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古诗苏轼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别看了快去学习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秋节的古诗苏轼(共含9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别看了快去学习”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秋节的古诗苏轼

篇1:中秋节的古诗苏轼

中秋见月和子由

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篇2:中秋节的古诗苏轼

念奴娇·中秋

词牌名:念奴娇|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篇3:中秋节的古诗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词牌名:水调歌头|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⑺,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篇4:中秋节的古诗苏轼

阳关曲·中秋作

词牌名:阳关曲|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篇5:苏轼的中秋节的古诗

苏轼的中秋节的古诗

苏轼的中秋节的古诗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苏轼的诗句

1、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2、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3、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江城子》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5、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

6、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西江月》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8、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西江月》

9、人生如梦,一尊(通“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10、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13、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

1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

15、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水调歌头》

1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

1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8、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1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

20、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西江月》

2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22、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

23、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

24、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

25、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26、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2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28、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9、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八声甘州》

篇6:苏轼描写中秋节的古诗

苏轼描写中秋节的古诗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念奴娇·中秋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篇7:苏轼古诗全集

苏轼古诗全集

1、碧纱窗下水沈烟。——出自作品:《阮郎归·初夏》

2、谁家水调唱歌头。——出自作品:《南歌子·游赏》

3、蓝桥何处觅云英。——出自作品:《南歌子·寓意》

4、枝上柳绵吹又少。——出自作品:《蝶恋花·春景》

5、绿槐高柳咽新蝉。——出自作品:《阮郎归·初夏》

6、又恐被、秋风惊绿。——出自作品:《贺新郎·夏景》

7、黄鸡白酒渔樵社。——出自作品:《阳羡歌·山秀芙蓉》

8、卷起杨花似雪花。——出自作品:《减字木兰花·立春》

9、真游洞穴沧波下。——出自作品:《阳羡歌·山秀芙蓉》

10、水殿风来暗香满。——出自作品:《洞仙歌·冰肌玉骨》

11、解佩投簪,求田问舍。——出自作品:《阳羡歌·山秀芙蓉》

12、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出自作品:《念奴娇·中秋》

13、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出自作品:《卜算子·感旧》

14、春未老,风细柳斜斜。——出自作品:《望江南·超然台作》

15、山秀芙蓉,溪明罨画。——出自作品:《阳羡歌·山秀芙蓉》

16、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出自作品:《南乡子·送述古》

17、使君元是此中人。——出自作品:《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18、苦被多情相折挫。——出自作品:《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19、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出自作品:《临江仙·送王缄》

20、雪晴江上麦千车。——出自作品:《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21、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出自作品:《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22、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出自作品:《阳关曲》

23、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出自作品:《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24、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出自作品:《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25、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出自作品:《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26、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出自作品:《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27、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出自作品:《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28、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出自作品:《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29、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出自作品:《洞仙歌·咏柳》

30、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出自作品:《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31、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出自作品:《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32、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出自作品:《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3、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出自作品:《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作品:《惠崇春江晚景》

35、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出自作品:《西江月·顷在黄州》

36、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出自作品:《满江红·江汉西来》

37、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出自作品:《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38、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出自作品:《临江仙·送钱穆父》

39、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出自作品:《虢国夫人夜游图》

40、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作品:《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41、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出自作品:《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42、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出自作品:《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43、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出自作品:《念奴娇·中秋》

44、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出自作品:《满江红·江汉西来》

45、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出自作品:《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46、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出自作品:《蝶恋花·密州上元》

47、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出自作品:《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48、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出自作品:《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49、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出自作品:《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50、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出自作品:《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篇8:苏轼的经典古诗

关于苏轼的经典古诗: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关于苏轼的经典古诗: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篇9:苏轼的古诗

关于苏轼的古诗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朝:诗人苏东坡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蝶恋花·春景

宋朝:诗人苏东坡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宋朝:诗人苏东坡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朝:诗人苏东坡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东坡的文章特点

苏东坡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东坡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东坡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其次,苏东坡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所以苏东坡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 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东坡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苏东坡确实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苏东坡擅长写议论文。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范增论》提出范增应为义帝诛杀项羽。但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留侯论》谓圯上老人是秦时的隐君子,折辱张良是为了培育其坚忍之性;《平王论》批评周平王避寇迁都之失策,见解新颖而深刻,富有启发性。这些史论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成为当时士子参加科场考试的范文,所以流传极广。苏东坡早年的政论文也有类似的风格特点,但随着阅历的加深,纵横家的习气遂逐渐减弱,例如元祐以后所写的一些奏议,内容上有的放矢,言词则剀切沉着,接近于贾谊、陆贽的文风。

史论和政论虽然表现出苏东坡非凡的才华,但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更能体现苏东坡的文学成就。这些文章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为活泼,议论更为生动,而且往往是夹叙夹议,兼带抒情。它们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所以比史论和政论更加具备美文的性质。

苏轼的古诗

苏轼古诗《满江红》

苏轼的七言古诗

宋苏轼的古诗

苏轼最经典的古诗

小学中秋节古诗

中秋节诗句古诗

中秋节古诗四句

中秋节的古诗

三年级中秋节古诗

中秋节的古诗苏轼(通用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秋节的古诗苏轼,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