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产后两个月左下腹部隐痛的原因是什么怎么办(共含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十指不染阳春面”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急性炎症引起的左下腹隐痛:包括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及急性盆腔蜂窝组织炎等。还见于淋病等性传播疾病,这种性传播性疾病包括淋球菌感染及衣原体等感染,往往反复发作,严重时引起输卵管积脓。
2、生殖器慢性炎症:妇女长期出现腰骶部疼痛、下腹痛,并于性后及月经期加重。常伴白带增多,多为慢性子宫颈炎引起。若长期出现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并于劳累、性后或月经前后加重,常伴月经失调、疲乏无力者,多为慢性盆腔炎症引起。
3、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左下腹隐痛:人工流产及安环发生子宫穿孔时,可出现急性左下腹隐痛。卵巢宫内膜囊肿(巧克力囊肿),于月经期囊肿增长大可发生破裂,囊肿内容刺激腹膜而发生严重腹痛。
1、足三里
按摩手法:将拇指指腹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附于其后,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
2、合谷穴
按摩手法: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3、推腹中线
按摩手法:右手掌心叠放在左手背上,将左手掌根按在剑突下(心窝处),适当用力从剑突下沿腹中线向下推至脐部,反复操作0.5~1分钟。
4、五枢穴
按摩手法:五枢穴艾条灸10-20分钟,五枢穴艾炷灸3-5壮。
早下床
产后6-8小时,新妈妈在消除疲劳后即可坐起来,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生理功能和体力的恢复,促进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缓解腹痛。
及时排尿。这样才能不使膀胱过胀或经常处于膨胀状态,引起膀胱炎或产后出血,加重腹痛。一般情况下,新妈妈在产后4小时内就应该去排尿。
采取正确的卧姿。新妈妈在卧床休息时尽量采取左卧或右卧的姿势,避免仰卧,如果是顺产,采取俯卧的姿势,可以减轻疼痛。
多哺乳。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还会促进子宫收缩,促使新妈妈的早日复原。
按摩相关穴位,按摩足部的三阴交穴,或是背部膀胱经的相关穴道,可以减轻疼痛。
产后每日坚持按摩腹部。从心下擀至脐,在脐周做圆形揉按数遍,再向下擀至耻骨联合上方,再做圆形揉按数遍,然后将手置于痛处片刻,再重复上述动作。如此反复按摩,每次10-15遍,早晚各1次,可促进子宫复原。也可以用热水袋热敷小肚子,缓解腹痛。
1、大量饮水,使尿量增加,排尿时可冲洗尿道分泌物。
2、使用镇静止痛解痉药物,减轻疼痛。
3、注意休息,急性期短期内避免性生活。
4、抗生素治疗:建议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菌素。
5、忌食一切寒凉,莴笋是寒凉的,河鱼河虾不要吃,忌食辛辣、油腻、易上火的食物。水果不要吃。常见的泻气、疏肝理气的食物如萝卜、胡萝卜、山楂、槟榔、香菜、紫苏叶、薄荷、金桔、菊花、玫瑰、木瓜等都不要吃。常见的利尿、利水、除湿的食物如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冬瓜、西瓜、黄瓜、鲤鱼、鲫鱼、金针菜、莴苣等都不要吃。
6、一周做一次全身的艾熏,做之前喝一碗浓浓的生姜红枣桂圆羹。用6根青艾条,来回熏小腹至肚脐,一周2次,一次30-40分钟,能促进小腹的血液循环,在艾熏时,一定要保持室内的温度,不能受凉。
7、在床上做扭腰操,能有效地疏通腰骶椎以及小腹部的经络,患有妇科疾病的女士,不妨在每晚或早上醒来后,在床上做扭腰操100次,在板床上做的效果更好。
怀孕两个月左下腹部隐痛的原因
病理性腹痛之一——食管裂孔疝和返流性食管炎
人体胸腹腔之间有一组肌肉,称为‘横膈”,横膈中央部有一“裂孔”,食管通过此裂孑L下行与胃相连,此裂孔称为“食管裂孔”。
