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虎的典故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江湖骗子Bk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十二生肖——虎的典故(共含8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江湖骗子Bk”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十二生肖——虎的典故

篇1:十二生肖——虎的典故

三人成虎:出自《战国策》。魏国大臣庞葱陪魏太子到赵国做人质,他担心其他人在魏王面前诋毁他的忠诚,在临行前给魏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故事是比较理想化的,甚至真实性值得怀疑。庞葱问魏王“现在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不信”。“如果有两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怀疑”。“如果有三(多)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庞葱说“街市上没有老虎是很明显的,然而三(多)人说就成了有老虎了”。

篇2:十二生肖——虎的典故

调虎离山: 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孙坚之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继承父志,势力逐渐强大。公元1,孙策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卢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攻。

占据卢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孙策知道,如果硬攻,取胜的机会很小。他和众将商议,定出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针对军阀刘勋,极其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播,今人仰慕,并表示要与刘励交好。孙策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他说,上缭经常派兵侵扰我们,我们力弱,不能远征,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缭,我们感激不尽。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得意。上缭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取,今见孙策软弱无能,免去了后顾之忧,决定发兵上缭。部将刘晔极力劝阻,刘勋哪里听得进去?他已经被孙策的厚礼、甜言迷惑住了。

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己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干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卢江,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杭,就十顺利地控制了卢江。刘勋猛攻上缭,一直不能取胜。突然得报,孙策已取卢江,情知中计,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东汉末期,北边羌人叛乱。朝廷派虞诩平定叛乱,虞诩的部队在陈仓崤谷一带受到羌人阻截。这时,羌人士气正旺,又占据有利地势,虞诩不能强攻,又不能绕道,真是进退两难。虞诩决定骗羌人离开坚固的据点,他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扎营。对外散布行军受阻,向朝延请派增援部队。羌人见虞诩已停止前进,等待增援部队,就放松了戒备,纷纷离开据点,到附近劫掠财物去了。

虞诩见敌人离开了据点,下令部队急行军,日夜兼程,每日超过百里,通过山谷。他命令在急行军时,沿途增加灶的数量,今日增灶,明日增灶,敌人误以为朝廷援军已到,自己的力量又已经分散,不敢轻易出击。虞诩顺利地通过陈仓崤谷,转入外线作战,羌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转入被动局面,不久羌人叛乱被平定。

三国魏少帝时,皇族曹爽为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曹爽无论资格、能力都远远比不上司马懿,他担心司马懿迟早会篡夺曹氏江山,就让魏少帝提升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是剥夺了他的兵权。司马懿十分清楚曹爽的意图,为了不上曹爽进一步加害于他,他干脆装病不入朝。曹爽又派亲信李胜去探听虚实,司马懿故意装疯卖傻:仆人侍候他喝粥,他不能用手接,而是直接把嘴放到碗边喝,只见粥顺着碗边流下来,把他的衣物全打湿了。李胜见此情景,觉得司马懿病的不轻,回去全告诉了曹爽,曹爽大松了一口气。

公元249年1月,“病”中的司马懿乘机派人提醒魏少帝去祭祖,少帝果然领着他的王族及亲信全部出城去祭祖。司马懿听报少帝一行刚出皇城,见“虎”已调出,立即披甲带枪,同他的二个儿子,率领兵马抢占了城门和兵库,并假传丘太后的诏令,撤了曹爽的军职。曹爽一行得知城里情况,一时慌了阵脚,同时,他们都是些吃喝玩乐之辈,经司马懿轮番的利诱与威逼,曹爽只得缴械投降。后来,司马懿以“谋反罪”,杀了曹爽一干人,如此,魏国的军、政大权尽归于司马懿一族人的手上。

篇3:十二生肖——虎的典故

画虎成狗: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对子侄后辈教育十分严格,希望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他不喜欢侄子马严和马敦在别人后面说长道短,他写信《诫兄子严敦书》告诫他们,让他们学杜季良、龙伯高。如果学不成就像画不成老虎反而画得像一头狗一样。

虎的典故2:

初生牛犊不怕虎:东汉末年,刘备利用曹操与孙权的矛盾,就命关羽率军北上,进攻襄阳与樊城。曹操派曹仁领兵出战,被关羽的部将廖化打败。庞德率军指名要与关羽决战,双方难分胜负。关羽对部下说庞德是初生之犊不怕虎,必须用计才能制伏他。

东汉末年,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并在此称王,下令关羽北取襄阳,进兵樊城。关羽部将廖化、关平率军攻打襄阳,曹操部将曹仁领兵抵抗,结果大败,退守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为征南将军,以勇将庞德为先锋,领兵前往樊城救援。

