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奋斗使人成功的人物事例(共含7篇),欢迎大家收藏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去势大师”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年龄:64岁
创业时间:1969年接管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
第一桶金:万向节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控制人的物质欲望有利于磨练自己的意志。当企业家如果光会享乐,早上围着车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企业家就不成为企业家,是败家。
鲁冠球:被逼上梁山的小铁匠
鲁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萧山市宁围乡,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工厂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亲在贫苦的乡村,日子过得很艰难。15岁辍学后,经人帮忙,鲁冠球被介绍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个打铁的小学徒。
,在接受一家美国媒体的采访时,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这样解释自己当时的创业动机,“如果你出生在教室里,那么你以后就可以在那里读书,如果你过去是一个农民,那么就一直会是农民,而我不想一直当农民,我要想一切办法跳跃龙门。”
鲁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萧山市宁围乡,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工厂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亲在贫苦的乡村,日子过得很艰难。15岁辍学后,经人帮忙,鲁冠球被介绍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个打铁的小学徒。
但三年后,由于精简人员,他被辞退回农村。不服输的鲁冠球决定创业,“没想过要当企业家,我办企业是逼上梁山。”当时他看到乡亲们磨米面不方便,而自己对设备很感兴趣,便筹钱购买设备,开办了一个没敢挂牌子的米面加工厂。后来因为禁止私人经营,加工厂又被虽然受到打击,鲁冠球并未放弃。由于“停产闹革命”,当时人们连铁锹、镰刀都买不到,自行车也没有地方修。在经过15次申请之后,鲁冠球开办了一个铁匠铺,很快生意红火起来。。
在1980年的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上,虽被拒绝入场,但鲁冠球并不放弃,在会场外摆起了地摊。在闻听会场内正陷入价格拉锯,他便张贴广告,以低于场内20%的价格,销售自己的高质量产品,很快厂家便涌出场外交易。万向此役获得了210万元的定单,鲁冠球成为最默默无闻的大赢家,打出了名气。
他叫孙剑,是网名为“行走40国”的旅游达人,拥有盖满了各国签证印章的6本护照。从开始到现在,他用不多的积蓄游历了五大洲85个国家和地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个疯狂追梦的普通人。
如今的他,目光炯炯,身形矫健,非常自信:“只要出发,就已经成功了七成。”但是,也许,你不会想到,其实他曾经是一位肾病患者,还一度担忧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中学毕业后,离开家乡,南下广州,从电视台摄像做起,逐渐成为一名电视节目制片人。他有了一档属于自己的电视节目,可以独立拍摄、制作、筹集人员。他欣喜若狂,成了一名工作狂人。
原本以为美好的生活开始了,可是,在连续加班几个月后,他病倒了,高血压,一只肾在萎缩,脸上也水肿得厉害。他开始失望,开始惶恐,开始彷徨,以至于心情抑郁,陷入生命的低谷,内心也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他一遍遍回想,一遍遍叩问,一遍遍反思:“生命如此脆弱!我还有多长时间?”思索之后,他立下誓言,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心愿——周游世界。因为他相信我们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掌握生命的宽度。
就这样,梦想的环球之旅开始了,第一次去欧洲,是浩浩荡荡的“跟团游”; 第一次去泰国、缅甸、老挝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区,是自助游,他自带快译通;第一次独自周游85个国家和地区……很多很多的第一次,让他摸索出了很多经验和妙招,带上中国结、指南针等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小礼物,结伴搭伙,“自己做饭”“教中文”“讲故事”“魔术头巾”等,真是数不胜数。于是,他获得了大量网友的追捧,有了自己的粉丝团——“梦走族”。
当出游5年多后,身体状况逐渐好转,是“回归”正常,去单位上班,还是继续旅行,享受那份快乐和启迪,他又一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又一次人生的选择。在“梦走族”的鼓励下,他下定决心离职,把旅行正式列为自己的人生课题。因为当时已经去过60多个国家的他,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人的快乐其实和金钱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在发达国家的都市街头,他曾见到愁容满面的年轻人;在四面透风、像亭子一样简陋的房子里,他曾见到兴奋舞蹈的老年人;在穷乡僻壤的山村里,见到纯洁快乐的小朋友。于是,他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快乐其实只是一种心境,寻找快乐最大的障碍不是任何困难,而是自己。
