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难忘的过年记忆童年故事(共含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猫猫爱吃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从小就生长在农村,对农村的生活可谓是终生难忘,可更使我难忘的就是对过年的记忆。
我家住在吉林桦甸境内最东边一个叫夹皮沟镇再普通不过的小屯子里,那里除了有连绵不断的群山和各沟岔淌出的河水,还有开垦在群山之上的山坡子地以及座落在沟趟子里的村落。虽然我从小就在乡村里长大,但天性让我和其他山里的孩子一样盼望过年。因为那时的过年太让人向往、太让人招迷、太让人渴望了。因为年的到来对每个农村孩子来说就意味着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因为有了这样的情结,以至一年有那么多的节日都没能让我心醉,而唯有过年却让我魂牵梦绕以至记忆犹新。
记得小时候在乡下农村,每到年关都要做这么几件事情。一是杀年猪,二是准备年饭,三是捡煮饺子柴禾,四是糊屋子,五是换炕席,六是做新衣服。过去每逢过年凡在屯子里生产队过活的社员每家都要杀一口年猪,一般人家除了头蹄下水外只会留一少部份自己家用,剩下的都卖给了左邻右舍。如果哪家没养猪他就会早早的选好哪家提前订下来,等到这家杀年猪时会把订给人家的猪肉称好份量放在那里等买猪肉的人来拿,买猪肉的人拿猪肉时也不用再称秤就会拿回家去。记得我家也和其他人家一样每年都养一口年猪,一到腊月进门就开始宰杀。杀猪那天父亲会找来好几个人帮忙,先是把猪从猪圈里放倒绑上四蹄,然后抬到院子里。院子里早就事先放好了大桌子,桌子旁边放上一个盆,盆里面放有一把早已磨好了的杀猪刀。等把猪从猪圈里抬出来放在桌子上,两面的人分别把住猪的耳朵尾巴和腿。然后杀猪人拿起杀猪刀,照着猪的脖子底下气管的部位就捅下去。这时猪会发出歇嘶底哩的叫声,只见被捅的地方猪血会像穿箭一样淌出来淌在事先准备好的盆子里。为了猪血不会马上成块,放血前还要通常往盆子里放把盐。猪杀死后要从一条腿处割个口用一根铁棍向猪身的各个部位插进去,然后用嘴憋住力气从猪腿开口处猛的往里吹气。这时只见猪身子逐渐的鼓了起来,为更好的把气吹到猪的各个部位站在身边的人还要用棍子不断的在猪身上敲打。等把猪完全吹鼓起来吹气的地方是要用绳子扎起来。这时屋里的大锅早已烧开了水,将猪抬在锅的上面用锅里的开水猛劲的往猪身上浇,这时再用刮猪毛的刮板往下褪猪毛,等猪毛完全被褪好褪干净就把猪抬回到院子来,开膛取出灯笼挂一口年猪就杀好了。
杀完年猪通常要请人吃饭,家里和捞忙的人就会把血脖割下一块,切成不大不小的扁块放到锅里炖,然后再放上早已切好的酸菜、猪血和粉条,一锅香气可口的杀猪菜就完成了。这时外面的年猪已处理完,被请的客人也早已围坐在炕桌旁一起喝酒吃杀猪菜,这样年猪就算杀完了。而每当这时就让我想起一夏天的割猪食来,那时家里每年都会养几头猪卖钱以供家用,我和姐姐弟弟每天都要割很多猪草回来剁了馇成猪食喂那圈里的几口肥猪,虽然有些辛苦但想到过年时吃肉的香味,心里还是暖融融的。
农村过年一般都提前准备年饭和菜,只有那跑腿子和单过的人不准备。那时农村很穷一般年饭大体有这么几种:一进腊月先是蒸粘豆包,粘米面通常由每家种的小黄米和粘苞米通过浸泡磨制而成。由于是自家种植没有太高成本,所以每到这时家家都会包不少的粘豆包冻上放在棚子里准备腊正月吃。再就是蒸馒头,一进年关,特别是腊月二十七八,每家都会提前把过年吃的馒头蒸好,放在棚子里过年那几天拿出来一馏就可以吃了。再就是做豆腐,凡是有能力的人家都会做一两个豆腐,做出的豆腐一部份放在凉快的地方保存好过年时吃新鲜的,剩余的都被打成相等的小块放在棚子里冻成冻豆腐随用随时去拿。