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美好生活的古诗句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乐华顶流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描写美好生活的古诗句(共含12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乐华顶流”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描写美好生活的古诗句

篇1:描写美好生活的古诗句

描写美好生活的古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姐夫戏小姨。

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我住北理工 ,她住理工北 ,日日聊天约见面 ,共呼见到鬼。

山外青山楼外楼,公款歌舞几时休?香风薰得“诸公”醉,九州处处作杭州。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带钱。

清明时节雨纷纷 ,孤家寡人欲断魂 ,借问美女何处有 ,牧童遥指三里屯。

你有,我有,大家都有弹,协议不放弹。

你是‘臭老九’,我是‘臭老九’。两个‘臭老九’,天长又地久 。

只羡鸳鸯不羡仙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在天原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 。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篇2:描写美好生活诗句

描写美好生活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姐夫戏小姨。

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我住北理工 ,她住理工北 ,日日聊天约见面 ,共呼见到鬼。

山外青山楼外楼,公款歌舞几时休?香风薰得“诸公”醉,九州处处作杭州。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带钱。

清明时节雨纷纷 ,孤家寡人欲断魂 ,借问美女何处有 ,牧童遥指三里屯。

你有原子弹,我有原子弹,大家都有弹,协议不放弹。

你是‘臭老九’,我是‘臭老九’。两个‘臭老九’,天长又地久 。

只羡鸳鸯不羡仙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在天原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 。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篇3:描写美好生活的诗句

描写美好生活的诗句

1、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2、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采花无处寻。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5、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

6、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10、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2、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1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8、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9、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2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22、儿童冬雪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23、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4、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2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6、邯郸驿里逢冬至,报膝灯前影伴身。

2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9、红旗渠水进田间,禾苗长的绿艳艳。

30、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篇4:描写美好生活的诗句

描写美好生活的诗句精选

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2、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直引诗情到碧霄。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5、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6、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睡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7、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

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3、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14、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6、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采花无处寻。

1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8、蓬莱仕女勤劳动,繁荣生活即神仙。

19、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2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21、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22、生如春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2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24、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5、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篇5:美好生活诗句

美好生活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经典语句.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太阳一落电门开,广播筒子唱起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篇6:美好生活诗句

王维《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睡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张籍《野老歌》: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一)》: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二)》: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篇7:描写春雨古诗句

(宋)徐 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小舟撑出柳阴来。

解释

双双飞去的燕子什么时候回来啊?两岸的桃花轻点着湖水,湖上荡漾开了一圈圈水波。雨后水涨,把桥给淹没了,行人走不过去,只能坐船摆渡。

赏析

这首绝句是徐氏名作。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黄庭坚《寄贺方回》:“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南宋赵鼎臣《和默庵喜雨述怀》诗中也以这种方式表彰徐俯:“解道春江断桥句,旧时闻说徐师川。”

要点指引

前人认为“蘸”字用的尖新小巧,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桃花依水的状态。“春雨断桥人不渡” 不仅暗示了这天是绵绵春雨之后的晴天,使“燕子双飞”有了物候的意味,夹岸的桃花更显出了雨后的鲜红欲滴,而且映照了“蘸”字,因为水涨高了,岸边套数半浸水中,所以桃花才贴着水面怒放,映的水上也是一片嫣红。“人不度”点出环境的幽静,与“小舟撑出”形成对比,动静相生。

篇8:描写春雨古诗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

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仗,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粘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 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 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 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 都没有[1]这样的诗意。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 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於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 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 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 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 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 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 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 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篇9:描写春雨古诗句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译文

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赏析

《临安春雨初霁》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陆游晚年时期所作的七言律诗。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整首诗的情绪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无论是夜不能寐听春雨,天明百无聊赖“作草”“分茶”,还是自我安慰说“清明可到家”,都是开篇两句的注脚,都是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奈之举。整首诗在情思的气势上由高到低,而又浑然一体。

篇10:描写春雨古诗句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赏析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篇11:描写端午节古诗句

描写端午节古诗句

1、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代: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译文

正是端午的美好时光,祝愿老人能够活到一千年。衣服上都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轻轻的衣裙衬托出身体更加美丽。

尚书省内一片寂静,诚恳而又深情地举着信笺。更是想用畅饮来传递心中的愿望,满眼都是孙巨源的影子。

鉴赏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五言律诗,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写在端午节那天,礼部尚书房内的端午习俗。

开头写端午节,相互祝福,长命百岁的风俗。接着写衣服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以示端午节风俗。接下来转而写到尚书省空寂无人的感触。

这首诗运用典故,写出了礼部尚书的端午风俗,进一步体现出了平淡中蕴含深永情味、朴素中具有天然风韵的特点。

2、乙卯重五诗

宋代: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译文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赏析

这首诗开篇点题,将时间限定在“重五”(五月初五),将地点定格为“山村”。此时此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的只是节日的气氛,有的只是淳朴的民风。更何况,石榴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盛开了呢!此情此景,怎一个“好”字了得!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诗人,今天终于暂时放下了满腹的忧愤,融入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之中。瞧,他先吃了两角的粽子,再在高冠上插着艾枝。然后又按照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忙完这些事情,含着微笑喝起酒来了。

从作者对端午这一天的生活的具体描写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至少从南宋开始,端午就有了纪念屈原和卫生保健的双重内涵。

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的陆游,由于收拾山河的志向未能实现,只能像辛弃疾那样“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欢乐中暗藏着多少伤感,在闲适中流露出多少无奈啊!

