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粽子的小学优秀日记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chl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粽子的小学优秀日记(共含13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hl”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描写粽子的小学优秀日记

篇1:包粽子日记优秀推荐

5月31日上午,我们学校在操场上举行了“迎端午、庆六一”的包粽子活动。我们围在桌子旁边,跟奶奶们学包粽子。奶奶们教我们把绿油油的粽叶包成三角形,然后把白花花的大米装进粽叶中,再 将红彤彤的蜜枣塞进大米当中,最后把大米填满,包成三角形粽子,并系好绳子。奶奶们包了各式各样的粽子,并放在锅里煮熟,吃着香饽饽的粽子,我感到非常快乐。

篇2:描写吃粽子的日记

每当吃粽子时,我就情不自禁的想起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因为楚王听信奸臣之言而不与齐国结盟,眼看就要被强秦所灭,毅然投江自尽而不做亡国奴,楚人知道后就投竹简饭入江,希望河鱼不要吃他的身体,又竞相划船到下流寻找屈原的尸体,这就慢慢演变成了后来的吃粽子,划龙舟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像屈原这样的人,如:我们的老师,他们挑灯夜读地为我们备课,绞尽脑汁地思考怎样让每一节课变得生动有趣。虽然我们不是老师亲生的孩子,但这一年来,老师却在生活中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生活老师每天工作到很晚才下班回家。一年级小同学刚刚踏入校门,还不适应学校有规律的校园生活,尤其是那些住校的住宿生,每当看到走读生的妈妈们大手牵小手地走出校门,便想到自己的远方的妈妈,心里便不是滋味,有时更是不由自主地哭起来。这时生活老师便会像妈妈一样来哄他们,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玩耍。

我们要和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

篇3:描写粽子的优秀作文

成菱形的粽子是用糯米、猪肉、绿豆、酱油、盐等原料制作。糯米和绿豆要提前一晚上泡,泡好的糯米要用酱油、盐腌上2小时,把一根双汇的玉米肠切碎。箬叶先放入水中煮上半小时,后把腌好的糯米和绿豆玉米肠混合到一起。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包,先拿两片箬叶错位放好,从根部斜着卷起过来,放些米,放块猪肉,再放米盖满,然后把箬叶卷过来包住米,卷起,尾部的箬叶也卷上,尾上的箬叶全都卷到边上,边上的箬叶握一下封好口,用线捆好后就可以煮了。

粽子的颜色人,有翠绿的箬叶包裹着。煮熟以后,颜色变深,剥开墨绿的箬叶,只见金黄色的米团里镶嵌着一颗颗绿色的绿豆。粽子的味道更是美味,咬一口馅儿,甜而不腻,黏而爽口。这么好吃的粽子,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汨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引鱼虾来食。

粽子至今仍享有盛名。没尝过或没仔细尝过的人们现在看了上面的介绍是不是有种想尝粽子的冲动呢?

篇4:描写粽子的小学作文

描写粽子的小学作文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抱石饮恨汨罗江的屈原。而我们小孩子到了这一天,最爱吃粽子啦。

粽子在各个地区的形状和味道都各不相同:有三角北京粽、长条广东粽;苏州嘉兴等地的四角江南粽、四川方形辣粽等等,有甜的有咸的,有清淡的,有带腌肉蛋黄的,南北风味不尽相同。我从小吃惯了棱锥形的客家粽。初到广东时,一见到那长得像龙舟似的长粽子,心里暗暗吃了一惊。一口咬定这种粽子肯定不好吃。

端午节那天,奶奶端上了一盘长长的粽子,上面沾满了好多小水珠,凌乱的线绑在粽叶上,乍一眼看过去就不好看,我便皱起了眉头。可一剥开那层叶子,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只见白白的糯米混着几颗红红的`豆子,藏在里面的肉时不时地探出个小脑袋。再走近一闻,粽叶的清香,还有淡淡的米香顿时勾起了我的食欲。于是,我忍不住夹起半条粽子,迫不及待地想往嘴里塞。“别噎着啦,”姐姐说,“把它分成几段再吃,这样容易吞下去而且口感更好。”我急忙把粽子分成几个小段,“啊乌”一口便把其中的一块放进了嘴里。轻轻一咬,软软的米黏黏的,原汁原味,豆子香喷喷的,肥肉带着油水的味儿,瘦肉柔韧有嚼劲……美美的香味瞬间“俘虏”了我的味蕾。我很快吃完了半条,又忍不住再吃了半条,又半条……直到肚子里“粽满为患”,才依依不舍地放下筷子。我心想:果然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粽子的好坏可不能只看外表包装就轻易妄断的呀!

