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佛家禅语菩提本无树(共含5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困困斯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惠能《菩提偈》
译文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
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1. 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2.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3. 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4. 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5. 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水之定,如鉴之明,好恶妍丑到来,逃一毫不得,信知无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议。
6.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7. 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8.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9.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10.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11. 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12. 知足常乐,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13. 佛说: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无尽虚空。
14.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解:一切含有灵性的众生,从无始到现在,被无明遮蔽,迷惑自己的真心,反认自己是物体。
15.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16.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17. 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18.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19. 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20. 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21. 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22. 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23.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24.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25.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26. 道,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未识得破时千难万难,识得破后,有什么难易。
27. 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28. 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29.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30. 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31. 享受的若不是自己应得的福分,所得的收获又是无缘无故的,那么多是有人故意设下的陷阱,此时若眼光短浅就会落入圈套。
32.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33.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34. 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35. 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36. 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37.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38.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39. 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40.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41. 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山狱,按:’山’在上,’狱’在下)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42. 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无非是一片心。
43.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
44. 禅院附近小水坑里的青蛙不愿搬到池塘去住,结果被过路的车轧死了。禅师:不图变迁,会为旧环境所困扰,修行亦如是。
45.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46.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47. 佛陀卧于恒河畔,不进食不沐浴,想通过肉体痛苦悟道。终无果,终明白:肉体修行仍将受困于肉体,执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48. 妄生取舍者,这个病根拔尽。生死海里浮沉,真是无出头时。
49.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50.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1:禅师讲经:小鱼被熊捕到,求其放生,并称几年后自动送上门,熊说它不会为大而无望的机会抛掉既得利益。人真切地过着现在才是拥有人生
2: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3: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4:一僧得意的对独园和尚说:心、佛、众生皆空,无悟、无施、无受。独园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独园:一切皆空,哪来如此大火?
5:《传心颂》: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6: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法句经》释义:贪婪淫乱使人衰老,愤怒使人患病,痴迷会夺去生命,消除三毒能得佛法真谛
7:禅师讲经:大鸟怕小鸟从窝里掉下来,每天都把窝移低一点,灾难也因此发生,人们把小鸟都捉走了。过度的溺爱是害不是爱。
8: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9: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10:禅师讲故事:马不肯分担驴子的负担,驴子累死后,马背负了驴子全部负担和一张驴皮。禅师:马因不肯分担,最后却负担很多。
11:生活在山坡上的石头,羡慕山下繁华大道,便自己滚下去,结果受尽践踏与玷污。禅师:知足常乐,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12: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憨山大师醒世歌》
13:一僧问五泄灵默禅师:“如何得无心去?”禅师曰:“倾山覆海宴然静,地动安眠岂睬伊。”
14: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用爱化疑;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疑。
15: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敬重贵人,礼待小人。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
16:剧场里,蠢人开玩笑大喊:着火了!结果上千人拥向门口,挤成一团,很多人被踩死。禅师感叹说:蠢话贻害无穷。
17:好向枝头采春色,不知春色在篮中。《贞和集》释:喜好在枝头体味春光明媚,其实春光在篮里的茶树叶上。自心即佛无须外求。
18: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19: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20:“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若人生了悟如佛,无悲无喜无梦无幻,无爱无恨四大皆空,生与死又有何区别。不能了,不能悟,不能舍,不能弃,参不透,舍不得。)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若人生了悟如佛,无悲无喜无梦无幻,无爱无恨四大皆空,生与死又有何区别。不能了,不能悟,不能舍,不能弃,参不透,舍不得。)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文章来源:unjs.com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 禅语佛家经典
★ 佛家智慧禅语
★ 佛家精美禅语
★ 佛家禅语悟道
★ 佛家受益禅语
★ 唯美的佛家禅语
★ 优美的佛家禅语
★ 唯美禅语佛家经典
★ 佛家经典禅语静心
★ 六月佛家句子禅语