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女排精神解读版(共含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eavemealon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国女排挺进了决赛,胜利带给国人无限的喜悦和激动,也让“女排精神”再度成为热词。渴望胜利、敢于胜利,中国健儿的奋力拼搏、勇往直前,不断丰富着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也将从中大受裨益。
北京时间19日上午,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中,中国女排迎战荷兰女排并以3比1战胜对手挺进决赛。这是中国女排时隔再次打进奥运会决赛。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关键比分一直都是犬牙交错,中国女排激战四盘险胜荷兰,整场比赛只赢了对手四分。异常激烈的赛事,也吸引到超高的关注度,有数据显示,在比赛进行时所有打开的电视中,有一半在收看女排比赛。比赛结束后,线上线下的舆情更是升腾至沸点,“女排精神”再度感动中国。这种场景似曾相识——一场远在巴西的比赛,似乎带领国人完成了一次美丽的.穿越,这一刻,我们仿佛回到1981年11月16日,那一天,中国女排以7战全胜的成绩首夺世界冠军。当时的中国人在经历短暂的停滞后,刹那间沸腾了。
女排的胜利为何如此令人激动?中国女排在本届奥运会的历程,犹如一部励志大片,尽管大结局还未上演,但跌宕起伏的剧情,早已让人哭过了笑过了。作为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此前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女排,小组赛输了三场,只以第四名身份艰难出线。然而,在几乎无人看好的情况下,中国女排先是成功逆袭卫冕冠军、东道主巴西队,接着又战胜“苦主”荷兰队,时隔12年重返奥运决赛。光明的前途,曲折的道路,如此引人入胜的赛事,教人怎能不激动。
再有就是,女排顽强拼搏、决不放弃的精神,以及连续取胜的战果,大大缓解了广大体育迷心中的“委屈”。本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五战全负,女篮一胜四负,都是早早结束了征程,中国女排已成为三大球类项目中的独苗。这种情况下,中国女排连续胜利闯进决赛,在起到了凝聚人心积极效果的同时,自然会引发万众关注、群情激奋。
中国女排挺进了决赛,胜利带给国人无限的喜悦和激动,也让“女排精神”再度成为热词。“女排精神”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后的经验总结,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很好地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这种精神也超越了体育范畴走向各行各业,在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时代,鼓舞着百废待兴的中国拼搏奋斗、砥砺前行。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同时作为竞技体育强国的地位不断稳固,“女排精神”在一些场合受到冷落,甚至出现了还要不要重提“女排精神”的讨论。“女排精神”遇冷,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健儿夺取了无数冠军,见多识广的国人对金牌日趋看淡,中国女排不再一支独放,“女排精神”的关注度自然会有所下降。另外,“女排精神”一度被片面理解为结果论、唯金牌论——赢球是“女排精神”,输球似乎就是缺乏精神。这种机械、功利的认识,既是对“女排精神”的误解,也对“女排精神”造成了伤害。
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在部分传统优势项目上的表现远逊于往届,这更让人们意识到,在竞技体育场上,没有一场胜利是唾手可得的,没有一个冠军是不经历风雨的。中国女排再次令国人激动,是因为在经历繁华之后,这场胜利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女排精神”的最新演绎版本。这种精彩演绎让我们明白,中国“女排精神”永远也不会过时,因为它代表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在中国的生动实践。
渴望胜利、敢于胜利,并且有能力、有智慧找到通往胜利的道路,中国健儿的奋力拼搏、勇往直前,不断丰富着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也将从中大受裨益。
在北京时间8月21日进行的奥运女排决赛上,中国女排以3-1战胜塞尔维亚女排,时隔十二年再次夺得奥运会女排冠军。中国队也继苏联和古巴之后,成为第三支三夺奥运会女排金牌的球队。对于中国人来说,眼前这支中国女排的表现,充分的展现了三十五年前老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意谓着团结、合作、奋斗,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对于在本届奥运会上低开高走的中国女排来说,她们的表现完全符合传统的中国女排精神,即不论何时何地,永不放弃!
