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试论警察体力透支与再生(共含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认真吃饭睡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试论警察体力透支与再生
一 、警察体力透支现象严重所谓警察体力透支是指公安机关长期分配给民警的工作或交办的任务,严重地超过了国家法定的公务员工作时间,致使民警只有靠加班加点来完成,造成民警体力消耗过大和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现象。警察体力透支还包括脑力、心理、精神等方面的严重支出 。
“警力”和“警察体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警力”是指警察的兵力,是从整体上来说的;“警察体力”是指警察体能综合状况,是从总体和个体上来说的;“警察”是指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也指参加这种武装力量的成员;“民警”是“人民警察”的简称,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两者是一种包涵与被包涵的关系,“警察”的外延大;“警察体力”与“民警体力”概念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第42条、第43条规定了公民享有充分的劳动权、休息权和获取报酬权,每周五天工作制就是国家对公务员劳动权的具体规定及应用,不存在透支与不透支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民警在法定的工作时间内无法完成单位分配的工作或者交办的任务,只有靠延长工作时间才能够完成,是警察体力的一种透支现象。
〈一〉工作上严重超时间,导致民警休息权无法保障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把警察体力透支分为一般透支,严重透支,超严重透支三种现象。
〈1〉一般透支。一般透支就是指警察每周要加班加点一到两个工作日,即8―16小时内,这应是允许的透支范围;
〈2〉严重透支。严重透支就是指警察每周要加班加点三个工作日以上,即24小时以上。这种透支方式,势必造成警察整体身体素质下降,应当引起警觉;
〈3〉超严重透支。超严重透支就是指警察每周要加班加点五个工作日以上,即40小时以上。也就是说每周7天要连续每天工作11小时或者每周5天要连续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长年累月如此,后果十分严重。
据统计:某县公安局现有民警234 人,按民警工作性质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民警,每周加班加点在26小时以上。其中值班10小时,政治学习5小时,参加各种临时性的工作11小时以上,如统一行动、治安大清查、专项斗争、专项治理,完成其他工作等。单位行政领导的值班、政治学习、出差时间远远超过一般从事行政管理的民警;另一类是在第一线从事业务工作的派出所民警、交巡警、刑警、治安民警等,每周加班加点均在50 小时以上,其中值班24小时以上,政治学习5小时,参加各种临时性的工作21小时以上,如侦察破案、查处治安案件,统一行动、治安大清查、专项斗争、专项治理,完成其他工作等。
按照我国公务员每周5天工作制的规定,我们的民警工作时间最长不超过40小时,一般实际工作37.5小时。但是某县234 名民警,平均每周加班加点37 小时,是法定工作时间的一倍。其中一线业务民警的加班加点,超出了法定工作时间的1.35倍,机关行政管理民警超出了法定工作时间的0.7倍。如果将民警的劳动权与休息权分开来说,劳动时间的相对延长,就是对休息时间的绝对占用,导致民警休息权无法保障,造成警察体力严重或者超严重透支 。
〈二〉任务繁重,工作环境较差,致使警察体力透支过大
〈1〉临时性工作面广量多,民警精力消耗过大。一线业务民警,每周要用近三个工作日的时间去完成名目繁多的阶段性、临时性工作。比如“春季百日大会战”,这个专项斗争一搞就是一百天,我们的民警把辖区内翻了个底朝天,三个月时间下来,大家疲惫不堪;又如“夏季社会治安重点整治”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就是加强夜间的治安巡逻,一搞就是一两个月,实行定人、定岗位、定时间,督察到现场办公;另外象“秋季攻势”和“冬季严打”等专项斗争,一个接一个,名目繁多,往往上一个专项斗争还没有扫尾,下一个又在计划中,而且这些临时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有指标、要求高,搞得一线民警疲于奔命,效果如何暂且不论,消耗了大量的警力和警察体力确是事实。