这首诗语言质朴,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那榴花繁多的山村风光,那江南端午的风俗习惯,那字里行间的闲适惬意,浮现在我们眼前,感受在我们胸间。没有装饰,所以诗美;没有做作,所以情真。这,就是诗人所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写作境界。

3、南乡子·端午

宋代: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译文

端午佳节的黄昏被绵绵小雨浸润,我寂落的独自轻掩门扉。梁间的燕子带着它的雏鸟全都离开了,面对如此冷清的雨夜怎不让人黯然销魂,只能徒劳的向梁间寻觅燕子往日栖息的痕迹,怀念一下往日热闹欢欣的.时光。

旅居的客舍就好像乡野山村一样,有了喜悦的事情也没有人共饮一杯。这种没有知音好友分享陪伴的遗憾,只有黄莺的啼鸣了解,所以才殷勤的鸣叫安慰着我,就好像往日美好时光中在梦中、枕上听到的一样。

赏析

《南乡子·端午》是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一首词,整首词即景生情,即事喻理,在端午节的一种闲愁。

上片写端午节的景象。端午节下着小雨,诗人独自一人,比较冷清,回忆往日的热闹时光。

下片抒情,旅居在外的诗人在端午节没有友人的陪伴,喜悦的事情只有自己一人享受。表现出心中的寂寥,落寞之闲情。

整首词深婉含蓄,抒发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

4、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唐代: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译文

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开始行动的时机。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多条船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

鉴赏

《竞渡诗》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舟赛上,鼙鼓初击,兽头吐威,万人助喊,多船竞发的动人场景。

颔联采用“鼙鼓、兽头”渲染龙舟待赛的竞渡氛围,画龙点睛,以点带面;颈联采用“冲波、鸟退”衬托龙舟比赛的竞渡速度,视野开阔,以景衬人。

诗中表面描绘龙舟竞渡的场面,实则讽刺阿谀奉承的小人。万事都有改变的可能,开始风光的不一定始终风光,做人不能见风使舵,而要脚踏实地。

5、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代: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译文

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鉴赏

《午日处州禁竞渡》,主要是面对赛龙舟的情景,而生出对屈原的怀念。

汤显祖此诗写禁止竞渡,别具一格。但是,需要强调,汤显祖对屈原不是不尊敬。汤显祖歌咏屈原的诗句很多,其景仰之情,溢于言表。

据载,竞渡起于唐代,至宋代已相当盛行,明清时其风气更加强劲,从竞渡的准备到结束,历时一月,龙舟最长的十一丈,最短的也有七丈五,船上用各色绸绢装饰一新,划船选手从各地渔家挑选。汤显祖认为,这样的场面过于豪华,因此诗中加以表露。从诗中可见:一个清廉的地方父母官,是何等爱护百姓的人力财力。

6、和端午

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译文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简析

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篇12:描写樱花古诗句

描写樱花古诗句

《七绝·本事诗》

苏曼殊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奸人桥。

《摊破浣溪沙》

樱花葬

冬宿寒天魄未眠,一朝春雨洗尘烟。

风暖熏开已零落,日落西山气息奄。

似锦嫣红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癫。

梦断花丛何所处,核弹轰平富士山!

《樱花落》

苏曼殊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樱花》

邓(溥)尔雅

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山樱如美人,红颜易消歇。

《 东京杂事诗》

郁华

树底迷楼画里人,金钗沽酒醉余春。鞭丝车影匆匆去,十里樱花十里尘。

万家井爨绿杨烟。樱笋春开四月天。十里隅田川上路,春风细雨看花船。

《病中酬元宗简》

【唐】张籍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

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

《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

【唐】白居易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无题四首》之四

【唐】李商隐

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

山樱如美人,红颜易消歇。

《谢新恩 》

李煜

樱花落尽阶前月,

象床愁倚薰笼。

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

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描写春天古诗句

描写雾的古诗句

描写大雪的古诗句

描写黄河的古诗句

描写桂花的古诗句

描写除夕的古诗句

描写柳树的古诗句

描写雨景的古诗句

描写新春佳节的古诗句

描写中秋节的古诗句

描写美好生活的古诗句(共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描写美好生活的古诗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