还有就是呼猪肉,年前每家杀的年猪通常都会放在棚子苞米仓子里抷上雪冻上,到了腊月二十七八就会把它拿出来,除了一部份留做炒菜包饺子外剩余的象猪头、猪蹄、猪下水和猪肘子都要下锅煮熟,过年上到饭桌上。还有就是疏菜,那时没有新鲜菜可吃,过年吃的总是老四样土豆、箩卜、大白菜和酸菜。一到过年放在菜窖的菜由于远,各家各户都会早早的拿回屋子里等过年那几天用。家里门前就是一座仓房,每到这时我总感到那里就象聚宝盆里边有很多我期待的东西在里边。而父亲亲手锁上的那把大锁头又让我感到它是那么的神秘。
捡煮饺子柴禾一到年关几乎成了各家各户的惯例,每到这时各家各户都要提前准备煮饺子的柴禾。那时在山区住的都是土草房平时捡柴禾不分干湿都要烧,但要过年煮饺子就要有一定的讲究了,就是都要用站杆柴禾来煮饺子。所谓站杆就是林子里站着枯死的树木,由于它枯死时就在山林里站着树木没有被雨水浸泡几乎没有水份。所以居住在林区的人家每年都会把干透了的站杆捡回来再劈成小拌,留到三十晚上煮饺子用。这种柴禾最好的要属山里的爆马子树,这种树开白花黑皮木质呈白色而且硬而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燃起来会发出如鞭炮燃起来的声音。后一种是山桃树,山桃树木质细腻切呈粉色,不但含水份少燃起来也会发出七哩啪啦的声响给除夕夜增添了喜庆。而杨木在林子里最多也好捡,它不但水份少木质呈白色,烧起来火苗起的快。由于爆马子山桃树稀少,山里人在捡过年煮饺子的柴禾时最多选择的多是杨木站杆。
记得家的西面就是大山,每到这时哥哥就会带我去捡过年煮饺子的柴禾。那时农村社员家是不养牛的,捡柴禾一色的用人爬犁往回拉,我们平时捡柴禾不会走远,只要能烧火就行。而这次是捡过年煮饺子的柴禾,于是跟着哥哥拉着爬犁翻过了好几道岭去那大岭西去捡。山上积雪很深,哥哥总是让我抗小的,那干透的山桃溜光水滑的杨木站杆,让我们一会就捡满了一爬犁,然后往家拉。每到这时我总是给哥哥当助手,站在他的旁边用栓在爬犁腿子上的绳子一起拉那沉重的爬犁,等把柴禾拉回家劈成小柈,父亲早把那呼好的猪肉给我和哥哥端上桌,吃着那香嫩的猪肉总有一种浓浓的年味在心里头。
糊屋子是过去乡下农村每逢过年总少不了的事,因为那时的房子多是土草房,好一点的就是盖的高一些大一些,总没有脱离了土草房的范畴。而这些房子无论是好一点的,还是孬一点的都要在过大年之前把陈旧的屋子糊一糊。糊屋子除外屋做饭的下屋不糊以外其余的房间都的糊。糊屋子有三种糊法当时在屯子里盛行。一种是印花纸糊墙,一种是白纸糊墙,再有一种就是报纸糊墙。印花纸糊墙最贵只有好房子人家使用,白纸糊墙要贱一些有一部份人家使用,而最多使用的是报纸糊墙。这种纸不但在当地供销社以最便宜的价格买到,而且有时还会在队上或其它地方不用花钱也会搞到。因我家老房子是那种陈旧型的所以一般都用报纸糊墙,记得每到过年父亲就会把在大队看过的报纸拿回家,我和姐姐就会把屋里糊的焕然一新。糊屋子不管你的屋子有多么破或多么旧,只要用纸糊上一宿之间就会使屋子由陈旧变的亮亮堂堂。每到糊完屋子我和弟弟们都有一个习惯就是躺在炕上看糊完的报纸,特别那上面的大小字你躺在炕上就会知道很多国家大事。
过去在农村都盘老土炕,而这种老土炕最大的特点就是保暖时间长,特别是寒冷的冬天一般都是昼短夜长,那时经济不发达一般农村人家每遇过年炕上都要换领炕席,所以每年过大年不是很穷的人家都要做这件事。炕席是那种用高粮桔杆刮去里边的瓤编制而成的,炕席编制有两种:一种是窄溜的一种是宽溜的,窄溜编制的炕席细腻铺在炕上美观好看但价格贵,宽溜编制的炕席粗狂大方价格便宜一般人家都选择这种宽溜的。记得一到换炕席的时候,我和弟弟们都要先上去打两个滚。晚上临睡觉的时候总会钻到被底下感受一下躺在炕席上的滋味。
