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忆江南(共含5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一个蛋饼”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忆江南
山东省济南市 平阴一中(东校) 八年级・三班 何柳青
三年前,我还是一个幼稚的孩童。经常会为一块饼干和伙伴争得面红耳赤,会为写不完作业悄悄哭泣。但是,这样一个纯真简单的小脑瓜,却总想目睹天堂杭州的风姿。一个偶然的机会,愿望实现了。一路上我幻想着古城的风韵,思绪随风飘飞,飘到烟雨蒙蒙的杭州。
时值春季,细雨如丝般亲吻着古城杭州,漾着几分诗意,几分神秘。一条条从天而降的银线抚摸西湖的脸颊,落进她的口中,激起一圈圈波纹,更是绝妙。
乘舟荡漾西湖中,这样的美景早已让人心醉,躺在船头,看细雨飘飘洒洒,任凭他在脸上、手上跳跃舞蹈,听着船外细雨坠入湖中的声音,想起断桥美丽的传说,更增加了几分神秘的感觉。
忆起韦庄游江南时做的一首诗,让我更深入地陶醉于江南古城杭州的情怀: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古代多少文人墨客游江南,赏西湖,赞杭州。只有在这里,他们才能抛弃世俗的喧闹与繁华,享受一种真正的修憩和精神上的宁静。
“糁径杨花铺自毡,点溪荷花叠青钱”。杭州的.夏天,妙不可言。看那西湖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西湖却呈现出一派别样的清凉。堤边的垂柳枝叶繁茂,随风摇曳,嫩绿的柳枝在水面上划动,一条条奇特的弧线跃然水上,荡起浅淡的波纹。站在拱桥上乡水上望去,一条条鱼儿安闲自在,在清澈的水中来回穿梭:火红的、金黄的,亮蓝的鱼儿,各种颜色互相交织。像极了一幅生动的油彩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一直被看作是伤感的季节,像刘禹锡写的:“自古逢秋悲寂寥”。她似乎已成为忧郁的代名词。但在我的心中,秋天的杭州,更是别有一番韵味。月圆之夜,天上一个月亮,西湖水中一个月亮。
“雪纷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
杭州的冬天很少下雪,很可惜,少了满天飞雪的浪漫,没了白雪皑皑的壮观,但我依然爱它小女儿般的柔媚。
杭州美景,不尽其数。难怪乾隆爷六下江南,欧阳修赞西湖道: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试想:古城杭州,谁与争风?
指导教师:朱金花
投稿:-3-5 9:27:09
忆江南
天渐昏,灯火万家明。
孤影自怜无尔伴,
恍惚往昔如梦。
愁芳怎能平。
我的家乡在烟雨朦胧的中国南方-----江南一带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常常被用来形容江南一带,人们常说,江南的山美,水也美,可我想说,在江南,人的心灵还可以更美---
端午---
“孙女儿,奶奶中午给你包粽子吃,好不?就包你最爱吃的白米粽子,啥也不放,你呀,就好好玩儿,玩累了就来吃粽子……”奶奶的话在耳边响起,我大声应着:“好!”便冲出屋门,和奶奶所在村庄里的小伙伴们一同玩耍。不一会儿,屋里就传来了奶奶的呼喊:“孙女儿,回家吃粽子喽!”我就把手中的小玩意儿一扔,兴冲冲地回了屋,洗干净了手,坐在桌子前等吃的。很快,奶奶就把剥好的粽子用筷子串上,递到我手里:“小心烫,慢点儿吃,不够呀,奶奶这儿还有!”并不时地嘱咐着……
春节----
