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了湖北清江和尚洞石笋的高分辨率碳氧同位素及古气候研究(共含5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觅语时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湖北清江和尚洞石笋的高分辨率碳氧同位素及古气候研究
通过对湖北清江和尚洞HS-2号石笋的沉积特征及碳、氧同位素特征分析,利用U系法定年,获取了湖北地区19.0~6.9 ka的'古气候、古环境信息(平均分辨率为17 a,局部分辨率达到7 a)。得出如下结论:(1)19.0~16.6 ka,C,O同位素偏轻,气候冷湿;(2)16.6~11.1ka,C,O同位素偏重,气候干热;(3)11.1~10.3 ka干热时期中的突然回冷事件对应于新仙女木事件;(4)10.3~6.9ka气候温和,雨量较丰,后期逐渐变冷。反映了历史时期湿冷、干热、温暖交替变化的气候趋势,得出了千年级和百年级的一些气候变化趋势。
作 者:黄俊华 胡超涌 周群峰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测试中心,武汉430074 刊 名: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年,卷(期): 25(5) 分类号:P641.3 P461 关键词:C,O同位素 洞穴石笋 古气候 古植被 和尚洞 湖北。湖北清江榨洞石笋中可溶硅的测定及其古气候意义研究
洞穴石笋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信息,其正确解译有赖于各类古气候替代指标的开发.应用改进的硅钼兰分光光度法测定湖北清江榨洞石笋中痕量可溶硅,探讨其古气候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石笋中可溶硅含量记录了岩溶地下水的`硅酸组成,后者反映了气候控制下土壤的化学风化作用.因而,石笋可溶硅是一个潜在的古气候(特别是古湿度)替代指标.
作 者:胡超涌 黄俊华 杨冠青 唐璐 方念乔 作者单位:胡超涌,黄俊华,杨冠青,唐璐(中国地质大学测试中心,湖北武汉,430074)方念乔(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质中心,北京,100083)
刊 名: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年,卷(期): 27(4) 分类号:P642.25 P532 关键词:可溶硅 石笋 化学风化 古气候腕足化石壳体氧、碳同位素生命效应问题研究
利用产于四川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吉维特阶的腕足化石,在保证测试分析精度相同的条件下,对原始生活环境相同、保存程度相同的化石进行了科、属、种3个级别上氧、碳同位素组成的对比,所研究的化石都没有显示出可检测的同位素生命效应.已有的腕足化石具有氧、碳同位素生命效应的认识很可能源于原始生活环境不尽相同和(或)保存程度不同的'腕足化石的对比研究.因此腕足化石壳体是研究碳酸盐岩原始氧、碳同位素组成的较为理想的样品.
作 者:李心清 万国江 周会 作者单位:李心清(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研究室,兰州,730000)万国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周会(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研究室,兰州,730000)
刊 名:自然科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 10(5) 分类号:N0 关键词:同位素生命效应 腕足化石 氧同位素 碳同位素 碳酸盐岩 龙门山某水电站地下水碳酸组分的碳氧同位素研究
某水电站是大渡河干流的`重要梯级电站,根据水电站库坝区地下水碳酸组分的碳氧同位素分布特征,将地下水碳氧同位素分布分为三区,并对各分区碳氧同位素的来源进行了分析.
作 者:钟国华 贾疏源 作者单位:钟国华(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510023)贾疏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刊 名:地下水 英文刊名:GROUND WATER 年,卷(期): 31(5) 分类号:P641.12 关键词:地下水 碳氧同位素天然荧光物质作为岩溶地下水的示踪剂研究-以湖北清江和尚洞为例
天然荧光物质作为岩溶地下水的示踪剂的相关报道较少.在详细研究了湖北清江和尚洞岩溶滴水中荧光物质的光谱特征及其季节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天然荧光物质作为岩溶示踪剂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和尚洞岩溶滴水中的主要荧光物质是富里酸,其特征波长对为:激发波长304nm,发射波长407nm.在年季旋回中,荧光强度与滴水的氧同位素组成有一致的季节变化(r= 0.539, p》0.99).滴水δ18O和荧光强度峰值(5月,初夏)出现明显滞后于补给水(冬季降水),两者的时间差指示了岩溶水的滞留.因此,天然荧光物质作为一种新型的地下水的示踪剂,具有灵敏、经济及环保等特点,特别适合源头未知的岩溶水示踪.
作 者:贾苒 胡超涌 邱海鸥 何璐瑶 JIA Ran HU Chao-yong QIU Hai-ou HE Lu-yao 作者单位:贾苒,邱海鸥,JIA Ran,QIU Hai-ou(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胡超涌,何璐瑶,HU Chao-yong,HE Lu-yao(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中国岩溶 ISTIC PKU英文刊名:CARSOLOGICA SINICA 年,卷(期):2007 26(3) 分类号:P641.7 关键词:岩溶滴水 天然荧光物质 示踪 补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