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教师培训活动纪实:示范引领初体验,磨课助推成长途(共含5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坐云”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1月30日上午8:30,四间房乡中心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在乡一中录播教室准时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心校赵志刚副主任组织、邵素红老师主持,全乡小学四、五、六年级语文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首先安排四间房乡实验小学张丽琴老师做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示范课。张老师的课堂目标设置合理,重难点突出,过渡衔接自然而又充满激情,板书设计形象直观,朗读教学贯穿始终,以读激情,使学生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毁灭的经过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教学目标圆满达成。
评课环节之后,由张丽琴老师就9月份赴杭州参加的磨课活动做专题汇报。张老师从什么是磨课、磨课磨什么、名家怎么磨、我该如何磨四个方面阐释了磨课的定义,并将此次参训三天来的见闻分享给在座的老师。见识了名家的磨课活动,张老师又结合自身磨课经历,从自我研磨、同伴互助、自觉自在三个层次,说明了在磨课中历练,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并温馨提醒大家:磨课,自己为主,专家为辅。希望在座老师都能在自我研磨中成长,在同伴互助中提升,借助“磨课”这一成长的助推器,走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最后,中心校赵主任针对此次教研活动做精彩总结。他由一篇网络通讯内容引起,希望全体教师关注语文的实用性,并以《教师教学用书》中课堂精彩片段为例,提醒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方法的渗透与指导,如读书、批注等,启示参会老师关注课堂评价,评价语言多样化,有针对性,避免评价的单一性,为在座教师点亮了心灯,指明了方向。
让我们在磨课中化蛹成蝶-英语磨课活动反思
让我们在磨课中化蛹成蝶-英语磨课活动反思本次磨课活动,我们组从学课到备课,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大家都认真学习了磨课的基本操作,认真地选好课题、查资料、准备器材等,从而在讲课中都体现出了“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理念。在听课中,我们彼此也真地做好记录。大家坐到一起,坦诚相待,相互评议,相互学习,相互交换信息、心得、体会。经过磨课,促进了师师互动,从而达到了师师之间的共识、共享、共进。开展这样的教研活动,不仅增进了同事彼此间的情感与交往,而且能够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专业水平以及自身的专业素养。
一、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共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精神,研究教材,每位教师先挖掘自己的潜力,独立构思教案;第二阶段,每位教师围绕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说课交流,确定一位重点备课和执教教师;第三阶段,我们围绕此课开展说课、开课、评课活动。第四阶段,集中大家的智慧,对作课教师的课进行了“五磨“:即磨目标、磨教材、磨环节、磨学生、磨细节;第五阶段,对本轮磨课中教学及教研的优点与缺点,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将该轮磨课的材料收集起来,反复修改,将其中感悟最深、最有价值的认识写出总结。
二、收获感悟
这次磨课活动对于我们组的成员来讲,每一个人都受益匪浅。此次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们组全体成员共同研究上课的全过程,与上课老师一起体验每一次的.不足,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参与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尝试磨课的过程中,我们感受着集体合作的快乐,感受着每一堂课大家在不断思维碰撞中所实现的点点滴滴的进步。每节课我们都是反复的磨课、试教中改动了多次,大到环节,小到细节,其中无不体现着集体的智慧。不管结果如何,我们的这个过程、这种做法首先是成功的。此次活动虽然开展的时间不长,但老师们觉得如此“磨课”,磨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了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了教师提升教材的高度。这样“磨”下去,必将“磨”出一堂又一堂好课。
三、问题反思
作为“拓荒者“,脚下的路并非是平坦的。在活动过程当中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听课教师过于追求所谓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出彩,而脱离了学生的学情,忽视了任教者个人的素质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而执教者为了一味体现“磨课”参与者的设计意图,忘记了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忘记了课堂教学是一种生成而不是一种预设,因而执教者在一定意义上失去了自我。
四、今后设想
这次磨课活动,也让我们想到了很多。比如:我们如何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使我们今后磨课更加行之有效地开展下去;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语言应如何具有亲和力,让孩子喜欢我们的课。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它总是缺失弥补的机会。就让我们及时总结、及时反思,争取一次比一次渐趋完美吧!在磨课中体验成长,在磨课中化蛹成蝶!
观课议课是我们一直在开展的活动,而今天的观课议课却让我们特别的有感触!
今天上午,我们老庙一中数学组全体教师对徐志姣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观课议课。徐老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已有20余年,其教学能力和水平有目共睹,是大家公认的资深数学教师。上课铃声未响,我们就已经抱着学习的态度端坐在了9.2班教室,课堂上,我们与学生共学习、同思考。大家观课的认真劲儿不亚于参加高考!
