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优秀抒情诗歌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裤衩的小秘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临江仙优秀抒情诗歌(共含12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裤衩的小秘密”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临江仙优秀抒情诗歌

篇1:临江仙优秀抒情诗歌

临江仙优秀抒情诗歌

其一

常忆那年携手处,一湖春色盈盈。青山倒水绿更浓,落花沉碧影,荡翠又涤红。

总是当时风光好,如今憔悴空庭。流年欠我一场情,相思风静后,只叹晚霞明。

其二

无心词赋无心酒,疏帷漫卷帘东。清秋时候最伤情,不堪鸿雁叫,江雨打孤蓬。

旧时踪迹无觅处,凄凄庭院梧桐。东窗已是梦难成,一别城北后,谁与笑西风。

其三

回首方知身是客,凄凄满院别情。空遗旧梦在新城,问君曾记否?举案对香茗。

无计消磨秋夜永,何堪滴雨梧桐。晓来湿叶一街横,此行谁共我?不语又西风。

其四??

羁旅江湖心病久,不堪往事回眸。**不信桂枝柔,昨宵惊雨过,零落一池秋。

想来稼轩应似我,多愁独上层楼。此番滋味最无由,天凉风正好,杯酒润诗喉。

其五

半掩疏帷风正好,撩拨两处丹唇。梦回昨夜被残温,醒来身是客,惆怅一金樽。

料得多愁应笑我,银丝辜负红尘。算来无处放青春,天涯共此夜,同是未眠人。

其六

遍倚危栏萧瑟处,西风憔悴空庭。东篱野菊并枯藤,我怜花易落,花笑我多情。

岁残哪知繁事重,往来晨月疏星。经年博得一囊轻,烹茶听野唱,杯酒淡浮名。

其七

瑟瑟西风欺客子,飘零惆怅年华。斜晖千里共蒹葭,思乡人北望,零落半身霞。

想是多愁非我有,斯人情绪堪嗟。浮生一梦又天涯。与君从别后,终日对梅花。

其八

终岁苍枝迎头立,参差乱憩寒鸦。烟波浩渺一浮槎,往来身是客,飞雪共芦花。

落魄江湖拼酒醉,浮生尘梦无涯。青丝谁共数年华,待归冬老后,重识旧琵琶。

其九

年少寻梦归来早,枝头初绽梅香。天涯谁又倚西窗,思多酒却少,梦短夜偏长。

料得多情应笑我,瘦形翻似诗囊。流风九曲绕回廊,更深人不寐,辗转月微凉。

篇2:临江仙诗歌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答案: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答案: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这是一首讽喻词。有故事说,侯蒙年青时,久困于考场,三十一岁才中了举人。他长得难看,人们都轻笑他,有爱开玩笑的人,把他的像画在风筝上,引线放入天空,讽刺他妄想上天。侯蒙看了就在上面题了这首词。后来,他竟真的一举考中了进士,历任要职。

这首词,表面上是写风筝,骨子里是讽刺封建社会那些往上爬的势利小人。“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是这些人行径的生动写照。

上片写那些势利小人对他的.讥讽。“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作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被人把自己的容貌,画到风筝上,趁着风势,借着风力,与风筝一起,飞上了高高的天空。一方面,写自己无端被人嘲弄,无可如何;另一方面,又是对那些苦苦钻营,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往上爬的小人们的辛辣讽刺。一旦找到了机会,就会如同这风筝一样,“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一语双关。

下片写风筝飞入天空之后的情形。“才得吹嘘身渐稳”,刚刚得到风吹,风筝渐渐在天空稳当地飘起来了,比喻某些人在社会上受到吹捧,获得了稳固的社会地位。“只疑远赴蟾宫”,还要打算远远地上天。“雨余时候夕阳红”,雨过天晴,傍晚的落日通红。这是形容飞黄腾达的景象。“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从平地向上看,能有几个人像我这样上了天呢?进一步描绘了得势小人洋洋得意的神态。名义上是写风筝,实际上是写人,勾勒出一个势利小人得势后自鸣得意的面貌。

这首政治讽喻词,内容深刻,形象鲜明,情趣生动。讽刺词并不多,但艺术上很有特色,通俗、有风趣,寓深刻的哲理于浅显明白的语言之中。

篇3:临江仙诗歌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1)“钟鼎山林”分别指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