在妊娠中后期,因胎宝宝逐渐长大,腹控内压力也随之升高,若裂孔增宽,就可将胃的底部通过增宽的食管裂孔推入胸腔,医学上称之为“食管裂孔疝”。由于胃的上口松池了,胃里的胃酸、气体、食物均可返流到食管或口腔中。胃酸刺激食管黏膜,就发生了返流性食管炎。这会引起孕妈妈腹痛。这种情况偶有发生。
病理性腹痛之二——晚期流产
晚期流产主要是指孕12周以后出现腹痛并伴有阴道流血的现象。晚期流产的过程类似分娩,先是有一阵阵子宫收缩的腹痛,然后胎盘剥离出血,因此其状况要比早期流产严重些,但是一般晚期流产较少发生。
病理性腹痛之三——卵巢囊肿扭转
妇女在怀孕时,常见的卵巢肿瘤有黄体囊肿、畸胎囊肿或者其他囊肿。只有很少的孕妈妈,会在怀孕中发现自己的囊肿为恶性肿瘤。在怀孕初期、末期或怀孕中期的早期,因为子宫及附属器官进入到腹腔,所以,较易发生囊肿扭转的情况。当扭转发生时,动脉血仍可进入囊肿,但静脉血却无法离开囊肿,因而使囊肿肿胀,甚至坏死,导致孕妈妈会出现间歇性的一侧的下腹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和虚脱的感觉。
病理性腹痛之四——严重的子宫扭转
女性怀孕时,子宫若有子宫肌瘤、先天畸形,或卵巢有肿瘤而引起子宫扭转超过90度的现象,就有可能引起急性腹痛的情况;严重时,还有可能引起孕妈妈休克或胎宝宝窘迫等情况发生:至于轻度子宫扭转所引起的腹痛,可用卧床休息、服止痛药及改变孕妈妈姿势来加以改善:如果是严重时,只得通过剖腹探查来矫正,若胎宝宝成熟时,亦可同时进行剖宫生产。
腹痛的一般治疗方法
1.外治法
(1)艾叶适量,用醋炒热,布包敷于神阙穴及痛处。适用于寒痛、虚实痛。
(2)野菊花茎叶适量,冷饭适量,共捣烂成饼状,外敷于肚脐神阙穴。适用于热性腹痛。
2.针灸疗法
(1)针刺:腹痛取内关、支沟、中脘、关元、天枢、公孙、三阴交、阴谷。腹中切痛取公孙。积痛取气海、中脘、隐白。
(2)灸法:脐中痛,大便溏,灸神阙。
3.饮食疗法
(1)生姜粥:生姜15克(打碎),放碗内,加入沸热粥,加盖煽片刻,加盐调味服食。适用于寒邪内阻型腹痛。
(2)大黄蜜糖水:大黄15克,加沸水200毫升泡15分钟,加蜂蜜适量,代茶饮用。适用于湿热壅滞腹痛。
(3)黄芪良姜糯米粥:黄芪20克,高良姜6克(研末),糯米100克,红糖适量。将黄芪与糯米煮成熟,再加入高良姜末及红糖煮片刻,趁热服食。适用于中虚腹痛。
(4)干姜粥:干姜3克,高良姜3克,粳米60克。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入粳米,同煮为粥。早晚各1料。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腹痛。
肚子痛的原因
右下腹痛: 首先应想到是否患上阑尾炎。如刚开始为上腹部疼痛,数小时后转为右下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等,多为急性阑尾炎。此外,还应考虑小肠、盲肠、右输尿管问题。如伴有尿频、血尿等很可能是输尿管结石。女性还应注意右侧卵巢及输卵管是否出现问题。 右上腹痛: 应重点考虑肝脏、胆囊的问题,如急慢性肝炎、肝癌、胆囊炎、胆结石等都可能导致右上腹疼痛。此外,还要注意胰腺、十二指肠、右肾、大肠右段等部位是否出现问题。
左上腹痛: 首先应考虑脾、胃的问题,还需注意胰腺、左肾、大肠左段。如左上腹持续疼痛,伴有阵发加剧,波及两侧腰部,并因进食而增强,则很可能是急性胰腺炎。 左下腹痛: 可能是下结肠或直肠的问题,如肠梗阻、阑尾炎、肠炎、痢疾、肠道寄生虫病等,也应考虑是否和左输尿管有关。女性还应考虑是否左卵巢及输卵管有问题。 腹腔广泛性疼痛: 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胃溃疡、阑尾炎、胆囊炎等,都可能导致整个腹腔出现持续剧烈的疼痛。 6 肚脐周围疼痛: 主要应考虑小肠及胰腺的问题。
1、肉桂红糖煎
桂皮6克,红糖12克。
用法:上二味水煎服,每日服3次,连续服5天。
2、赤豆南瓜散
赤小豆100克,生姜30克,南瓜200克。
用法:上三味共焙干,研成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服30克。
3、赤豆鲤鱼
赤小豆50克,活鲤鱼1条(约500克),陈皮5克,黄花5克,调料适量。
用法:将活鲤鱼剖腹洗净,把赤小豆、陈皮、黄花以及调料全都塞人鲤鱼腹内,灌入鸡汤,上笼旺火蒸1小时即可。
4、山楂酒茶
山楂肉15克,红糖50克,黄酒50毫升。
用法:上三味加水煎服,每日服3次,连服1周。
5、山楂米汁饮
山楂100个(打碎),小米500克,红糖150克。
用法:先将小米水煎,取浓汁,以米汁煎山楂,熟后人红糖服食,每日1剂。
6、羊肉羹
羊肉100克,生姜3片,面粉150克,调料适量。