换新衣裳是那时农村的***惯,每逢过年不论大人小孩都要做上一套新衣服穿。做新衣裳是孩子半大小子和姑娘们一年中最盼望的事,每逢过年无论是家里过的好还是不好都要做一套像样的新衣服穿。由于那时国家经济落后物质馈乏,农村人穿衣都实行老三样即;黄、蓝、黑三种颜色,黄蓝两种颜色大多都做成外衣穿,而唯有黑色做成冬天的棉袄,而姑娘和年青妇女则都做那种小花布。一到过年你到大街上看一看,无论是走亲戚的还是串门子的男人都穿黄蓝黑三种颜色衣服,而女人都是花格子小棉袄。如果是一家子出来的小孩,男孩都会穿着一种颜色和一个样式的衣服,而小女孩则一色的花格子衣裳。由于我从小就没了母亲,是父亲含心茹苦把我们子妹六七个抚养长大。日子虽然艰难苦涩,但每年的新衣服父亲一件也没给我们少过,让我这没娘的孩子感觉在父亲的羽翼下生活也是那样的温暖幸福。
就是这样各家各户的年过得还是不一样,过去农村一年也吃不上几顿面,一般只有五月节、八月节和过大年这三节队里才分面,分面的时候家家户户要拿苞米去换,所以过年只有三十下午那顿饭才开始吃细粮,那天下午各家都会炒很多菜再蒸上年八看不到的大米饭,一家人在老人的操持下吃完年饭喝完年酒开始给年岁小一点的压岁钱,因为就要过除夕了兜里不能空着。除夕夜每家都会吃饺子放鞭炮,有条件的能有几个菜条件不好的也只有饺子。除一早上还是吃饺子,下午是馒头,这样初一到初五,有条件的能吃到初五,而没条件的也只有拿别的粮当细粮来补充。那时农村兴种大黄米和小粘米,没有这些的在年根到来之前换些苞米面馇子也算过年啦!记得“”有一年过大年,父亲由于被打成走资派在屯子里挨斗。那天已经是三十晚上了,但由于父亲在挨批斗时说了一段毛主席语录,一直被造反派领人批斗很晚,就是在那种逆境中父亲回到家中还是乐呵呵的给我们做了年夜饭,那年的年夜成了我一生都难忘的年夜。
总之有句俗语说的好过了初一就初二,初二很快到初三,初三下面是初四,初五到来过完年。初五这天通常被人们叫做破五,它的意思是到了这天什么事情都可以做。这天一般都会把新衣服脱下来,放到柜子里等明年再穿。而从农事上讲从这天起就得干农活了。在东北林区这个季节还是检柴禾的季节,各家各户要是没有别的事情可做都会开始上山捡柴禾。那时家乡屯子左右的大山都还是树木,人们都习惯了以放鲜树做为烧柴对象。上山那天首先要给山神爷老把头磕几个头,嘴和心里都叨咕着让山神爷老把头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家中没灾禍保佑发财的话语。然后选好一棵树把一二百- 响的炮仗挂在上边点燃,这时山上山下就会传来很多响声。从此时起年也就算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作者|周文涛
公众号|咱们村
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是美好的。它如一个巨大的储物箱,装满了我小时候的快乐。发生在我小时候都是那么有趣,不过令我最难忘的十分有趣的事还是在我小学二年级发生的那件打鸡蛋的事了。
记得那一次,奶奶叫我们去她那儿吃饭,顺便也让妈妈帮她做一饭。来到奶奶家,我正好看到奶奶在打鸡蛋,一时心血来潮,要帮奶奶打鸡蛋。
因为那时我还很小,才五岁半,根本没有进过厨房,更不知道打鸡蛋究竟要掌握的技巧,所以一开始我让奶奶先给我做个示范。只见奶奶把鸡蛋往桌沿一磕,熟练地将鸡蛋扳成两半,鸡蛋也就掉进了奶奶准备的`“小窝”里。
看奶奶那么轻而易举地把鸡蛋给打好了,我自信地对奶奶说:“打鸡蛋这么简单,我一下就学会了。
说罢,我拿出一个鸡蛋,往桌沿一磕,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下子全碎了,蛋黄与蛋白流得满桌都是。当奶奶刚要开口时,我连忙说道:“是失误!是失误!”
