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诚信美德的故事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体面猫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有关诚信美德的故事(共含5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体面猫”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有关诚信美德的故事

篇1:关于诚信美德故事

春秋时,鲁国曲阜有名叫尾生的一个年轻人,与圣人孔子是同乡。尾生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和朋友交往很守信用,受到四乡八邻的普遍赞誉。有一次,他的一位亲戚家里醋用完了,来向尾生借,恰好尾生家也没有醋,但他并不回绝,便说:“你稍等一下,我里屋还有,这就进去拿来。”尾生悄悄从后门出去,立即向邻居借了一坛醋,并说这是自己的,就送给了那位亲戚。孔子知道这件事后,批评尾生为人不诚实,有点弄虚作假。尾生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帮助别人是应该的,虽然说了谎,但出发点是对的,谎言不也是出于善意吗?尾生就是这种性格的人。

尾生家境贫穷。后来一家人为了谋生,迁居梁地(今陕西韩城南)。他在那里认识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小妮,提起小妮,尾生心里就甜滋滋的。小妮天生好容貌:皮肤水嫩嫩,头发墨黑黑。那身段,该凸的地方凸得饱满,该凹的地方凹得精巧。走路还一扭一扭,像风中缀着芽苞的柳条。两人一见钟情,君子淑女,私订终身。他们经常在城外的蓝桥约会,或徘徊桥上,或在桥下戏水。蓝桥附近有山有水,景色优美,平日桥下流水潺潺,溪水清澈,水中有穿梭鱼儿,溪水映着远山、两岸的绿树和两个相互依偎的人儿……

但是姑娘的父母嫌弃尾生家境贫寒,坚决反对这门亲事。为了追求爱情和幸福,小妮决定背着父母私奔,随尾生回到曲阜老家去。那一天,两人约定在蓝桥边会面,不见不散,然后远走高飞。

晚饭后,尾生悄悄地准备好行装、盘缠出门了,早早地来到蓝桥。暮春时节,空气中有种酽酽的东西,让人舒畅。尾生很贪婪地深吸上一口,那是青草和春花的味道,那是泥土的芳香。真是个好地方,溪水唱着欢快的歌潺潺流过。抬头,可以看星星,看月亮。布谷鸟在山上叫,青蛙在田里一个劲地鼓噪。尾生此时的心情特别好,回到老家再租几亩地,要把地好好翻翻,秋天谷子进仓,把小妮迎进门,尾生盘算着。

有几点雨打在尾生的脸上,下雨了,雨由疏变密,一会儿瓢泼似的,雨点砸得溪水叮咚直响,六月的天气真是说变就变。突然间,乌云密布,狂风怒吼,雷鸣电闪,滂沱大雨倾盆而下,尾生到桥洞躲雨。他暗自庆幸,幸好小妮没来。雨下了半个时辰,溪水暴涨。没膝的小溪,现在齐胸了。平日里猫似的溪水,现在成了发疯的公牛,狂躁地咆哮。尾生站不住,两只手紧紧环抱着桥墩柱子。尾生完全泡在水里,仰着头,在水面和桥面的缝隙里艰难地呼吸。一条蛇被水冲下来了,盘着柱子,对尾生吐着信子。尾生不怕,他想,雨肯定会停的,雨停了,小妮就会来的……

水终于漫过了桥洞。尾生死死地抱着桥墩柱子。胸口真闷,千斤巨石压着般,尾生觉得自己的胸要爆了。谁在奏乐?真好听!尾生穿着大红的袍子,亲朋好友都来了。厅堂里,红烛高烧,司礼老头高唱:“一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对拜。”尾生和小妮对拜,两个头撞到一块,大家哄堂的笑,尾生也笑……

尾生和小妮对拜,两个头撞到一块,大家哄堂的笑,尾生也笑……

雨住了,溪水也退了。清晨的阳光照着洗浴过的青山绿叶,好清爽。一个种田人到溪边洗脚,看见尾生站在桥洞里,两手紧紧抱着桥柱。“尾生,抱你媳妇啊?”尾生不说话。种田人走过来,拍了拍尾生的肩膀,尾生没有动。村里人来了,大家要把尾生抬上去。但尾生的手抱得这么牢,谁能分得开?

小妮也来了。她因为私奔计划泄露,被父母禁锢家中,不得脱身。后伺机趁夜逃出家门,小妮冒雨来到城外桥边,此时洪水已渐渐退去。小妮看到紧抱桥墩柱子而死的尾生,悲恸欲绝。她抱着尾生的遗体号啕大哭。小妮不说话,来到桥洞,泪水滴在尾生的手上。尾生的手松开了,像一棵大树被锯过,尾生轰然倒下,小溪里绽开一朵硕大的水花。小妮悲痛欲绝,也跳河自杀了。

这是中国的魂断蓝桥,如此感人,遂得代代相传。人们钦佩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遂用“尾生抱柱”、“尾生之信”比喻坚守爱情信约,继而扩大到坚守承诺、忠诚不渝。如《史记.苏秦传》就曾说“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将曾参、伯夷、尾生相提,以此来突显三人的高行义节。尾生信守承诺、忠于爱情的故事也成了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

篇2:关于诚信美德故事

1928年,大散文家沈从文被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沈从文那年才26岁,学历只是小学文化,但他以飘逸的散文震惊文坛,当时已很有名气。

在他第一次走向讲台的时候,除原班学生外,慕名而来听课的人很多。面对台下满堂坐着的渴盼知识的学子,这位大作家竟整整呆了10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开始讲课了,而原先准备好讲一节课的内容,被他10分钟就讲完了,离下课时间还早着呢!但他没有天南海北的瞎扯来硬撑面子,而是老老实实的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

于是这位老实的“可爱”的坦言失败,引得全堂爆发出一阵善意的欢笑......胡适知道后,评价这次讲课时,对沈从文的坦言与直率,认为是“成功了!

