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渭盆地250 kaBP以来黄土粒度记录的环境信息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杜红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汾渭盆地250 kaBP以来黄土粒度记录的环境信息(共含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杜红呀”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汾渭盆地250 kaBP以来黄土粒度记录的环境信息

篇1:汾渭盆地250 kaBP以来黄土粒度记录的环境信息

汾渭盆地250 kaBP以来黄土粒度记录的环境信息

通过对汾渭盆地西师村黄河第三级阶地上沉积的黄土地层粒度分析发现,沉积物的粒度组份变化曲线能够很好地反映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的变化,粒径<5 μm和>30 μm组份的体积分数曲线分别是东亚夏季风和冬季风的`良好替代性指标.通过粒度分析所绘制的各粒级组份体积分数曲线显示,古土壤S2和S1发育时期,夏季风加强,并且分别在225,121,101,85 kaBP处出现峰值;在40 kaBP左右,夏季风有所加强,形成一层弱古土壤Sm.黄土L2和L1堆积时期,冬季风加强,峰值分别出现在185,155,138,15 kaBP处.西师剖面的黄土记录整体上反映了最近250 ka以来汾渭盆地东亚季风的演化过程,为这一地区在最近250 ka以来的东亚季风演化研究作了有益补充.

作 者:王小莉 潘保田 王均平WANG Xiao-li PAN Bao-tian WANG Jun-ping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42(6) 分类号:P934 关键词:汾渭盆地   黄土   粒度  

篇2:昆仑山北坡近50以来黄土堆积的环境信息

昆仑山北坡近5000年以来黄土堆积的环境信息

根据昆仑山北坡克里雅河上游海拔2750m的一处台地的风尘沉积剖面KMA,利用沉积物粒度、总有机质含量(TOM)、碳酸盐含量和部分孢粉记录重建了当地近5000年的环境变化历史.研究认为,研究剖面所在地区在4300cal.aB.P.前和3000~2600cal.aB.P.之间相对湿润,其余时段均表现为干旱状态;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风沙活动在3400cal.aB.P. , 3000~2600cal.aB.P. ,1800cal.aB.P. , 1200cal.aB.P. , 900~650cal.aB.P.表现活跃,沙漠向南扩张,表明在KMA剖面古环境记录中塔里木盆地南部沙漠边缘和山地的`降水存在着显著分异.红色噪声谱分析还显示,KMA剖面的环境记录存在多种与太阳辐射或者太阳活动相关的显著周期,可能表明研究区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与太阳辐射强迫有关.

作 者:唐自华 穆桂金 陈冬梅 巫新华 艾力・艾沙 Tang Zihua Mu Guijin Chen Dongmei Wu Xinhua Ali Aysa  作者单位:唐自华,Tang Zihu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穆桂金,Mu Guijin(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陈冬梅,Chen Dongmei(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11)

巫新华,艾力・艾沙,Wu Xinhua,Ali Ays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710)

刊 名:第四纪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QUATERNARY SCIENCES 年,卷(期): 27(4) 分类号:P941.74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克里雅河   风尘沉积   环境变化   红色噪声谱分析  

篇3:苏北盆地XH1钻孔中更新世以来的彩度指标记录及其气候环境变化

苏北盆地XH1钻孔中更新世以来的彩度指标记录及其气候环境变化

苏北盆地是我国西部内陆与东部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区,该地区的气候演变历史对揭示东亚季风的时空变化有着重要意义.对苏北盆地XH1钻孔中更新世以来沉积物的彩度指标Ca*b*的.研究表明,Ca*b*对降水的变化反应敏感,可以用来指示东亚夏季风强度和气候暖湿程度的变化.结合磁化率、有机碳和孢粉指标, 揭示苏北盆地中更新世以来经历了9个明显的气候冷暖干湿变化旋回,并且可以和深海氧同位素记录、黄土记录进行良好的对比,同时在某些阶段和长期演变趋势上又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总体上,从中更新世中期开始苏北盆地变得越来越冷干,气候冷暖波动幅度增大,最后4个冰期旋回尤为醒目.

作 者:朱芸 陈晔 舒强 赵志军 萧家仪 李吉均 ZHU Yun CHEN Ye SHU Qiang ZHAO Zhi-jun XIAO Jia-yi LI Ji-jun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7 刊 名: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 年,卷(期):2007 27(2) 分类号:P534.63 关键词:彩度指标   东亚夏季风   中更新世   苏北盆地  

篇4:370 ka以来灵台黄土剖面元素碳记录及其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

370 ka以来灵台黄土剖面元素碳记录及其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

通过测定灵台黄土剖面370 ka来黄土-古土壤样的元素碳含量, 结合相关孢粉资料及古气候替代性指标, 讨论了该地区天然火的历史及其与气候、植被的关系. 灵台剖面元素碳含量谷值和峰值出现时的气候状况及变化特征, 表明气候不稳定的过渡时期, 特别是湿润转向干旱的时期容易发生大火. 各层黄土-古土壤元素碳含量变化规律为: 冰期低、间冰期高, 反映区域(或全球)生物量变化. 元素碳含量在130 kaBP前后呈阶段性增加趋势, 表明植被类型、气候格局发生了变化, CO2浓度阶段性增加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 元素碳含量总体上随时间呈上升的趋势, 可能反映了干旱化趋势的'加剧. 全新世元素碳含量出现最大峰值, 反映了距今约六千年的气候突变事件, 以及人类活动导致火灾更为频繁的发生.

作 者:周斌 沈承德 孙彦敏 杨英 易惟熙  作者单位:周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沈承德(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710054)

孙彦敏,杨英,易惟熙(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刊 名:科学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 51(10) 分类号:P4 关键词:元素碳   火灾   生物量   气候环境变化  

篇5:青藏高原沱沱河至昆仑河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孢粉记录的古环境信息

青藏高原沱沱河至昆仑河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孢粉记录的古环境信息

根据对青藏高原沱沱河流域的雅西错湖湖相沉积、西金乌兰湖岸边的湖相沉积和昆仑河河流相沉积记录的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资料的对比分析,该地区2种标志性花粉蒿属(Artemisia)、藜科(Chenopodiaceae)的百分含量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从南向北、从老到新,孢粉的种类、乔木花粉的`数量逐渐减少,禾本科(Gramineae)花粉百分含量逐渐降低,蕨类孢子数量少;在研究区南部晚更新世早期出现了以白刺属(Nitraria)为代表的干旱灌丛草原植被,在研究区3~1万年之间出现了以蒿属、禾本科为代表的干偏湿的草原植被;总体上,根据晚更新世的孢粉恢复的古环境,南部地区比北部地区偏湿.这一特征对恢复青藏高原晚更新世的古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 者:赵振明 彭伟 邓中林 李荣社 王毅智 朱迎堂 ZHAO Zhen-ming PENG Wei DENG Zhong-lin LI Rong-she WANG Yi-zhi ZHU Ying-tang  作者单位:赵振明,李荣社,ZHAO Zhen-ming,LI Rong-she(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4)

彭伟,邓中林,王毅智,PENG Wei,DENG Zhong-lin,WANG Yi-zhi(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810012)

朱迎堂,ZHU Ying-tang(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4;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59)

刊 名:地质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年,卷(期):2006 25(12) 分类号:P5 关键词:青藏高原   沱沱河至昆仑河地区   孢粉记录   晚更新世   古环境  

汾渭盆地250 kaBP以来黄土粒度记录的环境信息(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汾渭盆地250 kaBP以来黄土粒度记录的环境信息,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