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生必看的国学书籍(共含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品如的衣柜”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生必看的国学书籍
TOP1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
熊春锦,5月1日,中央编译出版社
这套丛书是熊春锦先生历时三年海内外讲学编撰而成的书目,包括四时之春,四时之夏,四时之秋,四时之冬,要略,共五册,这是一部横空出世的近百万字的巨著,该丛书深度挖掘了二十四节气文化中蕴藏的与人体生命科学及日常生活相关的文化内涵,揭示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顺天应时的智慧。
TOP2
《中国通史》
吕思勉,206月1日,中国华侨出版社
《中国通史》分上编下编,上编为十八章,以中国文化史为题,体论述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的发展,文化现象,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类,囊括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学术文化等各个方面;下编以中国政治史为题,下编为三十五章,则按照历史顺序串联,叙述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变迁,中国政治的变革。
TOP3
《老子的智慧》
林语堂,年9月1日,湖南文艺出版社社
在儒家之外,老子和庄子另辟了一条更宽广的路,带来一种更超越的人生智慧。
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林语堂,于风趣中见睿智,前所未有地“以庄解老”,将老庄思想的独特魅力娓娓道来;抛开烦琐的训诂考辨,用人生的阅历、生命的觉悟去品味老庄哲学,将那原本生涩难解的文字赋予血肉,给予全新的灵魂。
TOP4
华杉讲透《论语》
华杉,2016年11月15日,江苏文艺出版社
该书综合了朱熹、王x明、曾国藩等先贤的经典阐释,用409篇轻松畅快的解读文章,带你回到25前孔子讲道理、讲故事的教学现场,平白如话,亲切有味,读起来毫不费劲。
即使你对文言敬而远之,也完全不了解先秦历史,但只要跟着华杉的解读,《论语》就字字明明白白。
华杉钻研《论语》三十年,吃透了贯穿始终的“仁”的价值,融汇了历代注家刘宝楠、朱熹、王x明、曾国藩对《论语》原意的不同解释。
正本清源、深入浅出,把《论语》从春秋传承至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讲得让你豁然开朗。
TOP5
《话说中国》(套装共10册)
杨善群、郑嘉融、陈祖怀、李学勤、何承伟,2016年3月1日,上海文化出版社
该书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的新体裁中国通史类读物。
在每一页上,与图文相配,插有一则历史文化百科知识卡片和中外历史大事记、历史知识的考题,是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通俗读物。
现代人对历史的感悟,最能产生共鸣、最能感到激动的文学样式就是故事,是蕴涵在故事里的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场面,这些场面更容易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它使读者在随着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之时,不知不觉地与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
TOP6
《古月之美》
苏泓月2016年1月1日,人民音乐出版社
根据中国古代乐器按照不同制作材料制定的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将全书分为八卷,甄选六十种古乐器,从乐器形制、历史背景、制造工艺、文学艺术四个角度为读者讲述中国古乐器的源流发展及美学意义,从音乐与文学、艺术与历史中解读涵盖在乐器中的天地人伦、五行节气,以及中国人独有的情感脉络和哲学思考。
TOP7
《诗经:越古老,越美好》
曲黎敏,2016年4月1日,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该书是百万畅销书作家曲黎敏再掀国学狂飚之最新力作,书中解读了《诗经》隐藏的人生之谜!曲黎敏对话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解读《诗经》的起源及意义,领略读诗的八大益处,对爱情、婚姻、男女、结婚、归宁、剩女、怨妇、孤独、命运等诸多人生主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和诗意的表达,带领人们再次感受《诗经》里古朴热诚的精神力量,在《诗经》里寻找解决心灵之痛的良方。
TOP8
《给大家看的国学》
朱自清、胡适、李叔同,2016年9月30日,哈尔滨出版社
该书是国学大师写给普通读者的国学入门读物,作者朱自清、胡适、梁启超、李叔同等皆为造诣精深的国学大师。
《给大家看的国学常识》介绍了国学典籍、儒学、佛学、艺术等国学基础知识,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国学常识。
通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对中国古代典籍有一鸟瞰式的概览,也能对儒家、佛法、中国传统艺术有相当之了解。
《说文解字》《周易》是什么样的书?儒家是殷商士族的后裔?中国的佛教和印度的佛教有什么异同?学佛到底是为了什么?怎样欣赏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和篆刻艺术……透过国学大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你对国学将有更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为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国学,本书还配有精美插图。