中国女排精神:永不放弃
1976年,当时 组建新一届女排,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的中国女排人才已断档十余年, 召入一批年轻球员,包括时年21岁的杨希、时年22岁的曹慧英、时年19岁的张蓉芳,1978年,又招入时年18岁的朗平;1979年,招入时年18岁的副攻手梁艳。
1979年12月7日,在国际奥运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奥委会成员国的合法席位两周后,中国女排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第二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当时亚洲女排霸主是日本队。在四年前第一届亚锦赛上,中国队0-3输给日本。但这一次,中国队3-0日本队,夺得亚锦赛的冠军。因此获得了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女排参赛权,但为了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中国抵制了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中国女排因此推迟在国际赛场上的亮相。
1981年,中国女排参加了第二届女排世界杯,并夺得了冠军,夺冠后,国内万众沸腾,这个冠军,对于当时生活处于百废待兴状态的中国人心理刺激极强,提升了心理自豪感以及爱国热情,“振兴中华”成为女排宣传画的必用口号。在夺冠后的一个月中,中国女排收到贺信、贺电以及各种纪念品长达三万多件,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上展现了团结、合作、奋斗的精神,最终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代表精神,这种精神强烈的推动了爱国热情,成为中华民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黄金时代中的领导精神。
1982年,在女排世锦赛上,中国队再次获得冠军;在1983年的第三届女排亚锦赛上,中国队打入决赛,但在决赛中0-3负于东道主日本。尽管失利,但中国队仍以亚军的身份进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赛场。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小组赛上连胜巴西和联邦德国,第三战1-3负于东道主美国队,在半决赛上,中国女排3-0战胜了日本队,三局共让日本队得21分。在决赛里,面对夺冠热门的美国队,中国队以3-0战胜美国队,在首战打到14平后,中国队连赢两球战胜对手;在第二局中,仅让美国队得3分,完全从心理上彻底击溃美国队。
从1981年至1984年,中国女排夺得三连冠,又是大满贯。这其中,奥运会的金牌最重。中国女排在比赛逆境中展现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抗打击力,在奥运决赛第一局中,双方无数的来回球,美国队无数次重扣被中国女排不可思议的救起,依靠团队配合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中国女排得以一点点磨去美国队斗志并最终夺冠。在比赛中,中国女排几乎每次都是把逆境化为均势,把均势化为优势。
中国女排的精神就是团结、合作与奋斗,十二字为无私奉献、团结合作、自强不息。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以小组第一身份出线,在半决赛里遇到此前唯一输过的古巴队,在连赢两局又被对手扳回两局的情况下,在决胜局胜出;在决赛战俄罗斯时,俄罗斯前两局连续在最后时刻撑住,以30-28和27-25连胜两局,中国女排绝地反击,3-2逆转夺得冠军。
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以哀兵之师出战,小组赛里仅胜两场,以小组第四出线,从四分之一决赛开始,连斩此前十八连败的巴西和小组赛里输过的荷兰及塞尔维亚,这种在绝境中爆发出的斗志,正是从1981年开始的女排精神的持续体现,即团结、合作与奋斗,及在逆境中永不放弃的精神。
相关文章推荐:
1.女排精神【特荐】
2.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官方】
3.中国女排精神是什么?
4.郎平说中国女排精神
5.中国女排精神的核心
中国女排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夺取金牌时,我不到三岁,脑海中没有存留任何关于那次伟大胜利的印象。不过,在成长过程中,我倒是无数次被女排精神这四个字洗礼。但到底什么叫女排精神,我没有真正见识过。
直到本次奥运会,看到郎平和她的球队在逆境中所展现出来的拼搏、努力、顽强、坚持,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女排精神啊。
小组赛战战兢兢,一上来就被荷兰队一记重拳抡晕在地。虽然意大利队和波多黎各队让中国女排缓过劲来,可塞尔维亚队和美国队的连续两记重拳,将郎家军置于命悬一线的危险境地。淘汰赛第一场,她们就不得不面对实力强大的卫冕冠军同时也是东道主的巴西队。那时候,没有人看好女排姑娘们能够创造奇迹。甚至连郎平本人,赛前都做好了输球回家的准备。可最后的结果大家看到了,郎平的神奇调整加上朱婷的强势爆发,成就了中国女排的“黑四神话”。
不管什么样的评判标准,我都算得上是一个铁杆体育迷。最近这些年,也看了不少的体育比赛,还从来没有哪一场能像中国女排这场比赛一样给我如此强大的震撼和感动。更可怕的是,几十个小时过后,她们在与荷兰队的半决赛中,再一次震撼和感动了我。
与荷兰队的比赛并不好打,对手有高度有实力,且进步神速。比赛过程也证明了这一点。四局比赛下来,每一局的差距都是两分。结果并不能完全说明这场胜利的伟大和精彩。比赛中,中国女排多次落后于对手,看上去随时可能会 。可每一次风雨飘摇,都会被郎平的妙手化解,她的调整和指挥,让队员们信心十足。一次又一次顽强的防守,一次又一次果断的反击,女排姑娘们慢慢将差距缩小,最终实现反超,将胜利揣进了口袋。
