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诉衷情范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这么好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词牌名诉衷情范文(共含1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这么好呀”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词牌名诉衷情范文

篇1: 词牌名

(1) 两字:平平仄仄平仄 仄平

平平

八归丁儿三台天香白萱东仙长春西河西湖西施寻梅竹枝

合欢红情阳春河传招潮鸣梭 孤鸾征招秋霁宣情眉妩垂阳

胡州春游春晴倾杯消息离鸾留家黄金排歌情词琼台瑶花

倾杯横云

仄仄

大有  大T  九日  入塞  子夜  木  六丑  月慢  古记  乐正  乐令  乐世

导引防露步月  杜宇尾犯侧犯录调相月品令  绿意哨遍索酒

戚氏  韵令疏影  赚煞酹月踏月簇水

仄平

大椿大T  个侬比梅  犯花胜常拜星夏州绿腰探春望梅凯歌

禁烟解红暗香镇西L红露华

平仄

八塞无闷无怨不见比梅多丽出塞花犯芳草佳色南浦秋水

秋霁胜常宣情眉妩春弄调笑薄幸减兰梁令湘月催雪琴调

两字的词牌2/3以上能够有对。

(2) 三字词牌: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

一过金一梦金一样花一点春一落春一捻红一萼红

一斛珠一斛球一剪梅一翦梅卜玉郎人月圆八宝妆

十样花十爱词十二时十二红十二郎山外云山渐青

山鬼谣天净沙风入松风马儿水漫声双燕儿双瑞莲

不水船丰乐楼丹凤吟乌夜啼归去来归去难归字谣

归自谣白雪词加侍香西子妆竹马车竹马儿行路难

安庆摸乔木查夺锦标苏幕遮杨柳枝苍梧谣怀旧游

金字经金错刀金凤钩金缕歌青杏儿河渎神明月斜

罗y曲罗敷媚武林春武陵春转应曲转应词陌上花

孤雁儿学士吟思远人思越人思帝乡相见欢独倚楼

送将归相见欢荷干杯啄木儿梅月圆脱布巾脱布衫

淮甸春番抢子新念别虞美人福马郎蝶恋花

仄平仄

月中桂凤仙引太平令太常引六么序六么令五更转

玉山枕玉竹斩忆闷令四时好四边静古梅曲古竹马

永原乐市桥柳北杨柳鸟鸣涧庆春岁雪芳草寿山曲

杏梁燕弄花雨夜飞乐夜飞鹊采桑子采莲子采莲令

念香衾拜新月拜星月选冠子选官子望江怨探花慢

探芳讯探芳信探春令探春慢普天乐渭城曲紫骝马

瑞飞好瑞龙吟瑞鹤仙瑞鹧鸪愁风月愁春来愁倚阑

鼓笛令鼓笛慢意不尽意难忘翠华引醉江月醉公子

燕同宴露华慢鸟鸣涧

平平平

一江风一丝风一过金一丛花一枝花一枝春一年春

一痕沙八拍蛮八音谐十八香丁香结千秋节千春词

山桃红山坡羊广寒枝广寒秋川拨棹天门谣风入松

风归云风敲竹水龙吟水云游双头莲双鸿鹑丹凤吟

飞来峰巴渝辞归平遥归国遥归朝欢甘州歌长安女

长相思石州行石湖仙石榴花白萱歌白苹香东阳歌

东风寒台城游扑蝴蝶兰陵王击裙腰西湖边西湖春

红窗听红窗迥竹枝词竹牌儿回波词乔牌儿花非花

花相容花深深折红梅折红英应天长应天良应长天

苏台新胡山青闲中好泠青沼迎新春迎春来极相思

佛霓裳秃厮儿芰荷香金明池金明春金浮图金菊香

青哥儿青歌儿青衫湿国门东昆明池油葫芦拂霓裳

春初临春团圆秋宵吟茭荷香玲珑王麻郎儿临江仙

重叠金茶瓶儿钟离春离别难荷干杯壶中天高阳台

真珠帘离别难壶中天高阳台真珠帘惜分飞惜红衣

惜分钗惜双双惜余欢惜余春惜余香惜春容惜春郎

惜春纤惜春姿惜花春惜黄花惜琼花惜奴娇惜芳菲

惜寒梅清江行清和风黄莺儿梧桐儿绮罗香菊花天

菊花新萍宫春婆罗门麻郎儿接贤宾添添春寒食词

寒连新悲哉行集贤宾隔帘听琵琶仙愁春来塞垣春

塞翁吟摸鱼儿潇湘神滴滴金叠萝花霜菊花檐前缺

仄仄仄

卜算子上束马大圣乐小圣乐女冠子斗百草五供养

玉抱肚忆汉月忆岁月忆萝月忆柳曲四字令四代好

四块玉四犯令古调笑永遇乐且坐令好事近好姐姐

百字令百字字扫市舞华胥引字字锦纥那曲阵破乐

平仄仄一叶乐一叶落一半子一落索一络索苏武慢

赤枣子夜半乐转应曲咏捣练宝鼎现选冠子剑气近

剑器近胡捣练胜胜慢破阵子破阵乐破字令绣带子

捣练子探道子渔父乐掷半浣G乃曲得胜令喝大令

葛浦曲锦缠道解火令解佩令锯解令箜篌曲慢卷

醉落拓醉落魄踏马阵

仄平平

二郎神九能归九回肠九张帆上行杯上升花上江虹

上西平上南平上平西上平南上西楼上林春上阳春

大江西大江乘小冲山小重山小阑干小桃红小桃花

小庭花小梅花万年秋万年枝万年春万里春万年斯

广寒枝广寒秋玉人歌玉山颓玉京秋玉京谣玉京箫

玉烛新玉团儿玉交枝玉连环玉莲花玉堂春玉楼春

玉龙瑶玉壶冰玉阑干玉美蓉玉蝴蝶玉簟秋玉簟凉

忆江南忆人人忆王孙忆君王忆仙姿忆多娇忆余杭

忆吹箫忆章台忆秦娥忆瑶姬四园竹四和香四和春

古阳关古梅曲古倾杯占春芳占春魁占梅芳龙山会

乐中悲汉宫春犯胡兵付金钗月儿高月中行月当听

月当窗月边娇月宫春月城春月华清水龙吟水云游

水晶帘凤池吟凤来朝凤求凰凤梧凤孤飞凤时春

凤楼春凤楼吟凤萧吟凤凰间斗鸡回斗婵娟斗鹌鹑

太平时少年心少年游木兰花见龙门内家娇丑奴儿

劝金船庆千秋庆长春庆青春庆宫春庆春时庆春泽

庆春深庆同天庆东原庆清朝庆宣和庆春宫曲千秋

曲游春好时光好花时好离乡好观音扫花游过龙门

过秦楼早梅香早梅芳华清引后庭花羽仙歌吊严陵

买陂塘迈陂塘向湖边似娘儿雪芳草寿南山寿星明

寿桃春寿楼春步花间步虚声步虚词步蟾宫杏花天

杏花风陇头泉快活三快活年泛兰舟伴云来伴登临

秀厢儿秀碧宵孝白歌诉衷情沐皇恩告春来吹柳紊

两同心连枝理这横山鸡叫子沁园春远朝归芰荷香

夜如年夜游宫夜游朝夜捣衣采明珠画堂春画屏春

画楼空画招郎画娥眉念奴娇念良游念香衾念离群