TOP9
《左传》的书写与
李惠仪,2016年11月1日,江苏人民出版社
《左传》是中国历史与文学的重要典籍。
本书通过对《左传》文本进行解读,力图去把握其中所蕴含的阐释往事的原则和模式。
当古人开始有意识要探寻历史,他们会进以思考重现阐释过程的方法,会更加重视阐释历史的基础。
本书主要回答了阐释的结构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又是如何瓦解的,以及对历史的理解有哪些可能,又有哪些局限。
TOP10
《论语别裁》
南怀瑾,2016年3月1日,复旦大学出版社
该书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
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做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
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
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别具一格的。
《战国策译注》(精编本)
一部全面展现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一》
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战国策·秦第一》
本书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汉书译注》(精编本)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中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开创了我国断代史的先河,与首屈一指的通史《史记》齐名,居二十四史前茅。
《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简洁整饬、典雅规范、准确严密、韵味深长,堪称史家语言的典范。
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汉书·扬雄传》
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汉书·陈汤传》
本书记载了西汉刘邦至新朝王莽统治期间230年的史事,《汉书》在记事上不过激不怪异,不将人或事故意过分压低或过分抬高,材料丰赡众多却不秽繁杂乱,详尽而有体例规矩,使人读来兴趣盎然而不厌烦。
《三国志译注》(精编本)
一部三国对峙的纪传体国别史,《三国演义》的创作源泉。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唯陈寿《三国志》,文质辨洽,荀(勖)、张(华)比之(司马)迁、(班)固,非妄誉也。————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兵,诡道也,军事未发,不厌其密。——《三国志·魏书·刘晔传》
墉基不可仓卒而成,威名不可一朝而立。——《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评》
本书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选取史料的精华,如实地向后人呈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真实面目,并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魏、蜀、吴三国时期的人物肖像图,并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唐诗三百首》(精编本)
被誉为“中国文学之美的典范”
唐诗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浓缩了当时最为朴实的生活场面和最为先进的思想精粹。通过阅读唐诗中对于唐代人民生活的描写,可以了解唐代的时代背景、政治制度、文化策略等时代特征,感受文化的自由开放和各种思想的交汇融合。
唐代诗人,有的在诗篇中直抒胸臆,追求个人自由和理想,也有的慈爱悲悯,为天下人民大声疾呼。他们中的许多人不畏强权、大气磅礴,字里行间透露出他们的善良和正义。
他们的精神启示我们,无论是在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要拥有一颗正直善良、追崇真理、勇于直言的心,不仅仅为了自己,也要为了身旁的人多做一点。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唐朝将近三百年的时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本书对其中名作进行全面、深入浅出的注解,力图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读懂每一首诗,并理解这些经典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本书所选之诗,注重诗歌创作的艺术性,其中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令人读来有美不胜收之感。
《宋词三百首》(精编本)
读宋词,品人生百味。
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作“词名”,依调填词叫“依声”。根据词作内容与情感表达的不同,他们被后人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宋词最初继承了晚唐五代绮靡婉约的文风,笔调总在离愁别苦间徘徊。初期词人如晏殊、晏几道父子、欧阳修等都是沿袭此路发展的。
柳永的出现,才使宋词的题材、内容得到了充实,表现手法也日渐丰富。
到苏轼时,直接扩大了词的写作范围,使词获得了新的发展,词风大为扭转,变为慷慨激昂,在婉约之外另树一帜。