〈2〉非警务工作花费了大量的警力,导致警察体力透支过大。当前,社会各界对公安机关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对社会的承诺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公安机关是接受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双重领导的,在完成上级公安机关分配的工作任务的同时,也要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对非警务工作也不能一概推辞,要慎重对待。例如前段时间的“非典”工作,已不是一般性的卫生防疫问题,已上升到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公安机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的一些民警日夜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尤其是发现疑似病例后,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接触人员的调查和隔离工作。对疫区人员流动到非疫区的调查,我们的一线业务民警,加班加点快速地完成了调查任务。公安机关要安排民警到一些隔离区值勤,还要处置发生的重大治安案件和事件,牵制了我们的大量警力。各地公安机关每年要处理大量类似“非典”的非警务工作,我们民警的体力透支过大。
〈3〉弹性工作制度不规范,民警的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休息时间得不到保障。上级公安机关要求各基层公安机关普遍实行弹性工作制,这一思路很好,可以解决基层派出所和机关一线科所队八小时以外警力不足的问题。但是问题也就出来了,把民警的工作劳动时间从八小时延长到二十四小时,如何安排我们的民警休息,这是一个涉及到民警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的问题,也是一个科学使用警力的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变成了弹性工作制度不弹性的现象,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强制性规定,必须要有法律的依据,前提要合法,民警工作时间的相对延长,就是对其休息时间的绝对占用,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警力,做到工作与休息两不误的问题。人不是机器,久张弓必力竭,这是一个硬道理,休息的前提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4〉工作环境较差,民警体力透支增大。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基层公安机关的工作环境普遍较差,欠发达地区就更差。从硬件方面来说,表现为三差:一是房子差;二是交通工具差;三是其他基础设施差。房子差主要表现在房屋陈旧,阴暗潮湿,办公、生活用房不配套,夏天降暑和冬天取暖设备不全。特别是夏天高温炎热的时候,我们的一些民警,在闷热的办公室里,警服湿漉漉,肩上搭条湿毛巾,头昏脑胀,在这种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还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他们靠的就是去拼体力;交通工具差更是一个现实问题。我们的一些乡下派出所,目前只有一辆北京吉普车,这种车辆只能在山区当交通工具,到城市里去办案找不到停车的地方。特别是夏天高温乘车,我们的一些民警风趣地称之为洗“桑拿浴”,那种滋味只有亲身体会的人才知道,出一趟差真是要人半条命;其他基础设施差是指基层派出所与硬件相配套方面的问题。如室外、室内活动场地,食堂、厕所等不配套。就厕所而言,前几年我们某地一乡下派出所,连个厕所都没有,大小便都要到300米外的公厕去,某年一天下午一名犯罪嫌疑人上公厕时,乘看守民警不备行凶逃脱,在逃跑过程中溺水身亡,发生了重大事故和重大群众性治安事件。就事故本身而言笔者不想多说,但有一点我们应当明白,就是我们基层派出所的硬件
实在太差了,假如派出所有了厕所,一切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反映出我们民警的工作、生活条件实在太辛苦了,连最基本的吃喝拉撒条件都不具备 。
〈三〉经费奇缺,加剧了警察体力的透支
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经费严重不足,连最基本的办公经费都保障不了,象侦查案件需要到外地调查,差旅费都报销不了;民警常年辛辛苦苦地在第一线工作,本来就很少的一些合理补贴没有钱发放,对警察体力再生方面的投入就更没有钱了。比如合理地不违反财务制度地发放一定数量的加班补贴和奖金,搞一些福利,对一线民警分期分批进行疗养和落实年休假制度,改善基层派出所的办公配套设施和办公环境,建立活动中心、疗理中心等,由于经费奇缺,就得不到落实。因此警察体力透支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就是经费的问题。
二、警察体力严重或者超严重透支的危害性
公安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要完成这些工作,需要我们所有民警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警察体力透支简单地说就是体力使用过度,科学地使用警力和消耗警察体力,对民警的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是长期过度地严重或者超严重地透支警察体力,就会造成我们民警总体身体素质下降,甚至造成严重地伤害。