篇3:有关诚信美德的故事

我们村子以前有个爱说谎话的人,外号就叫“谎张三”,每天不说几句谎话就觉得浑身不得劲。一次下地干活,在巷子被几个年轻人拦住,一定要他编个谎话再走。他把脸一绷,煞有介事地说:“让开!哪里还顾得上这事,汾河涨大水,把上游的木材、西瓜都冲下来了,好多人都在河岸上争抢呢!”说完急匆匆走了。几个年轻人信以为真,跑到河岸一看,哪里有什么木材、西瓜,汾河根本就没有发什么大水。

“谎张三”以为骗人取乐是很轻松好玩的事,可生活常常也会反过来跟他开玩笑。有一年,他儿子在外头谈了个对象,女方家的人暗里到我们村察访,随意问起一个村民:“你们村的某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村人也不是故意,顺口答道:“你问的是‘谎张三’某某吧,人倒是个勤快人,就是嘴里没实话,十句里头难有一句真的。”他儿子对象的事可以想见,那家人回去后将女儿管起来,再不让跟“谎张三”的儿子来往了。

知道一个身边的人,在街面上开着个小商店,说起自己以假货骗人的事,居然以此为荣。向人说起她十二岁的儿子如何巧妙地把假烟卖给顾客,说得眉飞色舞,一脸自豪。她几次说道:“我儿子真是太聪明了。”可是骗过一时,骗不过永久,最后他们的门店开不过一年,渐渐生意冷淡,终于关门。

关于身边的诚信故事,我所知道的都是一些小事情,但正是这些小事,在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记,让我知道了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关诚信美德的故事

篇4:诚信美德故事演讲初中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诚实守信伴随我们成长》。

诚信是什么?它是人生最基本的素质与道德要求。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不可缺的道德品质。两千多年前,着名的思想家孔子反复地告诫他的弟子,要“谨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在孔子看来,为人处世,不要夸夸其谈,说话要算数;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怎么可能办成事呢?如果一个人说话守信用,态度诚恳,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概括孔老先生的意思,就是“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诚信是成就事业的根基。”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言必行,行必果。”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说话要做到‘一诺千金’。”

同学们,“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让这句话永远鞭策着我们,永远伴随我们健康成长!们、同学们,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5:诚信美德作文

战国的时候,商鞅就是因为诚信,才取得了人们的信任,变法才能成功,秦国才能统一六国。商鞅原本是魏国魏相公叔座的门客,自幼拜李悝为师。但因魏惠王不赏识商鞅,所以没有受到重用。商鞅之后到了秦国,当时秦国是一个小国,商鞅因为受秦孝公赏识,想让秦国壮大,又想制定适合秦国国情的法制,所以商鞅推荐秦孝公实施变法。商鞅在新法颁布之前,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承诺谁把他扛到北门,赏金十两。但没有人相信是真的,所以没有人扛。商鞅一直加赏金到五十两,终于有一个壮汉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当场赏了他五十两黄金。自此以后,人们都相信商鞅言而有信,于是都听从他的话。正是因为商鞅的诚信,才使变法成功,最后奠定秦国的强盛,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基础。最后商鞅虽然被诬陷“谋反”被杀,但是他所做的贡献非常大。

楚国有一名叫季布的男子,他不轻易许诺,一旦许下承诺,就想方设法地完成。因此楚地流传一句话:“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季布随项羽战败,被刘邦通缉,不少人都来掩护他,使他渡过了危难。最后,季布还凭诚信受到了汉王朝的重用。在现实生活中,诚信与人的自立密切相关,像这样靠诚信取得成功的人很多,但有的人因为没有诚信而失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诚实守信,不能言而无信,在任何情况下,诚信都是我们道德的修养、文明的标志。

“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行千百年的古话,就是我们在许多年中积累出来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诚信这个中华美德。另外还有尊老爱幼、有礼貌、助人为乐、孝敬父母长辈、见义勇为、感恩他人、宽容别人等美德,这些都需要我们来继承和发扬。让我们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诚实守信,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诚信美德作文汇总10篇】

中华美德诚信作文

《美德故事》小学读后感

美德故事演讲稿二年级

美德故事读后感小学

美德的故事作文

《美德故事》读书笔记300字

美德故事读后感800字

美德小故事读后感

2022诚信是美德演讲稿

弘扬诚信美德的演讲稿

有关诚信美德的故事(整理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有关诚信美德的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