【答案】钟鼎指做官,山林指退隐。借代。

(2)下阕画线句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请简述。3分)

【答案】风雨之夜,两人挑灯不寐、联床夜话的画面。

(3)赏析“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两句的妙处?(4分)

【答案】这两句对仗工整,比喻巧妙:群山如黛,明水如镜。作者描绘如此明丽的秋景,自问自答,委婉地表达了对佑之千里独行的宽慰。

【或:①比喻、对偶。“晚山”对“秋水”,“翠”对“明”。将晚山比作翠眉,将秋水比作明镜,写出了晚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清澈明净,生动传神。(2分)②以景结情。结尾两句通过景物描写回答了前一句的设问,即这秀美的山水将伴你千里同行,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蕴藉,耐人回味。(2分)

【附录】

【注解】1、祐之:辛助,字祐之,辛次膺之孙。曾为钱塘县令。辛次膺字企李,莱州人,政和二年进士,靖康初,奉亲来知浮梁,遂留居溪东之南城最高山下。

2、浮梁:县名,宋属饶州。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3、钟鼎山林:杜甫《清明》:“钟鼎山林各天成,浊醪粗饭任吾年。” 钟鼎,钟鸣鼎食,古代富贵人家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生活奢侈豪华。山林,指隐居乡野。

4、宠辱休惊:《老子》:“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5、酒杯句:《论衡》:“河东项曼斯好道学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曰:‘去时有数仙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居月之旁,其寒凄怆,口饥欲食,辄饮我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

6、裁冰:比喻作诗构思新巧。李贺诗:“天遣裁诗花作骨。”

7、记取二句:《王直方诗话》:“东坡喜韦苏州‘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之句,故在郑别子由云:‘寒灯对畴昔,夜雨何时听箫瑟。’……在东府者有云:‘对床风雨夜,夜雨今萧瑟。’”贺铸《凌歌》:“量船载酒,赖使君相对两胡床。”

8、问谁句:苏轼《永遇乐》:“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9、晓山二句: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篇4:临江仙诗歌

【年代】:唐

【作者】:牛希济——《临江仙》

【内容】:

峭碧参差十二峰,冷烟寒树重重。

瑶姬宫殿是仙踪。

金炉珠帐,香霭昼偏浓。

一自楚王惊梦断,人间无路相逢。

至今云雨带愁容。

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钟。

谢家仙观寄云岑,岩萝拂地成阴。

洞房不闭白云深。

当时丹灶,一粒化黄金。

石壁霞衣犹半挂,松风长似鸣琴。

时闻唳鹤起前林。

十洲高会,何处许相寻。

渭阙宫城秦树凋,玉楼独上无憀。

含情不语自吹箫。

调清和恨,天路逐风飘。

何事乘龙人忽降,似知深意相招。

三清携手路非遥。

世间屏障,彩笔画娇饶。

江绕黄陵春庙闲,娇莺独语关关。

满庭重叠绿苔斑。

阴云无事,四散自归山。

箫鼓声稀香烬冷,月娥敛尽弯环。

风流皆道胜人间,

须知狂客,判死为红颜。

素洛春光潋滟平,千重媚脸初生。

凌波罗袜势轻轻。

烟笼日照,珠翠半分明。

风引宝衣疑欲舞,鸾回凤翥堪惊。

也知心许恐无成。

陈王辞赋,千载有声名。

柳带摇风汉水滨,平芜两岸争匀。

鸳鸯对浴浪痕新。

弄珠游女,微笑自含春。

轻步暗移蝉鬓动,罗裙风惹轻尘。

水精宫殿岂无因。

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

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

此中真境属神仙。

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

橘林霜重更红鲜。

篇5:临江仙诗歌

临江仙 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鉴赏:

此词写夏日傍晚,阵雨已过、月亮升起后楼外楼内的景象,几乎句句写景,而情尽寓其中。

柳何处,词人不曾交待,然而无论远近,雷则来自柳的那一边,雷为柳隔,音量减小,故曰轻雷,隐隐隆隆之致,反异于当头霹雳。雷柳外,而雨到池中,池水雨水难分彼此。雨来池上,雷已先止,唯闻沙沙飒飒,原来是雨声滴碎荷声。奇不两个声字叠用。奇雨声之外,又有荷声。荷声乃其叶盖之声。又着碎字,盖为轻雷疏雨,雨本一阵,而因荷承,声声清晰。