〈一〉警察体力严重或者超严重透支,导致全体民警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职业病突出,民警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从某市公安系统对下属2971 名民警健康〈依据体检资料〉状况进行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疾病:一是28.47%的民警肝功能普遍较差。如患有肝炎、肝肿大、脂肪肝、酒精肝等;二是35.16 %的民警患有肥胖综合症。常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胆固醇偏高等;三是68.29%患有严重的肠胃病;四是81.47%的民警患有头痛、胸闷、失眠、四肢乏力和无名状的炎症。五是12.34%的民警患有后天性心脏疾病。
由于我们的民警长年累月地加班加点,昼夜颠倒,吃住无规律,正常人的生物钟打乱了,再加上平时休息与保养措施跟不上去,导致内分泌失调,身体免疫功能下降,普遍患有与职业相关的疾病。
〈二〉警察体力严重或者超严重透支,导致一线业务警察严重疾病缠身,花费了大量的医疗费用,使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医疗费更加紧缺
某县公安局近234名民警,长年患肝病、后天性心脏疾病的老病号有10人,占民警总数的4%,这些老病号每人每年医疗费用均在2―3万元,以往每年要花费全局60%以上的职工基本医疗费用。
从患有严重疾病的民警岗位去分析,以上10 人均是长期从事一线业务工作的民警。其中原在刑侦部门、派出所工作以上,现调到行政管理部门工作有5人,仍然在一线业务部门工作还有5人。
〈三〉警察体力严重或者超严重透支,导致一些民警英年早逝或者达不到我国公民的平均寿命
从近几年我国发布的一些资料中表明,人均寿命均超过70岁以上,其中女性寿命比男性长。但是在公安系统内部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笔者从某县公安局人事档案中统计出以下数据:
〈A〉该县已经逝世的离休、退休民警平均寿命为66.12岁。从1982年底开始到底为止,共离休、退休民警 20 人,其中离休、退休五年内逝世为5人,占总数的25 %;10年内逝世为 8人,占总数的 40%;
〈B〉所有逝世民警的平均寿命为59.95岁,含在职病逝的民警;
〈C〉现在长寿的为12人,占总数的 60 % 。
从科学的角度来谈长寿的问题,主要是工作、生活的规律性,饮食、营养的合理性,心理调节、身心保养的科学性,身体锻炼的适当性。作为我们的民警来说,平时就没有条件去遵循这些长寿的规律,体力严重或者超严重透支后又得不到很好地恢复与保养,靠拼身体老本过日子,其结果必然会导致英年早逝或者寿命不长的现象发生。
〈四〉警察体力严重或者超严重透支,导致民警总体和个体身体素质严重下降,最终严重地影响了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
人民警察应该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准军事化队伍。整体战斗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就是民警的整体身体素质与个体身体素质。比如要执行某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或者开展大规模的专项斗争、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和业务部门在抽调安排人员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我们民警的身体状况,适应不适应这项工作。因此在公安机关内部,民警身体健康状况尤为重要,体力严重或者超严重透支,势必导致民警总体和个体身体素质严重下降,最终严重地影响了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
三、警察体力的再生
警察体力再生是指公安机关对我们民警透支的体力如何科学地恢复与保养,以及科学、合理地使用警力的问题。
警察体力再生问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他直接关系到公安事业的兴旺发达,关系到警察队伍战斗力的提高,关系到警察合法权益的维护等问题。
〈一〉各级公安机关要重视警察体力再生问题
警察体力再生问题,对公安机关来说,这是一个老问题新课题,一讲起来大家都知道一些,但是没有人去系统地分析研究过。一些公安部文件和部领导的讲话中都提到要科学地使用警力问题,笔者认为:“要科学地使用警力”就包含了警察体力透支与再生的平衡关系。但是作为公安机关,尤其是公安机关的领导来说,就要用客观、全面、科学、发展的观点去对待警察体力的再生问题,要从发展公安事业,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和维护警察合法的权益的角度去认识这一问题。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特别是做好基层一线业务民警的政治思想工作,要为他们排忧解难,解惑释疑,把目前这种零碎的恢复和保养警察体力工作变成一种规范的长效管理机制,要注重工作实效。
各级公安机关要把警察体力的透支与再生问题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要例入党委的议事日程,要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切实关注警察体力的恢复与保养工作。
