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安徒生童话《最难令人相信的事》(共含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方柴柴”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作者简介】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是一个将民间传说、道德说教和幽默诙谐与他自己的非凡想象力结合起来的丹麦作家,他创作的童话故事不仅对儿童而且对成年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他出生在Odense城的贫民窟。他的父亲是一名鞋匠,但受过良好的教育。
谁能做出最难令人相信的事,谁就可以娶国王的女儿并得到半个王国。
年轻人,是啊,甚至还有老年人,全都为此绞尽脑汁,绷紧肌肉。有两个人撑死了,一个喝酒醉死了,都是因为用自己的方式做最难令人相信的事,可是都不该这么个做法。街上的小孩都练习朝自己背上吐唾沫,他们把这看成是最难令人相信的事。
按规定在某一天,大家就该表演自己做的最难令人相信的事了。请来的裁判员从三岁到九十岁。大家表演了各式各样的令人难信的事情,但很快便一致认为,最难令人相信的是一座摆在大厅柜子里的大钟,它里里外外都制作得十分奇巧。每到正点敲响的时候,它都有活动的人形跳出来指明时间。一共有十二次表演,都是出现活动人形,能唱能说话。“这是最难令人相信的!”人们说。
敲一下的时候,摩西站在山上,在法律牌上写下第一条圣谕:“真正的上帝只有一位 ①。”
敲两下的时候,出现了伊甸园。亚当和夏娃在园里相遇,两人都非常幸福,他们连个衣柜都没有。他们也没有那个必要。
敲三下的时候,三位圣王②便出现了。其中一位肤色黝黑,这是他无能为力的事,是太阳把他烤得焦黑的。他们手中拿着香,带着贵重的物品。
敲四下的时候,四季便出现了:春天拿着一支初绽新叶的山毛榉枝子,枝上歇着杜鹃;夏天带来成熟的麦束,上面有一只蚂蚱;秋天带来的是一只空鹳巢,鸟儿已经飞去;冬天带来一只老乌鸦,它在火炉的旁边讲故事,都是追忆往昔的时光。
敲五下的时候,出现了五觉:视觉是一位眼镜师傅,听觉是一位铜匠,嗅觉是卖紫罗兰和车叶草的,味觉是位厨师,感觉是管殡仪的,他身上的哀纱一直垂到脚跟。
敲六下的时候,一位玩骰子的人坐在那里,他掷下一颗骰子,最大的那面朝上,是六点。
接着一个星期的七天,或者说七大罪恶③出现了。人们对此莫衷一是,他们不分彼此,难以辨别。
接着僧侣唱诗班跳出来了,唱着晨祷④赞美诗。
敲九下的时候,九位缪斯⑤来了。一位司天文,一位司历史档案,其余的分管艺术各部门。
敲十下的时候,摩西又出现了,拿着诫条。上面写着上帝的戒律,一共十条⑥。
钟再敲响的时候,小男孩小女孩都跳跳蹦蹦地跑出来。他们在玩游戏,边跳边唱: “当、当、丁,时钟敲了十一下!”钟就是这样敲的。
接着便敲了十二下。巡夜的人戴着便帽,手持“启明星”⑦,他唱起了那首古老的巡夜歌:
那是半夜时分,
救世主诞生!
随着他的歌声,玫瑰花长起来了。它们变成了天使的头,长着七彩翅膀。
听着这一切是美好的,看着这一切也是令人愉快的。这是无比精美的艺术,最难令人相信的事,大家都这么说。制造这座钟的艺术家是一个年轻人。他心地善良,天真纯洁,充满童乐。他是一个忠诚守信的朋友,对自己贫苦的父母充满孝心。他应该娶公主和得到半个王国。
裁决的日子到了,全城都张灯结彩。公主坐在王国的宝座上,宝座上铺了新的马毛,然而却并没有使人感到更安适更舒服。四周的裁判员用调皮的眼光望着会获胜的人。他平静而高兴地站在那里,他的幸运是肯定的,他做出了最难令人相信的事。
“等一等,该我了!”这时,一个身高体壮的男人喊了起来。“我才是干最难令人相信的事的人!”他拿着一柄大斧向那件艺术品砍去。
“噼里啪啦”,钟被他砍碎了。齿轮、弹簧飞得满地都是,什么都被破坏了!
“我干得出!”那个男人说道。“我一下子打垮了他的作品,打垮了你们每一个人。我干出了最难令人相信的事!”
“毁掉了一件如此精美的艺术品!”裁判们说道。“是啊,真是最难令人相信的事!”
人们都这么说。于是他便该娶公主,该得到王国的一半了。因为诺言必须履行,尽管是最难令人相信的。
护城河堤和全城的塔顶上都吹起了号角:“婚礼就要开始了!”公主一点儿也不高兴。不过她的模样很漂亮的,衣服也都价值昂贵。教堂里灯火辉煌,傍晚时看分外好看。城里高贵的小姐们在歌唱,拥着新娘前来。新郎后面是骑士的队伍,他直挺着胸膛,似乎没有人能打垮他似的。
歌声停止了,周围寂静得连针落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不过在这一片寂静中,教堂的大门突然发出一声巨响,打开了——“嘣!嘣!”整座钟正步走出教堂的通道,站在新娘和新郎之间。我们都知道得非常清楚,死了的人是不会再行走的。但一件艺术品却会再走起来。它的身躯被打碎了,可是精神却很完整。艺术的精神再现,这不是什么玩笑。
那件艺术品真实地站在那里,就像它原先一样完整,从没被人损坏过。钟敲响了,一点一点地报时,一直敲到十二点,人形又依次出现了。首先出来的是摩西,他的额头像冒火那么明亮。他把沉重的法律石板扔到新郎的脚下⑧,把他的双足死死地压在教堂的地上。
“我无法搬动它!。”摩西说道。“你把我的胳膊打断了!你就那么呆着吧!”