“孙女儿,要回家啦?奶奶送送你,顺便啊,把饺子给你爹妈送去!”奶奶在和我说话,小心翼翼地,就怕我不同意,我皱了皱眉,看着屋外还在飘飞的大雪,想要拒绝,可奶奶可并不想让我说话,又极快地接过话来:“不麻烦,不麻烦,奶奶不忙,我正好要上城里买年货,顺路……”我点了点头,有些无奈地想:今天是除夕,哪儿有东西卖呢?唉,奶奶呀……
雪中,我看着一个有些驼背的身影渐渐远去,鼻子一酸,泪流了下来:什么时候,奶奶都这样苍老了,她的两鬓也已花白,唉……
忆江南,我没有想到青山,也没有想到绿水,只是忆起那位爱我的老人,灯光中,我仿佛又看到了奶奶坐在桌前为我包粽子,包饺子,眼中满是慈爱……
爱你的人,就怕给你不够;不家你的人总怕你要求太多;真正喜欢你的人,不怕麻烦也不忙;想送你的人,东南西北都顺路……
走出泉港,来到这座千古名城――绍兴,我有些兴奋。都说绍兴专出名人,是一座魅力之城。果真如此。
来到王羲之邀友饮酒作诗之地兰亭,我感受到了当时古人的淡泊与豪迈。鹅池里旁若无人或嬉戏打闹或漂浮水面的白鹅,真令人羡慕不已。那刻着“鹅池”两个笔迹苍劲的大字的碑牌,别是一番情趣。
再往前走,便能看到乾隆与康熙赐予王羲之的亲笔题字。一块巨大的石碑好像让我感受到了当时其入驻于此地时百姓与王羲之内心的激动。那阵仗,想想就威严气派!
荷池边,停着十八缸。我们一边听着十八缸的故事,一边拿着毛笔在金砖上尽情挥舞,体验着传统书法的魅力,享受着在茂竹修林中的自在闲适。而后,我们又参加了曲水流觞。我们穿上传统服饰,穿越到东晋时期,欣赏着女子曼妙的舞蹈风情,点香祭拜,香薰撒身,消灾祈福。
离开兰亭,我们前往东湖乘坐乌篷船。东湖奇潭深渊,美景尽收眼底。经千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东湖右侧遂成悬崖峭壁,宛如将军镇守边疆。坐在摇摇晃晃的乌篷船上,看艄公手脚并用划船,他们气定神闲,似在享受着这一份水上劳动带来的乐趣!
闲逛于越王城街区内,亦有一番风情。其虽现代化,却仍有着浓浓的古风气息,富有独特风韵的台门,浓厚的水乡风貌,让人欲罢不能,流连忘返!
离开了这座风情并貌的魅力之城,浓浓的古韵气息久久不能回散。我心中暗自神伤,最忆江南时啊……
色彩是自然景物的一种外部形象,自然景物因带有色彩而生姿生色。古代诗人中有不少宛如丹青高手,他们能运用斑斓的色彩描绘出一幅幅绚丽的风景画,以此来抒发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好在景色妙。你看,太阳快升起来了,天边是通红的朝霞,江边是鲜艳的红花,红花在朝霞的映照下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而那一江春水,它的颜色像蓝草一样青绿,整个江水犹如晶莹碧透的翡翠……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是江岸边的鲜花;蓝,这里指蓝草,它的叶子是提制蓝色染料的原料。作者用比喻的手法,逼真地描绘出北方所看不到的江南水乡秀丽景色。诚然,色彩是美的,但是必须巧妙搭配,才能相得益彰,显示出色彩的魅力。在这首词中,“火”“蓝”二字用得绝妙。火是红色,还有耀眼的光辉,蓝是蓝草,青色,非常形象化。“红”“蓝”两种颜色的对比,使景物鲜明怡目。
江南有很多景物可写,但首先被回忆起来的总是印象最深、最有代表性的东西,诗人运用他的生花妙笔,选择了江南最为人熟悉而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丽日、红花、春江、碧水,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天清日丽、花红水碧、色彩绚烂、生意盎然的江南春景图。
★ 忆江南 古诗
★ 忆江南古诗
★ 忆江南赏析
★ 忆江南课件
★ 忆江南诗词
★ 忆江南白居易
★ 忆江南说课稿
★ 忆江南优美散文
★ 改写忆江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