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懒猪自学路 从中专到清华研究生的血泪史(共含2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ksa1188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序言
考研尘埃落定,早该写点东西了,但是为什么一直拖到现在还没写呢?理由有三:1、本性疏懒,要写就得写很多,太累,而这又不是非完成不可的任务;2、我不想写,因为我总觉得我一写,就有自夸、炫耀、卖弄之嫌。事实上,只要我一提笔,我满脑子就是:我考上清华了?清华这么容易考?我真是很聪明?这自然是讨骂的话,免不了被网友拍砖拍死;3、我向来不喜欢分析、总结,而且写给后来人看也没什么好处,因为我一直认为人与人是不同的,别人的东西就是别人的东西。但是我又有充分的理由要写,理由也有三:1、我是中专生,我是自考本科(现在很多地方大骂自考生),我一次成功,今年以400多分考取清华;2、身边的人要我写出血泪史,部分考研的兄弟,尤其是考清华的(很多都比较狂),还是会看我的文章的;3、虽然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有的同志不一定会借鉴我的学习方法,但是从我的事例中可以看到希望。二、心路历程我是的中专生,是包分配的最后一代。和现在的同志们比起来,我算是老大姐了。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时,因为成绩太好,不得不读中专。我的四年中专生涯,是在苦恼中度过的。当年年纪轻轻的我,苦苦思索的是生命的问题: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活着为了什么。所以总的来说我比较神经质,常看些哲学类书籍,很深奥,搞得自己故作深沉。自考也有参加,但没有努力,所以成果不多。中专毕业后,我模糊地树立了更上一层楼的目标,自考也认真起来。6月、12月轻松依次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骄人战绩,充分证明了我的自学能力。于是在家人的支持下,我有了考研的想法。7月,我拿到了本科文凭,开始全心全意地准备考研。当然,之前的自考、英语,其实也算是考研准备过程的一部分吧。我不太懂行,就把想考的学校分成三等,每等中选择一个代表:最好----清华大学;一般----湖南大学;末等----长沙交通学院。很简单很明了,是不是很可笑,因为我对大学根本就不了解。清华是人人都知道的,后两个是本土院校可以去学校看看。至于什么土木排名,什么同济天大,我根本搞不清,也太遥远。志愿就在这三者之间摇摆,我时而悲观,时而狂妄。悲观时觉得什么都不会,超多能人都倒下,中专生有的只是劣势,交院土木道桥很火的,只怕我也不能考上,至于湖大,简直是癞蛤蟆想天鹅屁吃,清华是连在梦中也是遥不可及的。因为我本科的主考院校是交院,9月份我去了交院,一个力学老师得知我欲考湖大(我压根儿不敢提清华,说出湖大来已能吓死人了),委婉地说外面很难,尤其是专业课,会死得很惨,往年已有倒下的先例。 乐观时觉得英语六级都随便过了,交院不少学生为四级受尽折磨,研究生和我同堂考六级,我这水平怎么能考交院,考湖大只怕也有点浪费,天才就该到天才的地方去,清华又有什么难?只要我足够努力,一定能够考上清华!问题是我自认从来不是足够努力的人,我懒惰,我躲避挑战。尽管摇摆不定,但是有句话说得好:“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则无所得。”我认为这句话很对,所以虽然我不敢宣扬要考清华,也不是一定要考清华,但还是以考清华为目标来学习。我一点点地去做,不知道自己拥有了多少,就是填鸭式地往这个还算好使的脑袋里装东西。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迷茫时我对自己说。如果考湖南大学,务必要一次成功,但是清华。在我决定报清华时,我是做好再考准备的,内心里有个三年计划。家里人有一句话很经典:“你考上清华正常,考不上清华也正常。”这真是太对了。我学习能力这么强,清华不是遥不可及;清华名头那么大,天下能人那么多,我考不上太平常不过了。我这种超没自信心的人竟然最后自己作主敲定报考清华大学,现在想来我都讶异自己的勇气。可能刺激我的还是家人那种“看你有没有胆考清华”的眼神。连试都不敢试,我不服气。对我来说,清华不仅是名牌大学、最好的理工科院校,而且其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挺合我这种旁门左道的胃口。