亚当和夏娃来了,东方三圣和四季都来了,都对他说了那句令他不愉快的'真话:“你真不害羞啊!”
但是他一点儿也不觉得害羞。
每当报时的时候就出现的人都走出钟来,变得巨大吓人,似乎空间已经容不下那些真正的人了。当钟敲十二下时,巡夜的人戴着便帽,手持“启明星”出来,当他用“启明星”打那个人的额头的时候,起了一阵骚乱。
“老实呆着!”巡夜的人说道。‘一报还一报’!我们报了仇,那位艺术大师也报了仇!我们要走了!”
接着整座钟不见了。不过教堂的灯火变成一大朵火花,教堂天花板上的金星放射着明亮的光辉,风琴自动响了起来。所有的人都说,他们经历了最难令人相信的事。
“请诸位告诉那位真正的他!”公主说道。“他,就是那位制造了艺术品的人,他是我的丈夫,我的主人!”
他来到了教堂,所有的人都跟随着他。大家都欢天喜地,人人都祝福他。没有一个人嫉妒他。
①“真正的上帝只有一位”。圣经旧约《出埃及记》第20章说,以色列人在摩西率领下走出埃及后,上帝让摩西对以色列人传“十诫”。第一诫是,除了上帝以外,他们不可有别的神。其余九诫是:不可为自己刻偶像;不可妄称上帝的名;一星期劳碌6天,第七天为安息日;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假证诬人;不可贪婪别人的房屋、妻子、财产。
②圣经新约《马太福音》说,耶稣诞生时,天上出现一颗明星,东方三王或三博士、三圣人朝明星所在方向到了伯利恒找圣婴耶稣。
③“七大罪恶。”基督教以骄横、贪婪、放荡、嫉妒、酗酒、恼怒和无关怀之心为七恶。见《一个故事》注1、2。
④“晨祷”也叫八时祷。
⑤希腊神话中司文艺及科学的9位女神。
⑥见本文注1。
⑦昔日丹麦巡夜人要报时,他们手持一根上面有一颗明星的棍杖。
⑧见圣经旧约《出埃及记》第32章摩西怒碎法版一节。
安徒生童话故事:最难令人相信的事
谁能做出最难令人相信的事,谁就可以娶国王的女儿并得到半个王国。
年轻人,是啊,甚至还有老年人,全都为此绞尽脑汁,绷紧肌肉。有两个人撑死了,一个喝酒醉死了,都是因为用自己的方式做最难令人相信的事,可是都不该这么个做法。街上的小孩都练习朝自己背上吐唾沫,他们把这看成是最难令人相信的事。
按规定在某一天,大家就该表演自己做的最难令人相信的事了。请来的裁判员从三岁到九十岁。大家表演了各式各样的令人难信的事情,但很快便一致认为,最难令人相信的`是一座摆在大厅柜子里的大钟,它里里外外都制作得十分奇巧。每到正点敲响的时候,它都有活动的人形跳出来指明时间。一共有十二次表演,都是出现活动人形,能唱能说话。“这是最难令人相信的!”人们说。
敲一下的时候,摩西站在山上,在法律牌上写下第一条圣谕:“真正的上帝只有一位①。”
敲两下的时候,出现了伊甸园。亚当和夏娃在园里相遇,两人都非常幸福,他们连个衣柜都没有。他们也没有那个必要。
敲三下的时候,三位圣王②便出现了。其中一位肤色黝黑,这是他无能为力的事,是太阳把他烤得焦黑的。他们手中拿着香,带着贵重的物品。
敲四下的时候,四季便出现了:春天拿着一支初绽新叶的山毛榉枝子,枝上歇着杜鹃;夏天带来成熟的麦束,上面有一只蚂蚱;秋天带来的是一只空鹳巢,鸟儿已经飞去;冬天带来一只老乌鸦,它在火炉的旁边讲故事,都是追忆往昔的时光。
敲五下的时候,出现了五觉:视觉是一位眼镜师傅,听觉是一位铜匠,嗅觉是卖紫罗兰和车叶草的,味觉是位厨师,感觉是管殡仪的,他身上的哀纱一直垂到脚跟。
敲六下的时候,一位玩骰子的人坐在那里,他掷下一颗骰子,最大的那面朝上,是六点。
接着一个星期的七天,或者说七大罪恶③出现了。人们对此莫衷一是,他们不分彼此,难以辨别。
接着僧侣唱诗班跳出来了,唱着晨祷④赞美诗。
敲九下的时候,九位缪斯⑤来了。一位司天文,一位司历史档案,其余的分管艺术各部门。
敲十下的时候,摩西又出现了,拿着诫条。上面写着上帝的戒律,一共十条⑥。
钟再敲响的时候,小男孩小女孩都跳跳蹦蹦地跑出来。他们在玩游戏,边跳边唱:“当、当、丁,时钟敲了十一下!”钟就是这样敲的。
接着便敲了十二下。巡夜的人戴着便帽,手持“启明星”⑦,他唱起了那首古老的巡夜歌:
那是半夜时分,
救世主诞生!
