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研究生全面收费尚未通过国家部门审批(共含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菠蘿吃蘿蔔”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研究生全面收费尚未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批
北大清华澄清传闻
●外报报道
记者从有关高校了解到,今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9所院校将参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率先实行研究生全面收费。
●晨报核实
何时实施难以确定
据记者了解,目前,试点项目还没有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实施审批,试点内容什么时候实施现在还难以确定。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目前学校还没有得到教育部的通知,明年是否全面收费不能确定。即使实行全面收费,学校也将会完善“奖、贷、助、补、减”的资助体系,加大资助力度,家庭贫困的学生不会因此被拒之门外。
目前,一些新设的研究生教育如MBA早已实行收费,研究生教育不是义务教育,收费是大势所趋。但某试点高校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实行“全面收费”,学生交的学费也将大大小于研究生教育成本。“因为将本着‘谁受益,谁交费’的原则。培养研究生学生本人受益,学校和国家也在受益,所以将有多个单位共同承担教育成本。”
晨报记者 代小琳
。北大清华:研究生暂不全面收费
据称我国将实行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试点
本报讯(记者王荟)针对一些媒体报道的北大、清华等9所高校将从今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行研究生全面收费一事,昨日下午,相关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澄清:研究生今年不全面收费,至于何时实行全面收费、如何收费,都要等待教育部的有关文件。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介绍,一旦实行研究生全面收费,也会相应对奖学金进行规定,帮助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据了解,研究生实行全面收费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截至目前,国家尚未批复任何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而且,各院校目前已经完成了研究生招生工作,新生即将入学,所以今年不会对研究生收费。
据了解,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分为计划招生、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其中,占主体的国家计划招生的“公费生”,由国家下拨培养费,不仅学费免收,并且每月还有基本生活费。
据悉,我国将逐步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重在收费制度改革,其核心内容是研究生培养由国家培养和自筹经费并行改为资助制,即取消国家计划,所有研究生都要交费。北大、清华两所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明确表示,直到目前,还没有接到教育部有关文件,今年更不可能对已经入学的研究生收费。
。教育部部长周济:研究生收费不是全面自费
自费生人数钱数将减少
贫困生将得到更多资助
没有研究课题的导师不能带研究生
人民网北京1月27日讯 针对一些媒体报道研究生明年将全面收费,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这不是一个全面收费的改革,更不是一个全面自费的改革。
周济介绍说,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已经存在一些事实上的自费生,就是所谓自筹经费或者定向培养的学生。这次改革,将对这些学生的收费做进一步规范,按照研究生成本分担制度,减少自费研究生收费的人数和钱数。对于家庭困难的研究生,会实行更加主动、更加全面的资助制度。
周济特别强调,对自费生的数量要加以严格的'控制,比例应该低于改革之前,钱数应该低于改革之前。“我们有两条措施来实现宏观调控。”第一,将把自费研究生占整个研究生数量的比例作为评价一个学校、一个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第二,如果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学科,自费研究生的招生数量超过一定比例,就会削减这个学校、这个学科研究生的招生数量。
“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研究工作来进行学习的学生。所以,要紧紧抓住科学研究这一关键的环节来推进改革。”周济说,在今后研究生的培养中,要加重科学研究的成分。没有科学研究工作的课题,就不能进行研究生培养。没有研究课题的导师,就不能带研究生。
国家培养一名硕士研究生费用约为3万元(延伸阅读)
据统计,目前国家培养一名硕士研究生的费用约为3万元,培养一名博士研究生需4.5万元。
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很快。据统计,,在校硕士研究生15万人,博士生4.5万人;,研究生招生37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31.6万人,博士研究生招生5.4万人。
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改革研究生选拔制度,推进学分制并调整修业年限,推行研究生培养导师负责制和研究生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制,推进培养成本分担制度改革。采取评选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举办博士生学术论坛等各项措施,鼓励并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记者 温红彦 施芳)
教育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不是全面收费
人民网教育频道北京9月24日电(记者 李婧)近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根据该通知,教育部要求从今年起中央部(委)属培养研究生的高校要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教育部强调要避免将培养机制改革片面理解为奖助体系改革甚至错误理解为全面收费改革的倾向,普通奖学金或助学金要保持合理的资助覆盖面,发挥基本的资助保障功能。