宋词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与唐诗、元曲相互辉映,同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三株奇葩,直到今天仍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许多名篇名句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本书以上彊村民的选本为底本,除了介绍词牌外,还对每首词作的内容进行了串讲,如注释字音字义、补充说明词语中蕴含的深意、典故、翻译原文,还结合词句的内容和蕴含的情感,引申拓展了相关的成长感悟、品读思考题和读后感,以帮助读者提高读者阅读的审美兴味,更好地鉴赏和理解词人及词作。
《元曲三百首》(精编本)
丰富的民间故事,展现深刻的社会现实。
元曲,是一种与唐诗、宋词三足鼎立的文学体式,包含散曲和杂剧两大类,其中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元曲的产生和宋词一样起于民间,后经乐师、文人之手而形成严密的格律定式。
元曲作为元代文学的主流,题材丰富多样,视野宽广,反映的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饱满感人,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大宝贵遗产。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汤显祖《牡丹亭》
本书集中展示了汉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元曲,其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出了独有的特色因而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同时,本书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很多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收录了许多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作品。
人一生必看的优秀书籍
1.行走的人生
俞敏洪
生活中的俞敏洪爱读书、旅行、运动,也爱思考和写作。本书集结了俞敏洪新近创作的散文随笔,质朴的语言中展现着生活与生命的智慧。商场上,他攻坚克难,激情澎湃;生活中,他沉静细腻,满怀诗意。了解俞敏洪之所以成为俞敏洪的原因,或许比阅读单纯的励志经历更有价值。
全书分为旅行游记、读书笔记、生活感悟、人生经历、谈教育、谈文化发展等六章,虽是“闲话”,却可读出“小呆萌”和“大智慧”。旅途他乡遇故知,初识大冰相见恨晚,病卧床头思考不辍,回首往事感悟人生,遇社会问题仍赤心不改。俞敏洪的人生印证了那句话,为君子行万里路,而不忘初衷。
2.古书之美
庆山 韦力
《古书之美》是作家庆山与藏书家韦力合作的一本文化随笔,主体内容为二者的长篇访谈。韦力作为中国民间藏书大家,收藏古籍逾十万册,很多都是海内外难得一见的孤本,在书中他不仅从纸张、装裱、刻印详细介绍了古书之美,更精选数种珍罕版本,图文并茂地展现给读者,以古书沉淀百年的厚重与优美呈现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内在力量,倡导读者回归质朴、平和的本初心境,通过了解、亲近、感受传统文化之美而淘澄心性、陶冶情趣,还原古书之美。而作家庆山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采访,从生活态度、观点理念、思考方式等多个侧面,展示了一个藏书家作为“人”的生动的一面。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别致有趣。
3.慢读秋雨
余秋雨
这是一个以快为尺度的时代,人类对速度的欲求填满了地表的每处角落,地球和我们的内心已经越来越承载不起。生活需要慢下来。但生活的慢,不止于外在的身体状态,它可以更丰富,更深厚,更博大,应是一个完整的生态。本书是余秋雨散文新编,分为慢走华夏、慢观世界、慢享至美和慢品浮生共四辑,从文化守望、艺术审美、回归本心来阐释慢生活的内涵。慢是一种生活方式,要用文化传统来润泽支撑,文化生态来环绕供养。本书诠释博大而厚重的慢生活方式,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独特的慢读主题。
4.王蒙老庄系列·庄子的奔腾
王蒙
《庄子的奔腾》是王蒙对《庄子•杂篇》的解读与阐释。王蒙对庄子的解读融合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现实生活,以文学家的语言对庄子思想进行了现代化的阐释。本书视野开阔,思维跳跃,语言调侃,文风活泼,古今中外信手拈来,纵横捭阖,气势非凡,兼具文学之意味和哲理之思考,是一本极具可读性的传统经典通俗读本。
本书是王蒙用自己的人生历练,用自己的体悟感受,用自己的政治经历、社会经历、人生经历、文学经历,也用自己的知识与智商去与庄生对话,揣摩逼近庄生的鱼、兔、意图、意念、雄辩与才华,奇思妙想喷涌而出,交映生辉。从中体味到庄子思想的精深之处,对我们的人生及处世智慧有许多的启迪和帮助。
5.李长声自选集:雪地茫茫呀
李长声
本书系旅日华人作家李长声三卷本自选集中的生活并审美篇。在此卷所选文章中,作者谈吃谈喝谈赏樱,也聊眼镜筷子自行车,日本生活在行云流水的文字间展开,看起来美又似乎没那么美。作者谈日,却不哈日,在其“审而不美”的文字背后,是一个“愿意交谈又离群索居”的观察者,冷峻中带着些温柔。
人生必备书籍
1.原来民国是这样
严昌
本书是一本民国故事的汇总,并以人物的性格特点加以归类,文中出现了很多大人物不为人知的小故事,比如徐志摩、胡适、蒋梦麟、黄侃、章太炎等大人物等人的生活细节。文章的故事篇幅较小、生动有趣,从这本文稿里我们看到了大家们的幽默,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饱满的民国。
2.悠游小说林:艾柯哈佛诺顿演讲集
安贝托·艾柯
《悠游小说林》由安贝托·艾柯在哈佛大学所作诺顿讲座的六篇讲稿结集而成,既是六堂小说理论课,也是一本文学阅读与写作指南。