随着他的歌声,玫瑰花长起来了。它们变成了天使的头,长着七彩翅膀。
听着这一切是美好的,看着这一切也是令人愉快的。这是无比精美的艺术,最难令人相信的事,大家都这么说。制造这座钟的艺术家是一个年轻人。他心地善良,天真纯洁,充满童乐。他是一个忠诚守信的朋友,对自己贫苦的父母充满孝心。他应该娶公主和得到半个王国。
裁决的日子到了,全城都张灯结彩。公主坐在王国的宝座上,宝座上铺了新的马毛,然而却并没有使人感到更安适更舒服。四周的裁判员用调皮的眼光望着会获胜的人。他平静而高兴地站在那里,他的幸运是肯定的,他做出了最难令人相信的事。
“等一等,该我了!”这时,一个身高体壮的男人喊了起来。“我才是干最难令人相信的事的人!”他拿着一柄大斧向那件艺术品砍去。
“噼里啪啦”,钟被他砍碎了。齿轮、弹簧飞得满地都是,什么都被破坏了!
谁能做出一件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谁就可以得到国王的女儿和他的半个王国。
年轻人——甚至还有年老人——为这事绞尽了脑汁。有两个人把自己啃死了,有一个人喝酒喝得醉死了:他们都是照自己的一套办法来做出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但是这种做法都不合乎要求。街上的小孩子都在练习朝自己背上吐唾沫——他们以为这就是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
一天,有一个展览会开幕了;会上每人表演一件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裁判员都是从3岁的孩子到90岁的老头子中挑选出来的。大家展出的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倒是不少,但是大家很快就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认为最难使人相信的一件东西是一座有框子的大钟:它里里外外的设计都非常奇妙。
它每敲一次就有活动的人形跳出来指明时刻。这样的表演一共有12次,每次都出现了能说能唱的活动人形。
钟敲一下,摩西就站在山上,在石板上写下第一道圣谕:“真正的上帝只有一个。”
钟敲两下,伊甸园就出现了:亚当和夏娃两人在这儿会面,他们都非常幸福,虽然他们两人连一个衣柜都没有——他们也没有这个必要。
钟敲三下,东方就出现了三王①他们之中有一位黑得像炭,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因为太阳把他晒黑了。他们带来薰香和贵重的物品。
①“东方三王”,或称“东方三博士”。据《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二章载,耶稣降生时,有几个博士“看见他的星”,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向他参拜。后人根据所献礼物是三件,推定是三个博士。
钟敲四下,四季就出现了。春天带来一只杜鹃,它栖在一根含苞的山毛榉枝上。夏天带来蚱蜢,它栖在一根熟了的麦秆上。秋天带来鹳鸟的一个空窠——鹳鸟都已经飞走了。冬天带来一只老乌鸦,它栖在火炉的一旁,讲着故事和旧时的回忆。
“五官”在钟敲五下的时候出现:视觉成了一个眼镜制造匠;听觉成了一个铜匠;嗅觉在卖紫罗兰和车叶草;味觉是一个厨子;感觉是一个承办丧事的人,他戴的黑纱一直拖到脚跟。
钟敲了六下。一个赌徒坐着掷骰子:最大的那一面朝上,上面是六点。
接着一星期的七天(或者七大罪过)出现了——人们不
知道究竟是谁:他们都是半斤八两,不容易辨别。
于是一个僧人组成的圣诗班到来了,他们唱晚间8点钟的颂歌。
九位女神随着钟敲九下到来了:一位是天文学家,一位管理历史文件,其余的则跟戏剧有关。
钟敲10下,摩西带着他的诫条又来了——上帝的圣谕就在这里面,一共有10条。
钟又敲起来了。男孩子和女孩子在跳来跳去;他们一面在玩一种游戏,一面在唱歌:
滴答,滴答,滴滴答,
钟敲了11下!
于是钟就敲了12下。守夜人戴着毡帽、拿着“晨星”①来了。他唱着一支古老的守夜歌:
①这是一根顶上有叉的木棒。
这恰恰是半夜的时辰,
我们的救主已经出生!
当他正在唱的时候,玫瑰花长出来了,变成一个安琪儿的头,被托在五彩的翅膀上。
这听起来真是愉快,看起来真是美丽。这是无比的、最难使人相信的艺术品——大家都这样说。
制作它的是一个年轻的艺术家。他的心肠好,像孩子一样地快乐,他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对他穷苦的父母非常孝顺。
他应该得到那位公主和半个王国。
最后评判的一天到来了。全城都在张灯结彩。公主坐在王座上——座垫里新添了马尾,但这并不使人觉得更舒服或更愉快。四周的裁判员狡猾地对那个快要获得胜利的人望了一眼——这人显得非常有把握和高兴:他的幸运是肯定的,因为他创造出了一件最难使人相信的东西。
“嗨,现在轮到我了!”这时一个又粗又壮的人大声说。
“我才是做一件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的人呢!”
于是他对着这件艺术品挥起一把大斧头。
“噼!啪!哗啦!”全都完了。齿轮和弹簧到处乱飞;什么都毁掉了!