“奶奶,这么好吃的粽子是怎么做的呀?”吃完后,我好奇地问。“哦,那很简单的。我来示范给你看看。首先,你要把米、豆子和肉都准备好,然后这样把粽叶的形状搞好,再把他们依次放进去,然后再把叶子裹起来,最后用绳子或者竹片把粽子扎好。这一步一定要扎好呀,一定要扎牢,不然一下锅就散了可不好,或者里面的糯米松松散散也不好哟……弄好后,用大锅煲上它一晚就可以啦!”

看到奶奶三两下就完成一个,我立马兴致勃勃“捋起袖子”来想试一试。可事实上,这哪有奶奶说的那么简单呀,我试了好几次都没有包成一个粽子,只好败下阵来。看着奶奶那认真而又渗满了汗水的脸,我突然体味出了一种比粽叶还要更加清甜的味道——这也许就是家的味道吧。

篇5:小学端午节包粽子日记

1包粽子

今天下午,我在家门口,和一些大人包饺子。以前只懂得吃,不懂得做,今天我要看有多难。我一边看,一边做,可真难啊我得慢慢学,原来我不知道步骤,怪不得次次都包得那么难看。我看了一下步骤。我终于知道了,我按照步骤慢慢做,终于得了一个。

原来做起来很难,但吃起来很容易,我们不能光吃不做。

2包粽子

今天是五月初四,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你看,奶奶卷起袖管坐了下来。只见她挑了两片又宽又长的竹叶,左手一扭,右手一转,竹叶拢成了一个喇叭。我在一旁帮着把米和肉放到“喇叭”(是说粽子)里,然后奶奶把留在外面的两片叶梢往“喇叭”口上一按,左手捏住粽子,右手拉住一个线头,另一头用牙齿咬住。粽子在奶奶手里“翻筋斗”,线一圈圈绕在粽子上。嗨,一只像样的粽子包成了。一个多小时后,奶奶包了一大筐粽子。

3包粽子

端午节到了。我们家要包粽子。

妈妈在街上买了包粽子的材料,为了让妈妈不再像上次一样累得气喘吁吁,我抢过妈妈手中的袋子,帮妈妈提。因为我知道,妈妈的白发都是因我而生。

开始包粽子了!家人用手拉起一团咖啡色的米,然后把它做成三角形,再来就拉起一片大大的、绿绿的叶子,把它清洗干净,把做好的粽子包在叶子里,用线捆起来。

就这样,一个个粽子“出生”在我家的大方桌子上,当然,它们也成了我们的美味佳肴。

4端午包粽子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可以吃粽子,粽子香喷喷的、甜丝丝的,真香!真好吃!

粽子是用糯米、大枣和粽叶做成的。有一次,妈妈包粽子,我也很想包,我就问妈妈:“妈妈,我可以包吗?”妈妈说:“可以呀!”我高兴地跳起来。粽子做好了,我把粽子递给奶奶吃,奶奶吃了说:“太好吃了,太香了。”我也乐得笑了。

妈妈说:“你长大了,懂事了。”我心里更乐开了花!

5端午包粽子

今年的端午节又到了!

这一天,我和爷爷一起包粽子。我们首先把糯米泡在水里,然后把枣洗干净,还准备好了几片竹叶。

开始包粽子了,我们先把竹叶弄成三角形的,然后放上两颗大枣,再放上糯米,把竹叶包起来,最后用皮筋捆结实。

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了一会儿,粽子熟了,我们吃着自己包的粽子,真香啊!

吃完粽子,奶奶又给做了五丝线带在手腕上。

我喜欢端午节!