观课后,我们齐聚于数学组办公室,议课环节开始了!大家争相发言,议学习目标、议学生、议老师……从教学流程到习题设计、从教学方法到数学思想、从教学活动到目标达成……议的那叫一个细、那叫一个广!细到每一个环节的设置、每一道习题的设计意图和前后顺序,广到教材的纵向融合、数学的思想方法、中招的知识考察。
这次议课已不仅仅是议课,大家各抒己见,对整节课每个环节安排、例题设计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已经上升到了磨课,甚至磨教材的高度。
一节课的时间过去了,大家还是意犹未尽,孟爱丽老师说:“议课活动果真是好,这节课清晰多了!”郭江飞老师发出感慨说:“真的是越议越清晰啊!”刘凤丽老师说:“每一次议课时,我都在想自己以后会如何去上这节课,这让我的课堂更丰满!让我成长!”是啊!在观课议课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些青年教师的成长,他们越来越专业!
看到大家情绪如此高涨,最后,徐老师提议:“既然我们对这节课已经研磨得如此深入、透彻,有兴趣的老师不如把这节课按大家讨论的结果再讲一下!”看!我们的观课议课在升级!
根据滑县教育体育局基础教研室提倡的“以优引领、全面辐射”的课改精神,课改核心校第五组自9月19日——月7日共进行了语文、数学教材解读培训讲座2次、晨诵课培训讲座1次,来自老店、上官、桑村、新区等乡镇参加培训的老师达700余人;在培训的基础上,第五组各学校以此为契机举行教材解读、晨诵课的评比活动,共评出教材解读语文9人、数学8人,晨诵课8人。在新城小学会议室进行了三场比赛,评委均是由第五组各学校的业务领导担任,大家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精美、设计新颖层层递进,赛出了友谊、赛出了效果,参赛老师教学技艺实用灵活多样,与会的老师收益匪浅。
最后语文、数学教材解读分别评出的第一名和晨诵课评比第一二名老师分别于年12月13日-14日深入上官、老店、桑村送课、与这几个乡镇老师座谈交流,收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教材解读讲座、评比、课例研讨等形式让老师们对教材的编写有了新的认识,能从从核心素养的高度去审视教材,明白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
教材中哪是重点,哪是难点,争取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把小学语文、数学的教学工作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让自己的专业有所提升。
晨诵课给老师们带来了快乐,也带给了学生变化。老师们发现通过晨诵课的有序进行。清晨里,许多孩子不再迟到,而是早早坐在座位上等候,每周早晨成了师生间无声的约定,相约于美妙的诗歌,相遇在美妙的清晨。每学完一首诗,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创作“诗配画”“改编诗”“创作诗”他们没有把这项作业当作负担,而是充满兴趣,每一次作业都是精彩纷呈。老师能真正与孩子敞开心扉倾心交谈,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及时回应孩子心灵的呼唤。真正让阅读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在阅读的旅途中能保持纯真,快乐和勇气。
本学期区域教研活动能够获得成功,离不开教育局、教研室的鼎立支持和精心指导。每次活动,教研室副主任侯建华、分管第五协作组的宋英丽老师都全程参与我们的会议,对工作中大家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倾心指导,及时引领。
我们的工作,更离不开新区新城小学、新区锦和小学、老店大石庄、上官镇郭固寺小学、上官镇上官村小学、桑村实小6所课改核心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在以后的教研工作中,我们第五组将继续加强校际之间的教研合作,发挥区域教研的整体优势,让每一位教师在这个研究实体中都能得到锻炼、获得提升,让区域教研工作各协作校开花结果。
作者|滑县课改核心校第五组
九月十九日上午八点半,在留固镇西街小学会议室,我校组织教师举行了“说教材”教研比赛活动。本次活动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升”为主题,为老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现自我的平台。
在这次比赛中,参赛选手围绕语文上册教材展开阐述。首先讲解的周俊平老师,周俊平老师将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单元结构、单元编写内容、教材特点、学段目标、教学设想。
然后又围绕这五个板块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讲解,如单元结构又分为导语、课例、精读、略读、课后练习题、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几部分;单元编写内容这个板块又根据各单元的主题进行分类,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单元“中外童话”和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之后,陈玉民老师又针对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做了教材解析。在阐述各部分内容的主要特点时陈老师做如下讲述: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汉语拼音,以不断降低学习难度为目标,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避免增加学习负担。这套教材准确定位拼音的学习目标,强调拼音的工具价值,集中编排汉语拼音,以拼音学习的规律为主要线索安排学习内容,短时间内集中解决问题。教材重视学好拼音,但并不是单一学习拼音,而是将拼音与识字、学词、口头表达整合设计。
按照抓阄顺序,所有参赛教师都对自己所任科目的上册教材做了解析,这次说教材比赛,台上选手绘声绘色、妙语如珠,台下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教师掌声一片,在坐的每一个人无不拍手叫好,在这激烈、紧张而又精彩的氛围中,本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
作者|周杰
★ 教师培训活动方案
★ 教师培训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