我们要防止一种倾向,就是一谈到警察体力透支和恢复与保养问题,就认为是某某人政治觉悟不高,没有奉献精神,动机目的不纯或者是动摇警心,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是不实事求是的,应当屏弃。
〈二〉警察体力再生的关键问题是各种恢复与保养警察体力的措施必须到位
劳动权、休息权、获取报酬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的民警同样享有上述基本权利。公安工作需要我们的民警在完成八小时工作后去加班加点,他们毫无怨言地去做了,作为民警来说已经履行了劳动的义务,同样他们可以获得休息的权利以及获取报酬的权利。获取报酬的权利是法律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一种原则,任何单位和任何人都不能剥夺他们的基本权利。
〈1〉各级公安机关的政工部门,要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加班加点工作的登记管理。在公安机关内部,我们的民警工作确实很艰苦,政工部门在对民警考勤时,不仅仅是对八小时内的考勤,对加班加点情况也要考勤,以此作为年底对民警考核奖惩的依据之一。有
条件的地方,在不违反财政纪律的前提下,要妥善解决民警的多劳多得问题;没有条件的地方,也要做好民警的调休工作。
〈2〉要按规定保证我们的民警享有充分的休息权。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年休假”、“五一”、“十月一日”、“春节”放长假等,在没有特殊的任务下,我们的后勤部门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民警休息时间;要落实经费,每年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安排一线民警疗养休息,使他们长期消耗的体力能够从休息中得到恢复和保养。
〈3〉要定期对民警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警察体力严重或者超严重透支后,势必对民警的身体健康状况造成严重的后果,患职业病现象普遍。各级公安机关要抓好民警的身体保健工作,要千方百计地落实经费,每年为民警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对一些严重的职业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以此来提高我们民警的身体健康状况。
〈三〉定期换岗、妥善安排,把恢复与保养一线业务警察体力工作落实到实际处
公安机关要定期对民警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建立民警健康档案。尤其是对一线的业务民警,要根据我国《人民警察法》第30 条之规定:“国家根据人民警察的工作性质、任务和特点,分别规定不同岗位的服务年限”,科学地规定不同警种、不同工作岗位的最高服务年限并落实到实处。特别对那些年纪较大,身体欠佳的民警,更要妥善地安排好工作,解决好后顾之忧,体现出组织上对他们关心和爱护,使他们安心工作。
〈四〉公安机关要对一些临时性工作,从应急状态转入长效管理,以此节省警力,降低警察体力的透支和达到恢复与保养的目的
临时性工作是公安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当地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上级公安机关分配的阶段性工作,本地社会治安出现的重大问题等,对这些临时性工作,我们公安机关历来都是认认真真地完成,笔者建议:那些内容重复,时间过长,效果不大的临时性工作应当精减,要把这些应急措施、应急状态纳入地方公安机关的长效管理之中去。
〈五〉做好警察维权工作,减轻外在压力,切实解决民警后顾之忧
警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职务内是公务员,职务外是群众,人民群众往往把我们的民警在职务内与职务外相同看待。职务内的维权,我们各级公安机关已经有纪检、监察、法制等部门去处理,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对民警的一些民间纠纷问题,往往被复杂化,有的无原则地上纲上线,甚至发展到诋毁我们的民警和公安机关,有的到处告状,内容夸大事实,甚至诬告诽谤,这些就涉及到民警维权问题。
警察维权问题可分为职务内和职务外两个方面。尤其是职务外的维权,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疑难问题。在解决这些民间纠纷过程中,我们的民警往往由于身份特殊处于劣势,遭到不公平待遇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公安机关的法制、监督部门,应当把警察职务外的维权工作做到第一线去,要引导我们的民警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提供一定的法律帮助,协助他们处理好法律事务,减轻民警的外在压力,切实解决民警后顾之忧。
〈六〉实事求是、科学预算,争取警察体力再生经费的落实
恢复和保养警察体力,除了保证我们民警的休息权以外,还要落实经费。警察体力再生经费支出是警察费用总支出的一个方面。根据我国《人民警察法》第37条之规定,各级公安机关,要把恢复和保养警察体力的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在列年度预算时,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目的、有要求、有计划地列出年度预算,切实解决警察体力再生的经费问题;对我们民警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津贴、补贴以及保险福利待遇等,要根据我国《人民警察法》第40条之规定予以落实。
