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番荔枝属不同品种叶表面微形态的电镜观察(共含4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qingfa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番荔枝属不同品种叶表面微形态的电镜观察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番荔枝属九个番荔枝品种的叶表面角质、蜡质、表皮毛、气孔等微形态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显示:它们之间的叶表面表皮毛、角质、蜡质和气孔等微形态均有较大的差异.秘鲁番荔枝、AP杂交番荔枝、无核番荔枝上下表面均具有单列丝状毛,气孔只分布于下表面;普通番荔枝、圆滑番荔枝、粗鳞番荔枝叶表面均无表皮毛;秘鲁番荔枝、AP杂交番荔枝、普通番荔枝、粗鳞番荔枝上下表皮角质呈不规则的岛状突起,而圆滑番荔枝、无核番荔枝表面角质较平,角质膜形状不甚清晰;以上所述番荔枝叶表面都覆盖有密厚的针晶状蜡被;除圆滑番荔枝的`气孔有副卫细胞外,其它气孔只有保卫细胞而无副卫细胞;刺番荔枝、山刺番荔枝、牛心番荔枝的叶表皮毛为短棍棒状,其表皮角质细胞呈乳突状或波状突起;山刺番荔枝的棒状毛顶端钝圆,而刺番荔枝与牛心番荔枝的棒状毛顶端尖锐;刺番荔枝和山刺番荔枝只有下表皮才具有棒状毛,其气孔形状近似圆形,孔口略内陷于表皮层,牛心番荔枝表面角质呈不规则波状突起,气孔细长稍突.由于这些不同的叶表面微形态是长期受各物种原产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影响所形成的,因此研究番荔枝品种的叶表面微形态结构,对正确引种和推广番荔枝果树种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 者:陈雪华 邓穗生 CHEN Xue-hua DENG Shui-sheng 作者单位:陈雪华,CHEN Xue-hua(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海南,海口,571101)邓穗生,DENG Shui-sheng(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
刊 名:电子显微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ESE ELECTRON MICROSCOPY SOCIETY 年,卷(期): 25(2) 分类号:Q661.1 Q944 Q336 关键词:番荔枝属 品种 叶表皮 微形态 扫描电镜观察蚕用桑不同品种叶表皮形态和结构的比较研究Ⅰ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11种蚕用桑品种的叶表皮形态和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在表皮、叶肉和叶脉上的构造基本相似;主要差别在于气孔密度、上表皮细胞中的.钟乳体细胞数目及叶肉中晶体的分布.基于表皮形态学特征的数量分析,结果表明,11个品种可分为6大类,这与传统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作 者:刘云 张萍 肖宜安 窦全丽 唐兰 何平LIU Yun ZHANG Ping XIAO Yi-an DOU Quan-li TANG Lan HE Ping 作者单位:刘云,LIU Yun(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山东烟台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山东,烟台,264025)张萍,ZHANG Ping(山东烟台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山东,烟台,264025)
肖宜安,XIAO Yi-an(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井冈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江西,吉安,343009)
窦全丽,唐兰,何平,DOU Quan-li,TANG Lan,HE Ping(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刊 名:广西植物 ISTIC PKU英文刊名:GUIHAIA 年,卷(期):2006 26(2) 分类号:Q944.1 关键词:桑叶 叶质生物鉴定 表皮形态 叶片结构(竹思)U竹属及其近缘属叶表皮微形态特征
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竹思)U竹属(Schizostachyum Nees)7个种,及其近缘的梨竹属(Melocanna Trin.)、泡竹属(Pseudostachyum Munro)、薄竹属(Leptocanna Chia et H.L. Fung)各1个种以及空竹属(Cephalostachyum Munro)6个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竹叶下表皮乳突的形状和在气孔器上及周围的排列式样在这5个属中各有不同,具有重要的分类学和系统学价值.同时我们的'结果不支持广义的以属;而梨竹属、空竹属和泡竹属则被支持独立成属.另外,薄竹(Leptocanna chinensis)和红毛葸(竹思)U竹(Schizostachyum sanguineum)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非常接近空竹属;香糯竹(Cephalostachyum pergracile)和金毛空竹(C.virgatum)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则十分接近(竹思)U竹属.
作 者:杨汉奇 王红 李德铢 YANG Han-Qi WANG Hong LI De-Zhu 作者单位:杨汉奇,YANG Han-Qi(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王红,李德铢,WANG Hong,LI De-Zhu(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4)
刊 名:云南植物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BOTANICA YUNNANICA 年,卷(期): 28(3) 分类号:Q94 关键词:(竹思)U竹属 梨竹亚族 竹亚科 叶表皮 微形态 分类学甘蓝耐裂球性与叶表面微形态及细胞组织结构的关系研究
从细胞学水平上探讨影响甘蓝裂球的原因,为甘蓝耐裂性材料的选育和新品种的育成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甘蓝耐裂性鉴定指标的制定提供依据.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份耐裂性不同的甘蓝叶表面微形态及细胞组织结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甘蓝球叶表皮细胞为无规则型,气孔为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材料间下表皮微形态存在较显著的差别:耐裂材料的'垂周壁上有明显的波状嵴,平周壁上有加厚的条纹状角质层纹饰,保卫细胞四周角质层褶皱较多、起伏较大,表皮细胞上覆盖有大量的粉状或颗粒状蜡质.易裂材料的垂周壁呈沟槽状下陷,平周壁上角质层光滑,保卫细胞四周角质层较平坦.耐裂材料的叶肉细胞层数多,排列紧密,间隙小.易裂材料叶肉细胞层数少,排列松散,间隙大.耐裂材料与易裂材料在球叶表面微形态及细胞组织结构上表现显著差异.
作 者:曾爱松 刘玉梅 方智远 杨丽梅 庄木 张扬勇 孙继峰 孙培田 ZENG Ai-song LIU Yu-mei FANG Zhi-yuan YANG Li-mei ZHUANG Mu ZHANG Yang-yong SUN Ji-feng SUN Pei-tian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 刊 名:华北农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SINICA 年,卷(期):2009 24(z2) 分类号:S635.03 关键词:结球甘蓝 裂球 叶表面微形态 细胞组织结构 扫描电镜 Cabbage Head-splitting Leaf epidermis Cell structur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