正如前辈们说的,清华是一个梦想,一个目标,一种激励。也许对所有外校考清华的,清华都是这样一个梦想吧。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意气风发有时,沮丧绝望有时。对待情绪低沉,我的办法是放任自流,不勉强自己。不高兴就不学,因为学也学不进去。比之中专同学,我牺牲了很多,那些姐姐们有了固定单位,动不动就有十几万存款了,可是我呢,还负了几万元的债,想这些心情就会不好。考不上研究生我一无所有,考上了又如何?未来是不确定的,未来无限可能,博士学位也不能保证未来的美好。背水一战、破釜沉舟这些词时常跃入我脑中。所以经常会烦躁,经常幻想考不上会如何如何,至于考上后的美景,想得较少。我喜欢这个专业吗?不知道。只是我学习从事了八年,就继续吧,懒于换行。曾提过我爱好历史,想学史学,但立即被家里否决了。我喜欢文科些吗?我文科强些吗?我常常这样想。初中时物理、化学都曾经很差,中专时学电工电子不通让我一度怀疑自己不是理科的料。但是世事难料,我不是偏科的人,最后似乎理科考得好些。我这种超没自信心的人竟然最后自己作主敲定报考清华大学,现在想来我都讶异自己的勇气。可能刺激我的还是家人那种“看你有没有胆考清华”的眼神。连试都不敢试,我不服气。对我来说,清华不仅是名牌大学、最好的理工科院校,而且其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挺合我这种旁门左道的胃口。正如前辈们说的,清华是一个梦想,一个目标,一种激励。也许对所有外校考清华的,清华都是这样一个梦想吧。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意气风发有时,沮丧绝望有时。对待情绪低沉,我的办法是放任自流,不勉强自己。不高兴就不学,因为学也学不进去。比之中专同学,我牺牲了很多,那些姐姐们有了固定单位,动不动就有十几万存款了,可是我呢,还负了几万元的债,想这些心情就会不好。考不上研究生我一无所有,考上了又如何?未来是不确定的,未来无限可能,博士学位也不能保证未来的美好。背水一战、破釜沉舟这些词时常跃入我脑中。所以经常会烦躁,经常幻想考不上会如何如何,至于考上后的美景,想得较少。我喜欢这个专业吗?不知道。只是我学习从事了八年,就继续吧,懒于换行。曾提过我爱好历史,想学史学,但立即被家里否决了。我喜欢文科些吗?我文科强些吗?我常常这样想。初中时物理、化学都曾经很差,中专时学电工电子不通让我一度怀疑自己不是理科的料。但是世事难料,我不是偏科的人,最后似乎理科考得好些。流年似水 从中专到研究生7年了
内容提要:也记不清有多少次我拿着书去请教老师。老师都很奇怪,我们没学这么深啊,呵呵。为了不让老师发现,我用涂改液把所有有自考字样的字全涂掉。有多少事情经得起世事沧桑的变化?一晃7年,恍然如梦……
静静的夜,百无聊赖的周末,漫无目的地上网,不知触动了哪根神经,尘封的往事,在小屋里弥漫开来。
我是湖南人,78年的,出生江南水乡的小镇上。家里父母姐姐都是老师,从小成绩较好。93年初二考上县里的一中试验班,可以读一年就考少大班的那种,没去读,老爸一直小心谨慎要我考中专先拿饭碗。94年考上广州一部属中专,一个地区才一个。那时我们那里太流行考中专,特别是农村里,都去考师范,埋没了许多人才,那些人都在农村的小学里,拿着少得很的工资,娶妻生子。
中专读的通信方面的工科,学校里的风云人物。班主任很希望我可以保送北邮的本科,我心中的圣地。老爸要我自考大专,到底是知识分子,懂得文凭的重要性。除了当学生会干部,就是自学考自考。那时不像现在,部属中专是很吃香的,学校不准自考,自考也没有任何资料,没有任何辅导班,就是光光的一本书,也记不清有多少次我拿着书去请教老师。老师都很奇怪,我们没学这么深啊,呵呵。为了不让老师发现,我用涂改液把所有有自考字样的字全涂掉。印象中最难的是高等数学,没上过高中,对微积分的无限小概念怎么也搞不清,不知道无限小到底有多小。
98年的一个下雨的下午,4月27号,刚搞完自考,和我一个要好的同学兼老乡,背着行囊,离开了那个不属于我的城市,从天河区到火车站,坐的是印着美国花旗参广告的双层巴士。
98年的中专是包分配的,那个夏天特别不爽,我和我父亲提着芙蓉王的烟去走关系搞分配,想分的地方好一点。我理想的地方是地级市,最后的结果是分到了我读初中的那个镇上的邮电所,从广州到家乡小镇,这就是理想与现实。当然,我爸还是比较有面子,能够进邮电局,98年邮电局还是完全垄断的单位,很多当官的子女打破脑袋都进不了,我是托国家政策的洪福,只能分到邮电局,镇上的邮电局是最基层的单位了,呵呵。
