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体主元素和锶同位素地球化学(共含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饭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体主元素和锶同位素地球化学
根据6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体的现场调查,分析探讨了长江口水体主元素、Sr及Sr同位素的'组成变化.长江河水的Sr含量和~(87)Sr/~(86)Sr同位素比值分别为1.75μmol/L和0.7105,反映出长江流域以碳酸盐岩风化为主的化学风化特征;河口区主元素与盐度的显著正相关关系显示出它们在河水与海水混合过程中的保守特性;~(87)St/~(86)Sr与1/Sr的非线性关系则暗示了长江口水体的Sr不是河水与海水的简单混合,可能伴有其他端元水体的混入.
作 者:Sivaji-Patra 刘丛强 汪齐连 王中良 Sivaji-Patra LIU Cong-qiang WANG Qi-lian WANG Zhong-liang 作者单位:Sivaji-Patra,Sivaji-Patra(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刘丛强,汪齐连,王中良,LIU Cong-qiang,WANG Qi-lian,WANG Zhong-liang(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刊 名:地球与环境 ISTIC PKU英文刊名:EARTH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37(4) 分类号:P595 P597 关键词:长江 河口 水体混合 主元素 Sr同位素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water mixing major element Sr isotope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富营养化状况评价
通过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环境参数的'背景值(20世纪50-60年代)和现状值(-)的比较,应用欧盟“综合评价法”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向长江口海域输送总氮和总磷通量持续增大,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无机氮浓度持续增高而硅浓度持续下降,并由此导致N/P/Si比值的显著变化;该海域叶绿素a浓度持续增大,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该海域底栖生物种类和生物量都大大减少,底层水低氧区面积也显著扩大;该海域赤潮事件无论是规模还是频率都大大增加,藻类毒素DSP/PSP贻贝传染事件也时有发生.综合以上4类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得出结论: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属于富营养化“问题海域”,即有充分证据表明,人为的富营养化已经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干扰.
作 者:屠建波 王保栋 TU Jian-bo WANG Bao-dong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 刊 名:海洋科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ADVANCES IN MARINE SCIENCE 年,卷(期): 24(4) 分类号:X826 关键词:富营养化 评价模型 评价指标 OSPAR-COMPP 长江口赣江河水主成分及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于11月,系统采集赣江流域枯水期河水样品22个,对其主要离子成份组成和锶同位素比值进行了分析测定,以期获得赣江流域化学风化过程及物质来源信息.研究结果显示,赣江流域河水的离子成分主要来源于硅酸岩和碳酸盐岩两端元混合组成的岩石和土壤的化学风化或溶解,且风化作用在近地表环境中进行.流域水体的化学组成基本代表了典型的`硅酸岩地区河流的相应化学组成,显示出与碳酸盐岩地区河流及世界主要河流河水化学组成的差异性,如Si、Na、K等含量较高.其次,赣江河水还显示了受人类活动对水体化学组成的影响较大、以及大气CO_2消耗率较高等特点.
作 者:王海峰 王中良 WANG Hai-feng WANG Zhong-liang 作者单位:王海峰,WANG Hai-feng(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王中良,WANG Zhong-liang(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刊 名:地球与环境 ISTIC PKU英文刊名:EARTH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37(4) 分类号:P592 P595 关键词:赣江流域 水化学组成 锶同位素 化学风化 Ganjiang Drainage Basin ion composition ~(87)Sr/~(86)Sr chemical weathering长江口邻近海域余流的基本特征分析
根据7月、月和5月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大范围水文调查资料,深入分析该海域余流的平面分布,垂直变化,大、小潮变化,季节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所测区域影响余流的因素很多,有底形、斜压、径流量、风应力、底摩擦、台湾暖流、浙江沿岸流、江苏沿岸流以及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作 者:孔亚珍 丁平兴 贺松林 KONG Ya-zhen DING Ping-xing HE Song-lin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62 刊 名:海洋科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ADVANCES IN MARINE SCIENCE 年,卷(期): 25(4) 分类号:P731 关键词:长江口邻近海域 余流分布特征 余流垂直分布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冬夏季浮游植物营养限制及其比较
7月27日至8月11日, 1月8~19日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进行了浮游植物限制因子测定的现场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在近长江口透明度低于1 m的'海域,冬季和夏季浮游植物的生长均受到光的限制.调查海域范围内夏季高浮游植物生物量海区主要集中在舟山渔场和长江口以北两个区域,盐度范围在28~31.冬季高浮游植物量海区向东南方向移动.夏季浮游植物的生长按照受限情况划分为4个区域:Ⅰ.近河口光限制区;Ⅱ.磷潜在的限制区;Ⅲ.氮、磷潜在限制过渡区;Ⅳ.氮潜在限制区.冬季划分为3个区域:Ⅰ.近河口浮游植物光限制区;Ⅱ.磷潜在限制区;Ⅲ.非营养潜在限制区.