里约奥运会,我们的三大球表现让人失望。男足和男排连到奥运会露脸的资格都没有,男篮和女篮倒是有资格,却是全败战绩尴尬回家。女足重回八强秩序,可也仅此而已难有突破。幸好还有女排,她们用一场接一场的惊喜,抚平三大球带来的痛感,支撑着三大球的颜面和信念。
32年前的洛杉矶大捷,郎平和她的队友缔造了女排精神。32年后的里约连胜,郎平和她的队员传承了女排精神。感谢郎平,让我们这一代人有幸真实感受女排精神的鼓舞。说实在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被中国足球和篮球锻炼得百毒不侵的内心,居然还会有澎湃的时候。
你可以不认识朱婷、惠若琪、袁心h、龚翔宇这些姑娘,你可以不懂什么叫三点攻、背飞、一传半到位、双人拦网,但只要你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看这场比赛,还会为姑娘们的每一次得分鼓掌、每一次大比分落后揪心、每一次胜利欢呼乃至流泪,这就够了。在这样一个灵魂跟不上发展的时代,太多的人已经忘记了我们当初为什么出发。郎平和中国女排没有忘记,她们的心里,还保持着对排球最纯真的热爱以及对女排精神最原始的崇拜。
走到了最后,就算不能笑到最后,已经无关紧要了。看到她们拼搏过、努力过、顽强过、坚持过,也因为自己被女排精神感动过、鼓舞过,这个八月就注定值得收藏和铭记。三十年后,没事的时候再拿出来晾晒一番,或许还能把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呢。
● 中国女排精神究竟是什么
中国女排精神:团结协作、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永不言弃与勇于创新等。
意义:
1.女排精神是内化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典范。
2.女排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剂。
3.女排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伟大原因:
1.女排精神与时俱进,已内化为一种民族与时代的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催化剂,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与思想力量,具有增强民族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筑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2.女排精神强化对青年学生的人格教育、推动排球运动的文化建设,丰富大众健身路径的选择,为提升体育文化软实力注入能量。
返回目录>>>
● 女排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有何重要意义
中国女排坚定“为国争光”的信念,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女排精神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象征。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为我国体育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女排精神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华各族儿女不断奋发向上,追求卓越。
中国女排以自己的顽强拼搏而缔造出的女排精神,这种精神更是我们体育界和全国各行各业所不能忘记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应时刻响彻在我们的耳边,更应时时铭记在我们的心里,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返回目录>>>
● 中国女排故事
北京8月17日,这是一场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比赛!面对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卫冕冠军巴西队,年轻的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成功翻盘,硬是在近万名巴西观众的呐喊声中上演“神逆转”晋级半决赛。尽管这还只是淘汰赛,但是女排姑娘们的坚韧、顽强、无畏似乎让时光倒流,让国人再次见证了中国女排的精神力量!
“中国女排”四个字,在国人的心中蕴含着特殊的意义。35年前,当国家百废待兴追赶世界潮流、当中国人敞开国门难掩自卑的时候,中国女排自1981年到1986年开创的5连冠伟业,就像久旱甘霖,激励了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在那个峥嵘岁月,中国女排就是民族精神的旗帜!
35年后,中国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很多方式展现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但任凭岁月流逝,“中国女排精神”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无数中国人心里,她依然是爱国主义的象征和民族自豪感的体现。尤其是在中国三大球普遍低迷的当下,女排更是中国唯一能在普及者众、市场化高的团体竞技项目中与欧美体育强国扳手腕的。
这35年,也是中国女排历经风雨、起起伏伏的35年。