〈七〉要积极开展全面健身活动,全面提高民警身体整体素质,达到恢复与保养警察体力的目的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在警察队伍中长期开展全面健身活动,是增强民警身体素质,恢复与保养体力的一种有效措施。目前,在我们警察队伍中,患有身体肥胖综合症的民警不少,究其原因,除我们前面分析的原因以外,还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少运动。笔者认为,除了公安机关每年规定的集训外,还要教育、督促我们的民警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完成规定的自我运动项目和体能训练科目,以此来增强民警的身体素质,达到恢复与保养警察体力的目的。
〈八〉开展警察心理健康保健工作,使我们的民警在平时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态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逐步健全,社会各界和公安机关内部对民警的工作要求越来越规范、越来越高,我们的一些民警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受到特定的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限制,如政治上的高标准、高要求使一些民警在心理上产生“惶恐”感;刑事、行政执法上的高标准、高要求使一些民警产生过重的“担心”心理等等,对民警形成一种心理上很强的压力,而且越来越大,“心理压力”不消除,日积月累轻者会影响民警的主观能动作用,重者导致民警的心理健康障碍。
实际上,心理压力是外在客观事物对人体感官刺激形成的力量,表现为生理变化和情绪波动。轻者表现为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外在推动力,是有益的,但超过一定的度,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对民警的身心健康是有害的。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把握好这个“度”的分寸。目前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在这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辟如开展警察心理保健教育,聘请心理专家、心理医生设立警察心理咨询中心、理疗中心等,效果比较好。各地公安机关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警察心理保健教育,聘请心理专家、心理医生设立警察心理咨询中心、理疗中心等。
综上所述:警察体力透支与再生问题是新时期下公安机关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警察体力严重或者超严重透支,势必会导致警察总体和个体身体素质下降,严重地影响了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的后果发生;要重视警察体力的再生问题,减少警察体力的透支,落实各种恢复与保养警察体力的措施,科学使用警力;要注重警察心理健康、心理保健工作,积极开展全面健身活动,提高全体民警身体总体素质,使我们的民警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旺盛的革命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新时期的公安工作中去。
我坦白,在我看到其他人高傲地走向领奖台时,我心里丝毫没有崇拜和羡慕,相反的,我有时会很嫉妒,凭什么他可以而我却不能?我为此也下足功夫的。如果看着其他同学排名在我后面,我也会有一种沾沾自喜的感觉。
又有谁能超脱这俗气而狭隘的比较呢?谁让学校要排名次?谁让家长总是打电话问班主任学生的名次?作为一个学生,对学校对家长,总得有个交代吧!最好的交代无疑是――我比别人好!我比别人都好!
就是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相信有点儿“上进心”的人都会被逼得喘不过气的。幼儿园时比谁能说会道,小学时比谁才华横溢,多才多艺,中学时当然是比考试成绩,一学期四次大考,无数小考,估计当代学生的`神经末梢只要再多加一个触点,整个脑袋就要瘫了。这种攀比较劲的潜意识是很可怕的。如今,好多人就连走个路都不自觉地要走在别人前头,那样心里才踏实,好歹也比别人快了呀!
这样子天长日久,人们的心理扭曲了,行为失控了,这会逼着人们在生活中扼杀自己的兴趣爱好,摈弃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完全失去白己可爱的个性:幼儿失去了可人的天真烂漫,少年被剥夺了应有的活泼朝气,青年缺乏澎湃的热I激情……试问这是一群什么人?比!比!比!到处都是比,比得人变非人,比得人间如同地狱。
把“比”字拆开看吧:两把匕首尖刀,深深地刺了一剑后,又捅了一刀。原本优雅洒脱的心却被刺得鲜血淋漓。敢问,哪一次激烈残酷的攀比较劲没有受伤者?