定**定风流定西番雨中花雨淋铃雨霖铃试罗香

试周郎武林春武陵春卷春空卷珠帘杵声齐怕春归

钓船笛卖花声话桐乡柳长春柳初新柳含烟柳枝秋

柳梢青柳梢春柳腰轻怨三三怨回纥怨王孙怨春风

怨春归怨春闺怨春郎怨啼鹃贺新郎贺新凉洞中仙

洞仙词洞仙歌洞渎神点牌儿点樱桃恨春时恨春宵

恨来迟误佳期误桃源送征衣绛都春绛桃春绛黄龙

洛阳春挂庭秋祝英台美人春映山红帝春台耍孩儿

炼丹砂看花回宴清都宴桃源宴西园宴山亭宴琼林

宴瑶池桂枝香桂枝秋桂花明桂华明浣溪沙浣沙溪

绣停针夏初临夏孤临夏云峰海棠花海棠春恋情深

恋香衾偶相逢莫思归悟黄梁阅金经涧底松浪淘沙

唤春愁剔银灯倦寻芳爱孤云惜分飞惜红衣惜分钗

惜双双惜余欢惜余春惜余香惜春容惜春郎惜春纤

惜春姿惜花春惜黄花惜琼花惜奴娇惜芳菲惜寒梅

望江东望江南望江梅望仙人望湖人望湘人望仙门

望仙楼望远行望梅花望梅潮望夫歌望春回望书归

望海潮望秦川望蓬莱梦江南梦仙游梦行云梦芙蓉

梦扬州梦还凉梦魂香梦横塘探芳新剪征袍剪湘云

剪朝霞梧桐儿雪花飞雪狮儿混江龙混罗衣彩云归

掷金钱琐窗寒琐寒窗绮罗香谒金门祭天神尉迟杯

喜春来喜迁莺喜朝天喜连声喜常新谢池春谢秋娘

谢新恩锁窗寒锁寒窗锁阳台腊梅花腊梅香腊前梅

落梅风落花时散天花散余霞越江吟越溪寒御街行

普天乐普贤歌赏先春赏花时最高楼最高春聒龙谣

溅罗裙景龙灯渡江云缕金金敬天花道成归替人愁

晚云高款残红搅琵琶滞人娇泪红云蕊珠间紫骝马

满江红满官花满园花满路花满庭花满庭芳满庭霜

满朝欢锦花香锦园春锦堂春解连环解春风解冤结

瑞云浓瑞飞好瑞龙吟瑞鹤仙感皇恩感恩多感庭秋

塞垣春塞翁吟照红梅鹊桥仙楚天谣楚云深鼓笛令

献衷心献仙音殿前欢殿前催蓦山溪蜀溪春碧云深

碧桃春翠园枝翠楼吟舞春风舞杨花舞迎春暮山溪

暮花天赛天香酷相思睿思新愿成双醉中天醉太平

醉乡春醉红妆醉花间醉花番醉花荫醉花春醉思凡

醉思仙醉妆词醉春台醉春风醉东风醉吟商醉桃源

醉桃园醉扶归醉梅花醉翁操醉蓬莱醉垂鞭醉瑶瑟

燕归来燕归梁燕山亭燕春台燕台春踏枝间踏歌词

踏青游踏春游踏莎行踏阳春踏云行撷芳词鹤冲天

醋葫芦撼庭秋镜中人赞成功鹧鸪天鹧鸪词鬓边华

平仄仄

八六子三字令三部乐三奠子三字令三部乐三登乐

三奠子天下乐双带子双韵子双劝酒无梦令无漏子

不是路不怕醉元会曲归去曲归塞北甘草子长命女

长寿乐江月令西地锦西意令西梦令行杳子行不得

华胥引如梦令如意令花自落折桂令应景乐沙塞子

沙碛子苏武慢苏幕遮还冠子村意远何满子苍梧谣

芭蕉雨芳心苦孝白歌饮马歌诉衷情更漏子阿那曲

吹柳紊鸡叫子金盏子金凤调金缕曲金缕词青玉案

河满子明月引罗y曲罗敷媚拨不断拨棹子征部乐

沽美酒贫也乐春去也春色满春草碧春晓曲春丽景

秋月夜秋夜雨秋景丽南浦月选冠子拾翠羽独脚令

胡捣练将进酒离苦海离翠袖留客住特地新薄命女

鬼三台梅弄影梅已谢深院月深院静甜水令番抢子

番卜算期夜月遐方怨绣毯摸鱼子楼上曲频载酒

蕃女怨鹦鹉曲翻翠袖春去也薄命女

平平仄

人南渡七娘子七娘仔十拍子三台令三学士三株媚

三台令三学士三登乐千秋岁千秋节千年调山亭燕

于飞乐于中好川拨棹天仙子天香引风中柳风光好

风流子风蝶令云松令双双燕双飞燕双声子双劝酒

双荷叶双蕖怨无俗念无锡景丰年瑞中央乐开元乐

升平乐王孙信厅前柳文风盛元和令甘州子甘州令

甘州遍甘州曲长生乐长安女长桥月长亭怨石州引

石州慢白鸽子东平引东坡引东原乐东湖月龙山会

龙吟曲叨叨令生查子丝罗袄江城子江神子江南忆

江南好江南柳江儿水江如练江亭怨江梅引西平曲

西平乐西江月西湖月西湖路西施锦西楼子西河慢

西溪子红娘子红娘仔红梅引红楼引红窗睡红窗影

竹枝子竹香子阳关曲阳关引阳春曲阳台曲阳台路

阳台梦行香子行杳子行不得行路难早春怨伤春曲

伤春怨伤情怨安公子安阳好回波乐回心院华清引

华荷媚师师令扬州慢向天盏齐天乐关河令庄椿岁

寻瑶草花心动花间意花前饮花溪碧折丹桂沙头雨

芙蓉月芙蓉曲胡音子闲中好闲闲令纱窗恨纱窗怨

声声慢还京乐还冠子君不悟君来路抛球乐何满子

芭蕉雨芳心苦别仙子连枝理金欢带金蕉叶青门引

青云怨拨不断拨棹子佳人醉拍球场松梢月怜薄命

恒春令钗头凤卓牌子鱼儿赚苗儿秀於中好轮台子

春光好春心荡春云怨春归怨春声满春声啐春衫泪

春心荡春宵曲春莺转春初临秋千索秋波媚秋思耗

秋思夜南乡子南柯子南歌子南平引南楼令思佳客

相思子相思令垂丝钓垂杨柳迷仙引迷神引选官子

珍珠令挥春墁香山会离亭怨离亭宴离亭燕离庭宴

离香令荷花媚壶山好壶天晓桃花水桃花落凄凉犯

凄凉调留春令逍遥乐凌波曲凉州令唐多令调笑令

鸭头绿家山好鸳鸯梦惜春令清平乐清平调情江曲

清商怨清波引梅花句梅花引梅和柳黄金缕黄钟乐

渔家傲渔家乐渔歌子萧萧雨章台柳梁州令维扬好

朝天子朝中措朝天乐朝天懒寒松叹悲中乐森春慢

黑漆弩湘妃怨晴偏好新安路摸鱼子蓬莱阁谪仙怨

催花乐遥天奉瑶池宴瑶池燕瑶花慢瑶阶草潇湘曲

潇潇雨箜篌曲熙州慢怜薄命霜天晓霜花f翻香令

翻翠袖

仄仄平

二色莲卜玉郎上马娇上小楼下水船下手迟小镇西

万里春万年斯子夜歌月下笛水漫声水调歌凤御杯

斗百花不水船六六峰比目鱼玉美蓉玉漏迟忆故人

忆帝京忆少年忆旧游归去难四季花四换头冉冉云

对玉环曲入门曲入冥百媚娘扫地花扫地游字字双

步步娇应景乐赤壁词杜韦娘秀碧宵饮马歌灼灼花

豆叶黄忍泪吟画锦堂明月斜转应词陌上花陌上郎

驻马听拙鲁连乳燕飞柳叶儿柳色黄柳色新贺圣朝

洞渎神点绛唇绕地游送将归带马行桂殿秋绣带儿

倘秀才涧底松透碧宵桂殿秋绣带儿特地新倘秀才

涧底松透碧宵望远行望海潮剪牡丹梧叶儿雪绿蓑

彩凤飞掉角儿御带花雁后归紫玉箫紫骝马满路花

满院春锦上花锦帐春解佩环解语花瑞鹤仙瑞鹧鸪

塞里春照碧桃鹊踏枝频载酒揽挣琶鲍老催碧美蓉

碧玉箫碧牡丹碧桃春翠羽吟舞马词福马郎滚绣球

醉木犀懒画眉怜薄命穆护砂

(3) 四字 :