自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夺得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后,随着郎平、梁艳等黄金一代选手的退役,中国女排荣耀的光环逐渐褪去。1988年汉城奥运会半决赛中负于该届冠军苏联女排,最终获得铜牌。1989年第五届世界杯,中国女排不敌苏联和古巴获季军。1990年第十一届世界女排锦标赛,还是输给苏联,卫冕失败。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女排陷入低谷,只拿到第7名。
“铁榔头”郎平1995年临危受命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在她的努力下,中国女排状态回升。亚特兰大奥运会,面对当时的霸主古巴女排,中国姑娘们1:3惜败收获银牌。在日本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女排锦标赛,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依然倒在了古巴女排掌下,屈居亚军,随后郎平辞职。
中国女排在悉尼奥运会上止步八强后,陈忠和走马上任,开启了中国女排一个新的高峰。在完成了新老交替后,中国女排终于在第九届女排世界杯中以11战全胜战绩拿下冠军。从1986年到20,再次拿到世界冠军,中国女排用了时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面对伤病的不利局面,愈战愈勇,决赛面对俄罗斯,在先失2局极为艰难的情况下,连扳3局,神奇地战胜对手,后再次夺得奥运金牌。
后,中国女排因为伤病等原因成绩出现下滑,女排世锦赛上取得第五名。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半决赛中负于劲敌巴西女排,最终取得季军。
随着陈忠和交出执掌中国女排8年的教鞭,中国女排在跌跌撞撞中滑向低谷。20,主教练蔡斌率领中国女排在亚锦赛决赛上爆冷不敌泰国,导致蔡斌下课。,俞觉敏带领中国女排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中排名第五,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意外输给了日本队,无缘四强。此后,又在第三届女排亚洲杯中不敌泰国女排卫冕失利。
郎平第二次挂帅,但她复兴中国女排之路一开始充满荆棘。20女排亚锦赛,中国女排先后负于泰国、韩国,首次无缘三甲,成为征战该项赛事38年来的最差战绩。不过在郎平的悉心培养下,中国女排的第三个“黄金时代”在逐渐形成,开始发生蜕变。
尽管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最后不敌美国屈居亚军,但这是自19后征战世锦赛的最佳战绩。女排亚锦赛,中国女排战胜韩国,时隔4年重回亚洲巅峰。20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3:1战胜日本女排,自雅典奥运会夺冠时隔后,第一次拿到世界排球三大赛的冠军,这也是郎平作为主教练所得到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宝剑锋从磨砺出”,一支全新的中国女排已经开始崛起,在公布的奥运12人名单中,除了三战奥运的老将魏秋月、二进奥运的惠若琪和徐云丽之外,其余运动员全都是没有过奥运经历的“新人”。
32年前,老女排拿到了洛杉矶奥运会的金牌;前,“黄金二代”以惊天逆转收获雅典奥运会的金牌。在里约,中国女排新生代们,能否继承前辈衣钵、再创辉煌值得期待,不为别的,只为我们从她们坚毅的眼神中看到了“女排精神”!年轻的中国女排虽然开局不利,小组赛2胜3负仅列B组第四,但晚成成就大器,女排姑娘们终于在对阵东道主巴西队时爆发,用一场振奋人心的比赛实现了绝地反击,宣告了那支世界杯冠军队伍开始回归,宣告了女排精神回归!
35年的中国女排风雨之路,其间尽管充满起伏曲折,不忘的是“女排精神”。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象征着顽强、拼搏、不服输、集体主义的“女排精神”永不退色,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返回目录>>>
● 中国女排东京奥运会名单
女子排球项目:
主攻选手4人:朱婷(队长)、张常宁、李盈莹、刘晓彤。
副攻选手3人:王媛媛、颜妮、袁心玥。
二传选手2人:丁霞、姚迪。
接应选手2人:龚翔宇,刘晏含。
自由人1人:王梦洁。
女子沙滩排球项目:
王凡、夏欣怡、薛晨、王鑫鑫
返回目录>>>
中国女排精神
中国女排决赛对战塞尔维亚队,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3-1逆转获胜,时隔12年再度荣膺奥运冠军,是什么精神让女排赢得比赛呢?
1、中国女排的精神燃起了国人再次崛起的中国梦。
当年女排夺冠,是国家和民族的盛事。改革开放之初,国人发现自己和世界的巨大差距后很震惊、彷徨、迷茫,是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上酣畅淋漓的拼杀,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理想,找到了民族自信,也凝聚了中国人。中国女排极大振奋了国人的精神!国人命名“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谈起中国女排就难免会谈起女排的主教练郎平,她在1980年代领衔中国女排创下“五连冠”的神奇伟业至今无人超越,人们很期待郎平能再以民族英雄的姿态扬起“女排精神”的大旗。
而此次里约奥运会,我们通过女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和形象,宣告了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女排精神薪火相传,催动我们不断奋进超越。女排也让我们有了越来越宽广的国际视野,让国人变得从容和成熟,是奥运赛场上最耀眼的一抹亮色,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点燃了再次崛起的中国梦。梦想必须要有,就像女排那样!