原本人们将竞争作为前进的动力,可现在的事实不是这样的了,竞争变相了,比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沉重的负担,它一直用鞭子抽打着人们,逼迫着人们,要人们必须这样必须那样!(范文网 )这鞭子这重荷沉沉地压着人们的心,人们忘记了也无暇顾及自己的初衷是什么,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只是被赶着盲目地奔跑,越跑越累,累也要跑,早早地耗尽了自己的气力,终于没能走到幸福的彼岸!
这比,失去了原本的色彩,人生也因此遗失了本该有的韵味。
如果这比,不是比谁考了第一谁上了名校谁最富有谁最有门道,而是比谁富有活力谁最有创造力,该有多好!
警察与小偷
警察:
“警察,有人偷钱啦!”在公车一位阿姨尖叫起来,响声穿透云霄,“谁这么大胆?光天化日之下居然干强抢民女,看我不把你抓到来问个清楚!”一位在警察局的警察叔叔拍桌而起,“敢在我的眼皮子下动手,在我的地盘上撒野的人还没有几个呢!”
次日,警察开始了秘密讨论与秘密计划。
“你,去堵后路。你,去挡小巷。你走这边逮他。你,去旁边突袭。我走正面提审。”警察吩咐好手下人就开始了行动,他们一人一把枪,心有警惕地开始实行计划。
“站住,别跑,你已经走投无路,快点投降,不然后果很严重,像我们投降,免你几年牢狱之苦。”警察一个一个地向小偷扑过去,把他按倒在地,用手铐铐住了小偷。
一日,一位阿姨右手提苹果,左右提梨子来到了警察局,“谢谢,谢谢警察同志,要知道,那笔钱对我们有多重要啊。这些不成敬意。”“不用,这些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您还是拿回去吧,我们的职责我们应当办好啊!”
小偷:
今日赶闲无事,出去溜达溜达。咦?!那位大婶身上好像有东西在召唤我呀!小偷赶紧向那位阿姨靠近,靠近,再靠近。“啊!到手了,好多钱,留着以后用。”可小偷一下车突然听到一声尖叫,他的耳膜要破了,他心生一计,先不管,三十六计走为上。
小偷跑回自己严密的住所躲了起来,心想:有什么怕的,这些钱我有用,他抓住了我也有理由,哼!想着,他把钱小心翼翼地放在包里,决定躲几天再出去晒太阳。
几天后,小偷刚神气十足地踏出家门,结果警察迎面而来,小偷慌了,赶紧往上跳,结果一个警察抓住他的脚,差点把他的裤子抓掉。警察还和小偷说什么,小偷信了,就投降了。后来法庭上,因小偷逃跑,所以判刑,结果小偷目瞪口呆。
后来一位大婶右手拿鸡蛋,左手拿青菜来到了小偷面前,小偷感动得哭了出来,可大婶按着小偷的头一阵乱砸,小偷呆若木鸡了。
这就是警察和小偷,其实有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坏人的'反面,而没有看到坏人不为人的正面。这个警察公正,可有谁知道他是不是为了挣钱呢?!这个小偷邪恶,可有谁知道他只需要一点点的温暖就能亮起来呢?!
众人:
坏小偷,这世间的邪恶真是太多了呀!
好警察,还好这世间有一些明亮的灯!
浅议资源再生与环境保护
在废弃物回收再生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力、工艺落后,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应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 者:钱华斌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实习工厂,安徽,马鞍山,243002 刊 名: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1(2) 分类号:F205 关键词:资源再生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公路再生技术与设备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与水泥路面破碎再生技术是公路修筑中的新工艺,其特点是:经济、环保、节约资源.文章介绍了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与水泥破碎再生技术及其核心设备冷再生机与破碎机.
作 者:谭玉荣 李宝魁 张秋香 刘峻 TAN Yurong LI Baokui ZHANG Qiuxiang LIU Jun 作者单位:山东公路机械厂 刊 名: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英文刊名:CONSTRUCT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 MANAGEMENT 年,卷(期): 23(1) 分类号:U4 关键词:就地冷再生技术 设备《狗与警察》经典观后感
《狗与警察》观后感(一):要不是冲着户田我都看不下去了
我这人都没什么逻辑的了。可是剧情实在有够牵强的。
一直想逞英雄的男主角死性不改,到最后也真能变英雄?