“这只有我才能做得出来!”这人说。“我的工作打倒了他的和每个人的工作。我做出了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
安徒生童话故事第147篇: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中英文版本
谁能做出一件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谁就可以得到国王的女儿和他的半个王国。
年轻人——甚至还有年老人——为这事绞尽了脑汁。有两个人把自己啃死了,有一个人喝酒喝得醉死了:他们都是照自己的一套办法来做出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但是这种做法都不合乎要求。街上的小孩子都在练习朝自己背上吐唾沫——他们以为这就是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
一天,有一个展览会开幕了;会上每人表演一件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裁判员都是从3岁的孩子到90岁的老头子中挑选出来的。大家展出的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倒是不少,但是大家很快就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认为最难使人相信的一件东西是一座有框子的大钟:它里里外外的设计都非常奇妙。
它每敲一次就有活动的人形跳出来指明时刻。这样的表演一共有12次,每次都出现了能说能唱的活动人形。
“这是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人们说。
钟敲一下,摩西就站在山上,在石板上写下第一道圣谕:“真正的上帝只有一个。”
钟敲两下,伊甸园就出现了:亚当和夏娃两人在这儿会面,他们都非常幸福,虽然他们两人连一个衣柜都没有——他们也没有这个必要。
钟敲三下,东方就出现了三王①他们之中有一位黑得像炭,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因为太阳把他晒黑了。他们带来薰香和贵重的物品。
钟敲四下,四季就出现了。春天带来一只杜鹃,它栖在一根含苞的山毛榉枝上。夏天带来蚱蜢,它栖在一根熟了的麦秆上。秋天带来鹳鸟的一个空窠——鹳鸟都已经飞走了。冬天带来一只老乌鸦,它栖在火炉的一旁,讲着故事和旧时的回忆。
“五官”在钟敲五下的时候出现:视觉成了一个眼镜制造匠;听觉成了一个铜匠;嗅觉在卖紫罗兰和车叶草;味觉是一个厨子;感觉是一个承办丧事的人,他戴的黑纱一直拖到脚跟。
钟敲了六下。一个赌徒坐着掷骰子:最大的那一面朝上,上面是六点。
接着一星期的七天(或者七大罪过)出现了——人们不
知道究竟是谁:他们都是半斤八两,不容易辨别。
于是一个僧人组成的圣诗班到来了,他们唱晚间8点钟的颂歌。
九位女神随着钟敲九下到来了:一位是天文学家,一位管理历史文件,其余的则跟戏剧有关。
钟敲10下,摩西带着他的诫条又来了——上帝的圣谕就在这里面,一共有10条。
钟又敲起来了。男孩子和女孩子在跳来跳去;他们一面在玩一种游戏,一面在唱歌:
滴答,滴答,滴滴答,
钟敲了11下!
于是钟就敲了12下。守夜人戴着毡帽、拿着“晨星”②来了。他唱着一支古老的守夜歌:
这恰恰是半夜的时辰,
我们的救主已经出生!
当他正在唱的时候,玫瑰花长出来了,变成一个安琪儿的头,被托在五彩的翅膀上。
这听起来真是愉快,看起来真是美丽。这是无比的、最难使人相信的`艺术品——大家都这样说。
制作它的是一个年轻的艺术家。他的心肠好,像孩子一样地快乐,他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对他穷苦的父母非常孝顺。
他应该得到那位公主和半个王国。
最后评判的一天到来了。全城都在张灯结彩。公主坐在王座上——座垫里新添了马尾,但这并不使人觉得更舒服或更愉快。四周的裁判员狡猾地对那个快要获得胜利的人望了一眼——这人显得非常有把握和高兴:他的幸运是肯定的,因为他创造出了一件最难使人相信的东西。
“嗨,现在轮到我了!”这时一个又粗又壮的人大声说。
“我才是做一件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的人呢!”
于是他对着这件艺术品挥起一把大斧头。
“噼!啪!哗啦!”全都完了。齿轮和弹簧到处乱飞;什么都毁掉了!
“这只有我才能做得出来!”这人说。“我的工作打倒了他的和每个人的工作。我做出了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
“你把这样一件艺术品毁掉了!”裁判员说,“这的确是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
所有在场的人都说着同样的话。他将得到公主和半个王国,因为一个诺言究竟是一个诺言,即使它最难使人相信也罢。
喇叭在城墙上和城楼上这样宣布:“婚礼就要举行了!”公主并不觉得太高兴,不过她的样子很可爱,衣服穿得也华丽。
教堂里都点起了蜡烛,在黄昏中特别显得好看。城里的一些贵族小姐们,一面唱着歌,一面扶着公主走出来。骑士们也一面伴着新郎,一面唱着歌。新郎摆出一副堂而皇之的架子,好像谁也打不倒他似的。
歌声现在停止了。静得很,连一根针落到地上都听得见。不过在这沉寂之中,教堂的大门忽然嘎的一声开了,于是——砰!砰!钟的各种机件在走廊上走过去了,停在新娘和新郎中间。我们都知道,死人是不能再起来走路的,不过一件艺术品却是可以重新走路的:它的身体被打得粉碎,但是它的精神是完整的。艺术的精神在显灵,而这决不是开玩笑。
这件艺术品生动地站在那儿,好像它是非常完整,从来没有被毁坏过似的。钟在接二连三地敲着,一直敲到12点。
那些人形都走了出来:第一个是摩西——他的头上似乎在射出火光。他把刻着诫条的石块扔在新郎的脚上,把他压在地上。
“我没有办法把它们搬开,”摩西说,“因为你打断了我的手臂!请你就待在这儿吧!”