毕业后一年,我拿到了渴望了4年的大专文凭,上面印着华南理工大学成教院。我决定考研,这个决定让我周围的人吓一跳,我自己也吓一跳。我太羡慕大学生了,不知道多少次,我骑着车穿行于华南理工、华师大、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但那只是一个遥远而不可及的梦。读中专时我去图书馆借了一本考研的英语书,第一道大题有十个选择题,单词基本不认识,胡乱做了一下,竟然蒙对了6个,哈哈。
99年开始复习,买了一大堆书。先说说我的基础。自考大专是电子技术,我想报湖南大学的电气院,招同等学历,除英语,政治,高数一外,专业课是电路基础、模电和数电,专业课自考都考过。英语中专开了一年,学了高一的教材,自考都是老底,竟然也过了。数学微积分有一点皮毛,会求导数和积分,知道傅立叶函数。那时候我有了初恋,湖南西部一个地级市的邮电局上班,中专的同级校友,这是我考研的又一重要动力。
英语的复习就是先看课本,从高二的课本开始学习,两天搞定一篇课文,一天背单词和对照资料把课文翻译出来,一天把课文后面的习题统统做一遍,不管记不记得,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由于上班很轻松,就是守机房,我的任务完成得较顺利,高二、高三两本,大学英语教程6本,全部看完。看英语的同时看数学,高数两本,还有概率论数理统计,一天看10页书,每单元的习题做单数题,不知道看了多久,反正最后英语和数学的课本都看完了,也每有什么压力,邮电局的日子还是蛮舒服的。看完课本看考研辅导书,那个时候英语是王长喜,数学是陈文灯。
99年9月,看我实在是个人才吧,没走关系也把我调到县里的邮电局了,那时邮政分了,移动也分了,我在电信局。工作仍然是机房值班,我仍然看书考研,不知看了多少书,花了很多路费跑到长沙买书,长沙也没有大学同学,不认识人。2000年1月就考了一次研,同等学历还没两年,找人买了一张假文凭。前一天晚上失眠,第二天考英语昏昏入睡,天气冷得不得了,平时都是烤火,考试时穿两双袜子还冷。考研结果出来了,总分差100分左右,英语和政治竟然都都上线了,主要是专业课太差,我也无所谓,反正觉得基础差,有这个样子就不错了,也没有压力,我家里也支持我。成绩出来一个星期后我又开始看书了。
我的爱情很简单,初恋就是我老婆。那时相思很苦,N多人劝我们放弃,我们自己都觉得前途很黯淡,觉得考上的.希望很渺茫,考不上调动又是不可能的,但两人感情很好,舍不得分手,情书都写了一抽屉,每一封都是十几页,俺的文学水平空前高涨。时过境迁,现在没有任何文学细胞了,呵呵。第二年没什么印象,去找过大学里的老师请教,周围实在找不出人来。跑到系里面随便找个老师就问谁教这门课,然后找到那个老师先自我介绍就开问,也不管人家有没有时间。老师们都很好,我去一次长沙也不容易的。元旦的那一天在湖南大学大礼堂听陈文灯的大串讲,回去的时候汽车坏在高速公路上,远处星星点点的灯光使我的心情更加沉重,毕竟是第二年考研了,我的前途和爱情在哪里?考试的那三天印象特别深刻,英语、政治都比较自信,因为第一年就上线了,可能我英语语感比较好。
第二天数学考得几乎使我崩溃,那一年高数一的录取线是41分,难度可想而知。我把所以我动过笔的题目总分加起来只有50分,其他题目想破脑袋也无从动笔。前面30分选择题谁能保证不错,那是笑话。历年的经验,录取线一般在50分左右,考试中的我彻底绝望,一年的心血付诸东流。认命吧,我还有下一年的机会吗?最后一堂专业课是模电和数电,离交卷只有25分钟了,我还有30分大题空在那里,我无力的埋下头休息了5分钟,天拉,其中有一题和书后的习题一个类型,而且我还会,现在竟然不记得了。当还剩20分钟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了,灵光一现,哗哗哗哗的,3道大题我竟然都做出来了,哈哈,停笔,响铃,交卷,心情还蛮爽。
我从2000年开始上考研论坛,还交了不少网友,那时还是小猫拨号的年代。当时好像是北京几个学生办的,人气很旺,BBS有很多灌水大王,气氛不错,我上班上网方便,几乎每贴必看,一般都是潜水。当时有一个叫铿锵白菜的吧,还有很多文笔很好的人,看文章是种享受。6年过去了,再看今天的论坛,早也找不到当年的人了。记得有个人和女朋友两地分居,后来男的考到女的那个学校去了,还一起去旅游拍了很多照片,文章写的很好,羡慕死我们了,这当然是我梦寐以求的情景。后来我跟我女朋友讲,要是我考上了,也要写一篇感人的文章。
考完试继续上班,看网上别人贴出的标准答案,数学错了一个选择题,其他做的好像都是对的,很多人估分数线,都说数学很难,看上去似乎还有点希望。
当我知道自己上了初试线的时候,我家人都不相信,那时复试只是过场而已,我数学45分,国家线41分,我似乎没有特别的感觉,觉得是梦,又不是梦,说不清的感觉。一切尘埃落定,01年的7月份辞职,到女友家被岳母娘他们正式承认为准女婿,哈哈,阳光灿烂的日子。
考研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