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培研修反思日志(共含13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天使狗苟”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1月21日 星期三 阴转小雨
今天我和学员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积极交流。在每次的教研中,都是自己最好的学习机会。听、平、研的教研形式是自己最喜欢的,因为自己听到了教师间思维火花的多次碰撞,擦出的都是火花。而且,平时的教学中,自己也特别喜欢与其他教师交流教法、学法以及学生情况,最大限度的地提高教学效率。茶余饭后,几个同事坐在一起,讨论最多的也是学生。在本次培训中,自己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各种培训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自己能在交流中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有了更多的收获。
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今后我会学以致用,我会把这次在国培班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
11月23日 星期五 小雨
回顾国培学习的内容,让我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重新感悟着教育的真谛。学习忙碌而充实。每位专家及教师的讲座都在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让我在教学中少了一份迷茫,多了一份自信,更多的是感悟。
“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可能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的教学经验就成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这次学习,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很有必要,很有价值。
11月27日 星期二 小雨
“要想给学生一桶水,教师就要成为一汪泉水”。在教学中我们不仅是要给学生充实的知识储备,更重要是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我们要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明确努力的目标,获得前进的动力,不断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这样我们就要反思自己。“吾日三省吾身”: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做到了什么?能否做得更好!波斯纳也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进行反思,在反思中积累经验,从而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具体我们需要反思什么:我们要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从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带着知识走进学生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是否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反思自己的教学思维观:从教到学的思维,是否做到培养学生的能力意识,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反思自己的师生观:要注意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是发展的人,是独立的个体,有差异的人,所以要“走进去”;教学方法观:知行合一,要做到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一致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分析去思考,去反思去总结,我们可以书写“教学后记”:学生、自己身上或者是别人身上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进行总结积累,出现了问题,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等等;可以记录一些教学中的关键事件:如教学最成功的做法及其背后道理,记录教学中的失败之处及其原因,记录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好见解,记录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所在。总之,我们需要通过反思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幼师国培研修日志范文两篇
2.高中物理继续教育研修日志_5篇
3.国培英语研修日志
4.继续教育培训小学数学研修日志
5.研修日志体会与感悟
6.小学语文研修反思日志
7.研修日志小学语文
8.网络研修日志精选
9.初中信息技术研修日志
10.网络研修日志
通过研修,作为一个优秀教师除了具有学习精神、实践精神之外,还要有反思精神。这种反思能促使教师与他人的交流。有了反思,才有了继续探究的动力。学习、研究、反思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动精神。教师的专业态度、自我发展的意识,也都离不开这种主动精神,这是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在远程研修过程中,我收获颇多先将远程研修总结如下:
一、远程研修让我转变了思想,更新了观念
这一段时间学习下来后,看看其他老师的作业、评论、文章;看看课程团队专家的指导意见、建议,我深深感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在这次远程研修中,我投入足够的精力和热情,也取得丰硕的成果。正是由于意识到这一点,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地渺小,才知道这次机会是多么地珍贵。所以,在以后的随时研修中,我还会认真的观看视频资源、课程文本、拓展资源,努力从中汲取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并以之来充实自己。
二、远程研修让我开阔了视野,扩展了见识
远程研修平台上的老师都在努力地学习,积极地发表文章和评论,他们的文章:观点独特新颖、方法行之有效、行文优雅俊秀。在和这些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自身的浅薄,感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所以远程研修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向其他老师学习的态度参与的,多学习他们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来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
三、远程研修让我审视自我,反思不足
通过远程研修,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自己的浅陋,也看清了过去的自己: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我们今后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为此以后我要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订阅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
随着远程研修尾声的到来,满心都是那么的留恋,总有一些依依不舍,研修的日子里我们天天思考着,成长着,收获着,同时也为我们教育事业快乐地默默耕耘着!
(九)
关于小学习作教学的思考
今天上午听了沙区教研员董xx老师关于习作教学的讲座,下午听了沙区一位老师的习作指导课。说实话,这些天的培训学习无异于“信息大轰炸”,大量席卷而来的信息一时难以消化,使得脑子里面混沌一片,所以对于今天所接收到的关于习作教学的信息还没有梳理出个一二三来,现在就边写边整理吧。
对于习作教学自己历来比较重视,每次习作指导都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想尽各样招数,力求让学生乐写、能写、写好。一直以来认为习作的用处就在于“学生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且自以为是。今天董xx老师的讲授让我对作文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作文的功用在于让人认清自我,处理好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促进积极自我概念的建构。原来如此,习作不仅仅是为了表达和交际,更在于帮助人认知并学习处理好各种关系,达到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
正如董老师所言,平时遇到学生在作文中某些“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现象不知该作何引导,如学生直接表达对某人的愤恨,淋漓尽致写自己的恶作剧,写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性的阴暗面等等。让他不这样写吧,他会说“你不是让我们写真话吗”,任他写真话吧,感觉又不太对劲儿。现在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了,可以问学生:如果对方看了你的文章,会有怎样的感受?会影响你们之间的关系吗?怎样写既可以表达你的真实想法,又不至于让对方不舒服?嘿嘿,学习真好!