接下来的几次,不是用力过猛,蛋黄与蛋白满桌都是;就是用力太轻,一扳都扳不开!而我却找了一个很荒唐的理由:“蛋黄的兄弟们要聚在一起开会讨论自己是比蛋白漂亮还是比蛋白好吃?而蛋白的姐妹们则是在讨论怎样才能把自己变得像明星那样漂亮?而如果把它们放在一个小碗里,它们很有可能因为意见不同而打群架。所以,我这样是为了让它们更好地讨论!
虽然奶奶实在是不想再浪费鸡蛋了,但她还是拗不过我,拿出了两个鸡蛋说:“这可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第一个可想而知,它又去开会去了。
第二个是我最后一次的尝试,由于太紧张,我直接把鸡蛋放进了碗里 ,然后用头一撞,鸡蛋碎了,但壳却拿不出来了。唉!正当我气恼地走出厨房,这时大家都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是刚才撞鸡蛋时头发上也粘上蛋黄与蛋白!
这次有趣的尝试,不仅让我收获了快乐,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没有做过就不能过早的下结论,有些事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如果像我这总是为了错找借口,是不可能成功的!好想回到那快乐幼稚的童年!
童年,就像那一望无际的天空, 往事则像是天空中洁白的云朵,变化无常,有的似一匹欢乐奔腾的小马驹,有的又像一棵棵枯萎的老树……
儿时的我,对自己很没信心, 做什么事都喜欢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就像一只缩在壳中的小海龟,不时胆小的探出脑袋,看着这广阔的天地。现在的我,丢掉了从前的那种胆小与害怕,像一只雄伟的狮子,威风凛凛地站山坡上俯视这广阔的原野…。.这中间的蜕变,是因为我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一件事作为契机的。
记得那时,我刚上学前班。也未征询我意见,妈妈就擅作主张地给我报了个“全国特长生大赛”。我知道后,哭着闹着:“妈妈,我不去参加,我不去!”这时的妈妈一改以前对我的温柔宠爱,板着一脸的严肃:“不行!这对你是一次很好的锻练……”没办法,我只好让步了。
比赛前,在妈妈的生拉硬拽下,我一次次练得是口干舌燥。有时真希望出现意外,从而比赛取消了。每当我心灰意冷精疲力竭时,妈妈总是对我不厌其烦地安慰鼓励一番,让我喝几口水,又开始练习……经过一段魔鬼式训练,我提高得很快,犹其是我的信念也越来越坚定了。
初赛时,站在台上的我机械地背完了我的稿子,麻木地等待着评委的裁决。“八分(最高分十分》!”“耶!”我飞奔出来,不由自主地爆发出无以言表的欢呼,陶醉在这苦尽甘来的成功喜悦之中。
后面还有复赛和总决赛!但,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我信心更足了,也更刻苦了。放学后直奔补习地点,每天三个小时强化训练!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过五关斩六将,最后终于打进了北京的总决赛!
站在北京绚丽的演播大厅舞台上,面向鞠萍姐姐等一大批我国著名播音主持人和艺术家,我自信并出色地表演了我的节目。虽然,最后与金奖失之交臂,只夺得了银奖,但这其中溶入了多少汗水和母爱啊!犹为宝贵的是,通过这次磨练,使我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变得越来越坚强越来越自信了!