6端午节包粽子

“我可以一起包粽子吗?“妈妈笑笑说:“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试试看。”于是我开始仔细地观察妈妈包粽子。

妈妈首先把四片粽叶叠成宽约5厘米,将一段和中心重叠,就像一个小漏斗,然后装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与小漏斗重叠起来,在露出的一个小洞里填上米,把粽子里塞结实。最后用一根针把粽叶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紧,这样一个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包粽子,这样以后就可以帮妈妈的忙了。

篇6: 小学包粽子日记端午节

今天我们举行了包粽子活动,比赛开始了,我们先把粽叶弄成圆锥形,把米放进去,最后再把米用粽叶裹起来,用绳子绑好,一个粽子就完成了。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难是粽叶太硬了,于是我们就把粽叶拼命往里塞,才取得了成功。比赛结束后,我看见大家包的粽子各不相同。我们分5个组,我在第四组,我们一共包了8个粽子,包得最多的是第三组,一共11个,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

我今天过得很开心。

篇7: 小学包粽子日记端午节

昨天回家过端午节包粽子系花线。

我和王柯睿一起去买东西吃,回来一家人正在包粽子。柯睿哥哥也开始包了。他虽然包的不好看,但是包的很认真,可是我没有兴趣包,在一旁看着。过了好长时间粽子才煮好。我吃了一个粽子好香好甜啊!

篇8:小学三年级吃粽子日记

小学三年级吃粽子日记

【吃粽子作文1】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提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由于当时社会的腐败他的策略不但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攻击排挤最后逐出都城,流落汉北。屈原生性耿直,不愿委曲求全,看破红尘,跳进了汨罗河以死捍卫正义。当地的渔夫知道此事后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河喂鱼以保全屈原的尸首。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包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敬佩屈原的人品和才智。因此,我们家每年都很重视端午节,一定要包粽子以此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粽子分两种形状:一种是牛头粽,一种是尖尾粽。妈妈是我们家包粽子的能手。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叶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叶子放在温水里泡一泡,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花生分别洗完后伴在一起。等芦苇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粒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花生,中间再夹几片枣肉,包好后再将草绳捆绑好大功告成了。妈妈包的粽子又大又结实,像一个个包袱,又像一个个秤砣。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三十分钟后,再泡在汤水里一个小时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香味扑鼻,让我直流口水,有时一口气竟能吃上好几个然后腆着大肚子那憨态惹人笑。

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握着船桨动作协调、齐心协力地奋力向前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鼓,“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 ,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落,使水手们更加鼓足了干劲,勇往直前......每年赛龙舟的场面都非常壮观。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而且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吃粽子作文2】

今天在学校假日小队送我们每位同学一个粽子,这味道又香又甜,让人吃了还想吃。

粽子有很多种,又肉粽、豆沙粽、蜜豆棕粽,今天我们品尝的是蜜枣粽。我看着刚发下来的粽子,穿着一件薄薄的衣服,绿油油的,真漂亮。长方形的粽子身上还挂着没系好的腰带,像个快要迟到的孩子。仔细闻闻粽叶的香味,那股糯米香甜的'味道,像个调皮的娃娃,让我忽然觉得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解开绳子,拨开它的外衣,一颗像钻石一样的糯米展现在我眼前,我立刻咬上一口,香甜可口美味极了。接着往里面咬,啊!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红宝石——那就是红枣啦!粽子很快被我吃完,真不过瘾,还想再吃一个。

粽子色、香、味依依俱全,我怎么能不爱上吃粽子呢?

【吃粽子作文3】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从外婆家回来。我见妈妈的背包鼓鼓的,立刻奔过去,夺过背包仔细一瞧:哟,这么多的肉粽子!吃晚饭了,我挑了一个大点的粽子给奶奶。还没等奶奶张口,我就把肉粽塞到奶奶的嘴里,奶奶笑得合不拢口。我又挑了几个给爸爸妈妈,然后才自己禄开了粽子放进碗里,拿起一双筷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呀,真香!我忍不住想再挑一个大的来吃,可是我想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个人,所以我还是挑一个最小的来吃。奶奶见到了,在旁边不住的点头,笑呵呵的说,我的孙女是最乖的,也是最懂事的好孩子。

【吃粽子作文4】

据说从南北朝开始,民间就有粽子了,来自于老百姓祭奠大诗人屈原的传说。

粽子有很多种,有肉馅的、有豆沙馅的、有菜馅的、有红枣馅的、有红糖馅的、有绿豆馅的、有纯白米粽。我的老家最有特色的粽子就是纯白米粽,它的味道香香的,散发着粽叶的清香。粽子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沾白糖吃。

粽子的形状都是像三角形一样,用粽叶把馅一层层裹起来,最后用棉绳或麻绳扎起来,粽子就做好了。这时就可以放到盛着水的锅里煮了,大约要煮两个小时才能煮好呢。 所以要有很好的耐心才等得及。

