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型应用将成为电子政务厂商竞争新热点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王二博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析型应用将成为电子政务厂商竞争新热点(共含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王二博”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分析型应用将成为电子政务厂商竞争新热点

篇1:分析型应用将成为电子政务厂商竞争新热点

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越来越多的厂商不断进入这一领域,并针对政府领域的各个行业、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电子政务应 用产品,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从行业到区域,从纵向到横向,覆盖了整个电子政务领域。本文将在说明基础型、协同型和分析性应用的基础上,指出分析性电子政务应用作为电子政务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将逐步成为各电子政务厂商竞争的新热点。

我国政府部门条块结合形成网状立体交叉结构,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纵、横两条线,横向主要指按行政区划来划分的省市、地市、区县、乡镇等各级政府机构,纵向则按照政府机构的职能划分,形成的财政、税务、审计、公安、教育、交通、能源等各个行业部门。根据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和建设现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主要集中于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的建设,注重加强集成和整合,同时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和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加强政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和考核,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市场的增长率达到18.8%,电子政务应用整体市场规模为到332.1亿元,其中中国政府机构对硬件产品采购额为222.6亿元,软件产品采购额为54.2亿元,信息服务投资额为55.3亿元。据统计在电子政务应用建设方面,近年来政府机构中将内、外网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重点的约为48%,将电子政务业务系统作为建设重点的约为47%,把办公自动化系统作为建设重点的约为37%。

概括地讲,我国电子政务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基础型应用、协同型应用和分析性应用。

基础型、协同型、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

基础型电子政务应用属于比较基本的应用形式,应用模式为G&G,应用范围集中于政府机构内部,是为政府机构进行数据的采集、整理、管理、查询、统计、分析等提供的。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常见的基础型电子政务应用形式上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应用于政府单位内部的电子政务业务系统,比如财务管理软件、人事管理软件、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物资管理软件、单位内部办公管理软件、工资管理软件等;第二类是纵向分布的、面向政府行业系统各单位使用的电子政务业务系统,这类基础型应用基本上可以对应于我国的十二金工程建设,比如面向财政的财政管理系统、面向税务行业的税务管理系统、面向审计的审计管理系统等。

协同型电子政务应用属于中端应用形式,应用模式包括G2G、G2B和G2C三种,应为范围覆盖了政府、雇员、企业、公众三类,主要目的是为不同政府机构之间或者政府机构与雇员、企业或者公众之间进行协同工作、应用集成、互联通讯等提供的。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常见的协同型电子政务应用形式包括政府机构之间的互联行政审批系统、政府统一的对内门户网站、政府统一的对外门户网站、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点对点通讯、视频会议系统等。

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属于较为高端的应用形式,应用范围可以是某一个政府单位、若干委办厅局,也可以是某一政府行业或者某一区域内所有政府机构,主要目的是基于基础型电子政务或者协同型电子政务之上,面向部分或者区域内全部政府机构,为其提供电子政务相关的领导查询、经济分析、宏观预测、应急预警、决策支持等功能。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常见的分析型应用形式包括领导综合查询系统、宏观经济预测系统、风险分析及预警系统、质量监督管理和监测系统等。

篇2:分析型应用将成为电子政务厂商竞争新热点

从获取数据到理解信息、从理解信息到知识转化、从知识转化到智能分析辅助决策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入的过程。举例而言,1、5、180等都是数字,但是人们并不知道其具体代表的意思;1个政府机构、5个部门、180个工作人员则体现为信息;人们将关联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加以理解,就形成了知识,也即人们能够知道这个政府机构下属5个部门,拥有180个工作人员以及每个具体人员的.具体关联信息,包括具体的工作情况、薪资待遇等。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人们进而可以通过引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从而能够获知180个人员的职能、年龄等分布情况、薪资水平划分、工作绩效情况等,并利用这些分析结果辅助决策。

电子政务应用也是如此。前期,政府信息化主要集中在内部基础型电子政务应用建设,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帮助政府单位实现内部办公、财务、人事等信息化。随着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府工作的需要,协同逐渐成为电子政务应用的主流。从工作流管理、业务流程管理、点对点通信、视频会议到行政互联审批、集成门户应用等,协同理念在电子政务建设中逐步获得认同并快速发展,逐步在政府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步深入,人们在获取了数据、理解了信息并形成了知识之后,智能分析并辅助决策就成为必然。