接着亚当和夏娃、东方来的圣者和四季都来了。他们每个人都说出那个很不好听的真理:“你好羞耻呀!”
但是他一点也不感到羞耻。
那些在钟上每敲一次就出现的人形,都变得可怕地庞大起来,弄得真正的人几乎没有地方站得住脚。当钟敲到12下的时候,守夜人就戴着毡帽,拿着“晨星”走出来。这时起了一阵惊人的骚动。守夜人大步走到新郎身边,用“晨星”在他的额上痛打。
“躺在这儿吧,”他说,“一报还一报!我们现在报了仇,那位艺术家也报了仇!我们要去了!”
整个艺术品都不见了;不过教堂四周的蜡烛都变成了大朵的花束,同时天花板上的金星也射出长长的、明亮的光线来。风琴自动地奏起来了。大家都说,这是他们从来没有看见过的一件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
“请你们把那位真正的人召进来!”公主说。“那位制造这件艺术品的人才是我的主人和丈夫!”
于是他走进教堂里来,所有的人都成了他的随从。大家都非常高兴,大家都祝福他。没有一个人嫉妒他——这真是一件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
①“东方三王”,或称“东方三博士”。据《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二章载,耶稣降生时,有几个博士“看见他的星”,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向他参拜。后人根据所献礼物是三件,推定是三个博士。
②这是一根顶上有叉的木棒。
《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英文版:
The Most Incredible Thing
THE one who could do the most incredible thing should have the king’s daughter and the half of his kingdom.
The young men, and even the old ones, strained all their thoughts, sinews, and muscles; two ate themselves to death, and one drank until he died, to do the most incredible thing according to their own taste, but it was not in this way it was to be done. Little boys in the streets practised spitting on their own backs, they considered that the most incredible thing.
On a certain day an exhibition was to be held of what each had to show as the most incredible. The judges who were chosen were children from three years old to people up in the sixties. There was a whole exhibition of incredible things, but all soon agreed that the most incredible was a huge clock in a case marvellously designed inside and out.
On the stroke of every hour living figures came out, which showed what hour was striking: there were twelve representations in all, with moving figures and with music and conversation.
“That was the most incredible thing,” the people said.
The clock struck one, and Moses stood on the mountain and wrote down on the tables of the law the first commandment, “There is only one true God.”
The clock struck two, and the garden of Eden appeared, where Adam and Eve met, happy both of them, without having so much as a wardrobe; they did not need one either.
On the stroke of three, the three kings from the East were shown; one of them was coal-black, but he could not, help that,—the sun had blackened him. They came with incense and treasures.
On the stroke of four came the four seasons: spring with a cuckoo on a budding beech-bough; summer with a grasshopper on a stalk of ripe corn; autumn with an empty stork’s nest-the birds were flown; winter with an old crow which could tell stories in the chimney-corner, old memories.
When the clock struck five, the five senses appeared sight as a spectacle-maker, hearing as a coppersmith, smell sold violets and woodruff, taste was cook, and feeling was an undertaker with crape down to his heels.
The clock struck six; and there sat a gambler who threw the dice, and the highest side was turned up and showed six.
Then came the seven days of the week, or the seven deadly sins, people were not certain which; they belonged to each other and were not easily distinguished.
Then came a choir of monks and sang the eight o’clock service.
On the stroke of nine came the nine muses; one was busy with astronomy; one with historical archives; the others belonged to the theatre.
On the stroke of ten, Moses again came forward with the tables of the law, on which stood all God’s commandments, and they were ten.
The clock struck again; then little boys and girls danced and hopped about. They played a game, and sang, “Two and two and seven, the clock has struck eleven.”
When twelve struck the watchman appeared with his fur cap and halberd: he sang the old watch verse:
“Twas at the midnight hour
Our Saviour He was born.”
And while he sang, roses grew and changed into angel-beads borne on rainbow-coloured wings.
It was charming to hear, and lovely to see. The whole was a matchless work of art—the most incredible thing, every one said.
The designer of it was a young man, good-hearted and happy as a child, a true friend, and good to his old parents; he deserved the Princess and the half of the kingdom.
The day of decision arrived; the whole of the town had a holiday, and the Princess sat on the throne, which had got new horse-hair, but which was not any more comfortable. The judges round about looked very knowingly at he one who was to win, and he stood glad and confident; his good fortune was certain, he had made the most incredible thing.
“No, I shall do that now!” shouted just then a long bony fellow. “I am the man for the most incredible thing,” and he swung a great axe at the work of art.
“Crash, crash!” and there lay the whole of it. Wheels and springs flew in all directions; everything was destroyed.
“That I could do!” said the man. “My work has overcome his and overcome all of you. I have done the most incredible thing.”
“To destroy such a work of art!” said the judges. “Yes, certainly that is the most incredible thing.”
All the people said the same, and so he was to have the Princess and the half of the kingdom, for a promise is a promise, even if it is of the most incredible kind.