平平平仄

一江春水一枝花犯九重春色大江东去三台春曲云鬓松令双头莲令

不如归去长相思令江南春慢朱奴儿犯红林擒近庆清朝慢鱼游春水

青山湿遍宫中调笑壶中天慢烘春桃李高山流水黄河清慢婆罗门引

隔溪栖令隔溪梅令鹊桥仙令仄平平平大刀将军小楼莲花六州歌头

侍香金童骊歌一叠

平平仄仄

千秋万岁 千秋岁引三调笑令无愁可解风中柳令长亭怨慢江城子慢

西江月慢西平乐慢传言玉女红情绿意迎春乐令空亭日暮卓牌子慢

玲珑四犯思焦客令秋光满目疏帘淡月湘春夜月愁春未醒貂裘换酒

霜天晓角潇湘夜雨

仄仄平平

水调歌头玉水明沙玉腊梅枝并蒂芙蓉烛影摇红雪月先交雪月交光

福寿千春平仄仄仄人在楼上花上月令村里逐鼓刷子序犯

仄平平平

小楼莲花凤梧桐六州歌头 泛情波偏侍香金童骊歌一叠

平仄仄平

明月逐来  花犯念奴

仄平平仄

九重春色大江东去小重山令万年欢慢万斯年曲上林春令上林春慢

马家春慢少年游慢木兰花令木兰花慢丑奴儿令丑奴儿慢丑奴儿近

不如归去扑蝴蝶近玉楼春令汉宫春慢玉连环影庆春泽慢应天长令

应时明近应天长慢庆清朝慢诉衷情近卖花声煞画堂春慢雨中花令

雨中花慢恋芳春慢念家山破祝英台近洞庭春色洞仙歌慢浪淘沙令

粉蝶儿慢惜黄花慢惜双双令惜余春慢海棠春令晚香时候晚云烘月

楚宫春慢绿鸾归令锦堂春慢喜迁莺令望云滩引望花花令换巢鸾凤

暗香疏影紫萸香慢紫花儿序鹊桥仙令宴春台慢感皇恩慢感恩多令

谢春池慢露华春慢鬓云松令惠兰芬引荔枝香近

(4) 五字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月底修箫谱玉女迎春慢玉女逢春慢玉女摇仙四笑江梅引

金人捧露盘桃源忆故人桃园忆故人铜人捧露盘阑干万里心

征招调中腔

仄仄平平仄

月底修箫谱玉女迎春慢玉女逢春慢玉女摇仙四笑江梅引骤雨打新荷

平仄仄仄平

春雪问早梅

仄平平仄仄

大江西上曲快活年近拍醉吟仙小品

平仄仄平平

三犯渡江云三犯锦园春江月见重山红杏泄春光飞雪满群山扶醉去春寒

花雪满堆山明月逐人来明月棹孤舟金盏倒垂帘春夏两相期春雪问早梅

缺月挂疏桐减字木兰花减字浣溪沙添字浣溪沙添字采桑子弦曲献仙音

番马舞西风晴色入青山新雁过妆楼桂花镇南枝摊破江城子摊破丑奴儿

摊破采桑子摊破浣溪沙

仄平平平仄

泛情波摘遍

平仄仄仄平

春雪问早梅

平平平仄仄

东风齐看力东风吹酒面  西湖明月引愁倚阑干令

仄仄仄平平

五福降中天玉树后庭花玉珥坠金环四犯剪梅花送入我门来  转调二郎神

转调踏莎行减字浣溪沙绿孟舞风轻骤雨打新荷

(5) 六字

九重春色万年望月楼罗门引惜花春起早慢霓裳中序第一潇湘逢故人慢

(6) 七字

凤凰台上忆吹箫

(7) 出句:鸣蝉叫夏声声慢

常用词牌名及由来:

01:望江南。

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02: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03: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04: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05:长相思。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06:丑奴儿。

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07:捣练子。

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08:定**。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先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令》等。

09: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0: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11:八声甘州。

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12: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减字浣溪沙。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些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

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14:渔歌子。

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15: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

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

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

但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

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16:六州歌头。

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

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

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17: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18:卖花声。

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

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

其资料专咏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资料也更广泛。

19:满庭芳。

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20: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21: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22:破阵子。

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23:菩萨蛮。

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24:青玉案。

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

25:清平乐。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

26:鹊桥仙。

词牌名。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

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

27:如梦令。

相传后唐庄宗自制曲。因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句而得名。

28:阮郎归。

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典故。

29:瑞鹤仙。

宋周邦彦始创,格体参差。

30:少年游。

唐无此词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之为名。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

31:霜天晓角。

又名《月当窗》/《踏月》。此词调首见于《全芳备祖前集》。宋代词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为词牌名。

32:水调歌头。

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

33:水龙吟。

又名《龙吟曲》。取李白“笛奏龙吟水”一诗句而名之。

34:苏幕遮。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

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意“西戎胡语”。

35:蝶恋花。

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36:惜分飞。

又名《惜双双》《惜芳菲》。

《词谱》中以毛滂为正曲。故此词牌可能是毛滂自创。

37:惜奴娇。

《高丽史乐志》载:宋赐大晟乐内有《惜奴娇曲破》。

故此词牌名应是出自大曲。

38:行路难。

本是古乐府杂曲歌名,资料多写世途艰难,英雄末路。

后用为词调。又名《梅花引》、《小梅花》。

39:一剪梅。

出自宋代词人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一句。

又名《玉簟秋》、《腊梅香》。

40:渔家傲。

唐/五代词中不见此词牌,取自北宋词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渔家傲”一句。

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和《游仙咏》等。

41: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据说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冰》。

42:雨霖铃。

一作《雨淋铃》,唐教坊曲名。后用于词牌。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入蜀地,进斜谷,霖雨连下十数天,在栈道中闻见铃声,思念起杨贵妃,便制曲一阙,名为《雨霖铃》。

43:昭君怨。

《乐府诗集》载王昭君出塞故事。说此调最早为昭君所创。此调见苏轼的《东坡词》。又名《一痕沙》《明妃怨》《道无情》。

44:鹧鸪天。

唐、五代词中无此词牌。最初由北宋的宋祁所作。北宋大词家晏殊以《鹧鸪天》填词最多。在北宋词牌中《鹧鸪天》的别名最多。有《千叶莲》/《思佳客》/《思越人》/《第一香》/《醉梅花》/《鹧鸪引》/《骊歌一叠》等等。

45:醉落魄。

又名《一斛珠》。据曹邺小说《梅妃传》载。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赐江妃。江妃不受。写下“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的诗句。玄宗阅后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唱之。名《一斛珠》。曲名由此而得。

