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糖人日记400字(共含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咦是小力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那天下午放学,我看见校门口有卖糖人的,便吵着妈妈买,妈妈说:“吃多了糖会发胖,还会蛀牙。”我只好放弃了这个念头。
不过这可难不倒我,今天是周六,我早约好了同学要来我家一起做糖人。可是我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真是的,怎么可以这么不讲信用?”最后,只好叫上爸爸一块儿做。
我们很快把东西准备齐全,就开始大显身手啦!先把锅冲刷干净,放少许的纯净水,架到炉上,打开煤气炉过了五秒钟,我问:“爸爸能做成么?”“都还没做,怎么能知道做不成?快来放糖吧!”我趁爸爸不注意,往水里放了一块儿足足有拳头那么大的糖块。放完后,只见爸爸左手扶锅把,右手拿勺,看着一副挺熟练的样子。我看了看手机上的步骤,对着爸爸说:“用勺子均匀搅拌。”搅了大概有五、六分钟后,我看见有点发黄,便激动地说:“快成了,快成了!”于是爸爸关了火,可是锅里刚成的糖稀一会儿工夫竟然变成了干盐巴!“这盐巴绝对不好吃!这咋回事呢?”看着这锅干盐巴,我情不自禁地嘟囔着,“看来,我有必要再做一次,因为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如果不做完,怕是要违心了呢!“突然,我想起来了,同学说过要先放油,可是这个步骤竟然没说加油的事儿,哎!百度这个步骤竟然也不靠谱!爸爸托着下巴说:“嗯,可能就是因为没放油,没关系,再做一次!”有了上次的教训,这一次我们的经验丰富多了,先放了两小勺油,过了一小会儿,油烧热后再放糖,哇噻,这次大功告成啦!我高兴地又蹦又跳:“爸爸,成了,成了!”
爸爸说:“陶陶,赶紧把白纸拿过来。”我小心翼翼地把纸拿过来放在爸爸身旁的桌子上,爸爸满头大汗,开心地说:“想弄个什么图形啊?”“先画个圆看看成不成?”爸爸拿起锅铲画了个圆圈,我发现糖太少,竹签根本按不上去,便说:“老爸,把里面填满,不然竹签粘不上啊!”(有没有把我爸爸喊老了?)于是,爸爸很认真地把圆内填满了,我赶紧把竹签放平,这次稳稳地粘住了!”这个虽说形状不好看,可是单单看着颜色,就让我流口水。爸爸边给我做示范边说:“先乘一勺糖稀,慢慢浇成自己想要的形状,再插上竹签就好了。”我趁热打铁浇了一个爱心和一个五角星。干了之后,我先把最大的给了妈妈,然后往爸爸嘴里塞一块,往自己嘴里也放一块儿!一家人吃得甜滋滋的,心里也美滋滋的!
第一次做糖人,虽说自己做的没有外边的好,但因为是自己亲手做的,所以心里特别开心,看着爸爸妈妈洋溢着幸福的笑脸,累都不觉得累啦!
啊,我牙痛,糖人吃多了!拜拜!
双休日终于到了,我和妈妈去城隍庙游玩。一进大门,我就看到一大群人围在一个小摊旁议论纷纷。他们在干什么呢?我好奇地挤进人群一看,哦,原来是一个老爷爷在做糖人呢!
老爷爷的摊子是用一个小箱子做成的,箱面有一只银盘子,盘子上方有一个泡沫塑料做的插糖杆。杆上插满了形态各异的糖人:有将要腾飞的龙,有栩栩如生的虎,有又大又圆的寿桃……还有我的属相——可爱伶俐的蛇。
我对妈妈说:“我也要一个!”“可以啊!”于是,我对老爷爷说:“老爷爷,我要一个。”“好的,小姑娘,”他不紧不慢地说,“转一下这个,看看会转到什么。”他从箱子底下拿出一个罗盘,上面画着一些糖制品的样子,还挂着一根指针呢!
我想:会转到什么呢?会不会是蛇?“咯吱咯吱”,指针停下来,还真是蛇!我开心极了!