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当初妈妈的严厉和鼓励,如果没有当时的拚命和坚持,如果没有那次成功的“契机”作为起点……
童年的记忆是深刻的。那点点滴滴,无论是欢乐还是痛苦,都叫人难以忘怀。成年后经历的许多事情都有可能丢到脑后,再怎么去记,总是记不起来。而童年所发生的事却是那么明了,记忆犹新,好似就在昨天。
童年时的我最喜欢的事是过年。幸福的年,年年过;幸福的事,年年有。过年总是能留给我幸福的记忆,每年过年,那浓烈的气氛总是伴随着宰猪杀鸡开始的。那时候乡下人几乎都不富有,但家家都喂的有猪。大部分村民只喂一头,用来送派购(就是乡政府给农民订了交猪任务);只有少数村民(就是比较富有的家庭)家里喂两头,一头留给自己杀过年猪,一头送派购。那时,村里有广播,经常给村民下通知。乡播音员是本乡人,一口乡土话:“请xx村村民注意收听,现在广播一个通知,乡肉食食品站干部下乡收购派购猪”……只要听到广播说来我们村收派购猪,村民们就会早早地给准备出栏的猪多吃点猪食,喂得饱饱的,村干部对村里谁家有猪,谁家的猪可以出栏,都一清二楚,先前就通知到户,单等食品站的人上门来收购。送了派购猪的村民就可以杀掉自己另一头猪过年了。一般来说杀过年猪,自家只留下几斤猪肉够过大年吃就行了,因为比较富有,是相对而言,在当时的乡下,家家户户都很穷,缺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其余的猪肉就卖给村里人,这家弄三斤,那家豁五斤,割肉的人家有钱的给现钱,没钱的也不用急着给,啥时有了啥时给。过年嘛同欢乐。快过年了,大人小孩都开始变得清闲,只有村里的杀猪匠王叔最忙,他忙,但杀一头猪能挣五元钱,一晚上杀三几头没问题,他乐意。我记得有一年我家准备杀过年猪,我妈叫我哥去喊王叔来杀猪。我哥不去,后来还是我去王叔家把他喊来才帮我家杀了过年猪。
那时养猪不像现在有猪饲料,全靠挑野菜、拌糠,放少许粮食,差不多要喂上一年才勉强能出栏。我记得我和邻家几个小女孩常常结伴去挑野菜。我们几个人结伴出来的目的不光是挑野菜,因为我们都爱玩扑克牌,那时特别上隐,一天不玩会儿扑克,心里就像猫抓似的心慌,只要有一个背着背篓出去,另外几个小女孩就会不约而同地背着背篓出门,然后汇聚在一起。我们几个找一个大人们看不见的地方躲藏,然后开始玩扑克。有时候扑克玩厌腻了,就抓石头打耙或者拉大车(用树枝连树叶扎成一个拖把,几个人坐上面,一个人拖着走。)等小儿科之类的游戏。我记得那时我们手中的扑克都是大人打烂的,甩在地上不要,我们偷偷捡起来,一副扑克搭起老高,还有半张的。但我们依然玩得很起劲,特别地开心。不过有时也挺紧张的,时不时要伸出头去看有没有大人上这儿来了,到了快回家的时候,赶紧到周围挑野菜,挑了快半篓时,赶忙回家,快到家1门前把背篓的野菜松了又松,看起来就多。这些自然瞒不过大人的眼睛。有一次邻家的红霞妹妹一走进四合院, 刚好碰着红霞她妈,这下祸事来了,红霞她妈不仅是我们院落的泼妇,也是我们村里的高音喇叭筒,人在背后都称她母夜叉,很厉害的,我们大伙都怕她,她还没等红霞放下背篓,就用劲往下一按,红霞人小,那经得起这一按,差点跌倒在地。还得忍受她妈的责骂:“你这野丫头,碎婆娘,到哪野去了,一上午才扯了这么些野菜。你这些小把戏,老娘我小时也玩过,下次再这样,小心老娘剥了你的皮”。红霞一脸哭丧,站在那里动也不敢动,喔喔不敢苦楚声来。我和其她几个院里的小孩赶紧躲藏起来,猫着腰在一旁偷看。后来和红霞说起这事,大家既好气又好笑。除了杀过年猪,搞好自家的环境卫生也很重要。首先是打扫房前院后,然后是屋子里面,再就是在大门上把门神秦叔宝画像贴上,大门两边再贴上一幅春联,门眉上贴上横联。可以说,贴的春联五花八门。有赞美锦绣山川的,有祝福家庭幸福美满,有对美好生活憧憬的,等等。一幅幅春联都反映着人们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家庭幸福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过年除杀猪匠王叔忙外,还有一个人最忙,那就是我们村小学的陈老师,他是我的启蒙老师。