46:潇湘神。

又名《潇湘曲》。唐代潇湘地带祭祀湘妃的神曲。

47:天仙子。

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

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

48:西江月。

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49:临江仙。

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湘灵的。

50:南歌子。

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

篇2: 词牌名

常见词牌名大全

一、双字词牌:

竹枝 导引 入塞 品令 木笪 河传 鞋红 别怨 寻梅 三台 解红 塞姑 西施 韵令 侧犯

踏歌 兀令 簇水 露华 尾犯 塞姑 白雪 徵招 天香 步月 暗香 孤鸾 无闷 大有 催雪

国香 芳草 大椿 垂杨 花犯 倒犯 瑶华 眉妩 阳春 索酒 南浦 西河 秋霁 落梅 角招

薄幸 疏影 宣清 八归 笛家 白柠 六州 大脯 六丑 歌头 多丽 个侬 三台 哨偏 戚氏

薄媚 渔父 望江

二、三字词牌:

渔父引 闲中好 纥那曲 拜新月 梧桐影 罗贡曲 醉妆词 庆先和 南歌子 占春芳 朝天子

忆少年 荷叶杯 回波集 舞马词 柘枝词 晴偏好 凭栏人 花非花 摘得新 梧叶儿 渔歌子

归字谣 唉乃曲 采莲子 浪淘沙 杨柳枝 八拍蛮 字字变 十样花 天净沙 甘州曲 醉吟商

乾荷叶 喜春来 踏歌词 秋风清 抛球乐 一叶秋 忆王孙 金字经 古调笑 遐方怨 如梦令

诉衷情 西溪子 天仙子 风流子 归字谣 饮马歌 相见欢 定西番 江城子 望江怨 长相思

思帝乡 河满子 风光好 误桃园 望梅花 醉太平上行杯 感恩多 长命女 春光好 酒泉子

怨回纥 生查子 蝴蝶儿 醉公子 昭君怨 玉蝴蝶 归国谣 女冠子 恋情深 赞浦子 浣溪沙

醉垂鞭 中兴乐 醉花间 点绛唇平湖乐 雪花飞 沙塞子 殿前欢 水仙子 菩萨蛮 采桑子

后庭花 清商怨 伤春曲 卜算子 一落索 发时光 谒金门 柳含烟 可围芳 好事近花清引

天门谣 忆闷令 散余霞 好女儿 万里春 锦围春 太平年 清平乐 忆秦娥 更漏子 望仙门

西地锦 相思引 落梅风 江亭怨 喜迁莺 乌夜啼 阮郎归 贺圣朝 甘草子 珠帘卷 忆汉月

画堂春 三字令 山花子 忆余杭 喜长新 献天寿 秋蕊香 胡捣练 撼庭秋 庆金枝 朝中措

洞庭春 庆春时 眼儿媚 人月圆 喜团圆 海棠春 武陵春 东坡引 梅弄影 阳台梦 月宫春

河渎神 归去来 惜春郎 极相思 双韵子 凤孤飞 柳梢青 醉乡春 太常引 应天长 满宫花

少年游 滴滴金 惜春令 留春令 梁州令 监田乐 惜分飞 怨三三 使牛子 折丹桂 竹香子

城头月 四犯令 思越人 醉高歌 破字令 花前饮 探春令 越江吟 燕归来 凤来朝 秋夜雨

伊州令 迎春乐 梦仙郎 青门引 菊花新 醉红装 思远人 醉花阴 望江东 引驾行 玉团儿

倾杯令 锯解令 双雁儿 寻芳草 恨来迟 珍珠令 折花令 红罗袄 折桂令 荔子丹 临江仙

金错刀 端正好 杏花天 鹦鹉曲 一七令 望远行 睿恩新 天下乐 恋绣衾 撷芳词 鬓边华

玉楼人 鹦鹉曲 芳草渡 夜行船 金凤钩 鹧鸪天 鼓笛令 虞美人 瑞鹧鸪 玉楼春 凤衔杯

鹊桥仙 玉阑干 思归来 遍地花 翻香令 茶瓶花 柳摇金 卓牌子 清江曲 楼上曲 厅前柳

市桥柳 一斛珠 夜游宫 梅花引 小重山 踏莎行 宜男草 家山好 倚西楼 扫地舞 接贤宾

步蟾宫 恨春迟 冉冉云 蝶恋花 寿山曲 惜琼花 朝玉阶 散天花 荷华媚 少年心 七娘子

一剪梅 锦帐春 唐多令 后庭花 赞成功 定** 破阵子 贺熙朝 拨棹子 玉堂春 系裙腰

金蕉叶 渔家傲 苏幕遮 甘州偏 献衷心 黄钟乐 醉春风 握金钗 缑山月 喝火令 芭蕉雨

淡黄柳 辊绣球 锦缠道 厌金杯 庆春泽 酷相思 解佩令 垂丝钓 谢池春 胜胜令 行香子

玉梅令 青玉案 感皇恩 梦行云 三奠子 凤凰阁 两心同 拾翠羽 连理枝 惜黄花 看花回

且坐令 佳人醉 千秋岁 惜奴骄 忆帝京 三登乐 檐前铁 甘露歌 师师令 于飞乐 撼庭竹

粉蝶儿 绕池游 碧牡丹 百媚娘 风入松 枕屏儿 忆江南 潇湘神 章台柳 赤枣子 南乡子

月边娇 捣练子 春晓曲 桂殿秋 寿阳曲 剔银灯 隔帘听 越溪春 长生乐 下水船 解蹀躞

扑蝴蝶 千年调 蕊珠闲 瑞云浓 番枪子 荔枝香 御街行 春声碎 凤楼春 四园竹 离亭宴

阳关引 一丛花 甘州令 山亭柳 梦还京 忆黄梅 过涧歇 瑶阶草 安公子 应景乐 柳初新

斗百花 最高树 倒垂柳 彩凤飞 有有令 拂霓裳 柳腰轻 爪茉莉 蓦山溪 早梅芳 新荷叶

长寿乐 迷仙引 黄鹤引 秋夜月 祭天神 鹤冲天 洞仙歌 泛兰舟 踏青游 倾杯近清波引

受恩淡 松稍月 华胥引 离别难 寰海清 劝金船 醉思仙 玉人歌 惜红衣 八六子 探芳信

雪狮儿 石湖仙 夏湖仙 夏云峰 采莲令 醉翁操 红芍药 塞翁吟 意难忘 远期归 凄凉犯

恋香衾 满江红 玉漏迟 驻马听 雪梅香 六幺令 保寿乐 惜秋华 古香慢 芙蓉月 一枝春

如鱼水 赏松菊 二色莲 扫地游 满庭芳 双瑞莲 玉京秋 小圣乐 金浮图 阳台路 黄莺儿

熙州慢 汉宫春 倦寻芳 剑器近塞垣春 望云间 秋兰香 庆千秋 早梅香 迷仙引 醉蓬莱

夜合花 采明珠 四栏花 庆清朝 帝台春 梦芙蓉 玉京谣 被花恼 昼来乐 留客住 万年欢

玉簟枕 燕春堂 逍遥乐 忆东坡 双双燕 春草碧 芰荷香 绣停针 扬州慢 舞杨花 云仙引

玲珑玉 陌上花 水晶帘 三步乐 梦扬州 声声慢 紫玉箫 月下笛 丁香结 琐窗寒 燕山亭

聒龙谣 十月桃 蜀溪春 秋宵吟 三姝婿 凤池吟 御带花 月华清 飞龙宴 念奴娇 解语花

绕佛阁 渡江云 腊梅香 八音谐 绛都春 琵琶仙 高阳台 采绿吟 长寿仙 惜寒梅 凤归云