雨本不猛,旋即放晴故曰小楼西角断虹明。断虹一弯,忽现云际,则晚晴之美,无以复加处又加一重至美。又只下一明字,而断虹之美,斜阳之美,雨后晚晴的碧空如洗之美,被此一明字写尽,因为它表现了极其丰富的光线、色彩、时间,境界深远。断虹现于小楼西角。由此引出上片闻雷听雨之人。其人独倚画阑,领此极美的境界,久久不曾离去,一直到天边又见了一钩新月,宛宛而现。月华生三字,继断虹明三字,美上增美,其笔致温丽明妙,匪夷所思。

下片继月华生而再进一层,写到阑干罢倚,人归帘下,夜深了。凉波比簟纹,已妙极,又下不动字,下平字,写透静处生凉之境。水晶枕,加倍渲染画栋玉钩,是以精美华丽之物写理想的人间境界。而结以钗横,则写出夏夜人不寐的情状。

篇6:假如优秀抒情诗歌

假如优秀抒情诗歌

假如我是一片树叶,

我会坐着风,

飘呀飘,

一直飘到孩子们的手上。

也许因为我的到来,

他们从此再也不孤单。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我一定会在森林里的`树枝上放声歌唱,

让森林里的动物听我唱那动听的乐曲。

假如我是一朵鲜花,

我会开在高高的山顶上,

为祖国增添更多香气。

假如我是一颗谷粒,

我会飞向鸟窝,

落在小鸟的嘴里。

从此,鸟妈妈再也不用外出寻食,

而是在家,和小鸟一起做游戏。

假如我是一滴水,

我会为快要干枯的的小树,

送去蓝色的希望。

或许是那一滴水,

让小树不再干枯。

篇7:优秀抒情诗歌

笔墨写满一春江,沿岸我为你彷徨。

那一场,繁花开的太匆忙,留我对你匆匆望。

旧夕阳,空弥香。

花落人走茶已凉。

去岁芬芳微微漾,不见我崔氏郎。

篇8:优秀抒情诗歌

寂寞宫墙深万丈,明月依旧照西厢。

一弦琴音付萧墙,碧水深处空凝望。

红尘一遇倾城爱,千年守候魂梦牵。

看你投足皆风彩,缘是悲情空等待。

情许如莲千百转,醉风醉雨宿命换。

古有陆游与唐婉,万缕情丝今宵残。

相思泪寄风钗头,咫尺天涯难成眷。

满笺墨纸诉凉忧,低吟浅哦红尘殇。

起笔旧愁抛红豆,眉间笑容从此收。

雁语鸣哀琴瑟奏,心梦花凋在豆寇。

词赋屏前是痴恋,对影书写恒古怨。

心伤落红风里葬,烛台残辉徒感伤。

篇9:优秀抒情诗歌

乐问答,趣谈心,浅忆常在,

时时会深情,他日如戏轻言语。

前夕之愿,如今更深信。

静如昔,闷独受,情意未减,

次次现琼光,勿忘同约旧承诺。

一朝回望,随行抿笑颜。

篇10:优秀抒情诗歌

尘世沧桑度华年,

青春飞逝瞬息间。

羁旅行者不觉老,

两鬓风霜渐亦添。

篇11:假如优秀抒情诗歌

假如优秀抒情诗歌

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可怕。

原来,

我的存在只是为了衬托他人的华丽。

我的关爱只是他人眼里的笑柄。

我就是这样一个无可救药的疯孩子。

手指尖上褐色的'细痕,

如果断定是一种错误。

那么细碎的忧伤将无法解释。

世界在断裂的细胞意识中残忍地殇逝。

山穷水尽,只是心弦不死。

等待着,渴望着。

躯体就这么飘着,

灵魂悄悄变成了游魂。

纠缠在自己酝酿的幻觉里,

而整个世界不知飞到那里去了?