只见老爷爷从箱底拿出一个装糖浆的小碗,用勺子舀起一勺糖浆,开始制作。他先把勺子里的一些糖浆小心翼翼地倒进盘子里,不知为什么,那么大的勺子,那么多的糖浆,在他的控制下糖浆竟成了一条细线,慢慢淌入盘中。接着,老爷爷扭动着勺子,糖浆渐渐变成了一条蛇身,然后是蛇头……“我看见了!”我情不自禁地大声说。只见一条弯曲婀娜的小蛇出现在我眼前,老爷爷还把蛇的信子画出来了呢!我迫不及待地想拿,老爷爷说:“小妹妹等一下!”哦,原来还要等糖蛇变干。老爷爷拿出一把铲子“啪啪”地敲着“蛇”,未等干透,他便把一根木棍插进去,继续敲。“蛇”终于干了!老爷爷把“蛇”递给我,笑容可掬地问:“你喜欢不?”“您真棒!”我竖起大拇指。
带着活灵活现的糖蛇,我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在学校门口,在路边,都有卖糖的,糖好吃又好看,所以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可是你见过这样种糖吗?
第一种,糖人,糖人画的很漂亮,口感甜甜的,深得小朋友们的喜爱。可是你见过这样的糖人吗?糖人其实不单单可以画,还可以吹呢,今天上午我在去往黄山的高速公路上就见到了这样一名艺人,她在吹糖人,在作品中有小蛇,小猪,小羊和小牛,都栩栩如生,我毫不犹豫的买了一个捧在手里,半天都舍不得吃,最后块化了,我才开始下嘴。
还有一种糖,叫麦芽糖这种糖的制作方法非常壮丽,麦芽糖是一种很黏的,很有弹力的,今天下午我就看见有一位老人在制作麦芽糖,麦芽糖被老人拉的像挂面,老人的动作娴熟,老成。麦芽糖的香味,更是让我这个小吃货流了一大碗口水。
原来糖的艺术也不少哟。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了夫子庙,在要进大门时我突然看到一群人围在一位老师傅旁边,便也去凑凑热闹。走近一瞧是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正拿着一只富有魔力的勺子,用黄颜色的糖浆在热的大理石板上制作各种各样的动物。当我挤进人群时那老师傅正在制作一只猴子,只见他先画了一个脑袋,然后慢慢地画出猴子的轮廓,再细致地画上一些细细的优美的线条,最后在猴子手上画了一个桃子,与“猴子献桃”一样,制作得十分精彩!
接下来,他又制作了一只蝴蝶。一开始画蝴蝶身子时,并看不出在制作什么,但等到画翅膀时,我立刻认出那是蝴蝶!十分的娇艳、美丽!
最后了我也忍不住让妈妈花十块钱,让老师傅帮我做一条龙。因为龙比其他动物大,而且很不容易做,老师傅做得十分认真。他先把龙头的轮廓画下来,加上鬃毛与似鹿非鹿的角,最后点上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这个龙头就完美做好了!接着他又大致勾勒出龙身子,在身上画出了尖锐的爪子,似乎能划破任何一种东西!最后在那细细的的龙尾上加上了一团熊熊火焰!一条活灵活现的龙就大功告成了!
我欣赏着这条龙,心里想:这位老师傅画得如此惟妙惟肖,肯定下了不少工夫啊!真是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啊!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北京的南锣鼓巷游玩。走进这条古老的巷子,我立刻被这里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所吸引。
忽然,我看见一个老爷爷的摊子前插着一排立体的十二生肖,里面是空心的,一个个晶莹剔透、惟妙惟肖。我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老爷爷热情地介绍说:“小朋友,这叫吹糖人,你要不要吹一个呀?”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新鲜的玩意儿,就缠着妈妈给我买了一个生肖鼠。付了钱,老爷爷还让我吹气,配合他一起做呢!只见老爷爷先取了一小块糖稀,揉成空心的小球,然后从一头拉出一条“小尾巴”让我吹气。我使劲一吹,小圆球就开始变大了,老爷爷趁这个机会迅速捏出了老鼠的嘴和耳朵,又轻轻地拉出老鼠的四条腿。最后用红色颜料点出老鼠的眼睛,再拿一根棍子粘在“老鼠”上,我的糖人就大功告成啦!我举着活灵活现的“老鼠”,心里不由地赞叹这位老爷爷真是厉害!
后来,我查阅了资料才知道吹糖人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制作糖人的原料是麦芽糖,传说是明朝一个叫刘伯温的人创造的。
北京的这次经历让我不仅爱上了吃糖人,而且爱上了做糖人,更让我了解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我真希望吹糖人这门手艺能一直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