彩云归 满朝歌 桂枝香 喜朝天 剪牡丹 梅香慢 玉烛新 六花飞 真珠帘 曲江秋 翠楼吟

西平乐 山亭宴 月当厅 寿楼春 舜韶新 望春回 水龙吟 关百草 石州慢 宴清都 瑞鹤仙

齐天乐 昼锦堂 庆春宫 忆旧游 曲游春 竹马儿 雨淋铃 还京乐 双头莲 忆瑶姬 情长久

探春慢 湘江静 金盏子 龙山会 春云愁 升平乐 迎新春 归朝歌 双声子 永遇乐 二郎神

倾杯乐 百宜娇 月中桂 澡兰香 宴琼林 惜余庆 绮寮怨 花心动 向湖边 霜花腴 绮罗香

玉连环 西湖月 合欢带 曲玉管 尉迟杯 赏南枝 梦横塘 西吴曲 真珠髻 征部乐 解连环

内家娇 望明河 望海潮 望湘人 青门饮 泛青苕 倚栏人 一雨金 系梧桐 折红梅 一萼红

夺锦标 杜韦娘 过秦楼 八宝妆 大圣乐 慢卷袖 选冠子 霜叶飞 透碧霄 玉山枕 期夜月

轮台子 沁园春 丹凤吟 瑶台月 摸鱼儿 贺新郎 子夜歌 吊严陵 金明池 送征衣 秋思耗

翠羽吟 兰陵王 破阵乐 瑞龙吟 夜半乐 宝鼎现 玉抱肚 解红慢 穆护砂 清平调 水调歌

凉州词 伊州歌 陆州歌 胜州令 莺啼序 调笑令 九张机 梅花曲 苍梧谣 明月斜 望夫歌

春宵曲 水晶帘 碧窗梦 南柯子 望秦川 风蝶令 开元乐 翠华引 渔父乐 谢秋娘 江南好

望江梅 望蓬莱 归塞北 深院月 西楼月 落梅风 塞上秋 甘州子 阳春曲 秋风引 江南路

新安路 莫思归 上西楼 乌夜啼 忆真妃 秋夜月 临波曲 南浦月 沙头雨 小桃红 湿罗衣

十八香 寻瑶草 归平谣 试香罗 清和风 关河令 伤情怨

三、四字词牌:

传言玉女 小镇西苑 临江仙引 诉衷情近卓牌子近月上海棠

上林春令 麦秀两岐 花上月令 献天寿令 孤馆深沉 黄鹤洞仙

侍香金童 二色宫桃 木兰花令 浪淘沙令 烛影摇红 霜天晓角

秋蕊香引 隔溪梅令 伊州三台 双头莲令 法驾导引 相思儿令

雨中花令 彩鸾归令 诉衷情令 步虚子令 金盏子令 祝英台近

婆罗门引 红林檎近阜罗特髻 千秋岁引 南州春色 望云涯引

少年游慢 梦玉人引 波罗门令 蕙兰芳引 鱼游春水 卜算子慢

谢池春慢 采桑子慢 浣溪沙慢 薄媚摘偏 临江仙慢 水调歌头

玉梅香慢 凤凰双舞 行香子慢 八声甘州 西子妆慢 长亭慢怨

八节长欢 雨中花慢 粉蝶儿慢 并蒂芙蓉 黄河清慢 福寿千春

玲珑四犯 定**慢 换巢鸾凤 雪夜渔舟 马家春慢 锦堂春慢

木兰花慢 映山红慢 秋色横空 上林春慢 恋芳春慢 氐州第一

湘春夜引 长相思慢 安平乐慢 望南云慢 西江月慢 杏花天慢

拜星月慢 瑞云浓慢 草梅芳慢 绕池游慢 夜飞鹊慢 暗香疏影

楚宫春慢 惜黄花慢 菩萨蛮慢 无愁可解 江城子慢 江南春慢

高山流水 紫萸香慢 春风袅娜 浪淘沙慢 六州歌头 月上瓜州

望梅花令

四、五字词牌:

后庭花破子 添声杨柳枝 巫山一段云 减字木兰花 金莲绕凤楼 促拍采桑子

江月晃重山 钿带长中腔 隔浦莲近拍 郭郎儿近拍 南乡一剪梅 摊破南乡子

徵招调中腔 桃源忆故人 偷声木兰花 摊破采桑子 茅山逢故人 荷叶铺水面

明月逐人来 快活年近期 金人捧露盘 促拍满路花 五福降中天 江城梅花引

法曲献仙音 金盏倒垂莲 东风齐著力 四犯剪梅花 高平探芳新 雪明鸷鹊夜

梅子黄时雨 玉女迎春慢 甘露滴乔松 瑶台第一层 黄鹂绕碧树 绿盖舞风轻

夏日燕黉堂 金菊对芙蓉 新雁过妆楼 东风第一枝 春夏两相期 清风满桂楼

送入我门来 花发沁园春 春从天上来 泛清波摘偏 飞雪满群山 五彩结同心

春雪间早梅 玉女仙瑶佩 满院广寒枝 减字浣溪沙 潇湘逢人慢

五、六字词牌:

寿延长破字令 惜花春起早慢 霓裳中叙第一 花发状无红慢 爱月夜眠迟慢

六、七字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篇3:《沁园春》词牌名

听风读雨

秉客听真:老朽生平,志夺翰林。惜风华岁月,错横枝节,书生意气,背罩墙阴。入海无凭,为官不遇,落得浑身汗沥淋。流年里,虽廉颇已老,幸有诗吟。

而今旧迹重寻,辨滋味酸甜苦辣侵。更拖家带口,了于生计,攀亲走礼,何以清心。日近时光,风残瘦骨,但晓余年送福音。吾知足,有儿女膝下,抱暖和衾。

十二

廿四成家,牝土行停,苟息恶林。惜韦编未绝,龙头失望,南楼喑谑,陶姓成阴。客梦清寒,主人落寞,漫夜沙钟恣漉淋。吾衰矣,怎诗书都误,抱瓮穷吟。

于今醉迹难寻,识世若泥潭须陷侵。况高堂双白,徐徐吩诲,妻儿一舍,娓娓倾心。巷角磨靴,阶前开市,走贩挑担错杂音。西风彻,任人情冷漠,而立重衾。

浪子流云

飘泊生涯,一叶扁舟,万里相寻。去潇湘约会,云深缈渺,黄山求道,雾霾森森。黄鹤楼头,查查孤影,望崔白题诗犹有音。惊余醒,有红尘执念,何法清禁?

西风北雁相吟,况内子鸿书突已临。又尊堂吩咐,经年末复,亦思故土,煮鹤焚琴。壮志消残,归心似箭,山水原来只梦琛。何须恨,有欢承膝下,结发同心。

子青

逝水流年,依伏生涯,味失清欢。对秋花瘦月,荆痕历历,霜眉老骨,羁路漫漫。一点天真,皆抛故事,惟借方笺抒意寒。长宵倚,怕竹吟空牖,叶落无边。

遥思大好青鬟,不知世途千险万难。纵张扬意气,天高水阔,轻狂浮日,骨傲身顽。念揽烟霞,心怀妄抱,负了青春下玉鞍。如今是,愿风轻云淡,梦净人安。

落笔成风

雁过东南,桂落三山,梦被冷侵。望萧条水榭,如流车马,阑珊灯火,寂寞园林。胜世凄凉,繁华辜负,此赋深情难自禁?迎风雨,正平分秋色,邀我登临。

芬芳飘落衣襟,哪处有泠泠听古琴。幸良宵长醉,经年犹苦,佳期为乐,诗酒相寻。显赫千家,名扬四海,山水楼台忆古今?!君知否,记愁眉有意,别字无心。

时光

野草闲花,恰我平生,自长自舒。念少年青眼,蓬科文字,弱冠浪志,马鬣阴符。意许无生,行藏有悔,燕客无端说郢书。闲时又,把毛锥写错,碧鸭怜鱼。

辽天横过飞凫,亦难免东西落苦劬。叹椟高肥腹,周旋转钝,尘中买醉,宁独区区。长恨人间,无穷烟火,唯慰春来一岁除。陶公曰,以心为形役,不亦然乎?