2、成功从来不是理所当然,需要太多的淡定、专注、低调。
淡定、专注、低调,是郎平排球人生的三大关键词,同时也是里约奥运会上很多运动员共同的特点。这与今天很多年轻人的焦虑、贪婪和浮夸相比,真可谓是一股清流。
淡定的心态面对各种精神和身体上的压力。这届奥运会很多运动员都是以一种放松的心态去面对比赛。谌龙在半决赛后被记者拦下直播采访,他只回答了记者一个问题后就突然消失了,有些人说谌龙不接受采访,没有礼貌!其实,他非常重视此次里约奥运会!在一开始谌龙就表示不接受任何采访,为了比赛手机都关机了。他用自己的静心方式放松自己的心态,而最后与李宗伟的决赛也确实是赢得不容易!而中国女排也一样以淡定的心态面对每一场比赛,虽然精神和身体上的压力很大,但他们努力做到去享受每一场比赛,
专注技术,集中精神去付出。此次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对阵曾经18连败的对手巴西,在第一局大比分落败的情况下,女排姑娘们连扳两局,虽然被卫冕冠军赢回一局,但决胜局的稳定发挥,让巴西队感到绝望,我们看到了杀红了眼的朱婷,看到了超级稳定的惠若琪,15比13,姑娘们完成了超级逆袭。
“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女排主教练郎平在四分之一决赛,女排战胜卫冕冠军巴西女排后给现场记者的一段话。
决赛面对未曾夺过冠军的塞尔维亚,在第一局大比分落败的情况下,正是这种底蕴,这种冠军气质打懵了没有冠军经验的对手,纵观女排历次辉煌经历,每每在逆境时刻,总会越战越勇,越打越强,雅典是逆转,这次仍是逆转!
每个成功的背后,都是低调的付出和坚持。郎平的女儿谈起母亲平时训练的艰辛,让人感叹郎平太不容易了!郎平满身是伤,先后经历7次软骨手术,最后摘除膝盖髌骨,进行关节置换。腰部的.腰伤也很严重。这些伤都是不能烈运动了,但是郎平仍然高负荷带队训练队员。甚至训练中坚持示范,做出的动作是要忍受严重的伤病,所付出承受的真是太多。
3、女排精神从未走远,再次让人们相信只要拼搏就会有奇迹。
当下很多孩子缺乏拼搏的精神,总想着坐享其成,不劳而获,总喜欢埋怨命运的不公,或者埋怨父母给的太少。可是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能否做到不靠父母靠自己是很多孩子面临的一个难题。
我们想赢,但我们也需要输,我们想哭想笑想大声吼叫,我们需要更多的努力、坚持、拼搏。无论是80年代的五连冠,90年代的低潮,的再度崛起,还是近几年新老更替中的起起伏伏,她们可能会输,会陷入绝境,但你看到的不是无奈、绝望和抱怨,而是努力、坚持和拼搏。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培养孩子这种“不服输、不畏难”的精神,将它扩散、注入到更多家长和孩子心中。
奥运会落幕了,在最后一天,中国女排给所有国人带来了最热烈的感动,时隔,重回奥运冠军宝座,这期间的努力,让所有人对于中国女排精神,感到无比自豪。
从建国初期,中国女排开始成立开始去国外比赛,中国女排的姑娘们走过许多路,看过山顶上的日出,也见识过悬崖下的阴暗。女排队换了很多队员,也换了很多个教练,但是惟一没有变的,就是对胜利的渴望,对冠军的追求。何为女排精神,责任主教练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记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会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然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看着这样的一群姑娘们,我们是不是又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呢?做企业是很困难的,做生意也不容易的,明明知道这一单可能谈不成,但是那又怎么样呢,难道要这么轻易地就放弃吗?放弃的确是很简单,但是这背后所花的汗水,所付出的努力,你真的甘心吗?你就真的不渴望成功吗?
所以把女排精神放在我们这些做企业的人身上看,我们是不是也要好好地努力去拼一把,好好地为自己再争一口气?胜不矣,败不馁。力求让自己不后悔,这才是我们记在心里的。
8月21日,在本届奥运会即将收官之时,中国女排3比1战胜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次获得奥运会冠军。这场激动人心的比赛通过中央电视台直播,市场收视份额占据了81%,可谓是万人空巷、万众瞩目。
女排精神是理想与实干精神的完美统一,是不断拼搏永不停歇、不断创业永无止境的完美诠释。30年前如此,30年后依然。中国女排逆风而上,郎平的那句“什么也不要想,打好每个球”,再次给我们巨大的启发,“任凭风浪起,我自不动心”,对体育管用,对企业也一定管用。只要每一位企业家站在良知之巅,拥有一颗如如不动的中国心,不为眼前困难所动,不为流言蜚语所惑,盯住每一个“求”,中国经济何愁不兴!世界经济之巅必然可越!
我们学习并践行女排精神更有现实意义。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女排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创业者和投资者学习。创业维艰、守土有责是一种常态,我们都必须具备一股永远强大的内心定力,面临困难,绝不退缩,坚持做最好的自己,特别是当下极速多变的市场环境里。
女排精神还告诉我们,当你遇到任何挫折,甚至不知道前方在哪里,不知道往哪走的时候,永不放弃,向着胜利前进!
★ 中国女排精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