如今,他的出行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旅游阶段”,出门散心,去一些风景区;“旅行阶段”,住进当地人家里,多交朋友;“反思阶段”,带着主题去旅行,了解世界各民族的快乐观,并出版了一本书《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当然,接下来,他还会带着另外两个主题:“梦想” 和“生命”去旅行。
正如汪国真说的: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山高路远,只要出发,就一定如孙剑一样,梦想成真。也正如孙剑说的:“人的一生一定要疯狂一次,无论为一个人,一个梦,一段情,还是一段旅途。只有疯狂过的人生,有激情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其实,纷纷扰扰尘世中的人们,牵绊太多,放不下的太多,责任也太多,所以,总是顾虑重重,走不出去,也迈不出去,更放不开。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每个人都有梦的权利。真的,生命会因有梦而充实,会因追梦而丰富,更会因疯狂追梦而精彩。
那就开始吧,为了心中的梦,疯狂,出发——
看中一台电脑,需要9000元。他每月的收入只有。老婆对他说,你疯了,你买了就离婚。他问我怎么办。我说,你配不上那个电脑。连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没勇气去争取你将来在社会上还能混成啥样?他咬咬牙买了。
为了还债他开始不停的兼职。终于在一个月内还清了所有的余款。他的妻子并没有因为他的疯狂而离开他。他的妻子把他带进了车市,说:老公,我们贷款买了这辆宝马吧。他一开始吓死了。以为老婆是疯了。1年后他还清了宝马的贷款。
【感悟】:你连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与人的勇气都没有,你注定是个失败者。
胡雪岩是清末最有名的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大清首富。然而,胡雪岩在未发迹前,曾经跳过两次槽。可就是这两次跳槽,最终改变了他的命运。
胡雪岩第一次跳槽,是在大阜杂粮行当学徒的时侯。那时,他才15岁。一天,一位从金华来的客商到杂粮行谈生意,不巧的是,客商刚到大阜就病倒了,由于他在大阜举目无亲,无人照顾,拖着病体又回不了金华,心里十分着急,一时急火攻心,病情更加严重了。心地善良的胡雪岩知道后,就主动赶到客商的病榻前,给他端药送饭,忙前跑后,照顾得十分周到。在胡雪岩的精心照料下,客商很快就康复了。康复后,客商十分感动,主动对胡雪岩说:“我是金华火腿行的老板,我的店铺的规模比你所在的这个小杂粮行大,也更有发展前途,这样吧,你跟我走,到我那边去上班,如何?”面对客商抛来的橄榄枝,胡雪岩却出人意料地拒绝道:“这个可不行,我得先问一下我的老板。老板同意了,我才可以答应你。如果老板需要我留在这里,即使我想去,也不能跟你走。”后来,当他去征询原来老板的意见时,老板见他如此懂事,就欣然答应了。胡雪岩于是就从杂粮行跳槽到了金华火腿行。
到了金华后,因为金华火腿行的规模比较大,很多业务都要与杭州的钱庄打交道。和钱庄打交道的时间一长,向来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胡雪岩发现,开钱庄很赚钱。从此,他开始暗下决心,一定要到钱庄去当学徒。
可是,怎么去呢?对此,一般人可能就会直截了当地去问:你们那里需要学徒吗?我能不能去呀?或者暗地里偷偷地递上简历、找关系等等。但胡雪岩没有这样做,而是首先详细了解当钱庄学徒所需的条件。当得知做钱庄学徒要算钱算得快、算盘打得熟、字写得漂亮时。他马上开始每天暗自苦练书法和珠心算。由于他刻苦用心,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技能。之后,在与钱庄掌柜核对账目时,胡雪岩就故意不用算盘,全靠心算报账,且算得又快又准,这引起了钱庄掌柜的注意。后来,钱庄掌柜发现胡雪岩的算盘也打得快,还勤快好学,于是主动跟胡雪岩的老板说:“我们钱庄非常需要像胡雪岩这样的人,你愿不愿意把他让给我呢?”看到胡雪岩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同时又能进一步加强自己与钱庄的联系,老板自然是高兴地答应了。就这样,胡雪岩不用自己开口,也不用求人,便如愿以偿地进入了钱庄,不动声色地顺利实现了第二次跳槽。从此,胡雪岩通过钱庄,最终成就了他人生事业的辉煌。
瓦特出生于英国的格林诺克,由于家境贫穷没机会上学,先是到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后又到格拉斯哥大学去当仪器修理工,瓦特聪明好学,他常抽空旁听教授们讲课,再加上他整日亲手摆弄那些仪器,学识也就积累的不浅了。
1764年,格拉斯哥大学收到一台要求修理的纽可门蒸汽机,任务交给了瓦特。瓦特将它修好后,看看他工作那么吃力,就象一个老人在喘气,颠颠颤颤地负重行走,觉得实在应该将它改进一下。
他注意到毛病主要是缸体随着蒸汽每次热了又冷,冷了又热,白白浪费了许多热量。能不能让它一直保持不冷而活塞又照常工作呢?于是他自己出钱租了一个地窖,收集了几台报废的蒸汽机,决心要造出一台新式机器来。
从此,瓦特整日摆弄这些机器,两年后,总算弄出个新机样子。可是点火一试,那汽缸到处漏气,瓦特想尽办法,用毡子包,用油布裹,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治不了这个毛病。
一天他又趴到汽缸前观察漏气的原因,不小心一股热气冲出,他急忙躲闪,右肩上已是红肿一片,就像被一把热刀削过一样,辣辣地疼起来,弄得他心烦意乱。他真有些灰心了,这时,是他的妻子给了他勇气,妻子用激将法又激起了继续研究下去的雄心。
他又回到地下实验室,将过去的资料重新翻阅一番,打起精神又干了起来,干累了就守着炉子烧一壶水喝茶。一天,他一边喝茶,一边看着那一动一动的壶盖。他看看炉子上的壶又看看手中的杯子,突然灵感来了:茶水要凉,倒在杯里;蒸汽要冷,何不也把它从汽缸里也“倒”出来呢?