徽州布衣

蝶梦无成,花月偷声,霜夜始沉。记少年豪诺,周旋王气,水山游历,惯掷千金。难耐灯寒,何堪纸薄,如此轻狂若海针。诚余善,与粗缯高仕,耸阁虚岑。

空听四十风吟,叹骨相丰盈衣不禁。更帽遮潘鬓,低眉过市,烟吞庾恨,歌罢回音。忍问天公,前因何事,锦屋香车未莅临。休休也,写清华浓淡,并入初心。

西河散人

几度春秋,辗转回眸,绿蚁黯喑。把晨昏执守,繁华看够,人间薄幸,岁月流金。露冷阶前,魂消盏底,何若闲愁残夜深。西风紧,叹玲珑镜好,难照初心。

层林落却浓阴,有多少风流百味寻。只一身风雨,晓窗听雪,江楼故影,病馆长吟。飘萍踪迹,潇湘尽处,四十年来卷上斟。知天命,对霜浓两鬓,莫问浮沈。

晓然

回首人生,经历平平,三五知音。世界天天变,光阴如箭,氤氲格调,一派纯真。步履匆匆,风华依旧,云淡风轻赤子心。来时路,层峦叠嶂里,竟是难寻。

斜阳落满衣襟。赏剩水残山共晚林。几树疏梅冷,依依白草,飘飘飞鸟,旧赋新吟。笑靥如花,女人似梦,万爱千情海底针。欣欣意,岘山连汉水,我又登临。

篇4:《沁园春》词牌名

明·来集之

排马湖边,越王城下,长河远村。览江庐许刹,思量六代;桃源渔浦,追忆虞秦。东吊蠡谋,西凭胥怒,还溯桐江觅钓纶。扁舟去,访六千君子,倘有遗人。

鉴湖原属闲身,好芦叶丛中乌角巾。趁早霞初挂,独留丽句;秋风未起,先荐湘莼。果熟杨家,厨烹札鸟,更卢橘含桃品味新。云岩寺,却古称西隐,与子沉沦。

注:排马湖即白马湖。

作者简介:来集之(1604—1682),原名镕,字元成,号倘湖,萧山长河来氏四支十六世。自幼勤学,博通经史,擅诗词、古文及戏曲。崇祯庚辰(1640)进士,授安庆府推官,累官太常寺少卿、兵科左给事中,明亡后不仕。康熙十七年(1678)开博学鸿儒科,抚军推荐,不赴。著作极丰,有《倘湖樵书》、《倘湖遗稿》、《倘湖手稿》、《南行偶笔》等十余种存世。

篇5:《沁园春》词牌名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歘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译文】

做儿子的能死节于孝,做臣子的能死节于忠,那就是死得其所。安史乱起,正气崩解,不见尽忠报国之士,反多无耻降敌之徒,士风不振,大义不存。张巡骂贼寇直到双眼出血,许远温文尔雅爱君能守死节,他们都留下万古芳名。后来的人已经没有他们那样的`操守,那种如百炼精钢似的精诚。人生短促,转眼生离死别。更应该轰轰烈烈做一番为国为民的事业。如果他们当时甘心投降卖国,则必受人唾骂,以至遗臭万年,又怎么能够流芳百世呢?双庙幽邃深沉,二公塑像庄严典雅 。夕阳下寒鸦枯木示万物易衰,而古庙不改。邮亭下,如有奸雄经过,面对先烈,则当仔细思量、反躬自省。

【赏析】

这首词在艺术上也达到很高境界。全词以议论立意,同抒情结体,既有具体形象之美,又有抽象之美。在抒情中蕴含从容娴雅和刚健之美。文中多用对句,句句整齐,笔笔精锐。情景交融,融景入情,极为优美。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评价得那样:“文文山词,风骨甚高,亦有境界,远在圣与、叔复、公谨诸公之上。”其论甚为公允。

篇6:词牌名《水调歌头》

词/李声满

两岸夹明镜,双圯卧长虹 。陵迁谷变如此,相望各从容。千载人歌人哭,一刹鸟来鸟去,都在画图中。往事馀山色,逝水尽流东。

后视今,今视昔,将毋同?似桥援引更替,不必叹匆匆。旧史煌煌著罢,新卷徐徐揭起,火种自无穷。脚下涛飞雪,万里接晴空。

作者自注:旧桥的渡人功能已毕,更替以新桥,新桥继之发挥接力的作用,古往今来,送旧迎新,循环不已,就像这世上的一人一事,一代紧接一代,无不扮演着桥的角色,将历史文明传承下去。

篇7:词牌名《水调歌头》

楼台倚珠水,北眺莲花城。

二十八年风雨,历历数题名。

欲问伟绩何处?

粤港海上飞驰,迁客贯如织,

碧水映蓝天,南国目霞烟。

风再起,舟再泛,帆再悬。

人间无数金碧,趁珠水澄明。

继往开来谱就,尽显地利天时,

高奏凯旋曲。

悠悠珠水情,云吞气万千。

篇8:词牌名《水调歌头》

清代:纳兰性德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注释

1、梵呗:指寺庙中诵经之声。

2、犹记二句:谓还记得那夕阳西下时,疏林上一抹微云的情景。 界疏林,连接着稀疏的树林。

③云中锡二句:谓行走在云山之中,垂钓于溪头之上,弹琴于涧水边,非常快活。 锡,即锡飞,僧人行走。

4、此生二句:占隐居山中,四处云游,一生又能穿破几双鞋子呢?此时我赏画神游之情又有谁理解呢? 几两屐,几双鞋子(指木屐,木底有齿的鞋子,古人游山多用之)。《世说新语·方正篇》:“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卧游,观赏山水画以代游览。

5、布袜青鞋:本指平民百姓之装束,此处借指弃官隐居,语出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青鞋布袜从此始。”

赏析

题画之作有类咏物,既要有物又要有人,人物交融,不即不离,方为佳构。本篇即可谓有如此特色的一首。此中之物是作画者所画之图,人是赏画之作者。清人将所题之画于词中作了传神的描绘,又于画景之中表达了感受和心情。

上片侧重画图之景与境的描写,下片侧重观画之感受与心情的刻画。由此篇所表达的情趣来看,纳兰厌于荣华富贵的贵公子、侍从官的生涯,向往清心寡欲。远离尘嚣,像图画中的老僧一样去生活,同对也表达了所愿难以求得的矛盾与无奈的心情。

篇9:词牌名《水调歌头》

宋-戴复古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

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为酬。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

篇10:词牌名一剪梅介绍

词牌名一剪梅介绍

剪梅,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如《一剪梅·温州》:“人说繁华比帝乡,馆厦皇皇,道路皇皇。山川瑰丽胜苏杭,楼外花香,楼里人香。 攘往熙来富贵商,天上机航,水上舟航。王孙到此也牵肠,欲把他乡,落作家乡。”(摘自《载敬堂集·江南靖士稿》)