别误导观众了。
爆炸好像没事一样的,户田的狗狗我当做是走运,可能角度问题其实没那么靠前,所以没烧伤只是骨折。
最后那里你那么大把那么多支铁架压下来,你下半身还在啊?粉碎性骨折了吧,怎么还能扛起了还能走啊?
(户田神力我就当做是人的潜能,毕竟还是有接住5楼掉下来的婴儿和为了拯救儿子扛起几吨重物的母亲。)
可是这个火那么大,你应该烧伤了吧。户田你护住没事我觉得正常,可是你没事?你是超人啊,你看人家俞灏明烧成什么样子了。
你推出来的时候至少应该是衣服破掉耳朵焦了吧。
还有你的狗,那么大的火,毛都不掉一根,合理吗
接吻??你们什么时候好上的?我一点都看不出来你们之前有眉目传情眉来眼去过啊!
《狗与警察》观后感(二):第一篇长评送闺女
五星妥妥的是送给人与狗之间的感情,以及我对闺女的NC情…
影片最大的问题是剧情略显单薄,由于主打人和狗之间的感情,所以基本经常看此类电影or电视剧的,看了开头就能猜出过程和结尾…
从开头我一直觉得早川爸爸什么的可能会有点什么故事,结果就那样啥也没说略过去了,这是为什么啊!导演,编剧,你们是为啥要安排爸爸遗像啊?!【虽然可以理解为受到电影时长的限制】
然后就是感情戏来的不明不白,或许是有感情,但因为早川对于水野的保护就一下子产生了恋爱的感情,太不科学了…有种需要拖时间的感觉…
细节bug就略过吧…你问我原因,我会告诉你太多bug说不完这种事情么o(╯□╰)o
至于都说市原的演技,如日版景涛…怎么说呢,没办法啊,角色就那样了,不可能演出《莉莉周》那样的警察吧?那是接戏的.问题了╮( ̄▽ ̄")╭
以上
《狗与警察》观后感(三):结局几点疑惑
1、主角被那么大的几条钢筋砸到下半身居然没有内脏破裂当场毙命?!
2、于是女主一个人能撬起那些钢筋的BUG我都可以忽略了……
3、俩人逃走的时候爆炸,主角把女主保护在身下……对他不离不弃的狗狗呢?!我不是说他保护女主就有什么不对,但是狗狗居然没事?!那么大的爆炸!没烧伤吗?没骨折?它是白子啊,身体不是比一般狗狗脆弱吗?!这么大爆炸居然毫发无损太神奇了!!!
4、倒带……主角一开始究竟是怎么把狗狗救活的……靠说话么?@[email protected]
虽然很老套很狗血但是狗狗对主人不离不弃那段我还是哭了TT。
5、经历这么大爆炸,狗狗木有像前文说的会产生心理负担神马的,貌似还在继续当警备犬唉[email protected]@
《狗与警察》观后感(四):市原隼人就是日本的马景涛啊
从啥时候开始,市原君就只会咆哮与边喘息边哭的呢?从《runaway 为了心爱的你》开始?大哥只会喘着粗气掉眼泪,得教主不二真传。幸好狗狗的演技真心好,让我还能看下去。而且那么大的爆炸不会让小白留下心灵创伤么?
当然了,妹子是真心不错,正好这两天刚刚看完了《SPEC翔》,猛一看这么正常的户田妹子以为是新垣结衣。。。。不过在爆炸冲击波中仍然有力量怒吼这件事非常人所能,妹子太厉害了,按郭德纲的话说,肯定一米八大高个,一巴掌宽护心毛。
说说剧情,个人英雄主义的猪脚真让人受不了,明明报告一下也不会死人了,都带着耳麦的,结果非要自己往前闯,又是爆炸又是在人群里开枪,这样在日本是可以引咎辞职不知道多少次的吧。还有最后的耍流氓,忍不了你啊坟淡~
吐槽点太多,看下集慢慢再接着吐吧。
★ 警察与小偷作文
★ 再生树散文
★ 警察年终总结
★ 警察事迹材料
★ 警察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