董老师还提到另一个对我冲击较大的理念: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不适合写回忆性的作文,把以往的生活经历和当下的感受结合起来对小孩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起步阶段习作适合“现在进行时”,提倡写活动体验式习作。
之前从没想过有不适合学生写的内容,只认为同样的内容在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写作要求及评价标准。想来自己的理论知识有多么欠缺啊,缺乏一些科学理念的引导,极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就如对习作教学的认知。若违背儿童认知规律进行习作教学,岂不是拔苗助长,把学生的习作兴趣扼杀在萌芽阶段吗?今后对教材上不合理的习作内容,得花心思改一改。学生大于教材!
下午的习作指导课设计很精巧,但从学生的展示情况看,效果并不好,可见课堂上教过了,不等于教会了,交给了学生方法不等于学生就掌握了方法,老师们还得在教的方式上下功夫,这就涉及到教学思想、教学智慧的问题了。看来教学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课后执教老师跟大家交流了自己的习作教学思想,并反复提到“怎样把文章写长”,对此自己并不苟同。衡量一篇好作文的标准不仅仅是“长”,或者说“长”根本不能成为标准。如董老师所言,有真情实感,选材视角独特,表达有意思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尽管好文章通常都不太短,但其“长”是“长”在具体、“长”在生动的描写,“长”在丰富的感受。不能把写“长”作为习作的标准和目标。
大格局,小细节——心中先有对习作教学功能、目标、方法的整体认知,才能在每一次习作教学中正确把握方向,引导学生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道路上一步一步,不致走偏。
习作教学,任重而道远!
什么是劳动教育的本质
海南省陵水县英州中心小学 林书富 10月24日
月24日上午,我们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檀传宝教授的报告《德育概念的理解与德育实效的提高》一课。檀教授从四个方面说明德育是什么,当中讲到的“什么是劳动教育的本质”一节时,我感受颇多。
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因为,劳动不仅仅是个人对社会尽义务的途径,是个人获得生存资源的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得到一种精神生活的满足感,得到一种在自己所喜爱的事业中做出成绩的快乐感。而且,这里的“劳动”没有身份之分,没有贵贱之别,只要你热爱,就一定能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一个不劳动的人,他的肌体生命可能不会受到威胁,但他的精神生命就一定会出现问题。一个身体健壮而长期没有劳动岗位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现实中,人们太看重劳动所带来的收入,结果劳动的意义被金钱绑架,用金钱来区分劳动的价值,全然忘记了自己的精神还处在饥饿状态。我们的教育要从“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出发,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拥有普通劳动者的情怀。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为何“土豪”的下一代都会令人担忧。()他们缺乏什么呢?如何去影响及引导他们走向正道呢?社会能做什么呢?在当今,国家的法治建设应如何去完善?等等……
如何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
海南省陵水县英州中心小学 林书富 年10月25日下午
今天,我们学习了杨川庭长讲解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学习与运用。系统地学习了该法,但是这也给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无奈。
教师,应以虚怀若谷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去照亮学生的心灵,去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发展。教书和学习的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还应该有创新精神。用《未成年护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2015年10月18日,湖南邵东,家住廉桥镇长龙村的三名在校学生刘某(13岁)、赵某(12岁)、…湖南留守少年杀师案续,杀师案3名少年作案手段老练震惊刑警。当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受到学生无理的打击时,我们又能如何呢?希望中国法治制度能早点走向完善,为了孩子,也为了老师、家庭、社会等的安宁……
教师依法执教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海南省陵水县英州中心小学 林书富 10月28日上午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一定要学法、守法、用法,树立依法执教意识,增强依法执教能力。 破除旧观念,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树立依法执教意识 当今社会是民主社会、法治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
学校要认真组织教师的法制宣传教育,在教师的入职培训、岗位培训中,明确法制教育的内容与学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重要的和新出台的教育法律、法规要实现教师全员培训。要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要求,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有关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教职工民主管理权的法律规定,明确教师的权利、义务与职责,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员工依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对专门从事法制教育教学的教师,要组织参加专门培训,提高其对法治理念、法律意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学校法制教育如何有效实施
海南省陵水县英州中心小学 林书富 月28日上午
观桂林一中张文松副校长的讲座:抓好法制教育工作,促进学校和谐发展。这对于我在以后的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中有所启发。
