系第2统和第3统界线层型候选剖面,表明凯里组是一个穿时的地层单元,其3个三叶虫带最下部一个带为Bathynotus holopygus-Ovatoryctocara granulata.经过逐层大量的化石标本采集统计证实,乌溜-曾家崖剖面宽背虫(Bathynotus)在距凯里组底部51.60 m处骤然绝灭,距寒武系第2统的顶界(距凯里组底52.80 m)只有1.20 m.本文就乌溜-曾家崖剖面凯里组下部宽背虫(Bathynotus)的数量分布变化认为其灭绝过程是逐步的.
作 者:王宇轩 赵元龙 彭进 李锋军 WANG Yu-xuan ZHAO Yuan-long PENG Jin LI Feng-jnn 作者单位:王宇轩,赵元龙,彭进,WANG Yu-xuan,ZHAO Yuan-long,PENG Jin(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古生物及生物成矿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3)李锋军,LI Feng-jnn(深圳仙湖植物园古生物博物馆,深圳,510084)
刊 名: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8 37(1) 分类号:P52 Q915.819.1 关键词:宽背虫(Bathynotus) 凯里组 寒武系 灭绝 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