眼前的一切是那么苍白,

而大脑的细胞去了远方遨游,

像一朵云彩袅袅升起,

使我激动不已,

在渴望中凌乱无忌的文字流成了河。

低沉的语调私语着。

无意间,

千丝万缕的发丝,

把我的心密密麻麻缠绕,

纠结着,勒的疼痛难忍。

我究竟干了些什么?

杂乱的脑细胞,没有了规律,没有了去向,

假如,一切都是假如。

我就这样狂笑着,

一褶一褶,

终于变成了猫猫脸。

篇12:诗歌《临江仙》赏析

诗歌《临江仙》赏析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上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作品赏析【注释】:

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或六年(1136 )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当时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岁。陈与义是洛阳人,他追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阳中旧游,那时是徽宗政和年间,当时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备尝艰苦,而南宋朝廷在南迁之后,仅能自立,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真是百感交集。但是当他作词以抒发此种悲慨之时,并不直抒胸臆,而且用委婉的笔调唱叹而出(这正是作词的`要诀 )。上片是追忆洛中旧游。午桥在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句,的确是造语“奇丽 ”(胡仔评语,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四),一种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宛然出现词人心目中。但是这并非当前实境,而是二十多年前浩如烟海的往事再现而已。刘熙载说得好,“陈去非??《临江仙 》:‘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此因仰承‘忆首’,府注‘一梦’,故此二句不觉豪酣转成怅悒,所谓好在句外者也 。”(《艺概》卷四)下片起句“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凉 。”一下子说到当前,两句中包含了二十多年无限国事沧桑、知交零落之感,内容极充实,运笔也极空灵 。“闲登小阁”三句,不再接上文之意进一步抒发悲叹,而是直接去写,作者想到国家的兴衰自己的流离失所,于是看新晴,听渔唱,将沉重悲愤的情感转化为旷达之情。

这首词节奏明快,浑成自然,如水到渠成,不见矫揉造作之迹。张炎称此词“真是自然而然”(《词源》卷下 )。然“自然”并不等于粗露浅显,这就要求作者有更高的文学素养。彭孙迥说得好,“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亦率易无味。如所云绚烂之极仍归于平淡?若《无住词》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自然而然者也”。(《金粟词话》)陈与义词作虽少,但却受后世推重,而且认为其特点很象苏东坡。南宋黄昇说 ,陈与义“词虽不多,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 。”(《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一)清陈廷焯也说,陈词如《临江仙》,“笔意超旷,逼近大苏 。”(《白雨斋词话》卷一)陈与义填词时是否有意模仿苏东坡呢?从他的为人,诗作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有意模仿,而是感情的自然抒发。陈与义作诗,近法黄(庭坚)、陈(师道),远宗杜甫,不受苏诗影响。至于填词,乃是他晚岁退居时的遣兴之作,他以前既非专业作词,所以很不留心当时的词坛风气,可见并未受其影响。譬如,自从柳永、周邦彦以来,慢词盛行,而陈与义却未作过一首慢词;词至北宋末年,专门雕饰,有矫揉造作之感,周邦彦是以“富艳精工”见称,贺铸亦复如是,而陈与义的词独是疏快自然,不假雕饰;可见陈与义填词是独往独来 ,自行其是,自然也不会有意学苏(东坡)的。

不过,他既然擅长作诗,晚岁填词,运以诗法,自然也就会不谋而合,与苏相近了。以诗法入词,固然可以开拓内容,独创新意,但是仍必须保持词体本质之美,而不可以流露出直粗疏,失去词意。苏东坡是最先“以诗为词”的,但是苏词的佳作,如《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永遇乐》(明月如霜)、《洞仙歌》(冰肌玉骨)、《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诸作,都是“如春花散空,不著迹象,使柳枝歌之,正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 ”(夏敬观手批《东坡词》,转引自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 》)。评词者不可不知此意也。

优秀抒情诗歌:妈妈

优秀抒情诗歌:追

抒情诗歌

优秀抒情诗歌:青涩梦

爱是什么优秀抒情诗歌

小愁绪优秀抒情诗歌

春夏秋冬抒情诗歌

祖国抒情诗歌

抒情诗歌大全

约定抒情诗歌

临江仙优秀抒情诗歌(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临江仙优秀抒情诗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