最有意思的一家人一起吃粽子,边吃边聊天。吃的时候可以用筷子插上去吃,或者放在盘子里用筷子夹着吃,也可以直接用手拿着粽叶吃。吃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老人讲讲粽子的来历,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我去了很多地方,也吃过那些地方的粽子,跟我老家的粽子的味道差不多,不过,有些粽子的味道不一样,像肉馅和豆沙馅的粽子不一样,肉馅的粽子肉太甜太腻了,我觉得太难吃了,味道怪怪的。豆沙馅的豆沙太淡了,不甜,我不喜欢这种味道。

篇9:关于端午节描写包粽子的日记

第一次包粽子,就像背着千斤重的货物在茫茫原野上行走一样,我觉得好艰难。

今年的端午节那天,我本来不想去外婆家包粽子的,因为我当时还根本不会包粽子,于是就跑到舅舅家上网去了,我始终认为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最迷人。大概一个多小时吧,突然就听到妈妈的喊声: “芪芪,别上网了!你赶快下楼来帮我们包粽子吧!”我嘟囔着回答:“不想。”妈妈仍然问:“为什么不想下来包粽子?等我们弄熟了你就不要吃吗?”由于过分迷恋于网络,我对妈妈的责问生气极 了:“我不会包,也不想学……”

过了几分钟,舅舅用威严的语气把我叫下楼去包粽子,我才恋恋不舍地把电脑关机了。

在学包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一边包一边被妈妈轻声指责:“包就包好一点,别这样心不在焉的。多看看,多问问,多学学,将来呀,外婆、我和你舅妈都老得做不动了,每年的端午节还不都是要你亲 手包粽子吗?”好可怕的声音啊!我不得不默默点头起来。

粽子都包完了,她们包得既快又好,都是整整齐齐的。而我包的粽子却是七歪八倒的,真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呀!后来,素来做事严谨的妈妈又把我包的粽子逐一拆开来,接着她更耐心地教我重包一遍 ,直到把所有的粽子都包得方方正正为止。

经过这次考验,我想:今后我会把粽子包好的,不论在哪个方面,我一定要想方设法超过别人,努力成为一个任何时候都是自食其力的人。

真的,已经读到六年级,再过一年就上中学,我确实不小了,如果依旧沉迷于网络而很少参加劳动,那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懂事的农村女孩呢?

期待着——明年的端午节尽快到来!

篇10:关于端午节描写包粽子的日记

明天是端午节,我们肯定是要吃粽子的。我和我妈妈就在今天一起包了粽子。

我这也是第二次包粽子了。就在前几天我们班就举行了“棕香飘飘,庆端午”的活动。

有了上次包粽子的经验,自此包粽子因该难不倒我了吧!。我心里这么想着。可是实际上和我的幻想却有着180度的差距。

我按照上次包粽子的样子包着粽子,可是我不管怎么规规矩矩的包粽子,粽子还是像顽皮的小孩子一样不按照我的思路去做。无奈之下,我只好去求助我的妈妈。妈妈先是给我示范了一遍,我看完后似 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接着我就学着妈妈的样子包起粽子来了。

我先把芦叶做成斗形,这是妈妈大叫一声:“你做错了。”我吓了一大跳。她说:“你应该这样子摆放芦叶。”这是,她一把拿过我手中的芦叶。把芦也的哦排放顺序换了一换说:“应该这样子放才对 。”我接过她的芦叶把它做成了斗形。

接下来我做粽子还比较顺利,可是到了封口的时候,我又被难倒了。我封上去的时候,里面的米“哗”的一下子全部都掉了出来。我赶紧把它拆开重新做粽子。我照着原来的样子又做起了粽子。这回, 我可比前一次小心得多了。我每一步都回想着妈妈做粽子的样子。到了封口的时候,我看了看妈妈。“哦”我便做起了我自己的粽子。先是向左边封,在绕的右边,在绕一圈。好了到收口的时候了。我 把针往粽子里一扎。再把针从里面抽了出去。最后,我在使劲一来,芦叶也顺着针穿过了粽子。

就这样,我的粽子终于做完了。我准备在那几片芦叶做粽子。可是我傻眼了。居然没叶子了。我在做一个粽子的时候妈妈居然做好了一盆的粽子。

我这次虽然只做了一个粽子,但我相信,我明年能做两个!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妈妈告诉我,每年的这一天每家都要包粽子吃,是纪念诗人屈原的。