文本怎样发出寻找理想读者的信号?读者如何正确地阅读一部小说?怎样才能识别模范作者,破解其文本策略?艾柯在这本书中充分显示了他将枯燥的符号学和叙事学理论变成一种知识愉悦与心智启迪的能力。他以临床的精密态度,通过模范读者与模范作者、小说故事与情节、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等等概念,将文本从技术层面抽丝剥茧,调查隐藏在小说形式与手法中的玄机,进而探索小说与人生、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为小说着迷的深层原因。
不论是奈瓦尔、普鲁斯特、乔伊斯、但丁,还是大仲马、阿加莎·克里斯蒂、伊恩·弗莱明,艾柯循循善诱,在揭开这些作家作品神秘面纱的同时,也指引读者在他的智识水平上领略其艺术魅力,甚至让读者成为他的学徒,一步一步迷失在小说幽深茂密的森林。
人生必读经典书籍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论语》好读在于它平实、有趣,不好读在于时代久远。从汉代以来,每朝每代都有人来注解论语,并做出进一步的阐释。这其中,最著名的注本之一,就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了,这是儒家理学名著,是朱熹的老先生的代表作。
为推荐这本书,我专门又请教了家师,家师对它的评语是“简要明晰”。现代人出版的注解《论语》的书中,谈心得体会,漫天发挥的人居多,朱熹这本书,有对义理的发挥解释,但更多时候,会从文字出发,字斟句酌来讲解字句,能在有限的字句中,尽可能清晰地讲解儒家思想的心得。一般情况下,遇到从文字开始分析着讲书的人,我们大概能够信任,那些总是愿意拿着古人的句子,给人猛灌鸡汤的“学术明星”,祸患不小,要谨慎警惕。
这本书集中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其中的《论语》的注解,影响极大。所谓“四书”的说法,是南宋时候朱熹定下来的,朱熹非孔子亲传弟子,而能进入孔庙,享受后人祭祀与叩拜,足见他对儒家思想的发挥到底有多大功劳。
朱熹注解儒家经典,影响了元、明、清三朝的学术思想。他的这个注本,成为此后数朝官方钦定的教科书,也是明清两朝科举考试的金科玉律,考试作文,不能逾越朱子认识的范畴。有人说他的思想在禁锢后人,但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评价他,却认为他所代表的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的。对朱熹的争论很多,但就读《论语》而言,朱熹的这个注本,是无论如何不能绕过去的。
1、《千家诗・神童诗・名贤集・增广贤文》
《千家诗》选用民间广泛流传的名家名篇;《神童诗》主要辑录了神童汪洙的部分诗歌,《名贤集》《增广贤文》则汇集文献佳句及有韵的谚语。
2、《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被誉为“袖珍的百科全书”,涵盖了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哲理和智慧。《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为古代启蒙教育的著名教材。
3、《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本书为清朝学者车万育所著的《声律启蒙》和戏曲家李渔的《笠翁对韵》的合订本。
儿童熟读这些句子,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音韵格律,自然地领会平仄对仗,以后在学做对联和诗词时,便可以信手拈来。
4、《论语・大学・中庸》
儒家学说经典合辑,阐述儒学哲学核心思想,汇集学习与传承的篇章。
5、《孔子家语译注》
集中体现孔子“仁”“礼”与“德”思想。本书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我们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形象的重要依据。
6、《孟子译注》
被誉为“儒家学说代表作、传统散文写作之高峰”。本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
7、《荀子译注》
本书现存三十二篇,是荀子思想的总结,其内容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荀子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8、《道德经译注》
被誉为“万经之王”的伟大著作。《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9、《庄子译注》
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体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是道家学说的典范之作。本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
10、《列子译注》
被誉为“常胜之道”的智慧之书。《列子》共八篇,全书共载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一百三十四则。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其书默察造化消息之运,发扬黄老之幽隐,简劲宠妙,辞旨纵横,是道家义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道家哲学中说“大道为简”,国学其实是人类对大自然最简单质朴的认知和总结。学习国学可以慢慢从这些最质朴的认知中找到人生中难以解决的各种思想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使自己达到一个更高的人生层次。
毛姆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聪明的舞台剧女演员与丈夫、情人、备胎之间的纠葛,最终将生活玩弄于鼓掌之间的故事。结尾的高潮最让人惊艳——女主利用演员的一切手段完成了漂亮的反击,让人直呼过瘾。
★ 一生必看的励志书
★ 成功男士必看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