庞德率锋部队来到樊城,让兵士们抬着一口棺材,走在队伍的前面,表示誓与关羽决一死战。庞德耀武扬威,指名要关羽与他决战。关羽出战,两人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两军各自鸣金收兵。关羽回到营寨,对关平说:“庞德的刀法非常娴熟,真不愧为曹营勇将啊。”关平说:“俗话说:‘刚生下来的小牛犊连老虎都不害怕。’对他不能轻视啊!”这里成语初生牛犊不怕虎意思是说勇将庞德刚刚出世,锐不可挡,千万不能轻敌。

关羽觉得靠武力一时难以战胜庞德,于是想出一条计谋。当时正值秋雨连绵,汉水猛涨,魏军营寨却扎在低洼之处,关羽掘开汉水大堤,水淹于禁七军,俘虏了于禁、庞德。于禁投降,而庞德却立而不跪,不肯屈服。关羽劝他投降,庞德反而出口大骂。于是,关羽下令杀了庞德。

这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意思和由来,其实在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句话其实早就存在了,要不然关平不能说“俗云”,但是在这之前是谁说的已经无从考证,关平是第一个有史料可查的说这话的人,于是这句话就被认为是这句成语的出处了。

篇4:十二生肖——虎的典故

养虎自遗患: 成语故事】秦朝被*后,楚军与汉军订立和约,以鸿沟为界,西边归汉,东边归楚,宣布停战。项羽领兵东归,刘邦西进。张良和陈平对刘邦说:“目前汉军势力日益强大,诸侯也支持,可抓住时机消灭楚军,不能养虎遗患。”

【典故】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史记·项羽本纪》

篇5:十二生肖歇后语虎

1、八虎闯幽州——死的死,丢的丢(比喻损失太大)

2、抱着老虎喊救命——自找死

3、被窝里喂虎——害人又害己

4、壁虎捕虫——不动声色

5、壁虎捕虫——不动声色

6、壁虎捕食——出其不意

7、壁虎捕食——出其不意

8、壁虎子掀门帘——露一小手

9、壁虎子掀门帘——露一小手

10、扯着老虎尾巴——抖威风

11、扯着老虎尾巴喊救命——找死

12、窗户上画老虎——吓不了谁

13、打个喷嚏吓死虎——赶巧

14、大腿上画老虎——吓不了哪一个

15、带素珠的老虎——假念弥陀(比喻假装心善)

16、带崽的母老虎——分外凶

17、地头蛇,母老虎——不是好惹的

18、东山跑过驴,西山打过虎——见过点阵势

19、东山跑过驴,西山打过虎——见过点阵势

20、躲过了老虎,又撞上了野牛——个比一个凶(比喻灾祸一个比一个严重)

21、饿虎进宅——不怀好意

22、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23、放虎归山——留下祸根(比喻留下了后患)

24、猴子骑老虎——下来完

25、虎头上捉虱子——找死(比喻自找倒霉)

26、虎嘴上拔毛——好大的胆子(比喻胆量大)

27、画上的老虎——谁怕你凶

28、画上的老虎——吃不了人

29、绝壁上的爬山虎——敢于攀高峰

30、拉着虎尾喊救命——自己找死(比喻自寻死路)

31、老虎不吃人——恶名在外(比喻有了坏名声就难以挽回)

32、老虎不嫌黄羊瘦——沾荤就行

33、老虎吃肉——亲自下山(比喻亲临占气场)

34、老虎出山遇见豹——一个比一个恶

35、老虎串门——稀客

36、老虎打哈欠——口气真大

37、老虎打架——没人劝

38、老虎打架——劝不得

39、老虎打架——劝不得

40、老虎打瞌睡——难得的机会

41、老虎戴道土帽——假装出家人

42、老虎的儿子——别看他(它)小

43、老虎的尾巴——摸不得(比喻不能触犯)

44、老虎兜圈子——一回就够

45、老虎赶牛群——志在必得

46、老虎逛公园——谁敢拦

47、老虎和猪生的——又恶又蠢

48、老虎胡子——谁敢模

49、老虎进城——家家关门

50、老虎进棺树——吓死人

篇6:十二生肖故事虎的故事

虎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三,在十三地支配属“寅”,故一天十二时晨中之二“寅时”——清晨三点至五点又称“虎时”。