用法:羊肉用开水洗净,去膻味,切片,与姜、葱同放人锅内,加水适量,放人食盐拌匀,煲2~3小时。从汤中捞出生姜,留羊肉片,继续煮滚,加水面粉搅拌即可。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预防产后腹痛外,产后腹痛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可以注意这些了:
1、如果腹痛较重并伴见高热(39℃以上),恶露秽臭色暗的,不宜自疗,应速送医院诊治。
2、如果疼痛时间超过一周,并为连续性腹痛,或伴有恶露量多、色暗红、多血块、有秽臭气味,多属于盆腔有炎症,应请医生检查治疗。
3、饮食要清淡,少吃生冷食物。山芋、黄豆、蚕豆、豌豆、零食、牛奶、白糖等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也以少食为宜。
4、保持大便畅通,便质以偏烂为宜。
5、产妇不要卧床不动,应及早起床活动,并按照体力渐渐增加活动量。
1、产后腹痛的原因是由于子宫收缩所致,子宫收缩时,引起血管缺血,组织缺氧,神经纤维受压,所以产妇感到腹痛。当子宫收缩停止时,血液流通,血管畅通,组织有血氧供给,神经纤维解除挤压,疼痛消失,这个过程一般在1—2天内完成。
2、情绪不佳:产妇过悲、过忧、过怒,使肝气不舒,肝郁气滞,血流不畅以致气血淤阻,从而造成腹痛。
3、缺少运动:有的产妇因产后站立、蹲下、坐、卧时间过长,持久不变换体位,引起淤血停留,而致使下腹疼痛坠胀,甚至引起腰酸尾能部疼痛。
4、受冷:如果产妇受冷,或腹部触冒风寒而引起。此时血脉凝滞、气血运行不畅,若给小腹“保暖”或者轻柔安抚一下身体会比较舒服。
产后腹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疼痛时间超过一周,并为连续性腹痛,或伴有恶露量多、色暗红、多血块、有秽臭气味,多属于盆腔有炎症,应请医生检查治疗。
女性左下腹部隐痛的原因如下:
一、慢性左下腹隐痛:
1、生殖器慢性炎症:女性长时间发生腰骶部疼痛、下腹痛,并且在性生活之后和月经周期变重。常常都会并合白带变多,大部分是慢性子宫颈炎造成的。如果长时间发生下腹部坠胀、疼痛和腰骶部酸痛,并且会在劳累、性生活之后或者月经周期前后变重,常常会并合月经周期失调、疲乏无力,大部分是慢性盆腔炎症造成的。
2、痛经:会有原发性以及继发性痛经两大类。原发性痛经会以青春期少女比较常见,原因是不清楚的。继发性痛会以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比较的常见。
3、肿瘤性疼痛:妇科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的时候,能够发生难以忍受的疼痛。
二、急性炎症引起的左下腹隐痛:
1、非炎症性左下腹隐痛:会以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破裂比较的常见。
2、其它原因:人工流产和安环出现了子宫穿孔的时候,能够发生急性左下腹隐痛。所以左下腹部隐痛的原因是很多的,大多数是疾病引起的,一定不可忽视,要查出原因进行治疗才好。
三、急性肠胃炎,常起病急骤,先有发烧达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数增多,腹泻前常有阵发性腹痛,肚子里“咕噜”声增多,但腹胀不明显。病儿脱水严重,皮肤弹性差,全身乏力;
四、肠道蛔chong(见肠道寄sheng chong病),脐周疼痛或绞痛,突然发作,阵发性加剧,多是存在寄生虫感染的病情;
五、胃下垂,患者食欲减退顽固性腹胀,以食后症状尤为突出,经常嗳气不止,左腹有下坠感和压迫感,且于食后或行走时加重,平卧时减轻。有时便秘,有时腹泻,或有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胃部多有闷痛、隐痛,剧烈疼痛比较少见,患者食欲明显降低,多有畏食、厌食的表现;
六、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尤其是饱餐、饮酒后突然发作上腹部剧痛,可为抗酸药所缓解,常伴有呕吐和腹泻,可以考虑是上述因素。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破裂比较的常见。2、其它原因:人工流产和安环出现了子宫穿孔的时候,能够发生急性左下腹隐痛。所以左下腹部隐痛的原因是很多的,大多数是疾病引起的,一定不可忽视,要查出原因进行治疗才好。