通知指出,研究生个人是培养过程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因素,提高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充分调动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积极性。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是调动和激发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措施,要继续认真做好,不断完善。优秀奖学金要进一步突出激励功能,吸引优秀生源,激发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积极性。普通奖学金或助学金要保持合理的资助覆盖面,发挥基本的资助保障功能。要进一步完善研究生“三助”制度,使承担“三助”工作成为研究生获得助学金的'重要途径。
通知强调,要避免将培养机制改革片面理解为奖助体系改革甚至错误理解为全面收费改革的倾向。要注意发挥各项改革措施的协调配套作用,多方面调动、激发和保护研究生的创新积极性,坚持尊重研究生创新精神与发挥导师主导作用相结合,构建和谐的学校、导师、学生关系,形成有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
研究生全面收费改革暂停 明年收费方案不变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记者陈俊旺 通讯员谢发平杨凯军) 研究生网上报名下月开始。武大昨日宣布,接国务院学位办通知,原定20推行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暂停实施。该校年研究生招生收费方案不变,照以往实行。
华中科大研究生管理处负责人冯征也介绍,该校2006年研究生招生收费仍照的方式执行。
从开始,几乎每年七八月间都会有传言:“研究生将要全面收费”。今年,备受关注的`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被正式提上日程,原计划是:北大、清华大学、武大、华中科大、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西安交大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全国9所院校参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从2006年起率先实行研究生全面收费。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重在收费制度改革,全面收费就是将公费、自费并轨,所有博士生、硕士生都要交纳学费。
据了解,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分为计划招生、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其中,占研究生主体的国家计划招生的“公费生”,由国家下拨培养费,不仅学费免收,并且每月还有基本生活费。
。资料:周济称研究生收费肯定不会全面收费
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研究生收费“肯定不会全面收费”,但也将“不是全面自费”。
有消息称,从2006年开始,研究生收费将在高校、科研院所全面铺开。从19起,每年新学期开始都会有“读研要全部自费”的消息传出。
对“2006年是研究生教育开始收费的时间点”这一说法,周济没有予以否认。
周济把这次研究生收费的改革定义为“推进研究生成本分担制度的改革”。虽然他没有透露研究生收费实施的具体时间,但也没有否认“2006年是收费时间点”。他一再强调,推进研究生培养成本分担制度改革,深化研究生招生和选拔制度改革是今年教育部的工作重点之一。
周济只是说,研究生收费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周济把研究生收费的改革定义为“推进研究生成本分担制度的改革”,是要减少自费研究生收费的人数、钱数和分数。
周济指出,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已经存在着一些事实上的自费生,“就是所谓自筹经费或者定向培养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的收费需要进一步的规范。
据了解,目前中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分为计划招生、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其中,占研究生主体的国家计划招生的“公费生”,由国家下拨培养费,不仅学费免收,并且每月还有基本生活费。
周济明确表示,所谓的研究生收费“不是一个全面收费的改革,更不是一个全面自费的改革。”
周济表示,这个改革会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因为这项改革实施后,教育部将对自费研究生数量严格控制,自费研究生数量比例将低于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之前,而且收费的金额也将低于改革之前。
为防止有些高校滥用这项改革,教育部也实行了“宏观调控”。周济说,教育部将把自费研究生占整个研究生数量的比例作为一个学校、一个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学科,自费研究生的招生数量超过一定比例,教育部将削减这个学校、这个学科研究生的招生数量。
周济还表示,博士生培养将基本采取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制,对于家庭困难的研究生,将实行更加主动和更加全面的资助制度。(郭少峰)
。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 挡住寒门学子求学路
研究生教育收费会不会阻挡“寒门学子”求学路?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该话题引起极大关注,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专门就此问题答记者问。
目前,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已经结束,各校复试工作即将开始。从秋季学期起,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将进行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公费研究生”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全面收费”和奖学金制度。