近年来,商业智能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商业智能应用的得到迅速发展,在电信、保险、金融、商业等领域内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大量的智能分析模型和众多成功案例。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商业智能技术和方法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应用,因此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的发展具备了所需要的技术条件。

我国通过两网、一站、四库和十二金工程的电子政务建设已经积累下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分别由基础或者协同型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进行采集、整理、处理、存储、查询、统计和分析。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数据也将逐渐由分散、分布转为集中存储和处理,这为分析型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政府职能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政府工作流程从繁到简的改革、政府领导决策从拍脑袋到依靠数据和事实说话等也为分析性应用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比如财政部门需要通过预算、指标、决算等获知各个单位财政运营情况、收支情况等,进而为财政预算的编制、财政资金的调剂等提供支持;行政事业单位国资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各个单位的资产占用、使用等情况获知国有资产的分布、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等提供依据。

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前期主要集中于财政、税务、工商等行业,政府信息化的特点决定了分析型应用相关的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将主要由国内软件厂商独自或者联合国外商业智能产品厂商为政府客户提供。虽然目前国内大多数电子政务厂商主要集中于基础型、协同型电子政务应用方面的目标市场,对于分析型应用软件市场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但是随着政府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政府海量数据的快速增长、政府对分析型应用软件产品采购需求的加大、政府决策分析方面的要求逐步增强,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必将成为电子政务厂商竞争的新热点。

篇3:分析型应用将成为电子政务厂商竞争新热点

分析型应用将成为电子政务厂商竞争新热点

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越来越多的厂商不断进入这一领域,并针对政府领域的各个行业、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电子政务应 用产品,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从行业到区域,从纵向到横向,覆盖了整个电子政务领域。本文将在说明基础型、协同型和分析性应用的基础上,指出分析性电子政务应用作为电子政务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将逐步成为各电子政务厂商竞争的新热点。

我国政府部门条块结合形成网状立体交叉结构,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纵、横两条线,横向主要指按行政区划来划分的省市、地市、区县、乡镇等各级政府机构,纵向则按照政府机构的职能划分,形成的财政、税务、审计、公安、教育、交通、能源等各个行业部门。根据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和建设现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主要集中于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的'建设,注重加强集成和整合,同时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和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加强政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和考核,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市场的增长率达到18.8%,电子政务应用整体市场规模为到332.1亿元,其中中国政府机构对硬件产品采购额为222.6亿元,软件产品采购额为54.2亿元,信息服务投资额为55.3亿元。据统计在电子政务应用建设方面,近年来政府机构中将内、外网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重点的约为48%,将电子政务业务系统作为建设重点的约为47%,把办公自动化系统作为建设重点的约为37%。

概括地讲,我国电子政务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基础型应用、协同型应用和分析性应用。

基础型、协同型、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

基础型电子政务应用属于比较基本的应用形式,应用模式为G&G,应用范围集中于政府机构内部,是为政府机构进行数据的采集、整理、管理、查询、统计、分析等提供的。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常见的基础型电子政务应用形式上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应用于政府单位内部的电子政务业务系统,比如财务管理软件、人事管理软件、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物资管理软件、单位内部办公管理软件、工资管理软件等;第二类是纵向分布的、面向政府行业系统各单位使用的电子政务业务系统,这类基础型应用基本上可以对应于我国的十二金工程建设,比如面向财政的财政管理系统、面向税务行业的税务管理系统、面向审计的审计管理系统等。

协同型电子政务应用属于中端应用形式,应用模式包括G2G、G2B和G2C三种,应为范围覆盖了政府、雇员、企业、公众三类,主要目的是为不同政府机构之间或者政府机构与雇员、企业或者公众之间进行协同工作、应用集成、互联通讯等提供的。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常见的协同型电子政务应用形式包括政府机构之间的互联行政审批系统、政府统一的对内门户网站、政府统一的对外门户网站、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点对点通讯、视频会议系统等。

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属于较为高端的应用形式,

[1] [2] [3]

篇4: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中数据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

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中数据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