他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按现在时髦的说法他当时是我们村的书法家。他写春联不要钱,纯粹是帮忙,帮不会的人家代写。因此前去学校找他写字的村民很多。有的不想去麻烦他,也请其他人代写。我记得曾经因写春联在村子里还闹个笑话。我们村里有一个姓北的妇女,她不识字,是个地地道道的文盲。她男人叫柱子,长年累月在二铺打工不回家,听大人们说他在那里还养着一个女人。那天,她正拿着大红纸犯愁,又不想去学校找陈老师写。这时,村里的二娃路过她家。二娃是村里爱戏弄人的人。虽然只读了几年书,但毛笔字写得还不赖,肚子里还算有点墨水,有时也给人写一两幅春联, 不常写,也免费。他见姓北的妇女拿着大红纸, 猜想是去请人代写春联。他一时心血来潮,想戏弄一下这个女人,便走上前去说:“她大婶,你是要去找人写春联吧?来来,我帮你写。”姓北的女人顿时喜出望外:“那感情好,大兄弟, 有劳你了”。二娃提起笔龙飞凤舞,一挥而就,姓北的女人接过春联,喜不自禁,连连道谢,二娃也是笑呵呵地离开了她家。那年刚流行唱亚洲雄风,大家都喜欢哼那么几句。娃突发奇想, 他给她写的对联是:“我们亚洲起雄风,柱子二铺养女人。” 横批:“死不要脸” 。姓北的女人把对联贴了上去,第二天引来了邻居们的议论,大家看了都呵呵的笑。有邻居看了不忍心告诉她对联写的啥东西。她一听拿起一根锄把直奔二娃家,要收拾二娃,直到二娃告饶才放过他。此后二娃再也不敢戏弄人了。
那时的童年生活与现在相比,虽然不可同日而语,但那种童真、那种与大自然亲近,那种有趣的童年生活至今任牢牢的印记在我的脑海之中,无法挥去!
【本文作者:王晶】
难忘童年的记忆散文
每一段人生的记忆,都会像头顶的云,或在淡淡飘散,或就那样飘浮在山水之间,每当你回想起幸福的片段,就仿佛是在云间游荡。
而童年的记忆,却并不是云水可比,奇幻的思维,冒险的行为,就像是一次探险之旅,像是一座等待着你开发、探询的魔幻城堡。
似乎,每个孩子都是危险的,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就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他(她)或许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突然爬上窗台,想要从那扇窗子窥见全世界,把你吓的一身冷汗,他(她)或许想弄明白为什么电灯会亮,而把手伸向电源的方向,让你惊呼和尖叫,他(她)或许在你刚一回头的时候就忽然从滑梯上跌下,让你防不胜防。
似乎,每个孩子都有各种奇怪的'问题,为什么天上会有星星?为什么月亮没有太阳亮?为什么会刮风?为什么会下雨?爸爸妈妈能不能永远陪着我?为什么爷爷奶奶会白发斑驳?
似乎,每一天,他(她)都在挑战父母的底线,他(她)对于我们是一次奇幻的探索之旅,而我们对于他(她)未尝不是一样,这座魔幻的城堡,是双方的记忆和回想。
有人渴望丁克或单身,那他(她)就永远失去了这段时光,你自身的魔幻城堡记忆会随着时间淡忘,能唤起你回忆的,永远是崭新的孩提时光,没有这段记忆,你怎么会明白每个人都是从未知逐渐迈向辉煌,哪有人一出生便已成年,哪有人没有孩提时光,没了那些冒险,你怎知父母从小注视你的目光,没了那些疑问,你怎知父母为你讲了多少故事,流逝了多少时光,没了那些记忆你如何回忆起,你和父母共同走过的时光,也许,这时光里有快乐,有悲伤,有惊险,有彷徨,但那终是你的美好时光,虽然会随着岁月泛黄,但每当回忆时,你看到父母的笑脸,你便会明白,那段时光在当下你或许不想拥有,但当你坐在摇椅上翻阅老照片时,你总会带着幸福,逝去忧伤。
我的魔幻城堡才刚刚开启,却让我懂得了过去不懂的忧伤:父母渐老,时光泛黄,我要为了我逝去的那段时光,为父母回馈人生最美好的晚霞和时光。
童年,是一只金色的号角,奏出一曲欢快的歌谣;童年,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自由自在地翱翔蓝天;童年,是那么令人难忘。今天,就让我抓住一个童年的音符给你听听吧!