晚上吃过晚饭,妈妈说:“端午节快要到了,姥姥家今天晚上要包粽子,咱们去帮忙吧。”我一听要包粽子高兴地跳了起来。

到了姥姥家,一开门我就闻到了粽叶的清香,我急忙跑进客厅一看,姥姥和刘奶奶已经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刘奶奶拿起两片泡好的粽叶叠在一起,用剪刀剪去叶子的根部,然后把整理好的叶子卷成一个 漏斗的形状,抓起一把雪白的糯米塞进漏斗里,再放上红枣、花生和豆子,再放上一层糯米盖上、压实,然后把上面的粽叶折过来,把糯米紧紧地包住,接着用线吧粽子缠起来、拉紧,打上一个结,一 个三角形的粽子转眼间就包好了。

我看着刘奶奶包了两个粽子以后,心里想:“很简单嘛,我也来试试吧!”我学着刘奶奶的样子一步一步地包了起来,首先我拿起一片粽子叶,卷成一个漏斗形,用手捏好,这时刘奶奶说:“你得把手 往上捏一点,你越往下按,粽子包出来以后就越扁,你往上捏包出来的粽子就是一个饱满的粽子了。”我听了,重新找好位置,抓起一把糯米塞进“漏斗”里,压实,用线绑了一圈,这是我才发现我包 的粽子上破了一个大洞,我只好返工,我很小心地拿起一片粽叶包了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

我把包好的粽子和刘奶奶包的粽子放在了一起,刘奶奶包的粽子像鼓起气来的大肚子将军,可我包的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我害羞地笑了。

“包粽子”这件事看起来简单,坐起来可真难啊!

篇11:粽子节小学优秀作文

粽子节小学优秀作文汇集

1粽子节

我有一个风景优连的家乡;福建。这里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因为这里有许多的名胜古迹。而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啊!我们这边真是百里不通风,千里不同俗,而我现在就跟大家讲一讲我家过的“粽子”节吧!

在我刚上一年级的那个礼拜的星期六的早晨,奶奶早早的起了床,蹑手蹑脚的拿起了个菜篮子正准备往外走,我突然冒在她面前扮个鬼脸说;“奶奶!”奶奶被我吓了个脸色苍白,全身无力。奶奶看着我只把她缠住,无可奈何的只好让我跟。到了市场,我一下要买这个,一下要买哪个。奶奶说;“买那个没用!”“有用,有用。”我急得直跺脚的说。

回到家,奶奶以“刘翔之速度”跑进厨房,我也以飞的速度紧跟过去,结果;“啪”的一声,门撞过来,把我撞了个“狗啃泥”,不用问,奶奶肯定是怕我调皮捣蛋,门还被奶奶反锁了。而奶奶在里面“大忙活”,而我只能在外面坐以待毙。

过了一会儿,我心想;不行,如果这个端午节一点儿也没有我的存在,那还有什么意思呢?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奶奶给我开门。

“呜,呜,呜,呜!”我哇哇大哭起来。终于,奶奶忍不住偶的哄堂大哭只好开了门。

我像箭一般冲了进去,一眼看着奶奶做,一眼望着自己的手上,不会,只好让奶奶帮我包个“粽外皮”,而“棕内”,我抓起半个胡萝卜就往里面塞,最后是“锅炸不住葱”的结果。于是,我并不死心,拿起刀子切切切了起来放进去,还加了西瓜,西红柿等“上好佳品。又用那烫米胡乱的裹了一层,而形状一点也不像粽子,倒反点像是被啃过的包子,黑白、黑白的,像点白泥。结果蒸熟之后,我一闻,怎么尽是种怪味道呢?我还让妈妈第一个品尝我的劳动成果,妈妈吃了肚子也顿时就痛了起来,我也很着急,但我也无能为力。

虽然这天我挨了不少骂,可我还是觉得挺开心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快乐端午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人民的风俗习惯。粽子又叫角黍、筒棕。你知道吗?端午节还有许多名称呢!有端阳节、女儿节、诗人节等。

早上,妈妈准备了香喷喷的粽子。我问妈妈:“妈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吗?”“是的,自从屈原跳江以后,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身体,把米和饭投到江里,让鱼和虾吃。流传到现在,改成了端午节要吃粽子。”“哦。”我点点头。