来源

此调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用法

《词谱》以周邦彦、吴文英词为正体。周词为上下片各六句三平韵,即起句、第三句和结句用韵。梦窗词为上下片各六句,四平韵,即起句,三、四句和结句用韵。另一体为每句用韵,如蒋捷、张炎词。另有五十八字、五十九字两体。此调以一个七言句带两个四言句,节奏明快。

格律

例词: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红藕香残玉簟秋。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白(一剪梅)

倜傥风流俊少年,通晓书经,自号青莲。遍游天下美河山,破浪长风,直挂云帆。 斗酒豪情诗百篇,书剑飘零,一代诗仙。横眉蔑视傲当权,富贵浮云,风月无边。

篇11: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平韵。双调。九十五字。《水调》本唐人大曲。凡大曲,皆有“歌头”。此即截取《水调》歌头而成。此调变化较多,上片第三、四句和下片第四、五句有上四下七和上六下五两体,可平可仄处也很多,填写此词时要注意音调的搭配。

词牌出处

《隋唐嘉话》:“隋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

《脞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

《明皇杂录》:“禄山犯阙,议欲迁幸,帝置酒楼上,命作乐,有进《水调歌》者,上问谁为此曲,曰李峤,上曰,真才子也。”

《南唐近事》:“元宗尝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词)进酒,花飞惟唱‘南朝天子好风流’一句。”白乐天听(水调)词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但有因。”

《碧鸡漫志》:“《水调歌》,《理道要诀》所载唐乐曲,南吕宫,时号《水调》;世以今《水调歌》为炀帝自制,今曲乃宫中吕调。”

综观以上诸说,本调创始隋唐间,为五言曲调。嬗至五代,乃有七字句。入宋,始演变新腔,而成今调。当时最为通行,词人填者极多。吴梦窗名曰《江南好》,姜白石名曰《花犯念奴》,后遂句为本调异名。至所谓“歌头”者,乃首章之一解也。

词牌格律

定格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中平仄,平中仄,仄平平。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中平中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又或作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相猜鸥鸟,不肯傍青纶。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明月几时有?

[仄]仄仄平【平】。把酒问清天。

[仄]平平仄平仄,不知天上宫阙,

[仄]仄仄平【平】。今夕是何年。

[仄]仄[平]平[仄]仄,我欲乘风归去。

[仄]仄[平]平[仄]仄,惟恐琼楼玉宇,

[仄]仄仄平【平】。高处不胜寒。

[平][平]仄平仄,起舞弄清影,

仄仄仄平【平】。何似在人间。

[平][平]仄,转朱阁,

[平][平]仄,低绮户,

仄[平]【平】。照无眠。

[平]平[仄]仄,不应有恨,

平仄平仄仄平【平】。何事长向别时圆?

[仄]仄[平]平[仄]仄,人有悲欢离合,

[仄]仄[平]平[仄]仄,月有阴晴圆缺,

[仄]仄仄平【平】。此事古难全。

[仄]仄[平]平仄,但愿人长久,

[仄]仄仄平【平】。千里共婵娟。

——苏轼

篇12:有什么词牌名辛弃疾

有什么词牌名辛弃疾

感皇恩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得与青春斗长久。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银盏起,为君寿。

感皇恩

七十古来稀,人人都道。不是阴功怎生到。松姿虽瘦,偏耐云寒霜晓。看君双鬓底,青青好。

楼雪初晴,庭闱嬉笑。一醉何妨玉壶倒。从今康健,不用灵丹仙草。更看一百岁,人难老。

感皇恩

富贵不须论,公应自有。且把新词祝公寿。当年仙桂,父子同攀希有。人言金殿上,他年又。

冠冕在前,周公拜手。同日催班鲁公後。此时人羡,绿鬓朱颜依旧。亲朋来贺喜,休辞酒。

感皇恩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自不能忘堪笑。朝来梅雨霁,青青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感皇恩

七十古来稀,未为稀有。须是荣华更长久。满床靴笏,罗列儿孙新妇。精神浑是个,西王母。

遥想画堂,两行红袖,妙舞清歌拥前後。大男小女,逐个出来为寿。一个一百岁,一杯酒。

新荷叶

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兔葵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

有酒重携。小园随意芳菲。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崔徽。南云雁少,锦书无个因依。

新荷叶

物盛还衰,眼看春叶秋萁。贵贱交情,翟公门外人稀。酒酣耳热,又何须、幽愤裁诗。茂林修竹,小园曲迳疏篱。

秋以为期。西风黄菊开时。拄杖敲门,从他颠倒裳衣。去年堪笑,醉题诗、醒後方知。而今东望,心随去鸟先飞。

新荷叶

曲水流觞,赏心乐事良辰。兰蕙光风,转头天气还新。明眸皓齿,看江头、有女如云。折花归去,绮罗陌上芳尘。

能几多春。试听啼鸟殷勤。览物兴怀,向来哀乐纷纷。且题醉墨,似兰亭、列序时人。後之览者,又将有感斯文。

新荷叶

曲水流觞,赏心乐事良辰。今几千年,风流禊事如新。明眸皓齿,看江头、有女如云。折花归去,绮罗陌上芳尘。

丝竹纷纷。杨花飞鸟衔巾。争似群贤,茂林修竹兰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清欢未了,不如留住青春。

新荷叶

春色如愁,行云带雨才归。春意长闲,游丝尽日低飞。闲愁几许,更晚风、特地吹衣。小窗人静,棋声似解重围。

光景难携。任他鶗鴃芳菲。细数从前,不应诗酒皆非。知音弦断,笑渊明、空抚余徽。停杯对影,待邀明月相依。

新荷叶

种豆南山,零落一顷为萁。岁晚渊明,也吟草盛苗稀。风流□地,向尊前、采菊题诗,悠然忽见,此山正绕东篱。

千载襟期。高情想像当时。小阁横空,朝来翠扑人衣。是中真趣,问骋怀、游目谁知。无心出岫,白云一片孤飞。

瑞鹤仙

黄金堆到斗。怎得似、长年画堂劝酒。蛾眉最明秀。向水沈烟里,两行红袖。笙歌撋就。争说道、明年时候。被姮娥、做了殷懃,仙桂一枝入手。

知否。风流别驾,近日人呼,文章太守。天长地久,岁岁上、乃翁寿。记从来人道,相门出相,金印累累尽有。但直须,周公拜前,鲁公拜後。

瑞鹤仙

片帆何太急。望一点须臾,去天咫尺。舟人好看客。似三峡风涛,嵯峨剑戟。溪南溪北,正遐想。幽人泉石。看渔樵、指点危楼,却羡舞筵歌席。

叹息。山林锺鼎,意倦情迁,本无欣戚。转头陈迹。飞鸟外,晚烟碧。问谁怜旧日,南楼老子,最爱月明吹笛。到而今、扑面黄尘,欲归未得。

瑞鹤仙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後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瑞鹧鸪