小时候,妈妈常教育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付出了多少努力,就会有多少回报!”有一次,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自认为聪明绝顶的好主意———种钱。于是,我偷偷地从妈妈的钱包里拿出一张100元的钞票,小心翼翼地放在衣服口袋子里,然后在客厅张望了一下,发现妈妈在厨房做晚餐,心中窃喜不已,一溜烟跑到阳台上。正当我一脚迈入阳台之时,耳边传来了妈妈的喊声:“邱言,过来!”我心中一惊,有些紧张怯生生地问:“妈妈,干什么?”“来,把垃圾丢了!”顿时,我一颗悬在嗓子眼的心总算下去了,飞快地把垃圾丢进了垃圾桶里。于是我又蹑手蹑脚地跑向阳台,从客厅到阳台也就短短的十秒,我却觉得过了十个小时。到了阳台,我悄悄地拿出了我的小铲子,在樱桃树底下挖了一个小坑,轻轻地把钱放进去,心里还喜滋滋地想:“等这张红票发芽,长出许多红票,我就可以买许多的糖果,薯片等等。从那以后,我一有空就给它浇水,施肥,有时还在那儿放些糖果,薯片或一根香肠,给予它无微不至的“照顾”。十几天后,那张100元的钞票还是没有发芽,这可把我急坏了。我实在没有耐心了,就将土铲开,想挖出钞票。可是,坑中的销票已模糊不清,严重发霉,到处都是黑点。我一看,哇哇大哭起来。我一边哭,一边生气地走到妈妈跟前发火:“你骗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都是假的,我种了钞票,它不仅没有发芽,还严重发霉了呢?说着,我哭得更厉害了。妈妈听了,哭笑不得地说:“邱言啊,只有植物才能发芽,才能收获果实的!而钞票是纸做成的,它压根就不可能发芽的。”我停止了抽泣,妈妈把我抱进怀里,摸着我的小脑袋,接着我们俩都笑了。
童年,是一首歌曲;是一篇童话,更是每一个人都值得珍藏的宝贵回忆啊!
童年记忆_500字
时间是条记忆的河,流着像蛛丝一样细的河水,当春风吹绿大地的时候,总有一些梦境被唤醒……
小时候的我,总被工作繁忙的父母锁在阴暗狭窄的小平房里。那时,我常常踩着小凳子,趴在窗台上,呆呆地望着窗外。窗外,总有几只小鸡在老母鸡的带领下,欢快地在门前空旷的荒地上觅食。不远处的平房,顶上长满了绿色的植被,总有飞鸟为它停留。还有几个匆忙的身影,骑着自行车一晃而过……看累了,入梦了,窗前歪睡的小孩,变成了一只飞鸟,飞向自由的天空。
当我背起小书包,怯怯地跨出门槛,窗外已是别样的风景。
拔地而起的是一栋厂房,气势磅礴,挤占了原有的荒地,绿色掩映下的平房显得更矮了。小鸡早已不知去向,天空却依然有飞鸟飞过。清脆的鸟鸣伴随着摩托车的启动声,将我带向神圣的校园。
孤独的小孩因为知识的滋养正蓬勃地成长,门前的荒地亦日新月异中:柏油公路、装潢一新的铺面、商场、图书馆……建筑群如如雨后春笋般,让人应接不暇。
是啊,成长的步伐总跟不上时代的'变迁!
当搬家公司载走最后一批家具时,我屹立于窗边,久久地凝视着窗外的世界,一滴泪,夹杂着惊喜与留恋,无声地滴落窗沿。不久,这里就要被拆建了。
迷人之夜,父母双双外出旅游,我迎着清爽甜润的晚风,伫立在自家花香四溢的阳台上,观万家灯火,赏霓虹闪烁、火树银花,一辆辆亮着车灯的豪华轿车来回穿梭,组成长长的金色火龙,奔向远方,笙歌阵阵,弥漫在溶溶的月色中……
啊!整个汕头沐浴在一片光明之中。曾经孤独的小孩幸福地笑了!
【童年记忆_500字】
★ 过年的记忆散文
★ 记忆的童年作文
★ 作文童年记忆初一
★ 童年友谊记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