有人认为,公费研究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研究生教育并非义务教育,收费是合理做法。事实上,此前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已经试点研究生教育收费。
但也有观点认为,“全面收费”将迫使“寒门学子”放弃考研考博,拉大不同收入群体在受教育方面的差距,有损教育公平。
从高等教育成本分摊理论分析,实行研究生收费改革是大势所趋,也是与国际研究生培养制度并轨。然而这项新政策对研究生教育有何影响?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现状
考生争搭免费“末班车” 今年考研异常激烈
据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办阮向前主任透露,今年该校考研竞争异常激烈,有些学科分数线还高于北大清华。
3月6日华南理工大学考研初试成绩放榜,复试工作将于3月15日之后陆续展开。
据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办阮向前主任透露,今年该校考研竞争异常激烈,有些学科分数线还高于北大清华。据悉,华工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3500人,实际报名人数超过15000人,预计入围复试的学生中还要再淘汰3000多人。
“我们班有50多个人,90%都选择了考研,今年考研意义非同一般,我们处于分界点上,如果考上了,就能幸运的成为最后一批享受公费的学生;如果没考上,明年再考就要交学费了。”华南理工新闻学院大四学生小常对记者说。
该校李同学告诉记者今年是她唯一的机会。她报考的'是本校的新闻学硕士,初试成绩考得不错,现在正抓紧时间准备复试。“今年的竞争异常激烈,如果今年考上了就不用交钱,考不上明年就要交钱了。我父母是农民,家里还有妹妹要上学,尽管学校会按照成绩排名发奖学金,但一次性拿出好几千元,还是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小李说。
对在校大学生,新政对他们有何影响?暨南大学新闻学的小莹在系里一直是名列前茅。本打算明年报考研究生的她坦言研究生自费对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个政策可能会给家庭经济一般又想读研究生的同学设了门槛。毕竟一年的学费是本科的一倍。”小莹表示。她偏向于先工作一段时间,等到有一定经济实力,再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未来发展需求选择继续深造。
研究生全面收费广东高校重金抢生源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将实行全面收费。近日,广东各大高校陆续发布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记者调查发现,为吸引学生报考,广东部分高校提高了奖学金、助学金。如广东药学院,学生在校期间最高可获助学金7万多元。同时,部分高校调整了招生计划,如广州大学,2014年比2013年增加招生250人。
高校增加奖助学金
据悉,面对研究生全面收费可能带来的影响,广东部分高校为吸引优质研究生生源,在2014年的招生中加大了奖励和补助力度。
以广东药学院为例,学生在校期间最高可获助学金7万多元,最少可获学校资助3.4万多元。据该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显示,2014级广东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实行不同专业学费不同的收费标准,与此同时,设立助学金,2014级学生在校期间,每生每年可获9600元助学金。另外,还设立奖学金:包括新生奖学金6000元;学业奖学金2000~4000元不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按照每生每次人民币2万元标准对获奖研究生进行奖励)等。该校还将资助2014级硕士生住宿费1700元/ 年/ 人。
而今年更名后的广东财经大学(原广东金融学院)可谓“大手笔”,设有多种奖学金,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万元)、学术学位研究生奖助学金(不低于生均每年6000元)、专业学位研究生奖优基金(不低于生均每年3000元)、其他专项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500元,覆盖面10%;优秀研究生干部奖500元,覆盖面7%;优秀研究生学术论文奖300元、800元、3000元、5000元、8000元、10000元六个等级,覆盖面不限;优秀毕业研究生奖800元,覆盖面10%;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800元,覆盖面10%;考取博士研究生奖学金800元,覆盖面不限)等。
华南农业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明确表示:“2014级秋季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均须缴纳学费(不高于8000元/年)。”不过,该校所收学费绝大部分以学业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助学金等形式返还给学生。
招生计划略有调整
据了解,部分高校招生计划与去年持平。中山大学公布的《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显示,该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4700人,招生人数与2013年一样。2014年,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约2500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约2200人。
记者从暨南大学获悉,2014年暨南大学面向内地计划招收硕士生约2700人,该数字与2013年持平;其中学术型招生1400人(比2013年增加100人),专业型招生1300人(比2013年减少100人)。
而华南农业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显示,2014年该校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260名(含单独考试15名及推荐免试约230名),比2013年计划招生人数减少110人。广州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显示,该校今年面向全国拟招生1200名硕士研究生,比2013年增加250人。
截至记者发稿时,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还未发布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