It was announced with trumpet-blast from the ramparts and from all the towers that the marriage should be celebrated. The Princess was not quite pleased about it, but she looked charming and was gorgeously dressed. The church shone with candles; it shows best late in the evening. The noble maidens of the town sang and led the bride forward; the knights sang and accompanied the bridegroom. He strutted as if he could never be broken.
Now the singing stopped and one could have heard a pin fall, but in the midst of the silence the great church door flew open with a crash and clatter, and boom! boom! the whole of the clock-work came marching up the passage and planted itself between the bride and bridegroom. Dead men cannot walk again, we know that very well, but a work of art can walk again; the body was knocked to pieces, but not the spirit; the spirit of the work walked, and that in deadly earnest.
The work of art stood there precisely as if it were whole and untouched. The hours struck, the one after the other, up to twelve, and the figures swarmed forward; first Moses: flames of fire seemed to flash from his forehead; he threw the heavy stone tables down on the feet of the bridegroom and pinned them to the church floor.
“I cannot lift them again,” said Moses, “you have knocked my arm off! Stand as you stand now!”
Then came Adam and Eve, the wise men from the East, and the four Seasons; each of these told him unpleasant truths, and said “For shame!”
But he was not in the least ashamed.
All the figures which each stroke of the clock had to exhibit came out of it, and all increased to a terrible size; there seemed scarcely to he room for the real people; and when at the stroke of twelve the watchman appeared with his fur cap and halberd, there was a wonderful commotion; the watchman walked straight up to the bridegroom and struck him on the forehead with his halberd.
“Lie there,” he said, “like for like! we are avenged and our master as well! we vanish!”
And so the whole work disappeared; but the candles round about in the church became great bouquets, and the gilded stars on the ceiling of the church sent out long, clear beams, and the organ played of itself. All the people said it was the most incredible thing they had ever experienced.
“Will you then summon the right one!” said the Princess, “the one who made the work of art; let him be my lord and husband.”
And he stood in the church with the whole of the people for his retinue. All were glad and all blessed him; there was not one who was jealous—and that was the most incredible thing of all.
安徒生童话《老爹做的事总是对的》
现在我要给你们讲一个我小时候听过的故事。从那以后,每次想到这个故事,我都觉得它比以前更加美丽了。因为故事和许多人一个样,随着年龄增长,会变得越来越美丽动人,这真是很好的事情!
你一定到过乡下的!你见过顶子用谷草铺成的真正的农舍:藓苔和杂草自然而然地生长着。屋脊上有一个鹳巢,鹳,人是离不开的。墙有些斜,窗子开得很低,是啊,而且只有一扇窗子打得开。烤面包的灶突出来像个大肚子。接骨木丛斜在篱笆上,篱前一颗长着节疤的柳树下有一个小小的水潭,有一只鸭子或者几只鸭子在里面游着。哦,还有一只看家狗,它不管见了谁或者什么东西,都要叫一阵。
我要讲的正是乡下的这样一所房子,里面住着两个人,农夫和农妇。他们家中的东西少得可怜,可是,他们依旧可以再少一点的。我要说的是一匹马,这匹马在大道旁的沟里找草吃。老头子骑着它进城,邻家来借它去使唤,他靠它给别人干活挣得点钱。然而卖掉它或者把它换成什么对他们更有用的东西,挣的钱定然会更多一些。但是换什么呢。
老爹,这种事你最在行了!妻子说道,现在城里正在赶集,骑上马去吧,把马卖掉得点钱回来,或是换点什么东西回来!你做的事情总是对的。骑上马赶集去吧!
于是她替他系好围裙,因为这类事她毕竟比他在行些;她给他打的是双结,看上去很帅。于是他用手板擦了擦帽子,她在他的温暖的嘴唇上亲了亲,他便骑着要卖掉或是要换掉的马上路了。可不是,老爹清楚。
太阳很辣,天上一点儿云也没有!路上尘土飞扬。赶集的人多极了,有乘车的,有骑马的,有步行的。太阳火辣辣的,路上连个遮荫的地方都没有。
有一个人赶着一头母牛,那头母牛非常好,就像一头母牛能够做到的一样好。这牛一定能下很好的奶!农夫想道,把它换过来一定不会吃亏。听着,牵牛的!他说道,咱们两人谈谈怎么样!你瞧见没有,一匹马,我想肯定比一头牛值钱,不过那没有什么!我更用得着一头母牛。我们换换好不好?
好吧,当然!牵牛的人说道,于是他们就交换了。换完以后,农夫本可以转身回去了,他不是把要办的事办完了吗。可是他既然想起要去赶集,那么便要去集上走走,光是看看。于是他牵着他的母牛,朝集市走去。他走得很快,母牛也走得很快,他赶过了一个牵着一只羊的人,那只羊很不错,毛色很好。
我要是有这么一只羊就好了!农民想道。我们大路沟边不缺它吃的草,到冬天可以把它牵进屋里和我们在一起。从根本上说,我们保留只羊比保留只牛还更正确一些。我们换换好吗?
好啊,那个有羊的人当然愿意啦。于是他们作了交换,农夫牵着他的羊顺着大道走。在一道篱边的踏阶那里,他看见一个人用胳臂夹着一只鹅。
你这只鹅倒是很壮实的!农夫说道,毛很丰满,又很肥!拿根绳子拴着它,把它养在我们的水塘里会很不错的。让老婆子弄些果皮及菜叶子给它吃多好!她常说,'我们要有只鹅多好!'这一回她可有只鹅了该让她得到这只鹅!你愿换吗?我拿羊换你的鹅,多谢你!