这样想着,瓦特立即设计了一个和汽缸分开的冷凝器,这下热效率提高了三倍,用的煤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这关键的地方一突破,瓦特顿然觉得前程光明。他又到大学里向布莱克教授请教了一些理论问题,教授又介绍他认识了发明镗床的威尔金技师,这位技师立即用镗炮筒的方法制了汽缸和活塞,解决了那个最头疼的漏气问题。
1784年,瓦特的蒸汽机已装上曲轴、飞轮,活塞可以靠从两边进来的蒸汽连续推动,再不用人力去调节活门,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蒸汽机诞生了。
大雁有一种合作的本能,它们飞行时都呈v型。这些雁飞行时定期变换领导者,因为为首的雁在前面开路,能帮助它两边的雁形成局部的真空。科学家发现,雁以这种形式飞行,要比单独飞行多出12%的距离。
合作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据统计,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获奖的占三分之二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跃居80%。 分工合作正成为一种企业中工作方式的潮流被更多的管理者所提倡,如果我们能把容易的事情变得简单,把简单的事情也变得很容易,我们做事的效率就会倍增合作,就是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一个关键,世界正逐步向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于是合作的方式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产物。
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经过优化设计后,整体功能能够大于部分之和,产生1+1>2的效果。
7岁那年,他便在台北百货公司的魔术专柜前流连忘返,对专柜前表演的奇幻魔术深深着迷。于是,他用零花钱买下了人生中第一个魔术道具——“空中来钱”。
这个少年开始在课堂上偷偷练习“空中来钱”的魔术。有一次他在课堂上练习时,一不小心让硬币滚落到了讲台边,气愤的老师当场没收了他口袋里的全部硬币。男孩羞红着脸,站起身来奶声奶气地说了一句:“老师,我要成为一个魔术师!”
小男孩的话使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委屈的男孩回到家,对父亲说:“爸爸,我的理想是成为魔术大师,可他们却嘲笑我……”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气急败坏的父亲就跺着脚朝他大叫:“你疯啦?”
但他瞒着父母,继续陷入对魔术世界的痴迷中。当同龄人还在玩捉迷藏时,这个男孩却在各大商店的魔术专柜前悄悄学习魔术师的表演,用好奇的钥匙一次一次地去解开魔术的谜底。
因为对魔术的热情和痴迷,他遭到了父母的打骂、同学的冷落、邻居的嘲笑。人们说,这个整天胡思乱想的孩子是不是疯了?有一天,内向羞怯的他突然站在讲台上宣布:“我的魔术师理想不会远了!”同学们一阵哈哈大笑。在同学们的嘲笑声中,他开始表演神奇货币穿盒术,表演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的魔术表演成功了,轰动了全校。
为了练好一个动作,他一个人在家里重复了上千遍。为了让自己的一双手在魔术表演中“呼风唤雨”,他在家里用瓶瓶罐罐搞化学实验,有一次还酿成了火灾,滚滚浓烟引来了消防车。
12岁那年,他去参加儿童魔术大赛。在与数百名强手的竞争中,他脱颖而出,获得了国际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颁发的大奖。他把奖杯高高举起,父母惊讶地张大了嘴:“看来,我们得尊重这个孩子的理想,并帮助他去慢慢实现了。”
16岁时,他认识了职业魔术师徐先生,徐先生告诉他:“魔术不是闭门造车,魔术同这个世界一样,奇妙无比。”在徐先生那里,他的魔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2岁那年,他正读大三,第一次参加国际魔术比赛便得了第二名。那次比赛,父母陪着他去了。在台上,他举起奖杯,朝台下的父母深深地鞠了一躬,父母的泪水一下子夺眶而出。他对父母说:“爸,妈,我离理想还远,我要夺第一!”这一次,父母相信了他的话。后来,他一连5次夺魁。
在随后征战世界各地的魔术表演大赛中,他获得了10多次国际性大奖,成了驰名世界的青年魔术大师。有人称这个“魔法无边”的年轻人为现实版的哈利·波特。而这个年轻人,又在今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了让人叹为观止的近景魔术《魔手神采》。他就是在新一年的春天里令全国观众最为津津乐道的年轻魔术大师——刘谦。
是什么激励刘谦在通往魔术大师的漫长路上不断探索和奋进呢?刘谦说,就是因为小时候那个被嘲笑的理想,才让他一天一天地去用心努力进取,并最终摘取了魔术王国的桂冠。
被嘲笑的理想,如果不放弃,往往会迎来实现的那一天,让心怀理想的人得到命运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