我们在“数据质量是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的基础”一文中说明了:在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过程中,数据是整个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的基础,数据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到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是否成功,是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成功的 关键。数据质量体现在数据的完备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在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中,数据首先应该是充分的、完备的、不能缺失,其次数据应该是实体完整的、参照完整的和保持域完整的,最后数据应该是安全的、可审计的,防止被篡改、窃取、重置以及未经授权的访问、存取等。

根据Gartner Group近期研究报告表明,财富1000强企业中的25%都在管理和使用较差质量的数据。TDWI(数据仓库研究院)关于数据质量的报告里称,数据质量问题每年将为美国商业带来6000亿美金的损失。然而目前很多政府机构、公司企业等对于数据质量问题都缺乏正确的认识,理解上比较狭义,往往认为数据质量问题仅仅是系统中存在着缺失的数据或者是错误的数据,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总结起来,关于数据质量问题的片面理解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数据质量是一个技术问题,不是一个应用问题。

尽管IT技术部门能够协助确定数据质量的问题发生所在,但是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的使用者却主要来自政府业务工作领域,业务部门需要利用数据和流程来处理业务工作,也需要为数据完整性、完备性和安全性所对应的各个方面给出定义和语义层次上的解释。数据质量问题往往耗费较多资源、提高管理成本,因此业务部门还需要在数据质量和对应的ROI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获得一种平衡。IT技术部门能够通过技术操作和管理这些数据,而业务部门需要就如何管理和操作给出定义和解释,因此可以说,数据质量问题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而需要来自业务和技术两个方面的融合。

举例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信息孤岛问题、应用碎片问题、由于部门分割、业务系统独立、重复建设所导致的数据无法或缺乏共享、数据分散存储和管理、数据重复采集等问题。这些问题均可能对数据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仅仅依靠IT技术人员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而是需要来自政府机构业务部门和IT技术部门双方的努力共同完成。

2、 数据质量问题可以通过数据转换工具来解决。

现在市场上有许多公司在研发和销售专业的数据转换工具,该类工具一方面可以将存储于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处理、转换,另一方面能够将转换后的数据装载、存储到数据仓库中。目前很多单位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想法:购买了一个数据转换工具,就能够解决数据质量问题。的确,数据转换工具能够解决一部分数据质量问题,能够清洗掉一些对于数据智能分析无益的数据,能够按照数据仓库建设的要求将数据从基础数据库转换到数据仓库之中,但是数据转换工具本身则无法对数据的完整性给出保证,无法保证转换后的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3、 数据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数据录入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在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过程中,某些单位认为只要在数据录入的时候录入正确的数据,保证与数据的要求相一致,就能够根本解决数据质量问题。

实则不然。保证数据录入的时候输入正确的数据是数据质量最基本的要求,关键还要看如何使用这些录入的数据,录入数据的正确性并不能对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提供保证。比如一个政府机构中的两个部门在录入人员信息的'时候,要保证数据实体和参照的完整性,比如不能出现人员ID同时为2的人员、不能在一个部门系统中录入的人员在另外一个部门系统中进行重复录入和采集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大家都能够录入正确的数据,但是却不能保证重复采集、参照不完整等问题。因此在保证录入正确数据的前提下,保证数据能够正确的得到应用也是非常关键的。

4、 标准化的BI工具将消除分析型应用中的数据质量问题。

有些厂商认为:BI标准化将消除分析型应用中的数据质量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标准化的应用工具,用于数据转换、OLAP分析、智能展现等。基于同一套基础数据,使用不同的标准化工具将带来相同的分析结果,虽然展现的效果可能不同、展现的风格、界面等有所差异,但是分析所获得结果是一致的。BI工具的应用能够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数据质量并不会因为使用什么BI工具而得到解决,关键在于如何应用这些数据,如何能够在应用的过程中,保证数据的完备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中的数据质量问题,应当抛却片面、狭义的理解,换之以全面、广义的认识,从管理、建设、技术、工具多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真正获得高质量的数据,并在分析型电子政务应用中真正发挥重要的作用。

湖北新高考:“走班制教学”将成为教学新常态

分析型应用将成为电子政务厂商竞争新热点(共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分析型应用将成为电子政务厂商竞争新热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