当然,那人当然愿意。于是他们作了交换,农夫得到了鹅。他很快便要进城了。这时路上往来的人越来越多,人畜都挤在一起。大家在大道上走,挤在沟里,一直挤到路旁收税人堆土豆的地方。那里收税人用绳子系着他的母鸡,不让它吓得跑丢了。那是只秃尾巴鸡,一只眼睛眨着,很好看。母鸡在咯、咯叫着;母鸡这么叫在想什么,谁也不知道。不过农夫看见它的时候,心中想道:这只母鸡可是我这一辈子见过的最漂亮的母鸡,它比牧师的那只抱窝鸡还要好看,我真想要它!母鸡找点谷子吃总是不成问题的,它自己就能照料自己!要是我得到这只鸡,这种交换是合算的。我们交换好吗?他问道。交换!另外那个人说道,这个主意倒不太离谱!于是他们作了交换。收税人得了鹅,农夫得了母鸡。这趟进城,一路上他干成的事真不少。天气很热,他也累了。他很需要喝杯酒和吃点面包。这时他走到了小酒店,想进去。可是酒店小伙子正想走出来,他在店门口遇到了他。他背着一个口袋,里面装些什么。
“烂苹果!”小伙子回答道,“满满一袋给猪吃。”“这可真够多的!真该让老妈妈看看。我们去年炭棚子旁的那棵老苹果树,只结了一个苹果,把它搁到柜子上放着一直到它开裂。怎么说也是一笔财产!我们老婆子这么说。这下子她可以看到一大笔财产了!是的,我要让她看看。”“好吧!你拿什么换?”小伙子问道。
“拿什么?我拿我的母鸡换!”于是他拿他的母鸡作了交换,得了苹果,走进了屋子,一直走到卖酒的台子前。他把他的一口袋苹果放了靠在火炉上,火炉里有火,他可是一点儿没有想到。屋子里有许多外来人。有贩马的,有买卖牛的,还有两个英国人,他们非常有钱,兜里的金币满满的。他们打起赌来。事情是这样的,听着!
“嗞!嗞!”火炉那里是什么声音?苹果烤熟了。
“里面是什么?”是啊,老爹把什么都说了。于是他们很快便知道了一切!关于那匹马的,怎么把它换成牛一直到这袋烂苹果。
“是嘛!等你回到家,老婆子该叫你够受的了!”两个英国人说道,“你会挨揍的!”
“我会得到亲吻,而不是挨揍!”农夫说道,“我那老婆子会说:老爹做的事总是对的!”
“打个赌好不好!”他们说道,“满桶的金币!一百镑赌一斗金币。”
“满满一斗不成问题!”农夫说道,“我只拿得出苹果,连我和我家老婆子一起凑上一斗。不过那不仅只是平平的一满斗,而是尖尖的一满斗!”
“赌定了,不许悔!”他们说道。于是这场赌便算打定了。旅店老板的车子驶出来,英国人上了车,农夫上了车,烂苹果也上了车。于是他们来到了农夫的家里。
“晚上好,老婆子!”
“多谢你,老爹爹!”
“换东西的事办完了!”
“是啊,你真在行的!”妻子说道,搂住了他的腰,忘记了口袋也忘记了生人。
“我用马换了一头母牛!”
“真是多谢上帝,我们有牛奶了!”妻子说道,“这下子我们有奶品吃了,桌上有黄油、干酪啦。换得太好了!”
“是的,不过我又用母牛换了一只羊!”
“这肯定就更加好了!”妻子说道,“你总是考虑得很周到;我们的草足够一头羊吃的。这下子我们可以喝羊奶,有羊奶酪,有羊毛袜子,是啊,还有羊毛睡衣!母牛是拿不出这些来的!它的毛都要脱掉的!你真是一个考虑问题周到的丈夫!”“不过我又拿羊换了一头鹅!”
“这么说今年我们有马丁节烤鹅①吃了;老爹!你总是想着让我高兴!你这个想法真是个好想法!可以把鹅拴起来,到马丁节的时候,就可以把它养得更加肥一点!”
“不过我把鹅又换了一只母鸡!”男人说道。
“母鸡换得太好了,”妻子说道,“母鸡会下蛋,孵出来我们便有小鸡了,我们有了鸡场!这正是我一心一意盼着的。”“是的,不过母鸡让我换成一口袋烂苹果了!”