作 者:赵卫红 王江涛 李金涛 崔鑫 吴玉霖 苗辉 ZHAO Wei-hong WANG Jiang-tao LI Jin-tao CUI Xin WU Yu-lin MIAO Hui 作者单位:赵卫红,吴玉霖,苗辉,ZHAO Wei-hong,WU Yu-lin,MIAO Hui(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王江涛,WANG Jiang-tao(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李金涛,崔鑫,LI Jin-tao,CUI Xin(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刊 名:海洋学报(中文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8(3) 分类号:Q948 关键词:长江口 浮游植物 营养限制春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污染研究
依据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两个航次的资料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相关资料,开发Matlab计算机数值分析和图形显示技术,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营养盐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海域总体营养盐超标严重;氮、磷污染物的来源主要为径流携带入海,磷还受外海流系高质量浓度磷输入的'影响;营养盐污染特征显示,表、底层营养盐均自入海口向外围、由近岸向远岸迅速递减,秋季冲淡水将污染物向外海携带,污染区也相应向外海推移;营养盐结构显示,该区w(N)/w(P)比值最高达到了405,无机氮异常丰富,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存在时空变化.分析得到营养盐污染特征与长江河口锋位置及冲淡水流向的关系密切,可以考虑由长江河口锋位置及冲淡水流向来确定污染物的聚集位置和扩展方向.
作 者:王芳 康建成 周尚哲 郑琰明 徐韧 孙瑞文 吴涛 WANG Fang KANG Jiancheng ZHOU Shangzhe ZHENG Yanming XU Ren SUN Ruiwen WU Tao 作者单位:王芳,郑琰明,WANG Fang,ZHENG Yanming(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上海,34)康建成,KANG Jiancheng(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上海,200234;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周尚哲,ZHOU Shangzhe(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徐韧,孙瑞文,XU Ren,SUN Ruiwen(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上海,37)
吴涛,WU Tao(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上海,200234)
刊 名:生态环境 ISTIC PKU英文刊名:ECOLOGY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2006 15(2) 分类号:X52 关键词:长江口 海洋环境 营养盐污染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
“东方红2号”调查船于6月在长江口外(28°N°至32°N,121°E至123°E)陆架浅海水域进行了小型底栖生物的取样.研究表明,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为(1 971士583.9)ind 10cm-2,平均生物量为(1 393±516.1)μg dwt 10cm-2,平均生产量为(12 543±4 644.7)μg dwt 10cm-2a.共鉴定出21个小型生物类群,其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的类群,占小型生物总丰度的91%和总生物量的51%.其他数量上较重要的类群还有底栖桡足类、多毛类、动吻类和双壳类等.相关分析表明,小型底栖生物的数量分布与沉积物叶绿素和脱镁叶绿酸的`含量呈高度显著相关.台风前后8号站线虫群落的比较研究表明,台风后线虫群落在丰度,生物量及种类组成上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台风的响应较为显著.典型站位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种类组成的分析表明,长江入海口向外线虫优势度降低,多样性增加.
作 者:华尔 张志南 张艳 HUA Er ZHANG Zhi-Nan ZHANG Yan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部,青岛,266003 刊 名: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5(9) 分类号:Q178 S931 关键词:小型底栖生物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 丰度 生物量 长江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磷的分布变化特征
根据2004年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了长江河口内及其临近海域磷酸盐和总磷的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磷酸盐和总磷的浓度分布都是河口附近高,外海低,但其最大值不在河口内,而在口门外.河口内磷酸盐秋、冬季浓度高,春、夏季低;总磷夏、秋季浓度高,春季和冬季低.口门外磷酸盐和总磷浓度分布都是冬、夏季高,春、秋季低.磷酸盐夏季浓度变化大,分层明显,冬季变化小,垂直分布均匀.总磷春季表、底层浓度接近,其余季节表层都低于底层.通过磷酸盐和总磷与盐度、悬浮体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磷酸盐在河口转移过程中,还受到生物活动、水体垂直对流以及缓冲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总磷在很大程度上受颗粒磷的控制.
作 者:李峥 沈志良 周淑青 姚云 LI Zheng SHEN Zhi-liang ZHOU Shu-qing YAO Yun 作者单位:李峥,周淑青,LI Zheng,ZHOU Shu-qing(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200090)沈志良,姚云,SHEN Zhi-liang,YAO Yun(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刊 名:海洋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MARINE SCIENCES 年,卷(期):2007 31(1) 分类号:P734.2 关键词:长江口 总磷 磷酸盐 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