经期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很多女生说不出的苦,痛起来简直不能形容啊!一般出现在女性经期或前后,会有下腹部胀痛、刺痛、隐痛等症状。如果情况严重的,最好及时就医,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卵巢黄体破裂
卵巢黄体破裂是常见的女性“急腹症”之一。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第10~18天,主要表现为下腹突然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定。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卵巢黄体破裂呢?腹痛的同时,看看自己是否还有肛门坠胀感,甚至可能大出血,严重还会导致休克,危及生命。
妊娠异常
女性的腹痛也与妊娠有关。当输卵管妊娠破裂时,会引起全腹疼痛,一般出现在下腹一侧。另外孕妇发生流产或破裂时,腹腔内出血也会引起腹痛,表现为下腹隐痛或胀痛。疼痛的程度,跟出血多少与速度有关。
心理疾病
很多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当知道要面临一件担忧、恐惧的事情时,他就会出现腹痛难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紧张就想上厕所”的表现。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间接引起的身体不适,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解决问题。
急性肠胃炎
急性肠胃炎是常见的一种腹痛疾病。饮食不当、吃下不干净的东西都会导致肠胃的不适,通常表现为上腹周围突然有压痛感,肠胃咕噜咕噜地翻转,还伴随着呕吐、拉肚子的症状。所以平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很重要的。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与急性肠胃炎的症状相似,都是上腹部隐痛,并且恶心、呕吐。
1、不要剧烈运动。
在怀孕情况,孕妈妈需要保持适当的运动。但是,在怀孕早期的时候,胎儿的发育不稳定,孕妈妈的身体状况也不稳定,在这个时候,孕妈妈应该不忙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发生流产。
2、要注意个人卫生。
刚刚怀孕的女性朋友,由于身体的变化,以及对营养的需求增加,孕妈妈身体代谢会非常快,阴道的分泌物增多,使孕妈妈容易受到细菌的侵害。所以,进入怀孕期间之后,孕妈妈要特别是注意自己的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裤。
3、穿衣要恰当。
在怀孕早期,孕妈妈的穿着应该保持柔软、宽大,不要进行束腰,不要穿紧身裤,更不要穿高跟鞋。否则,很容易导致流产的情况发生。而且高跟鞋还会导致孕妈妈腿部疲劳,对孕妈妈的身体健康不利。
4、做好检查的工作。
如果怀孕早期出血,可能是因为宫外孕、流产以及劳累等多种原因。这些都半点马虎不得,应该马上到医院检查。孕妈妈早期怀孕有出血等流产现象,到医院检查排除宫外孕之后,就应该听从医生嘱咐,做好安胎的工作。
1. 产妇分娩后观察2小时送入病房。护士热情接待,并进行产后指导,注意保暖。
2. 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多汤的软食。避免辛辣刺激性及麦芽类食物。
3. 产后24小时内注意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尤其是产后4~6小时,出血多者,按摩子宫压出积血,或注射催产素、麦角等。如发现会阴部疼痛剧烈,有排便感、下垂感要及时报告医生。
4. 产后4~6小时鼓励产妇排尿,如排尿困难可诱导排尿,无效时导尿。
5. 会阴擦洗一日二次,保持会阴部清洁。
6. 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三次,三日正常后改每日一次。体温超过37.5℃以上者按常规测试。
7. 产后出汗多,勤换内衣,防止受凉,病室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8. 指导产妇哺乳前洗手、清洁乳头,喂奶后将余奶挤空。凹陷乳头应经常牵拉,乳头皲裂处涂予后奶。
9. 注意阴道恶露量、性状、会阴部伤口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