“我真要吻你一下了!”妻子说道。“多谢你,我的好男人!现在让我告诉你点事。你走了以后,我就想着给你做一顿好晚餐;葱花鸡蛋糕。鸡蛋我自己有,就是没有葱。于是我便去找学校校长,他们有葱,我知道。可是他老婆小气得要死,那乖婆娘!我求她借点给我——!借?她说道,我们园子里什么也没有长,连个烂苹果也没有!连个烂苹果我也无法借给你。现在可好了,我可以借给她十个烂苹果,是啊,借给她满满一口袋!真叫人好笑,老爹!”于是她便正正地在他嘴上亲了一口。
“我真喜欢这个!”两位英国人说道。“总是走下坡路,可是总是那么乐观!这是很值钱的!”于是他们付给他,这位得到了一个吻,而不是挨一顿揍的农夫一桶金币。
是的,一位妻子看出,能说明老爹是最聪明不过的,他做的事总是对的,那么这肯定是会得到好报的。
瞧,这是一个故事!我小时候听到的。现在你也听到了,知道了老爹做的事总是对的。
①指11月11日,为罗马潘诺尼亚(今匈牙利的圣马丁斯堡)的神父及主教“图尔来的马丁”(316或317—397或400)而定的节日。马丁节前夕晚餐有吃烤鹅的风俗。马丁生于法国的图尔,所以人们都叫他为“图尔来的马丁”。
你一定到过乡下的!你见过顶子用谷草铺成的真正的农舍:藓苔和杂草自然而然地生长着。屋脊上有一个鹳巢,鹳,人是离不开的。墙有些斜,窗子开得很低,是啊,而且只有一扇窗子打得开。烤面包的灶突出来像个大肚子。接骨木丛斜在篱笆上,篱前一颗长着节疤的柳树下有一个小小的水潭,有一只鸭子或者几只鸭子在里面游着。哦,还有一只看家狗,它不管见了谁或者什么东西,都要叫一阵。
我要讲的正是乡下的这样一所房子,里面住着两个人,农夫和农妇。他们家中的东西少得可怜,可是,他们依旧可以再少一点的。我要说的是一匹马,这匹马在大道旁的沟里找草吃。老头子骑着它进城,邻家来借它去使唤,他靠它给别人干活挣得点钱。然而卖掉它或者把它换成什么对他们更有用的东西,挣的钱定然会更多一些。但是换什么呢。
“老爹,这种事你最在行了!”妻子说道,“现在城里正在赶集,骑上马去吧,把马卖掉得点钱回来,或是换点什么东西回来!你做的事情总是对的。骑上马赶集去吧!”
于是她替他系好围裙,因为这类事她毕竟比他在行些;她给他打的是双结,看上去很帅。于是他用手板擦了擦帽子,她在他的温暖的嘴唇上亲了亲,他便骑着要卖掉或是要换掉的马上路了。可不是,老爹清楚。
太阳很辣,天上一点儿云也没有!路上尘土飞扬。赶集的人多极了,有乘车的,有骑马的,有步行的。太阳火辣辣的,路上连个遮荫的地方都没有。
有一个人赶着一头母牛,那头母牛非常好,就像一头母牛能够做到的一样好。“这牛一定能下很好的奶!”农夫想道,“把它换过来一定不会吃亏。”“听着,牵牛的!”他说道,“咱们两人谈谈怎么样!你瞧见没有,一匹马,我想肯定比一头牛值钱,不过那没有什么!我更用得着一头母牛。我们换换好不好?”
“好吧,当然!”牵牛的人说道,于是他们就交换了。换完以后,农夫本可以转身回去了,他不是把要办的事办完了吗。可是他既然想起要去赶集,那么便要去集上走走,光是看看。于是他牵着他的母牛,朝集市走去。他走得很快,母牛也走得很快,他赶过了一个牵着一只羊的人,那只羊很不错,毛色很好。
“我要是有这么一只羊就好了!”农民想道。“我们大路沟边不缺它吃的草,到冬天可以把它牵进屋里和我们在一起。从根本上说,我们保留只羊比保留只牛还更正确一些。我们换换好吗?”
好啊,那个有羊的人当然愿意啦。于是他们作了交换,农夫牵着他的羊顺着大道走。在一道篱边的踏阶那里,他看见一个人用胳臂夹着一只鹅。
“你这只鹅倒是很壮实的!”农夫说道,“毛很丰满,又很肥!拿根绳子拴着它,把它养在我们的水塘里会很不错的。让老婆子弄些果皮及菜叶子给它吃多好!她常说,‘我们要有只鹅多好!’这一回她可有只鹅了——该让她得到这只鹅!你愿换吗?我拿羊换你的鹅,多谢你!”
当然,那人当然愿意。于是他们作了交换,农夫得到了鹅。他很快便要进城了。这时路上往来的人越来越多,人畜都挤在一起。大家在大道上走,挤在沟里,一直挤到路旁收税人堆土豆的地方。那里收税人用绳子系着他的母鸡,不让它吓得跑丢了。那是只秃尾巴鸡,一只眼睛眨着,很好看。母鸡在“咯、咯”叫着;母鸡这么叫在想什么,谁也不知道。不过农夫看见它的时候,心中想道:这只母鸡可是我这一辈子见过的最漂亮的母鸡,它比牧师的那只抱窝鸡还要好看,我真想要它!母鸡找点谷子吃总是不成问题的,它自己就能照料自己!
要是我得到这只鸡,这种交换是合算的。“我们交换好吗?”他问道。“交换!”另外那个人说道,“这个主意倒不太离谱!”于是他们作了交换。收税人得了鹅,农夫得了母鸡。这趟进城,一路上他干成的事真不少。天气很热,他也累了。他很需要喝杯酒和吃点面包。这时他走到了小酒店,想进去。可是酒店小伙子正想走出来,他在店门口遇到了他。他背着一个口袋,里面装些什么。
“袋里装的是什么?”农夫问道。
★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 安徒生短篇童话
★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 安徒生童话代表作
★ 区别-安徒生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