暮年不赋短长词。和得渊明数首诗。君自不归归甚易,今犹未足足何时。

偷闲定向山中老,此意须教鹤辈知。闻道只今秋水上,故人曾榜北山移。

瑞鹧鸪

声名少日畏人知。老去行藏与愿违。山草旧曾呼远志,故人今又寄当归。

何人可觅安心法,有客来观杜德机。欲笑使君那得似,清江万顷白鸥飞。

瑞鹧鸪

胶胶扰扰几时休。一出山来不自由。秋水观中山月夜,停云堂下菊花秋。

随缘道理应须会,过分功名莫强求。先自一身愁不了,那堪愁上更添愁。

瑞鹧鸪

江头日日打头风。憔悴归来邴曼容。郑买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

孰居无事陪犀首,未办求封遇万松。却笑千年曹孟德,梦中相对也龙锺。

瑞鹧鸪

期思溪上日千回。樟木桥边酒数杯。人影不随流水去,醉颜重带少年来。

疏蝉响涩林逾静,冷蝶飞轻菊半开。不是长卿终慢世,只缘多病又非才。

虞美人

一杯莫落吾人後。富贵功名寿。胸中书传有余香。看写兰亭小字、记流觞。

问谁分我渔樵席。江海消闲日。看君天上拜恩浓。却恐画楼无处、著东风。

虞美人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虞美人

翠屏罗幕遮前後。舞袖翻长寿。紫髯冠佩御炉香。看取明年归奉、万年觞。

今宵池上蟠桃席。咫尺长安日。宝烟飞焰万花浓。试看中间白鹤、驾仙风。

虞美人

夜深困倚屏风後。试请毛延寿。宝钗小立白翻香。旋唱新词犹误、笑持觞。

西更山月寒侵席。歌舞催时日。问他何处最情浓。却道小梅摇落、不禁风。

虞美人

群花泣尽朝来露。争奈春归去。不知庭下有荼蘼,偷得十分春色、怕春知。

淡中有味清中贵。飞絮残英避。露华微渗玉肌香。恰似杨妃初试、出兰汤。

秋扇坐中庭。笑此夕、金钗无据,遗恨满蓬瀛。敧高枕,梧桐听雨,如是天明。

蝶恋花?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算飘零,天外孤鸿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蝶恋花

意态憨生元自好。学画鸦儿,旧日偏他巧。蜂蝶不禁花引调。西园人去春风少。

春已无情秋又老。谁管闲愁,千里青青草。今夜倩簪黄菊了。断肠明月霜天晓。

蝶恋花

泪眼送君倾似雨。不折垂杨,只倩愁随去。有底风光留不住。烟波万顷春江橹。

老马临流痴不渡。应惜障泥,忘了寻春路。身在稼轩安稳处,书来不用多行数。

蝶恋花

点检笙歌多酿酒。蝴蝶西园,暖日明花柳。醉倒东风眠永昼。觉来小院重携手。

可惜春残风雨又。收拾情怀,长把诗僝僽。杨柳见人离别後。腰肢近日和他瘦。

蝶恋花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冷冷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蝶恋花

小小华年才月半。罗幕春风,幸自无人见。刚道羞郎低粉面。傍人瞥见回娇盼。

昨夜西池陪女伴,柳困花慵,见说归来晚。劝客持觞浑未惯。未歌先觉花枝颤。

蝶恋花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蝶恋花

老去怕寻年少伴。画栋珠帘,风月无人管。公子看花朱碧乱。新词搅断相思怨。

凉夜愁肠千百转。一雁西风,锦字何时遣。毕竟啼乌才思短。唤回晓梦天涯远。

蝶恋花

莫向城头听漏点。说与行人,默默情千万。总是离愁无近远。人间儿女空恩怨。

锦绣心胸冰雪面。旧日诗名,曾道空梁燕。倾盖未偿平日愿。一杯早唱阳关劝。

蝶恋花?

燕语莺啼人乍远。却恨西园,依旧莺和燕。笑语十分愁一半。翠围特地春光暖。

只道书来无过雁。不道柔肠,近日无肠断。柄玉莫摇湘泪点。怕君唤作秋风扇。

蝶恋花

洗尽机心随法喜。看取尊前,秋思如春意。谁与先生宽发齿。醉时惟有歌而已。

岁月何须溪上记。千古黄花,自有渊明比。高卧石龙呼不起。微风不动天如醉。

蝶恋花

何物能令公怒喜。山要人来,人要山无意。恰似哀筝弦下齿。千情万意无时已。

自要溪堂韩作记。今代机云,好语花难比。老眼狂花空处起。银钩未见心先醉。

踏莎行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踏莎行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踏莎行

萱草齐阶,芭蕉弄叶。乱红点点团香蝶。过墙一阵海棠风,隔帘几处梨花雪。

愁满芳心,酒潮红颊。年年此际伤离别。不妨横管小楼中,夜阑吹断千山月。

踏莎行

弄影阑干,吹香岩谷。枝枝点点黄金粟。未堪收拾付熏炉,窗前且把离骚读。

奴仆葵花,儿曹金菊。一秋风露清凉足。傍边只欠个姮娥,分明身在蟾宫宿。

踏莎行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

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为谁书到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踏歌

攧厥。看精神、压一庞儿劣。更言语、一似春莺滑。一团儿、美满香和雪。

去也,把春衫、换却同心结。向人道、不怕轻离别。问昨宵、因甚歌声咽。

秋被梦,春闺月。旧家事、欲对何人说。告弟弟莫趁蜂和蝶。有春归花落时节。

醉太平

态浓意远。眉颦笑浅。薄罗衣窄絮风软。鬓云欺翠卷。

南园花树春光暖。红春径里榆钱满。欲上秋千又惊懒。且归休怕晚。

醉花阴

黄花谩说年年好。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能饭否?

篇13:水调歌头相关词牌名欣赏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 》,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名篇有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

苏轼

1、(北宋)·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2、(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北宋)·苏轼《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4、(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黄庭坚

5、(北宋)·黄庭坚《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米芾

6、(北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栏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辛弃疾

7、(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

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

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

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8、(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桔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9、(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

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10、(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

风雨飘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黄鸡白酒,君去村舍一番秋。

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其他

11、(北宋)·贺铸《水调歌头·台城游》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12、(南宋)·汪宗臣《水调歌头·候应黄锺动》

候应黄锺动,吹出百葭灰。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13、(南宋)·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14、(南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15、(近代)·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6、(近代)·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篇14:常见的词牌名

常见的词牌名

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

1、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2、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3、采桑子。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4、钗头凤。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5、长相思。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6、丑奴儿。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7、捣练子。词牌名。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8、定**。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令》等。

9、芳心苦。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0、风入松。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11、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12、浣溪沙。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减字浣溪沙。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些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14、 渔歌子。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15、六丑。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16、六州歌头。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17、绿罗裙。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18、卖花声。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其内容专咏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19、满庭芳。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20、木兰花。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21、念奴娇。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22、破阵子。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23、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24、青玉案。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

25、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

26、鹊桥仙。词牌名。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

27、如梦令。相传后唐庄宗自制曲,因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句而得名。

28、阮郎归。词牌名。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典故。

29、瑞鹤仙。词牌名。宋周邦彦始创,格体参差。

30、少年游。唐无此词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之为名。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

31、霜天晓角。词牌名。又名《月当窗》、《踏月》。此词调首见于《全芳备祖前集》,宋代词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为词牌名。32、水调歌头。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

33、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取李白“笛奏龙吟水”一诗句而名之。

34、苏幕遮。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意“西戎胡语”。

35、望江南。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调本名为《谢秋娘》,是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所作。后进入教坊。

词牌名

诉衷情+黄庭坚

李清照:诉衷情

《蝶恋花》词牌名的由来

诉衷情导学案

陆游诉衷情课件

诉衷情周邦彦翻译赏析

陆游《诉衷情》诗歌赏析

《诉衷情》晏殊宋词鉴赏

《诉衷情·寒食》原文的内容

词牌名诉衷情范文(推荐1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词牌名诉衷情范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