吃完早饭,我和妈妈就高高兴兴地出门去了。我发现家家户户门前都放着艾叶和菖蒲。我问妈妈:“艾叶和菖蒲是干什么的?”妈妈说:“因为艾叶和菖蒲能发出一种香气,可以用来驱虫和避邪。”“妈妈,端午节还有什么风俗习惯?”“端午节还有赛龙舟这样的风俗。赛龙舟也是与屈原有关。因为楚国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后来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赛龙舟也作为了风俗习惯,流传至今。”

中午,爸爸烧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妈妈告诉我:“中午吃饭要吃五黄的。”“什么?五环?奥运五环?”妈妈笑着说:“不是,是黄瓜、黄鱼、黄酒、黄蚬、黄鳝,共有五种黄。”

晚上,我和姐姐、弟弟、姨妈、妈妈一起去福泰隆玩。妈妈说:“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你们一人挑一样玩具吧。”“耶!”我和弟弟兴奋极了。我们东跑西跑,终于,我们都选中了一样玩具:弟弟要的是电动吹泡机,我想要的是电子积木。妈妈同意了,我们开心极了。后来,我发现能抽奖或者拿一个环保袋。妈妈说就拿个环保袋吧,可是我想抽奖。妈妈说:“也好。”我抽到了一个开心奖和一个二等奖。开心奖是一瓶矿泉水,二等奖是一件衣服。

这一天,我真开心,更是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3我家的端午节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今天,就让我给你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吧!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重五、端阳、端午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这天,家家户户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人们在这天还要悬菖蒲、洒雄黄水、挂艾枝、喝雄黄酒,杀菌防病。传说端午节源于屈原。他是楚王的大臣,他倡导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反对,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屈原悲愤,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后,投汨罗江身亡。他死后,有人打捞他的身体,有人投饭团,后来怕饭团被蛟龙吞食,就用栏叶抱起饭团,投下汨罗江,这就成为今天的粽子。

我家也有过端午节的习俗呢!因为要吃粽子,所以妈妈要包粽子。首先把糯米用欗叶包成一个三角形,角要尖,然后放入3—4颗大红枣,用欗叶裹紧,系上五彩绳,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妈妈一个个地做着,汗水无声的落着,终于,把粽子都做好了。接着就开始煮粽子,一般要煮一、两个小时才会又香又糯。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阵阵粽香向我袭来,我尝了一口,啊多么美味的粽子啊!这是妈妈用辛劳的汗水为我制作的美食,我永远都不能忘怀。这就是我家的端午节!

4端午节吃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我来讲讲端午节的来历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楚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江里的雨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人们在这一天里会打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等。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于是在昨天,爷爷家包好了许许多多的粽子。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爷爷家,刚一进门就闻见了那淡淡的香味。我随着香味来到厨房,从锅里拿出一个粽子放在碗里。我剥开粽叶,看见那白白的粽子上还在冒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叶的香味。糯米在阳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棒极了!我迫不及待的朝上面咬了一口,顿时,蜜枣那淡淡的甜味溜进了我的嘴里,这种味道只有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才能尝得到。

我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禁不住想起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我们应该学习他那种爱国的精神,长大后做一个做一个对祖国有用,能为祖国尽自己一份力的人。

5端午节吃粽子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要去大姨家吃粽子。

路上我问妈妈:“‘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妈妈说:“‘端午’的‘端’是开端的意思,也就是初。午指五,端午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被秦国包围后,写了《怀沙》这首诗,跳入汨罗江,自杀而亡。南方人这时候还会赛龙舟呢!”

一进大姨家,香喷喷的粽子味迎面扑来。“啊,真香!”我大叫一声,吓他们一跳。大姨笑着端上穿着绿色“粽子衣”的粽子,脱下衣服露出了雪白的身子,还有一个红“嘴巴”。粽子一端上来,我和大姨夫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大姨夫咬了一口,满嘴长了许多白“胡子”。我们哈哈大笑。大姨夫却津津有味地舔了下嘴唇,说:“啊!又香又甜十分美味!”我们在一片欢笑中,都吃了粽子,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篇12:吃粽子小学优秀作文

吃粽子小学优秀作文5篇

篇1:

今天是端午节五月初五,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快快乐乐地吃粽子。

哥哥狼吞虎咽地吃,我细嚼慢咽地吃,爸爸则是不紧不慢地吃,而我妈妈吃的是最慢的啦!

我们全家人的吃相真有意思!

篇2:

端午节时妈妈买了一些粽子,粽子有很多种味道,有八宝的、蜜枣的、豆沙的、紫薯的、猪肉的,我最喜欢吃蜜枣的。

篇3:

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买了许多粽子,晚上妈妈蒸了一点,我们全家四口人,每个人三个,粽子是用竹叶包成,里面是米,我爱吃粽子!