在远古时候,属相中有狮子,没有老虎。由于狮子太凶残,名声不好,主管封属相的玉皇大帝想把狮子除名,但是又必须补进一位镇管山林的动物。这时,玉帝想到殿前的虎卫士。

天宫的虎卫士从前也只是地上的一种不出名的动物。它从猫师傅那里学得抓、扑、咬、煎、冲、跃、折等十八般武艺后,成为山林中的勇士。凡是它较量的,不死即伤。从此,老虎雄霸山林。后来,玉帝听说老鸦勇猛无比,便下旨传老虎上天。老虎上天之后,同玉帝的卫十较量,赢得胜利。从此,老虎便成了天宫的殿前卫士。

十二生肖故事虎的故事

准知不久之后,地上的飞禽走兽见无人镇管,开始胡作非为起来。给人间造成了灾难这事惊动了土地神,土地神连忙上报天庭,请玉帝派统勇天神镇住百兽。玉帝便派老虎下凡,老虎要求每胜一次,便给他记一功。

玉帝只求人间安宁,当然满口答应老虎的要求。

来了凡间,老虎了解到狮子、熊、马是当时最厉害的三种动物。它就专门向这三种动物挑战。凭着老虎的勇猛和高超的武艺连接击败了狮子、熊、马。其他恶兽闻风而逃,藏进了无人居住 的森林荒野。人间欢声动地,感谢老虎为人世间立了大功。

回到天上,玉帝因老虎连胜三伏,便在它的前领刻下了三条横线。后来,人间又受到东海龟怪的骚扰,大地一片汪洋。虾兵蟹将作恶人间,老虎又来到凡间,咬死了龟怪。玉帝一高兴,又给老虎记一大功,在额头的三横之中又添了一竖。于是一个醒目的“王”字现在老虎前额。从此,老虎便为百兽之王,总管百兽。时至今天,虎额上也还可见到威风的“王”字。

狮子的恶名传来天宫后,玉帝便决定除去狮子的属相头衔,补进了兽王虎。从此,虎成为了属相,狮子则被贬到遥远的南方去了。当然,老虎也从玉帝的殿前卫士下凡间,永保下界安宁。今天也还有虎符、虎环、虎雕等除灾免祸的镇邪物。在农村,不少人家也喜欢给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为个咐,这不是图个趋吉避邪,吉祥平安。

篇7:十二生肖——虎的成语

虎背熊腰: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虎步龙行: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凡,如龙虎之姿

虎斗龙争: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虎踞鲸吞: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虎踞龙盘:亦作“虎据龙蟠”。亦作“虎踞龙蟠”。形容地势极峻峭险要

虎口扳须:比喻冒极大的危险

虎口馀生: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虎窟龙潭:比喻极艰险的境地

虎皮羊质:比喻外强中干

虎视眈眈:形容像猛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

虎头蛇尾: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虎啸狼号:比喻强暴者欲有所掠夺时的叫嚣

虎啸龙吟:形容歌声雄壮而嘹亮

帮虎吃食:亦作“帮狗吃食”。比喻帮坏人作坏事

暴虎冯河:比喻冒险行事,有勇无谋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设法引诱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

饿虎扑食:形容动作迅速而猛烈

放虎归山:比喻放走敌人,贻患无穷。 饿虎吞羊:形容迅猛贪婪

猛虎插翅:如虎添翼。

骑虎难下:比喻行事虽遇困难,然迫于大势而不可能中止

与虎谋皮:本作“与狐谋皮”。喻所谋之事有害于对方的切身利益,终难达到目的

狐假虎威:喻仰仗别人的威势或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

狼餐虎咽:亦作“狼餐虎咽”。

狼前虎後:前门趕走狼,后门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来

篇8:十二生肖——虎的成语

狼吞虎咽

羊落虎口:喻处于险境,有死无生

杯弓市虎:谓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

藏龙卧虎: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後以“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人才或不同寻常的人

初生之犊不惧虎: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除狼得虎: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画虎不成:“画虎不成反类狗”的略语

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反贻笑柄。亦喻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降龙伏虎:使龙虎降服驯顺。比喻战胜重大困难

敲山振虎:谓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如狼似虎:①亦作“如狼如虎”。形容勇猛、猛烈。②像虎狼那样凶狠、残暴

三人成虎: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

生龙活虎: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多用以比喻人活泼有朝气或文章生动有力

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连脸色都变了

坐山观虎斗:比喻暂不介入各方间的争斗,俟机从中渔利。

十二生肖歇后语虎

虎溪相送的历史典故

十二生肖说课稿

十二生肖歇后语

十二生肖的故事

十二生肖的成语

十二生肖歇后语牛

认识十二生肖教案

猜谜语之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狗歇后语

十二生肖——虎的典故(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十二生肖——虎的典故,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