学校法制教育的有效实施:用大量生动鲜活、触目惊心的案例讲解与同学们密切相关的法律,以案说法,以法论事,联系实际,促使同学们深入思考,认识到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不做侵权违法的事情,在思想上筑起一道牢固的法制防线。引导同学们把握大好青春年华,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懂得依法维权,依法保护自己,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学校要高度重视对师生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已成为德育工作的常态,除了经常性举行法制教育报告会外,还通过学法主题班会、看法制教育电影、组织学生参观戒毒所、定期出黑板报和宣传展板等形式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工作。
受训人:包小康 (武汉外国语学校)
培训日期:10月26日,第四天
培训主讲教师:钟瑞添、唐凌、石兰松、李红勤;王煌
培训地点:大学生学术报告厅、文科二号楼0910
培训主题:师德沙龙、
培训心得感受:
师德再问
今天的课程很有意思,不是单纯的专家讲授,主题也不是简单的法律原理或法律实务,而是一场精彩的思想沙龙,探讨的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很关心也很感兴趣的师德问题。
思想在激烈的碰撞,不时闪烁起一道道智慧的光芒,让我眼前一亮,触摸到了思想交锋时本真。
关于师德,社会上从没有停止讨论,我们教师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变换各种形式进行研究和实践。但对于师德是什么、师德应怎样、师德达成的路径,大家没有普遍的共识。
今天,钟瑞添教师带着他的师德表率团队来到我们沙龙舞台,用真实的事迹、感人的故事、平实的言语、深邃的思考、纯洁的理想,告诉和启发在场的每一位学员用心感受师德的光辉,激发大家用行动践行师德的要求。
石兰松老师朴实无华的语言没有说尽他理解和坚守的师德的全部内容,但大家都被他纯粹的教师品质所震动,活生生的一本师德教材,启示我们,行动永远是最有力量的。
李红勤老师低调的不能再低调,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耸人听闻”的壮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成绩,但30余年真心爱学生、爱教书、爱生活的态度感染着全场所有人,她乐观的精神,快乐的状态,让我们真的相信师德就是做一个让所有人都有快乐能力的人。
唐凌教授高深并不高冷,严谨不失幽默的语言通俗简明的指出了师德的多样化理解,让我们猛然醒悟、点头赞许。他本身就是一面镜子,用他“与学生共同成长”这么一个简单的信念映照出自己的不足和缺失,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师德不一定要牺牲,师德不一定要悲凉,师德更不一定要水中明月,师德只需要你我用心、用真心、用良心。
听完沙龙,我第一时间写了这么一段话:跟名师专家一起进行师德沙龙探讨,从中听到和看到了不少有趣的思考见解,受益匪浅。我不禁想到了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教导雅典人而引用的德尔菲神庙门楣上的那句神谕“认识你自己”.师德是高洁纯粹的,是天上的一双眼睛。师德又是朴实具体的,是大地上一连串坚实的脚印。我们可以坐而论道,我们还需要身体力行,我们可以热烈争鸣,我们还需要扪心践行。师德是德,不是法,可以有自己的体会和理解,不要被道德制高点迷惑,正如钟瑞添教授所言,要让师德“落地”,多么生动的阐述,仿佛神谕那句真言。
不敢说我对师德有多么深刻的领悟,但这一小片段感受的确是十几年教育实践的亲身体验,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但是那是未来的我。真正影响我的是现在的我的想法,所以不断加强师德修养锻炼,是我现在和未来做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所必须的要求。
师德是什么?一千个老师会有一千零一个回答。不管何种回答,你都必须是学生心中的一块道德丰碑!
观“湘江战役纪念馆”有感
海南省陵水县英州中心小学 林书富 月29日
年10月29日,我们法制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的带领下,到桂林市兴安县参观了“湘江战役纪念馆”,实地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法制校本教材的开发。详细了解湘江战役那可歌可泣的历史及深刻感受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牺牲和奉献精神。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对此次的国培专题(实地考察)法制培训,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感动责任重大。今天的生活环境来之不易,为了明天更加美好,我们应当如何去影响下一代的精神面貌?就是时刻秉承着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牺牲和奉献精神,依法治教去完善自身的本质工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啸仙中学 许英杰
今天上午学习了李红惠老师的《法制教育课程的开发》理论课,李老师从法制教育的政策要求、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课程开发的实践等几个方面展开讲解,通过学习,我基本懂得了法制教育课的开发步骤,方便以后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学习宪法的基本知识,增强宪法意识。2、知道法治精神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3、理解我国公民权利的广泛性、现实性、平等性,懂得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法定义务,懂得不承担法定义务或触犯法律要承担法律责任。4、懂得法律维护社会秩序,能够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着重了解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刑事、民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啸仙中学 许英杰
上午,钟瑞添教授主持师德沙龙,大会请来了荣获全国“启功教师奖”的石兰松老师、广西师范大学的退休教师唐凌教授和退休教师李红勤老师,会上介绍了老师们平凡而又精彩的职业生涯,我们四班的梁艳霞老师、林稳老师还有其他班的很多积极发言谈对师德的理解,今天的课对我来说是震撼的,钟瑞添教授的总结也是很接地气的:师德本身是存在的,师德就在我们的内心、师德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师德一定在课堂上、师德就在学生点滴的成长过程中。
下午,王煌律师为我们解读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学习和运用。杨老师的课堂很接地气,王老师语言幽默风趣,教学方法好,首先采用头脑风暴法让我们提出问题,在对问题整理分类,同学们兴致一下就上来了,王老师采用不同案例对比分析解决问题,详细介绍学校对未成年人保护专题,课后王煌老师还给我们推荐了几本书,还亲笔签名送了一本《金不换说法》给学习认真的学员,感谢王老师。
★ 国培研修日志
★ 英语国培研修日志
★ 国培研修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