篇4:

今天爸爸带我们去焦作给妈妈看医生,看过医生我们去吃了擀面皮,粽子,我的最爱,我们又去转了一会,妈妈又给我们买了饮料旺仔牛奶,吃的`我好饱呀。

篇5:

今天是端午节,要吃粽子哦,奶奶给我买粽子吃,粽子是竹叶包的,很好吃,我告诉你们把,我奶奶买的粽子里有糯米、玉米、甜甜的、软软的,真好吃啊。

篇13:描写粽子作文

描写粽子作文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草香满堂,带香包吃粽子,龙州下水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自然我和妈妈也不例外。

早晨,气温很舒适,我和妈妈早早地起了床,到超市去买粽叶和糯米,买来这两样物品之后,我和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我们先把粽子叶卷成牛角形状,在把糯米放进去,困为是初次包粽子,所以我笨手笨脚的把糯米掉到了地上,没办法我只好向妈妈求助,可妈妈在那聚精会神地包粽子,根本听不到我讲话,唉,没办法,我只能看着妈妈做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学着包。

好一会,我们就包好了。我只包了三个,而妈妈却包了十个,我调皮的说:“恭喜,恭喜,你和爸爸可以一人吃五个了,下次就看谁包的多。”“OK。”妈妈爽快地答应了。然后我们把做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粽子一出来我就唱到:“粽子香,香粽子,吃一口,快乐多。”

今天真开心,因为我亲手包了粽子。(文/雨遥 三年级)

这是端午节雨遥描写的一篇包粽子的文章,文章最开始的开头不是采用这种顺口溜的形式,为了让孩子了解更多的关于粽子的故事,我和雨遥一起上网查找有关资料,看到这个端午节的歌谣,雨遥很喜欢,就拿过来用在了文章的开头了。

中国有很多民间传统节日,每一个节日都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孩子一起学习这些传统的文化习俗中所蕴藏的故事,不仅仅是对知识掌握,也是对历史的一个了解,同时,让孩子在品尝节日的文化大餐时,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的培养。

你家的节日是不是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了其中的乐趣,并了解了其中的文化故事呢?来吧!和孩子一起品味节日的快乐和文化的美餐吧!

很多年没有回老家过节了,真是想念那香香的三角粽。老家的习俗很多,而我记着的不多。

系百索子。奶奶每年都会把五色的丝线拧成细绳,很长很长。第二天早晨起来,我的胳膊上早已系上了。不用说,是奶奶第一个来到我的身边。

贴符。每年,门框上都要贴符的。有的是用单色的黄纸折的,有的则是用五色纸编的。奶奶也曾经教我折过,到现在已经淡忘得一干二净了。

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这样的习俗:地里也埋百索子。那时,奶奶说,埋在地里的百索子会变成花蛇,保一年丰收。虽然我很顽皮,却从来没有挖过那些“蛇”,害怕它们出来咬人。后来才知道,那是老人们瞎编的故事,用来哄小孩,怕破了“迷信”。

再别的习俗我真是记不起来了,只是每年端午的百十来个粽子却不能忘记。

粽子包起来不太容易,必须把粽叶折好,否则会“露馅”的。虽说难包,种类也不少:大米包的红枣粽子,小米包的蜜枣粽子,还有江米包的.什么粽子。

煮粽子要用大锅,时间也得很长。往往我都等得要流口水了,奶奶还是不给我吃,太难熟了。刚刚出锅的粽子不好吃。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吃饱了,才知道舌头上起了泡。

马上,这些喷香的粽子会被放进盛满凉水的盆里降温,那时我早已吃饱了。

后来的许多天,一日三餐总会有粽子的。

街上卖的粽子可不太好吃,不是米硬就是米不香,吃起来没味。这叫什么粽子,简直就是水米糕。

香香的粽子勾起我的思绪,甜甜的吆喝勾起我的思念。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端午节的活动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描写家乡粽子的小学优秀日记

包粽子日记

小学生描写包粽子的作业日记

小学四年级描写雪的优秀日记

优秀粽子作文

粽子优秀作文

小学优秀日记

端午节包粽子的优秀日记250字

端午节包粽子日记

端午节包粽子日记

描写粽子的小学优秀日记(精选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描写粽子的小学优秀日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